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

來源:星女圈    閱讀: 4.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積極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教會孩子克服這些困難,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培養幼兒獨立能力。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1

獨立能力培養的關鍵

第一、珍惜孩子的自我獨立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其獨立性不斷髮展。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

第二、尊重孩子

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儘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衆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爲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第三、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極少與父母同住。孩子學走路時,跌倒了,自己爬起來。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第一、孩子能夠做的事決不包辦,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是我女兒小時候常掛在嘴上的。我很早就培養女兒自己吃飯、自己洗臉等生活技能。從她上託兒所開始,我就讓她自己吃飯,儘管吃得桌上、地上、身上到處都是飯粒,我也堅持讓她自己吃,慢慢地她就養成了獨立進餐的良好習慣,那種孩子前面走、大人後面跟着餵飯的鏡頭在我孩子身上從沒有出現過。孩子自己洗臉洗腳的時候,我怕倒水時被熱水湯着,我就特意爲她準備了氣壓水壺,只要手一按熱水就出來了,既方便又安全。就是這樣,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女兒能做的事我就決不代勞。

第二、孩子不會做的事學着去做,養成孩子爲家服務的習慣

做家長的不要老是認爲孩子小,不會做事,其實,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我做家務時總要請女兒幫忙,如曬衣服時叫她拿衣架、吃飯時請她擺碗筷等等。女兒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樓下小店去買油鹽醬醋之類的東西,每次買回家後,我會及時地表揚她,再請她說說買東西的過程,提高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孩子學做事的時候,由於能力的限制往往好心做了壞事,這時家長千萬不能發脾氣。記得女兒第一次學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我安慰她 說關係的,並告訴她只要經常洗,就能洗得又快又好。果然以後經過幾次練習她就學會了洗碗的技能。有了女兒的幫助,我輕鬆了許多。

第三、孩子碰到困難時自己去想,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小培養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使孩子受益終身。當女兒碰到困難時,我總是鼓勵她自己解決,比如她作業時遇到不會寫的字,我就讓她查字典,有時女兒怕麻煩,叫我寫給她看,我會爲難地說:“哎呀,媽 媽也忘記了,你快查一查字典,然後來告訴媽 媽是怎麼寫的。”女兒聽我這麼一說,就積極地、愉快地去查字典了,查到後還真的要來教我怎麼寫,我也就虛心接受,這時,她會很得意,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在孩子的學習上培養她獨立作業的習慣,在生活中鍛鍊她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記得有一天早晨,女兒跑到校門口時發現自己忘戴紅領巾了,這可怎麼辦?我讓她自己想辦法。結果她在校門外和同學商量好,叫同學進校門後解下紅領巾,再從圍牆那邊遞給她。我覺得這個辦法還是挺有創意的,並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人協商,請求別人的幫助等一些交往的技能,即時地解決了實際的困難。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放手讓他們去做、去嘗試,去體驗,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使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

培養幼兒獨立能力2

家長們應該在孩子快要上學前帶着孩子去附近的幼兒園走走,讓孩子喜歡上這樣的環境,對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不陌生。帶他們玩各種玩具,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個樂園。

小鴻鑫兩歲零7個月大了,上週五,父母一狠心,把他送進泉州市第三幼兒園。昨天,鴻鑫爸爸曾先生照例送他到幼兒園,剛把他交給老師,小傢伙又“哇哇哇”哭起來。曾先生頭也不敢回,趕緊退出教室。

寶寶入園全家動員小鴻鑫入幼兒園第一天,親友陣容很強大。爺爺、奶奶、爸爸、姑姑都到場,媽媽怕自己受不了,留在浦西看家。

起初,看到幼兒園內各種玩具、滑梯,小鴻鑫樂壞了,跑東跑西的。咦,過來一個漂亮的老師,向他打招呼,小鴻鑫扭扭捏捏地靠過去。不對,怎麼爺爺、奶奶、爸爸、姑姑都走了,小傢伙感覺不妙,死命抓着奶奶的衣角,張嘴大哭。老師抱起他,向家人使個眼色,讓他們快閃。爺爺、奶奶邊走邊回頭,然後躲在窗戶外偷看,聽着愛孫的哭聲,兩人眼角掛着淚。回家好一會兒,奶奶找不着爺爺。原來,他又折回幼兒園了。“如果當時孩子還在哭,我就什麼也不管了,先抱回家再說。”

幼兒園老師說,剛入學的寶寶,都會哭鬧,這叫“分離焦慮”。不過,一些家長的表現,可比孩子“誇張”多了。前天,記者在小小班看到,幾個小朋友死拽着父母的衣角大哭,家長也依依不捨,一步三回頭,有的跟着潸然淚下。上課了,還有家長不斷打電話來詢問孩子的情況。

三幼小小班的李祺祥,也是剛入學幾天,哭得稀里嘩啦的。李媽媽說,頭一次送兒子上幼兒園,孩子哭她也跟着哭。家住寶洲花園的王阿姨,看到剛滿兩週歲的孫女哭得傷心,回家後又折回學校,抱起仍在哭喊的孫女,二話不說直接回家。

說汝知影

讓寶寶早點適應

泉州市第三幼兒園副園長許麗雙說,幼兒第一次離開家人,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這也是孩子情感成長的大好機會。適當讓孩子哭一哭,也是一種情感宣泄,家長儘可放心。記着這幾點,可以讓寶寶早點適應。

先在心理上引導寶寶。比如對孩子說“寶寶長大了,要上幼兒園,那裏有好多小朋友,好多玩具,爸爸媽媽得上班……”之類的話。有些父母會威脅孩子“不上幼兒園就……”,這樣會適得其反。要給老師創造機會。入學前幾天,老師會上學生家家訪,提前接觸給寶寶留下第一印象,這樣開學父母離開後,孩子更容易依賴老師。這時,家長要主動介紹老師,並告訴孩子,老師是爸爸媽媽的朋友。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