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近年來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在這成長階段遇到心理問題,沒有解決好,就可能影響以後,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1

一、自卑心理

自卑,表現爲輕易否定自己,對別人羨慕嫉妒恨,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主要來源於心理的消極的自我暗示。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幫助青少年改變一些不恰當、不合理的認知和態度,引導青少年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引導青少年學會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苛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期望,在行動和實踐中增強信心培養技巧。幫助他們不斷獲得小成功逐步樹立自信心,巧妙利用期望效應、標籤效應等。

二、依賴心理

依賴心理與父母過分專制、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有關,主要表現在對個人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難以獨立,遇事常企求他人的幫助,處事常優柔寡斷,希望父母或師長爲自己做抉擇。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對子女的關心要適度,教師和家長要爲具有依賴心理的青少年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有意識地培養和鍛鍊他們的獨立性,以便增強自信心和提高獨立生活、自我抉擇的能力,引導有依賴心理的青少年向獨立性強的同伴學習。

三、孤僻心理

孤僻、不合羣心理,可能與幼年創傷有關,如父母離異、缺乏母愛,或家長、教師管教過於嚴厲;或缺少與其他夥伴一起遊戲的集體活動機會及學校教育中缺乏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主要表現爲不合羣、不願與他人接觸,對周圍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心理,易神經過敏,猜疑心重等。

對於孤僻心理這種情況,可以先從改善其家庭氛圍,增加和諧、溫暖氣氛。周圍人,特別是家長、教師他們要倍加關懷、愛護、體貼,幫助他們找出導致孤僻個性的根源。積極鼓勵他們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多參加集體和社會活動,輔導他們逐漸從自我封閉的心態中解脫出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比如在遊戲與文體活動中(運動會)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爲集體榮譽而努力奮鬥的精神。

四、逆反心理

處於“心理斷乳期”的青少年學生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他們的自我意識獲得空前發展,但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懷疑或攻擊別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實根據。主要表現有不受教、不聽話、對着幹等。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或老師可以與他們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要相信他們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他們遇到困難或失敗時,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與此同時,又不能遷就他們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爲,以防他們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老師和父母。

五、厭學心理

厭學心理一般都是初中到高中,由於家庭環境或學校被人欺負,不敢吱聲,產生厭學情緒,再後來就厭學了,主要表現爲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想上學、學習困難、注意力無法集中、成績直線下滑等。

針對厭學的情況,父母可以多與孩子溝通、減輕孩子壓力、多鼓勵並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多與老師溝通等。不同的厭學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家長要先明白問題出現在哪裏,所以,多交流,多溝通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六、考試焦慮症

所謂“考試焦慮”,是指由考試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生理上的緊張,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腦一片混亂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緊張則大多以擔心的形態呈現,例如:擔心考試時自己有一大堆題目不會寫、擔心考壞了被父母責罵等。

每個學生都有考試焦慮,只是程度因人而異,這時,父母和老師的耐心鼓勵很重要。父母應該先接納孩子的緊張焦慮,聽孩子說說他們的擔心與不安,讓他們慢慢放棄那些不利的想法,進而改善考試焦慮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個親密朋友,把種種委屈都發泄出來。

七、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學習能力落後而導致成績低下的現象。學習障礙是由若干不同類型所構成的,包括書寫障礙、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又叫非語言學習障礙)。

一般這類患者的眼睛似乎與別人的不一樣,好像“懶惰的眼睛”,會漏掉許多明顯的信息,表現在學習時視而不見,可以把整個題丟掉,事後卻說自己沒看見這道題。這種孩子最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誤解,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能力障礙。只有進行有關的視知覺訓練才能見成效。因此,遇到孩子學習表現不佳時,家長和教師應當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從而爲孩子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針對特殊的學習能力不足進行培訓。

八、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主要產生原因是具有爭強好勝、虛榮心強個性品質的人在競爭中受挫,是一種憂慮、憤怒和怨恨他人優於自己的複合情緒。是在他人的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優於自己時,往往採用貶低甚至誹謗他人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的一種消極的個性品質。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對他們加強理想教育、世界觀教育,培養尊重對手的雅量。引導正確地進行比較,將嫉妒心理轉化爲公平競爭,將對手視爲自己努力的目標。

九、體象煩惱

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此時面對性別差異的突然出現,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與他人進行對比,一旦出現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會產生體象煩惱。男孩更多地憂慮自己的身軀不夠高大,女孩則擔心自己的.形體不夠優美。

心理專家建議,可以告訴這類孩子,體象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訴他們氣質纔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才華,比如雖然眼睛小,但很有神,雖然長相普通,但身材不錯等。

十、戀愛受挫

青少年的心理髮展和生理髮育往往是不同步的,因而戀愛受挫往往使他們心灰意冷,這時候心理承受力差的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對戀愛受挫的青少年,家長和老師應當及早發覺,並予以正確的引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可以對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性教育,並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和偉人的事蹟來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另外,也可以告知他們年齡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學生談戀愛,屬於早戀行爲,是不提倡的。

十一、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通過儀式化行爲來減輕內心焦慮的精神疾病,病患會產生揮之不去的想法,出現不得不做的行爲。主要表現爲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爲。強迫思維是指反覆出現在患者腦海裏的某些想法、衝動、情緒等,患者能認識到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擺脫,但又擺脫不了,因而十分苦惱。

一般來說強迫症的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經常發呆、做功課特別慢、咬指甲、聳肩膀等,就得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爲,這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瞭解一下孩子爲什麼會這麼做的原因,並及早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十二、性別角色模糊

所謂性別角色模糊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角色認同的錯位。一般來說,大約從3歲起,兒童開始逐步形成性別角色的概念。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與周圍女孩子一樣的人,在打扮、表情、舉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爲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樣。爲了改變這一性別偏差,可以請同性的長輩和老師經常和他們談心、交流、玩耍,同時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同性同學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使他們在同性榜樣的示範下,肯定自己。

十三、社交恐懼症

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從而引發社交恐懼。因此作爲父母應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爲是否恰當,並儘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爲,對孩子給予更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則要注意訓練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爲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十四、網癮

網癮(即網絡成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於網絡,對之外的事情都沒有過多的興趣,從而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症。網癮的高發人羣多爲12-18歲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爲2:1,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本身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意識也比較弱化,理解判斷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較差。他們大多都處於青春期,反叛心理嚴重,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而網絡出現之後,網絡遊戲、聊天等,恰好對應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會網絡成癮。所以很多人形象的稱之爲“電子海 洛因”。

針對網癮可以引導培養他們對其他正向積極事務的興趣,儘量不讓其接觸遊戲,減少其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或者使用專門爲青少年研發的電子產品等。

十五、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以情緒異常低落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精神疾病,其特徵主要是:無趣、無力、無望、無能、無助。包括:極度憂傷、絕望、疲勞、身體疾病等。患有抑鬱症的人,其情緒低落的程度和性質都遠超正常變異的界限,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那樣容易逐漸地“雲消霧散”。青少年從兒童期轉型到青少年期,從依戀父母轉向同學和朋友(尤其住校生),逐漸接受社會適應性,而產生焦慮抑鬱情緒,主要表現爲:不愛講話、不愛出門、情緒低落、有自殘的想法和行爲等。

爲了避免心理問題導致情緒低落,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充實一些,避免因過多的空想和胡思亂想而產生失落感,多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自己心情舒暢起來。另外,還可以多與父母及親近同學談心交流,向他們傾吐心頭的積鬱,使自己心情愉快起來。

十六、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多發於15歲到20歲。主要症狀包括思考、情感、行爲等多方面的障礙。在發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現成績或表現一落千丈、社交退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先兆,在潛伏期階段,若未予以適當的處置,病情便會更加惡化,而衍生出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行爲怪異等症狀。

由於這類疾病常有許多前兆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父母或老師應提高警覺,一發現徵兆,立即送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時機。這類患者的挫折應對能力較正常人差,因此在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時,便可能惡化,不能承擔太大的學習任務。應儘量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不要對他們有太高的期望。可以將家中許多壓力較小的家事交由病患處理,讓病患自覺對家裏有貢獻,以提升其自信心。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2

青春期的獨立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們一方面很想要自己獨立的權利和空間,還會提出更多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們對離開父母又感到焦慮。此時的家長們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給予正確的意見,有什麼大家一起商量,幫助他們正確的發展獨立性,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以消除焦慮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漸增強,自我意識強烈,有的青少年對老師、家長的善意批評、幫助不接受,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如果在成長中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就會助長不良心態發生。此時的家長、老師要積極與其溝通,時刻關注他們的表現和逆反現象,以防他們走向極端。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就是自我成長的感覺與現實生活學習知識經驗缺乏之間的矛盾。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社會關係中,青少年既想獲得歸屬感,又希望自己獨立,這是第一個矛盾;二是非常自我,別人都有問題,就自己最好,誰都不配跟其做朋友,這是第二個矛盾;三是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總覺得別人在嘲笑他,還不肯與人交流,封閉內心,這是第三個矛盾。

青春期的叛逆似洪水猛獸,周圍成年人的角色是幫助孩子將搖晃心理保持在社交生活的極限之內。青少年兒童無法應對,父母要儘早發現問題,正確引導,並及時解決,不要讓問題進一步惡化。幫助孩子走出青春叛逆期,父母是最大的保障。

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方法3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爲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高負荷的學習快節奏的生活,機會與風險並存,希望與挑戰相伴。這一切都要求青少年必須有相應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否則,將一事無成,最終被社會淘汰。基於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引導其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健康心理,迎接挑戰,適應社會。

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學生的心理現狀及心理特點決定的。

隨着素質教育的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許多地區對青少年心理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不健康情況,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學校、家庭及社會的高度重視,教育者要把握好時機,隨時給予正確引導,克服不良心理。

二、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家庭是學生接觸最早、最多的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

父母過分溺愛、過分嚴厲或放任不管都會成爲心理問題出現的導火索,還有來自家庭的學習壓力,會使孩子一直揹負着沉重的心理負擔,對學業成績存在着過度焦慮甚至恐懼現象。

學校是青少年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

學校的環境、人際關係、校風,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響。學生出現心理不健康因素主要是由應試教育造成的。學校受升學率的壓力,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長期處於緊張和壓力下,大腦得不到應有的休息,精神得不到應有的放鬆,從而產生情緒上的煩躁不安、抑鬱焦慮、悲觀失望等負性情緒。此外,師生情感不融洽,也會使學生產生壓抑、厭倦、自卑、逆反等心理。

社會環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

世界的繽紛多彩使青少年眼界開闊,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信息。但同時他們喜歡獵奇,不能如願,則悲觀厭世。特別是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腐敗現象,違法亂紀以及不良傳媒的影響,都會使學生稚嫩的心靈扭曲,產生失望、冷漠、不滿、憤怒、麻木不仁或尋求刺激等的不良心理,做出一些極端行爲。

青少年的自我調控能力對自身心理髮展有重大影響

類似的家庭教育,相同的學校、社會環境,有的青少年心理狀況良好,但有的卻心理狀況堪憂,這取決於自身的調控能力。每個人的心理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或多或少都會遭受挫折或受外部環境的消極影響,都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成功者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始終保持心理優勢。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