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發生的一段心理的過渡期,是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監護的表現,下面來看看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1

青春期叛逆主要有三個階段:

早期階段(9-13歲):反叛通常開始於中學早期,孩子的叛逆動機,主要是爲了擺脫曾經的自我定義,爲將來更成熟的重新定義掃清道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內心獨白是:“我不再是小孩子,不要再把我當成小孩!”

中期階段(13-15歲):在中學後期和高中早期,大多數的反叛是爲了創造必要的差異來突出自己,讓明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價值,也期待別人能夠肯定其獨特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內心獨白是:“我是與衆不同的,請不要用任何人的標準來對待我。”

後期階段(15-18歲)︰在高中的中後期發生,通常是由青春期的延遲而發生的,主要是爲了把自己從對父母的依賴中解放出來,以獲得相對獨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內心獨白是:“不要總是對我囉裏囉嗦的,我有能力照顧好我自己。”

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生理快速發育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髮育最爲顯著的一個階段,各項內分泌和身體激素水平空前提升,但大腦神經結構和功能發展還不夠均衡,這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情緒波動較大、自控能力不足、行事衝動易走極端、時而煩躁不安、時而憂慮苦悶的性格特質。這些特質被很多家長看來,自然是問題多多,然而身體的本能反應又如何能被區區幾句囉嗦和訓斥所壓制,一來二去,孩子便被冠以叛逆的罪名。

心理人格發展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價值體系逐漸形成,開始深入地思考“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有哪些價值”等問題,並結合這些問題在現實中不斷地探索、嘗試和確認,逐漸感知“我"與世界之間的界線。同時,在這個探索和確認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自信、自尊和自愛等心理素質。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表現往往都充滿矛盾,對待家長時,反抗性和依賴性會同時存在,如果家長不能理解,雙方就很容易發生衝撞。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
  

壓力過大造成應激反應

青春期的孩子,一直面臨學業、人際等方面的壓力,如果沒有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恰當引導,就很容易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節產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進而觸發潛意識中的對抗情緒,對外界採取抗拒行爲,形成逆反心理。

家長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所引發的對抗

家長的過多幹預、過度操控,常常會讓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和尊重;反之,家長的情感忽視、放任自流又會讓他們感受到不被關注和重視,使雙方因爲缺乏理解,而衝突不斷、矛盾重重。

青春期叛逆的應對方法

瞭解與理解

充分認識到孩子在青春期面臨的種種生理和心理、外在環境和自我發展上的矛盾和挑戰。將心比心,站在ta的角度看問題,更多地給予支持和幫助而非苛責,保持充分的溝通,並樹立“無論什麼事都可以與我溝通,我會始終站在你這邊”的可靠形象,孩子自然願意主動尋求幫助。必要的時候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心理諮詢。

營造良好的環境

健康的家庭氛圍、良好的成長環境、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學習計劃等等……都是保障孩子渡過青春期、減少叛逆心理及其引發的不良影響的必要條件。

以上這些環境因素,並不受“經濟是否充裕”、“父母離婚與否”等條件限制,在充滿平和理智、崇尚溝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然會養成遇事先思考而不是一時衝動的性格;良好的成長環境指的是沒有暴力、沒有重男輕女和交流壁壘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學習計劃指符合發展規律、因材施教、科學育人。

正確的引導

做到了前面的兩點,就相當於擁有了良性的親子關係,孩子完全信任家長,而家長也會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指引孩子人生髮展道路的彌足珍貴的建議。

首先,家長成熟的世界觀和豐富的閱歷是孩子所不具備的,若想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遵循理想的方向,必須讓ta站在成人的`肩膀上,助其思考深遠;

其次,不可加以任何強制的意味。即使家長再爲了孩子着想,又或者孩子的想法在家長看來多麼錯誤與幼稚,需謹記,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能做的,只有引導。如果強加干預,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達不到目的的同時還會徹底破壞親子關係。

下面是一些實際運用上的建議:

1.給予孩子尊重:讓他們能在一定程度上和相對範圍內運用、實施自己的權力。家長要逐漸放權。

2.給予孩子信任:要儘量允許孩子自己完成任務,並對其中做到的部分進行及時的肯定。家長要給予甚至是製造一些讓孩子獨立決定、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並想辦法讓他能夠做好,使他獲得更多的肯定,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最佳途徑。

3.傾聽並保持好奇心:父母要學會適時閉嘴,用心傾聽孩子的信息(知)、情緒(情)、需求(意)。保持好奇心,促進良好的溝通。

4.共情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並共情孩子,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5.多用鼓勵,避免羞辱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與此同時,可以表達父母自己的看法。批評孩子不要當衆,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6.關注於解決問題,就事論事,不埋怨,不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7.定期召開家庭會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定期舉行家庭會議,充分相信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帶着愛放手,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8.引導孩子確定人生目標:叛逆期的孩子內心會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孩子纔會有動力。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2

逆反心理產生:自己的角色定位與父母、老師對自己的角色期待發生激烈衝突。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生理機能逐漸發育成熟,而心理上正處於"斷乳期",孩子有了成人感,獨立意識凸顯,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尊重和理解。但是在成人眼裏,他們仍然還是孩子,很多行爲是不被允許觸碰的,有時候對於孩子的要求、煩惱不能給予充分的理解和積極引導。孩子在需求上不能得到滿足,自然會與父母、老師對着幹,因而產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產生:孩子對新鮮事物和新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禁果效應"對於嚴令禁止的事情,非但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還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如父母、老師經常教導孩子不能早戀、不能吸菸、不能看小說,家長禁止孩子去做,但又說不出不可以做的理由,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孩子對父母嚴令禁止的事物產生好奇,越得不到越想要得到,越不能接觸越想接觸。很多情況下,父母禁止的事情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可能出現孩子懷着很大的興趣去接觸。

發展心理學看青春叛逆 第2張
  

逆反心理產生:孩子社會經驗不足,認識上具有片面性,對自尊心的理解有偏差。

孩子長期生活在校園這個單純的校園環境中,社會經驗不足,在認識上也容易產生片面性,可能會對家長、老師對自己的要求理解有偏差,如家長對自己的管理和嚴格要求當作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常見,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這與孩子逐漸成熟,想要獨立,不想再被當孩子對待的心理狀態是相關的。當然,過度的逆反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處的,但逆反心理也有積極的、有益的的部分。合理認識逆反心理的特點,有助於我們正確的看待逆反心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