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於傾聽並善於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下面分享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1

首先,教師的活動組織應着眼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3—6歲的幼兒最顯著的特點是好動,注意力差,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只有選擇幼兒感興趣、能理解的內容或活動形式,幼兒纔有意志集中注意傾聽。反之,準備得再華麗也會不得效果。

其次,建立必要的常規,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傾聽。我們都知道,良好的班級常規是我們幼兒園一日活動正常開展的保證。只有在如就餐、午睡、活動等方面懂得遵守集體紀律,遵守必要規定,才能保證在傾聽時也懂得專心致志,從而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再次,多運用正面的、積極的評價手段。由於幼兒的行爲有易反覆的特點,因此就需要教師經常的、積極的評價方式來肯定、鼓勵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逐漸使這一習慣成爲幼兒的自覺行爲。

最後我認爲,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在一個活動中或一朝一夕中養成的,它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乃至整個學習生活。它也需要我們教師有藝術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教育、去等待。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2

一、精心設計教學用語,激發幼兒傾聽別人說話的興趣

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看到,當老師給小朋友講故事時,小朋友個個全神貫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老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故事的內容、角色、情節吸引了幼兒,另一方面是老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講述,配上動作、表情,把孩子們的注意力給吸引了。所以要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在精心設計教學法用語上下功夫,使教學用語做到簡明扼要、甜美童趣。

例如詩歌《搖籃》是一首短小凝練、富有想象和童趣的詩歌,在教授這首詩歌時,我這樣設計教學:把第四小節提上來教,老師手抱一個洋娃娃,邊輕輕拍打邊唱搖籃曲,然後提問幼兒老師扮演了誰?媽媽是用什麼搖寶寶睡覺的?從而引出詩歌內容:“媽媽的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接着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唸詩歌邊學做爸爸和媽媽,小朋友們可起勁了,一個個都成了出色的小“媽媽”“小爸爸”。讓小朋友學做星媽媽、魚媽媽、花媽媽,最後讓幼兒學習紡編,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如果當時老師按照詩歌順序,一開始就讓幼兒學習第一節“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孩子們就不能理解怎麼藍天成了搖籃,而把第四小節提上來學習,正是由於這是幼兒非常熟悉並有親身體驗的,所以幼兒一下子就理解了詩歌內容,在這基礎上,

怎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第2張

二、教師以身作則,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幼兒傾聽

身教重於言教,這是每一位做老師的都非常明白的道理,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老師們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卻非常不容易。你要培養幼兒養成認真傾聽有習慣,理所當然自己首先要有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記得有一次,我請班上的東東小朋友上來給全班小朋友講故事,他講了一個叫《火箭龍》的故事,那天不知是什麼原因,我沒有認真傾聽,也許是東東小朋友講述時聲音太輕了一點的緣故,在東東講完故事後,坐在後排的非常愛聽故事的陶傑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東東聲音太輕了,我沒有聽清楚,老師你把這個故事講得響一點好嗎?”,其它小朋友也附和着,當時我愣住了,剛纔東東講了些什麼,我也沒有認真聽,怎麼講呢,我臉紅了一下,只好說:“那老師今天就講一個《小馬過河》的故事吧。”小朋友們當然沒有發現我臉紅,只好一個個認真聽我講《小馬過河》的故事,但我發現陶傑小朋友滿臉的不高興,嘴裏還在嘀咕着:“蠻好講《火箭龍》的故事,一會兒不講了,真沒勁,《小馬過河》的故事,我纔不要聽呢,”說着就把頭扭了過去。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如果當時我認真傾聽了,我肯定能把東東講的故事用非常抑揚頓挫的、響亮的聲音重複講給全班幼兒聽,是我的錯誤導致了陶傑今天的表現,自己聽幼兒說話時不認真傾聽,心不在焉,似聽非聽,卻要求小朋友認真聽你講故事,實在是不公平。

這件事讓我明白,當早上幼兒來園後,向你滔滔不絕對你講述昨天爸爸帶他去公園遊玩的情景;當午飯過後,孩子們向你講一個自己夢見、或自己創編的故事……,你都要認真地傾聽,即使孩子們的話嚕嚕嗦嗦,沒有條理;即使你聽了半天,沒有聽出孩子在講些什麼,但是,你必須面帶微笑,裝出一副非常認真入迷傾聽的樣子,並不時地爲孩子加油,不時地做出你豐富的表情,讓孩子覺得老師在認真聽他講,非常認同他的講述,爲他的講述喝彩,這樣,他並會慢慢樹立自己說話的自信心,會越說越棒,同時在老師和同伴講述時,他也會象老師那樣認真地傾聽對方說話了。

三、創設良好條件,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幼兒傾聽

我們說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有時會有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即今天聽這個故事非常認真,明天聽那首詩歌又不認真了。因此,作爲教師,要堅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的原則,採用多種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指導幼兒傾聽,讓幼兒慢慢地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指導時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遊戲法:如做“傳話”遊戲,老師想好一句話,嗅在第一個幼兒耳朵旁告訴他,讓該幼兒一個一個傳下去,傳到最後一個小朋友,請他起來說你聽到了什麼?做這個遊戲時,在前一個幼兒講給你聽時,你一定不能開小差,要仔細聽清楚,並且要記住這句話,再傳給下一個幼兒,這樣就訓練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再如做“請你猜猜我是誰”的遊戲,讓幼兒傾聽分辨同伴說話的語氣,這就必須幼兒在平時在意班上小朋友的說話口氣,做遊戲時注意傾聽分辨,才能準確地猜出。

(2)講評法:一般幼兒回答後,教師總是會問:某某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對不對?幼兒就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好,不好。有的幼兒根本不在聽,他也跟着說:好,不好。於是我改成這樣提問:“某某小朋友什麼地方唸錯了?”“什麼地方念得特別好?”“哪個字的音發錯了?”這樣幼兒就必須要認真聽好了,你如不認真聽好就不能回答老師的提問,當然老師在幼兒回答得好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加以表揚和鼓勵,從而激發他再次認真傾聽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設置懸念法:孩子是好奇好問的,如學習兒歌《學好樣》,老師這樣提問:小朋友走路要向誰學習,坐要象誰學習,唱歌要向誰學習,聽了兒歌你就知道了。孩子是好奇好問的,讓幼兒帶着懸念,懷着尋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識地去聽,激發了幼兒的傾聽興趣,激起他想聽、想知道結果的願望。

(4)求異法:如開展仿編活動,詩歌《我是三軍總司令》在仿編時,鼓勵幼兒和別人編得不一樣,仿編時,對幼兒提出要求,在別人編者按時你一定要認真聽好,編者按過的你就不能再編了。幼兒在這一要求下,就會自然地注意傾聽了。

(5)故意念錯法:幼兒學過有內容如:詩歌、故事等要經常溫習才能不被遺忘才能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因此,課餘時間,我常和小朋友一起背誦學過的詩歌、講述學過的故事,要背誦和講述時,我故意背錯、講錯,當小朋友發現老師背錯時,都紛紛加以糾正。此方法效果較好,因爲如果你不認真傾聽,根本不會幫老師糾正,只有認真傾聽了,並且對正確的答案瞭如指掌了,纔能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出的糾正。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記憶的準確性,也培養了孩子與老師、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熱情。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