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也不要急着處罰,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下面爲大家分享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1

一 、教會幼兒正確的交往方式,在主動交往之中完善語言的表達。

小班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常常是動作多與語言,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孩子正在玩喜歡的玩具,另一個孩子衝過去使勁的拍他一下,被打的孩子會哭着告訴老師說別人欺負他,而打人的孩子則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裏。這樣的事例告訴我們孩子如果不會用語言進行交往其行爲就會受挫。於是我首先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導他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對同伴說“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給你玩,你的也讓我玩玩”,這樣孩子語言交往的機會就會增多,同時良好的同伴關係更助於幼兒語言的發展。其次,我鼓勵孩子主動地與成人進行交往,大膽地表述自己的願望,儘管幼兒有的時候講得話並不完整,其實這沒有關係,我不會輕易地否定他們,但是我會用規範的語言去和他們進行交談,讓他們在模仿中及時地修正、補充,從而使語言日趨完善。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在主動求知中學習語言

幼兒語言的發展不是單方面的,它與幼兒的認知水平緊密聯繫,幼兒的知識面越廣語言就越豐富。在他們的周圍,存在着衆多的物體和不斷變化的新異環境,所有這一切都能夠引起他們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於激發幼兒探求的願望,鼓勵他們多問“爲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通過引導他們感知觀察,或與他們交談討論得出結論,一方面獲得知識,另一方面學習語言。我班幼兒在觀察了蝸牛以後問我“蝸牛身上圓圓的殼是什麼?”我啓發他們用手摸摸小蝸牛的身體以後,他們七嘴八十地互相議論:“蝸牛的身體是軟軟的”、“它的角會縮回去的”、“圓殼殼是它的家,它可以躲在裏面”。在玩肥皂水吹泡泡的遊戲時,我引導幼兒觀察肥皂泡在陽光下的顏色,有的說:“泡泡是紅色的”,有的說:“我看見的是蘭色的。”費恆成小朋友則說:“我看見了五顏六色的泡泡了。”這樣豐富的語言是幼兒在主動求知,積累感性認識的基礎下才會產生的。

三、利用各種遊戲活動爲幼兒創造語言實踐的最佳時機

遊戲始終是幼兒快樂而自主的一項活動,遊戲中幼兒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爲交際工具的語言始終伴隨着遊戲的進行,因此,遊戲爲幼兒提供了語言實踐的良好機會,是完善語言的最佳手段。小班的幼兒尤其鍾愛遊戲,遊戲中的自言自語正是他們社會語言的基礎。

針對這一特點,我精心爲幼兒設計各種遊戲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遊戲材料,生活角中的餵飯娃娃,對幼兒的吸引力很大,他們一邊喂娃娃,一邊和它說話“快吃,快吃,吃得飽飽的”,“乖孩子是不把飯含在嘴裏的”。在娃娃家中,媽媽會一邊燒飯一邊哄娃娃睡覺,還會繪聲繪色地給娃娃講故事。

以語言爲主的綜合活動是訓練幼兒語言發展的又一有效途徑,在活動中巧妙地把語言要求融入於有趣的情節之中,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強化語言訓練,這裏強調的並不是幼兒語言的規範完整,而是一種積極的參與過程,一種興趣的培養。在綜合活動《遊動物樂園》中,我用幼兒感興趣的遊園活動爲主線,把對幼兒的語言訓練分散在遊園的各項活動中,既鍛鍊了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的能力,又增進了幼兒於同伴之間的交往,同時還培養了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幼兒參與活動情緒高漲,投入,語言表達中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如:有的幼兒說:“我看見了小貓,喵喵喵”,有的說:“我看見了小兔子,跳跳跳”,還有的幼兒在給小動物餵食的時候,一邊喂一邊友好地說:“小羊,你喜歡吃青草,我給你吃青草。”這樣的綜合活動幼兒把它看作遊戲,在活動中,他們的語言又變成角色之間的對話,實現着社會的交往,語言的對答、應變、協調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鍊。

幼兒語言的培養不是單一的,它必須和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採用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爲幼兒提供輕鬆、自由的環境,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成長,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2

一、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滲透語言教育,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讓幼兒感受語言的魅力。

1、發現幼兒語言中的積極面,激發語言表達慾望。

有時,成人的一些不良的語言行爲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當一個孩子的負影響增多時,教師千萬要注意孩子的變化,積極引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孩子語言的發展是建立在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上,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並以信任、理解、接受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孩子交流的願望自然增長,同時也更能把握好孩子的語言興趣,促使其語言的發展和豐富。

2、增加幼兒自由活動時間,鼓勵幼兒自由交流。

愛說,是幼兒的天性。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在活動中要增強幼兒的意願活動,每天都給孩子一點聊天的時間,讓幼兒與幼兒互相交流,在自由自在的閒談中促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言語表現是非常有趣而豐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擾下,他們有着自己的言語交往方式。例如:有三、五個孩子在教室的一角竊竊私語。看到我走進,她們立即停止交談,而當我視而不見地走過,她們又興奮的交談起來。原來,她們在玩“老師與學生”的遊戲,漪漪在當老師,其餘幾個小朋友當學生。瞧,老師和學生正在“上課”呢!只聽到老師說:“一二三。”學生齊聲道:“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師”……

從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語言表現本身是無好壞之分的,教師應看到、聽到她們的語言表現。她們是否樂意用語言與他人交往,是否會用語言去解決問題等等,而不是單純地以回答是否完整,是否清晰給予評價。

3、把握幼兒的語言興趣,提高講述語言的積極性。

在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孩子們的語言興趣,並給孩子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氛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當成人與幼兒就某個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時,不僅能引起幼兒對說的願望,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所以,和幼兒交談的質與量是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的因素。在豐富發展孩子的語言時,也應注意教師的日常積累,只有教師成爲生活的欣賞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興趣。才能發揮巧思、捕捉孩子們喜歡的話題,加以引導與豐富。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第2張

二、在主題活動教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讓幼兒成爲創設主題環境的主人,是他們“想說”。

幼兒的語言發展是在其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極作用於外界而獲得的。讓幼兒參與主題環境的創設,可以使幼兒更加理解環境的內容,更加喜歡與環境交流,孩子在這種環境中總能產生“想說”的慾望。因此,在主題環境的佈置中應特別注重讓孩子動手參與。只有當孩子們充分參與主題環境的佈置,成爲環境創設的主人後,就會自然地產生一種想說的願望,一些平時不喜歡當衆說話的孩子,也會主動地向大家講述自己作品。

2、營造寬鬆、和諧的環境,使幼兒“敢說”。

在開展主題活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爲幼兒創設一種“蹲下來說話,抱起來交流,牽着手教育”的平等,寬鬆的語言交流氛圍,使孩子們敢想、敢說、敢問。活動中,充分地認識到幼兒的認知侷限性和個體差異性,更多地鼓勵他們提問,關注他們的交流,幫助他們參與問題的討論,無論是幼兒同伴間的討論還是與教師的交流,教師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現,給予肯定或幫助。不管是哪一類幼兒,不管他們的問題有沒有價值,也不管他講得完不完整,對不對,老師都應力爭做到不輕易去打斷,否定幼兒的提問或談話,儘可能讓每名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在這種寬鬆的語言環境氛圍中,孩子們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問、敢說”,這樣的同時也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興趣、提供機會,使幼兒“喜歡說”。

在主題活動教育中,只要孩子們能說的就應該讓孩子有機會去說,讓他們擁有充分表達的機會,這樣孩子說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強烈。達到他們“喜歡說”的效果。首先讓幼兒充分討論,講述自己所知道的、瞭解的知識,這時,教師不直接給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導,鼓勵支持幼兒通過多種渠道去尋找答案。幼兒在尋找答案過程中,產生了成就感,這時孩子的興趣濃厚了,積極參與的願望高了,孩子們就能大膽地進行交流,也就充分滿足了他們說的慾望。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以上幾方面都極容易被我們所瞭解、所掌握的。除此之外,還可以:

1、在組織觀察和遊覽中注重幼兒詞彙的掌握.社會和大自然是幼兒學習語言、豐富詞彙的活教材。所以利用戶外大自然引導幼兒講述,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效果遠勝於課堂上利用圖片等引導幼兒講述。當大自然展現在幼兒眼前時,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這時教師引導幼兒說完整的描述語句,也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在遊戲活動中注重豐富幼兒的詞彙。幼兒在看一看、玩一玩,說一說的氣氛中,也有助於語言的發展。

3、在教師與幼兒的無意識談話中,教師只要通過簡單的誘導,也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只要你留心了,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空間無所不在。當然,教師的語言素質對幼兒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注重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促進自身語言綜合的素養,纔能有效地培養祖國的下一代。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3

一、教師要在語言表達方面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幼兒入園後,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語言經常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當爲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薰陶環境,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修養,使自己的語言規範化、科學化,提高自己的講話技巧,讓幼兒愛聽、喜歡聽、聽得懂。例如,給大班的幼兒介紹“蠶”時,就需要我們教師不僅要掌握蠶的外部形狀、特徵、生長過程及經濟價值等方面的知識,還應注重蒐集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美妙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給幼兒概括時可以這樣說:“一條春蠶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絲,吐完絲、做完繭,他就安安靜靜地進入了長眠。而把柔軟、潔白、光亮的絲留給人間。”用這樣形象的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逐步達到清楚、簡練、優美,讓幼兒喜歡聽、學的會,使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爲幼兒學習的榜樣。

二、教師應把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貫穿在一日活動之中。

我們知道,幼兒入園後的一切活動都在教師的視線中,他們形影不離的圍繞在教師身邊,因此,教師應隨時瞭解每位幼兒語言發展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1、語言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語言教育活動是指幼兒園內,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發展幼兒語言的教育形式。是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之一,是針對幼兒進行語言培養的最有效途徑。這種教育活動比較注重設計與組織,關注教師在組織活動時爲幼兒創設具有真實語言運用機會的不同交流情景,使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成爲師幼間共同建設的積極互動的過程。我們現在廣泛採納的講述活動、談話活動、聽說遊戲活動等,從不同的角度爲幼兒創設了比較豐富的語言學習情景,提供幼兒語言發展需要的、形式多樣的活動過程,讓幼兒在活動中語言和非語言信息互動操作,促進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和獲得有效的、有用的語言。例如,給幼兒講《小羊過橋》的故事,教育幼兒要團結友愛,對同伴要互相謙讓,有禮貌。故事中,可以引用現代教學手段,用電腦製成動畫課件,給幼兒創設一個真實的語言情景,把孩子完全吸引住。這樣,在幼兒基本掌握的時候,讓孩子分角色的根據畫面講述,既生動又形象。不僅可以讓幼兒接受豐富的詞彙,而且還便於幼兒理解記憶。故事中有“鮮嫩”這個詞彙。教師可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討論:“小山羊愛吃鮮嫩的青草,小朋友愛吃什麼鮮嫩的東西?”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討論:“我愛吃鮮嫩的黃瓜。”“熊貓愛吃鮮嫩的竹筍。”“我愛吃鮮嫩的芹菜。”有一個小朋友說:“我愛吃鮮嫩的老倭瓜。”老師指出倭瓜是老的好吃。幼兒明白了“鮮嫩”多用來形容青菜,但也不是所有鮮嫩的都好吃。通過討論,幼兒對“鮮嫩”這個詞有了較全面的理解。這種通過講述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用生動的語言來吸引和感染孩子,使孩子從中學到豐富的詞彙、優美的句子,從而受到良好教育,達到了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2、教師應注重在一日生活的過渡環節,創設良好的語言溝通環境,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會說。

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之間都有間歇,通常稱爲過渡環節,如教育活動之間、飯前飯後、午睡前後等,教師會提醒幼兒入廁、喝水等。這樣的環節也是在教師的監護之中進行的,我們應允許幼兒在這樣的環節中自由交談,更多地提供師幼間、幼兒間充分交流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在這種平等、輕鬆的環境下,暢所欲言,盡情地發泄心中的各種感受,消除幼兒壓抑、緊張、膽怯的心理,以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第3張

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應從注重幼兒心理入手,創設一個輕鬆、和諧、自信的語言氛圍,增強幼兒想說、敢說、會說的信心。首先,教師在自然狀態下了解幼兒真實的語言水平,確立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做到因人施教。例如,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輕度口吃的毛病,教師就應特別注意,不能直接指出孩子的問題,而要逐漸的給予糾正,對他說話慢一點,讓他學會模仿,還要儘量給他說話的機會,這樣就可達到個別教育,促進發展的目的。其次,尊重幼兒說話的權利,允許和接納幼兒說話過程中的錯誤,保護幼兒自尊心,增強幼兒自信心、成就感。例如,有個幼兒對老師說:

“老師,我媽媽說我要上小學了,要賣苦力學習。”老師問他:“什麼叫賣苦力學習呀?”他想了想說:“我媽媽說考不上小學就得賣苦力。”老師又問:“什麼叫賣苦力你懂嗎?”他搖搖頭說:“不懂。”老師告訴他說:“應該說,要努力學習。”像這樣幼兒用詞不當的現象是長有的,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能指責或嘲笑他,要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當孩子與教師交流時,教師應真正把幼兒當作親人、朋友、同事,平等、認真的傾聽並積極應答。例如,有個幼兒告訴老師說:“老師,跟您說個祕密事兒,我爸爸和媽媽吵架了,媽媽一生氣,就帶我去姥姥家了。今天我爸爸接我來,我不跟他走,爸爸壞,這是媽媽說的。”老師問他:“你知道爲什麼吵架嗎?”他說:“爲我唄,爸爸說我不關心他,就打我。媽媽說他野蠻,老打人,不會講道理。”老師一聽是爲孩子的問題,就詳細詢問了過程,並告訴他:“你吃完飯後應自己在一邊玩,不打擾爸爸媽媽吃飯。你吃完飯就讓爸爸跟你玩,這是不對的,不能只顧自己不關心別人。你應該承認錯誤。”晚上,老師給他一個任務,爸爸來接時,留住他,等媽媽來了在一起走。果然,他見到爸爸就主動說:“爸爸,別生氣,我錯了。”這時他媽媽也來了。老師對他們三口說:“孩子不知道關心大人,是我們沒有教育好,我有責任。”這時,他媽媽馬上說:“哎呀!這怎麼能怪您呢,真是不好意思。”一家三口的緊張氣氛平息了,大家都笑了。這種師幼間的感情交流使幼兒把老師當朋友,不僅師幼關係更加密切,而且形成了幼兒對事物的正確態度,還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3、注重在其他各領域中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啓蒙的,可以相對劃分爲語言、健康、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正如語言能力培養一樣,並非只有在語言領域中可以進行,其他領域也可以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藝術領域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完成後,教師不要急於認可或評價,而是採取讓孩子們互相觀察、交流、取長補短,讓孩子們自己互相評價他們的作品,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怎麼畫的,爲什麼會產生這幅作品等,孩子們就會像講故事一樣述說自己有趣的構想。這樣,爲孩子們提供語言表現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觸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三、利用自然環境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爲幼兒語言表達提供素材。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產生豐富的語言。因此,帶幼兒走進大自然,實地參觀、感受生活、感受真實的世界,讓幼兒不僅有說話的機會,而且有說話的內容,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下雪的時候,帶孩子到戶外接雪花打雪仗,引導幼兒實際觀察雪花的形狀,看雪景,讓幼兒觀察到雪花有六個瓣,是一片片、一團團飄落下的。老師可用語言啓發他們,如“雪下得好大呀!雪花一片片、一團團落下來,軟綿綿的,就像白色的鵝毛一樣,我們就把它叫鵝毛大雪。”引導幼兒欣賞房上、樹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極了。然後可向幼兒提一些具有啓發性的問題:“這白茫茫的雪,像什麼呀?”有的幼兒說:“像雪白的棉花鋪在地上。”有的說:“像撒了一層白麪。”有的說:“像撒了白糖。”有的說:“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絨毯。”這樣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形容白雪,欣賞雪景。我們農村幼兒園還可以帶幼兒去果園、魚塘、農場等地方親身感受生活。在此過程中,幼兒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識,盡情感受生活的美好,無時無刻不在表達着自己眼中的一切。這種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的過程,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地鍛鍊和提高。

四、教師應多爲幼兒提供語言交流及展示的機會,增強幼兒語言表達的自信心。

教室應注重爲幼兒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一系列活動。如開設“小喇叭”欄目,每天在固定時間讓6、7個幼兒輪流到辦公室的廣播機前朗誦兒歌、講故事、介紹自己和家庭情況,爲幼兒提供一個自我展示和勇敢表達的機會。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表現爲抱着話筒不敢說、聲音小、不自然,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自信、勇敢地面對話筒,流利地講述自己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歸來後的幼兒,會感覺象凱旋歸來的英雄,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那種成就感、那份自信,讓其他幼兒渴望、企盼。“小喇叭”就象一味新鮮的調味劑,在吸引着孩子、鼓舞着孩子,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慾望,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