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每個時期的孩子都有其特徵,生活自理能力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寶寶的健康纔是家人們最關心的,以下分享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1

3-4歲幼兒

能夠在大人的幫助或提醒下穿脫衣服和鞋襪;

能夠把自己用過、看過的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而不是隨地亂扔。

4-5歲幼兒

能夠自己穿脫衣服和鞋襪;

能夠自己扣鈕釦;

能做到整理自己的物品,譬如玩過的玩具、弄亂的房間等。

5-6歲幼兒

能夠根據天氣的冷熱增添衣物;

能自己穿鞋子、繫鞋帶;

能按照類型,分別類的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這些影響幼兒自理能力的誤區家長請避開

不同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問題。有的缺乏獨立進餐的意識,只等着喂,或沒有掌握獨立進餐的方法;有的根本沒有自己洗手、擦臉的習慣;有的甚至站在廁所裏尿了褲子……

這些問題的產生,可能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陷入了以下誤區:

誤區一:

溺愛孩子,因捨不得孩子“受累”而凡事包辦代勞

幼兒在家中受到了來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兩代人的百般愛護,什麼事都不用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間一長,幼兒對大人的依賴就更深,自己什麼事情都不會做,霸道無理、任性自私、傲慢自大。這影響的不僅僅是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對於幼兒性格的發展也是極爲不利的。

誤區二:

缺乏耐心,因孩子動作慢或吃得髒便不願等待、自行代勞

其實,學齡前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但是很多家長總是害怕孩子自己做不好、不會做、耽誤時間。認爲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代勞。有的是因爲幼兒自己會吃得滿身滿桌滿地都是,家長還得花時間去清理,害怕耽誤時間。家長的這種不放手,不讓幼兒獨立完成,會使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妨礙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與人格獨立發展。

誤區三:

認爲孩子還小,沒有意識到孩子正處在動作發展的關鍵期

許多家長認爲幼兒小,不必急於讓幼兒自己動手,等幼兒長大了,自然而然就獨立了。等長大了就能自己穿衣服、吃飯,更何況幼兒這麼小,即使教也很難學會,等到幼兒長大了,就容易學也學得快。但殊不知,一旦依賴性養成,那麼想要完全剔除就非常困難了。不是說他們缺乏生活技能,而是他們已經習慣了依賴別人,失去了自己做的意願,即使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願意動手。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培養自理能力?

1、幫助孩子制定每日作息計劃

請家長結合平常幼兒園內的活動、孩子自身的年齡特點,幫助孩子製作一份專屬的每日作息表。讓孩子每天從起牀開始,自己完成穿衣服、洗漱、如廁、吃飯等事項,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擺碗筷、洗水果等),增強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

通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任務”,持續不斷隨機引導,及時給予提醒或指導。此外,在制定這些“小任務”時,需根據孩子自身能力情況,循序漸進地提高難度。可以用半幫助半示範的方式,逐步幫幼兒學會獨立完成。比如幼兒穿衣服,家長可以幫助幼兒只穿一邊衣袖,在幫助過程中示範引導,讓幼兒獨立穿上另一邊衣袖。

2、多提供機會,讓孩子體驗

別因爲孩子小就替他包攬一切,相反,要爲他創造更多的自理機會。

比如吃飯、穿衣、收拾房間的時候,不要急着上去幫忙,而是讓孩子自己思考和動手,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

3、營造寬鬆氛圍,學會耐心等待

當孩子自己吃飯弄髒了衣服,或者自己做事手腳慢的時候,不要催促和訓斥他,相反的,家長要營造一種寬鬆和輕鬆的氛圍,同時要 學會耐心等待,並記得鼓勵他,替他加油。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第2張

4、藉助兒歌繪本激發孩子的自理意願

遊戲也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方式,許多在幼兒園進行的遊戲,家長在家也可以參考使用。在遊戲中,幼兒不僅可以享受遊戲的快樂,也能鍛鍊自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比如, 小班幼兒的家長可以利用娃娃家遊戲,引導幼兒喂寶寶吃飯、幫寶寶穿衣服等; 中班幼兒的家長可以利用餐廳遊戲引導幼兒擦桌子、整理物品; 大班幼兒家長則可以利用建築工地遊戲引導幼兒學習快速有序地歸類擺放積木。

5、教給孩子有效的自理方法

孩子自理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問題,而家長要做的是幫助他們解決。

比如穿衣服的時候,要先學會看衣服的正反,然後教會孩子怎樣把胳膊伸進去,再怎樣把衣服穿端正。

6、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因此在家裏,家長就要爲孩子樹立起榜樣來,家長也同樣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也要時刻提醒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一理念。

7、持之以恆,反覆練習

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得到提高,那麼就一定要反覆地練習,因爲熟才能生巧,如果今天學會了明天就不練了,那實質上還是不會。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2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是指人們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爲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在生活上能自已處理日常生活瑣事,比如說做飯吃飯,衛生,購物,學習等等。

2、在人際關係上能處理好人事關係,獨立處理一些事務。

3、在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把握習慣養成的時間段,據有關專業機構的信息顯示,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爲習慣一般都在學齡前,也就是說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已經養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適當把握了和時間和機會,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擁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歲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飯,五歲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服一樣,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孩子就能做好。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第3張

2、給與孩子鼓勵和幫助,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對童年的記憶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會一生都記得父親幫助他把一個大箱子擡進自己的房間,從些他有了屬於自己的書櫃。孩子學着收拾房間,並且整理衣服和書籍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幫助他鼓勵他,而不是嘲笑他保是阻止他這麼做。最聰明的父母永遠都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總是用懷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當你的孩子出現了很糟糕的處理能力時,請問問自己有沒有責任。

3、爲孩子創造自理機會,聰明的父母總是爲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因此,聰明的父母也就給了孩子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經驗。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他們要出差,可能有幾天不在家,這幾天需要孩子自己來處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後告訴孩子冰箱裏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兒,給孩子一個獨自在家自理生活的發機會。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乾脆請一個臨時保姆來照顧孩子。更多的時候,父母只要給孩子提供機會就行了,而不需要你來怎麼教會他做。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在合適的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給大家介紹了生活自理能力都包括哪些,大家看完之後也肯定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想讓孩子早日擁有自理的能力,做家長的就要學會怎麼培養,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哦。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3

三歲至六歲孩子的發展指南是什麼?

3~6歲被稱爲“潮溼的水泥”時期,意思是說:3~6歲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溼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一階段過後,“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來,再想有大的、徹底的改變是很難的!

一、3~6歲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執拗”的行爲。

比如,他本來用的這個牌子的兒童牙膏,有一天媽媽給他換了一個牌子,他就立馬不樂意了,大哭大鬧;

有的孩子睡覺前一定要媽媽給他關上臥室門,爸爸關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覺,非得鬧一陣子;

3~6歲是孩子內心建立“秩序”觀念的時期,他們會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並去極力維護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剝橙子。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內心的“秩序”,孩子內心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變現爲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鬧。

如果您的孩子正處於這個時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溝通,儘量讓孩子知道:“你有什麼不滿,只要說出來,媽媽會盡量去滿足你,但是撒潑、哭鬧大家都不喜歡。”

3-6歲自理能力的培養 第4張

二、正確對待孩子對色彩、空間的探索

3~6的孩子有兩個很喜歡的遊戲,一個是壘高,一個是塗畫。

壘高:孩子開始喜歡把枕頭、紙盒之類的東西壘得高高的,然後推到,再壘,再推倒,樂此不疲。其實,孩子正是通過這種遊戲,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間感”,開始對三維空間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們儘量不要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爲,最好給孩子買一套積木,讓孩子自由地去體驗這種“搭建—推倒”的遊戲。

塗畫:你家裏肯定有個“大畫家”,把牆壁、桌布、衣服畫得亂七八糟,有時乾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貓似的。其實,孩子往往在3~6歲的時候,變得對色彩非常敏感,他們通過到處塗抹的方式,來辨識、發現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給他買個小黑板,或者在一面牆上貼上一大張白紙,任由孩子自由“創作”,這樣你們之間的矛盾也少一些。

三、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

3~6歲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佔有慾很強:想讓他把零食、玩具跟別人分享,是件很難的事,甚至別人的東西他還要去搶。

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結果,他們會通過佔有一件東西來滿足自己的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是所有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時期,各位爸爸媽媽在小時候也有過這麼一個階段,所以不要隨便給孩子打上“自私”的標籤

家長們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權,自己的東西願不願意跟別人分享,讓他自己決定,不要強迫他;另一方面,拿別人的東西要徵求別人的許可,如果別人不願給,可以嘗試用自己的東西去交換,而不是硬搶。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