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

來源:星女圈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自理能力是孩子從小就需要學習的一種重要技能,它可以能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下面講講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1

一、爲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總有一些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課總遲到;總有一些孩子丟三落四,書包收不好;總有一些孩子下課光顧着玩,上課再往廁所跑······

每年到了小學新生入學的報名時間,很多家長都忙着給孩子找家教送學習班。但一項調查顯示,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期間,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學不會知識,而是不適應學校的生活。

大約有70%的孩子因爲自理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

所以,在孩子上學以前,家長們應該先幫孩子做好自理能力上的培養,知識的儲備倒是次要的。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調查”顯示,在全部調查對象中,有5 2.5%的家長“爲孩子安排課餘學習內容”;26.1%的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日記或通信”;37.1%的家長“總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牀鋪或收拾書包等”。

在獨生子女道德缺點的自我評價中,20.4%的孩子明確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孩子“做事依賴別人”;28.0%的孩子“很少幫助家長幹活”;15.1%的孩子“缺少保護自己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小學和幼兒園相比,比較大的變化是學校沒有生活老師,同時每班孩子數量增多,教師數量減少,一些簡單的事情必須孩子自己去做,不能總指望老師,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

比如,孩子吃飯不會像在幼兒園時有老師的照顧,更沒有老師隨時提醒去廁所或喝水,放學以後要自己收拾好書包等等。

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要提高,如果是遲到了,忘記帶學習用品,在幼兒園時不是什麼大事,可上了學以後這些問題就會直接影響當天的學習。

還有,孩子每天要記住老師留的作業,記住要轉告家長的事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表達能力不強,就不能完成任務。

所以,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一定要提前進行。

二、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爲一個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活、學習和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要想辦法自己解決。

2、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當孩子的能力有所發揮時,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時,對他樹立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3、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操作能力

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

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會削鉛筆,並能製作簡單的玩具等。

4、培養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遊戲或開飯前後,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圖書和其他用具等。

5、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且要努力做好;不該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要讓孩子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

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或準備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等。

6、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要求孩子做到:

(1)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2)防觸電、防溺水、不玩火,不做危險遊戲;

(3) 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禮物,不跟陌生人走;

(4)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和聯繫電話;

(5)掌握基本的緊急情況的自救、求救方式;

(6)知道常用的電話號碼:110,119,120,知道什麼時候打哪個電話。

三、訓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則

1、先訓練進食、衣着,再訓練睡眠、衛生,最後是個人生活及安全教育。隨着孩子年齡增長,在成人的監護下,不斷增加難度和危險項目的訓練,如讓孩子自己過馬路、坐公共汽車、用刀子、使用煤氣等。

2、做父母的態度應該是不管孩子在做事時看上去多麼笨拙,多麼可憐,都要沉住氣讓他自己去做,父母可在一旁保護和指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孩子就是從不斷的錯誤中學習新的事物的。

3、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不能超越他們身體及心理髮育水平,困難的'工作可以將大目標分爲小目標,分段來完成。

4、孩子有一點成績,要鼓勵、表揚;出了問題,不要指責,要耐心指導和幫助孩子。

5、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去做,大人不要包辦代替。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爲自立、自信、熱愛生命的人。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2

1、讓孩子樹立自我服務意識

自己處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讓孩子掌握幾種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爲孩子的一種習慣,天天堅持。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快樂,願意堅持以外,更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不是幫爸爸媽媽做。

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間,不妨說:“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了”,而儘量少說:“真棒,能幫媽媽做家務了”。如果孩子撒嬌,不願意自己做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讓他明白他長大了,以前爸爸媽媽幫他做的事情現在該他自己做了。

2、提供機會,讓孩子盡情體驗

能力是在過程中得到發展。只有更多的參與,孩子才能發展他們的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讓3—6歲的孩子自己去做決策,比如進餐、選衣服、收拾房間等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成長。爸爸媽媽可以成爲幕後的把關者。

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怎麼辦 第2張

3、營造寬鬆氛圍,耐心等待

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們可能拿着筷子卻夾不起飯菜;可能想穿衣服卻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卻亂走一氣。 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當他嘗試的時候,等着他,鼓勵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會成長得很好。

5、積少成多,逐步成長

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難度也不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幫他們安排一個進度表,一樣一樣地學,逐漸增多。

比如可以先學自己用勺吃飯,做到不灑出來;再學自己端飯、添飯,讓孩子知道根據自己的需要添合適的量;接着是端湯、使用筷子。

5、交給孩子必要的方法

個人事務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褲子就需要先看褲子的前後,坐下來,把腿伸進褲腿裏。

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方法引導是必要的。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