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成長的欣喜、生活的苦惱、學習的壓力、情感的吸引,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年輕的心變的十分敏感和衝動,那麼,青春期的中學生都有哪些心理問題呢?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1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適當的自卑感可以激發自己去彌補自身的不足,超越自己;但過度自卑會導致抑鬱,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部分中學生由於學習成績不好,屢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於表揚、指責多於鼓勵、懲罰多於引導。於是自認爲無藥可救、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並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爲意向。不少中學生由於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疑慮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及老師的批評教育。他們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3、孤獨心理

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人離不開羣體,同樣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孤獨是一種主觀上認爲自己被世人拒絕、遺忘,心理上與世人隔絕開來的主觀心理感受。孤獨感正是個人在羣體中所產生的一種孤單、寂寞、無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狀態。孤獨是缺乏與人交往的結果,又是難以與人良好交往的心理問題。許多中學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願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瞭解自己,不接納自己。一些中學生很少和別人交往,常常一個人揹着大家獨自活動、寡言少語,他們人際關係疏遠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們內心卻感到孤獨。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社會心理和意識。有人把嫉妒說成一種根本的、普通的、強烈的心理現象,心理工定義說:嫉妒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感覺,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別人的幸福的一種傾向。它產生在當現實的和期望的各種關係受到威脅之時,是一種既羨慕又敵視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學,一部分學生漂亮的身材容貌、優異的學習成績、優越的家庭條件、受到老師的寵愛,常常會引發另一部分學生的嫉妒之心。他們越是關心和重視嫉妒對象,越有可能會讓絕望與恐懼感擊中,從而發展爲憎惡、敵意、怨恨和報復這樣一類惡劣的情緒。

5、唯我獨尊心理

一些中學生只沉湎於自我實現和個人成功中,處處都以自己爲核心,遇到稍不順心的事便會大發雷霆、躺倒不幹,或觸犯到個人一點點利益就斤斤計較,對集體麻木不仁,對社會漠不關心。在處事中,只有別人關心他/她,他/她卻從不去關心別人,一旦個人慾望滿足不了,就想方設法去損害別人和社會的利益,甚至於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6、厭學心理

厭學是學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據調查,厭學學生在中學生中高達50.14%,其中初二最高,達66.18%。他們表現爲學習動力不足,感到學習沒勁,喪失上進的信心,學習慾望低下,重者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爲苦差事,上課懶得打開課本,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盼着早點畢業,以求脫離苦海。更嚴重者根本不學習,終日渾渾噩噩,看到課本就頭痛,坐進教室就犯愁,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對任課老師缺乏感情,部分學生最終輟學流失。

7、早戀問題

所謂早戀,指青少年中間過早地發生或發展着的戀愛現象。判斷是否早戀的依據大致有以下兩點: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戀愛的年齡與法定最低婚齡相差的程度。早戀是青春發育期容易出現的一種現象,伴隨着身體的發育成長、生殖系統的成熟,中學生會在心理上產生對異性的好奇與嚮往,男女生之間易產生朦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說、影視媒體的推波助瀾,對中學生的性心理髮育來說是種催熟劑,再加上家長、教師過於嚴厲的批評和監督,使學生產生了較強的逆反心理,這更容易使學生走入早戀的誤區。

8、迷戀網絡問題

隨着社會的發展,網絡越來越多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在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弊端。其中就包括中學生迷戀網絡的問題,有的中學生自制能力很差,他們走進網絡就走不出來了。比如我一個弟弟,讀高一的時候迷戀上了網絡,呆在網吧裏幾天幾夜不出來,學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裏,家裏亂成一團四處尋找,終於在一個極隱蔽的網吧裏找到了他,回到家的他就跟瘋了一樣,總找機會往網吧跑,最後只好輟學在家。

9、追星問題

當五彩的追光輝映着熒屏,舞臺上游走着各種富於青春生機活力的歌星、影星以及體星、作家等成功者的身影時,一雙雙發自內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緊跟不捨地隨着這些“星級”人物的身影,這成爲青少年文化現象之一——追星族的涌現和“青春偶像熱”的掀起。中學生的追星現象在初中一年級已經很明顯了,有的孩子會不顧家人的勸阻,不顧個人安危一個人遠赴外地去給他喜歡的明星接機,自己省吃儉用攢下錢來給自己喜愛的明星買價值不菲的禮物。甚至出現謊稱學校交什麼費用騙取家長的錢給主播刷禮物的現象。

10、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現象。它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以擔心爲基本特徵,以防禦或逃避爲行爲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表現爲:一聽說要考試就緊張起來,考前睡不好覺,考試時出現情緒緊張、心慌意亂、記憶卡殼等現象,某些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一到考試就慌了手腳,無法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據調查,在中學生中,對考試具有明顯的焦慮症狀約佔11.18%。嚴重的考試焦慮不僅對學習具有極大的危害,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潛在威脅。

11、情緒方面的問題

表現爲:中學生情緒豐富而強烈,但情緒起伏變化很大,不穩定,而且容易衝動,往往不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可能會因一點點小事而情緒激動,也可能爲一點點小事而灰心喪氣。多變的情緒,常常使他們難以專心致志、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學習和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擾。放任的情緒往往又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友愛和團結。由於中學生情緒起伏變化大,加上自我控制力較弱,很容易成爲不良情緒的俘虜,以致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妨礙自己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甚至違反校規,觸犯法律。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爲,人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緒,是因爲人們對事有許多不合理的信念。導致我們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

12、學業不良問題

學業不良現象在學校中是很普遍的,其實質是學生的學習結果未能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離教學的基本要求尚有一段差距。一般來說成績極差的學生,其學業顯然是不良的。這類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差生”,也叫“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看重分數,把學習的結果簡單地用分數來評價,我們不得不把學習看作獲取分數的一次競賽,在競賽中註定大多數是失敗者,使學生感到學習時很痛苦,因而也失去了對學習的樂趣。成績不好的學生有着最敏感的心靈,老師、家長、同學一些不自覺的行爲,一些未在意的話語,都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2

青春期女孩最常見8種心理問題

1、容易陷入虛榮

隨着生理上的發育和社會交往的不斷增多,女孩的'自尊心本來應該越來越強,但是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大腦的發展,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下降了。女孩子又極愛面子,喜歡用一些裝飾品打扮自己,以求得周圍人喜愛的目光。這樣,自尊就容易被迫求虛榮所矇蔽。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通常都對成人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有些爭強好勝和渴望自我表現。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都用片面的虛榮去滿足自己,比如化妝、買時尚衣服,開始可能只是對未知世界的一種好奇而已,但是爲了顯酷,顯輕鬆、瀟灑、大方,這種好奇就慢慢地轉爲了一種虛榮心。若任憑這種不良心理髮展,就有可能讓女孩變得更加不自信,做什麼事情都希望憑藉外物幫忙,而自己不去多做努力。

2、極度追求個性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反叛心理也越來越重,總企圖追求一種個性的解放,企圖在芸芸衆生中彰顯自己的獨特。這本無可厚非,關鍵是,她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標新立異,只要與衆不同,就不管是否合理。一般來說,我們看到陽光,會想到希望,但是爲了創新聯想到死亡,這就讓人頗爲費解了。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還有一些孩子的追求個性,其實就是一種目光渴求症。真正的個性是一種內心上的,不侷限於外表,一味追求自己與衆不同,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3、反應激烈,有失偏頗

雖然每個人對同樣的事物反應速度與程度各有差異,但一般不會太大。如果女兒在對待某件事上的反應與其他的孩子大相庭徑,甚至表現得偏於極端,那麼說明她的心理不健康。比如孩子因考試失敗而萌生輕生念頭,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4、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滿心理

俗話說“青春的氣息是一種激情,是一種不老的傳說”,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容易產生疲憊,對生活也會有不滿的心理,比如,生活內容貧乏單調,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暇享受文化生活的樂趣等,這時候,孩子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5、不能適應環境

女孩子都喜歡有安全感,因此不喜歡環境發生變化。但是一般來說,一旦環境發生變化,也能夠自覺去調整。如果女孩不能迅速適應變化的環境,這也是心理有問題的一種表徵。心理不健康的人,由於不能適應環境,往往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但逃避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是自我欺騙。久而久之,還會發展成病態。父母要及早辨別並加以改正。

6、消極愁悶的心理

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因爲情緒極不穩定,憂愁沮喪經常會出現。最初,她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小的刺激,也可能是受到了打擊,如果憂愁一直解不開,那麼很可能就發展成自卑,她會經常貶低自己的能力和品質,甚至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因此,父母不要漠視孩子的愁悶心理。

7、否定自己愛的萌動

青春期女孩的性意識覺醒得比男孩早,她們往往對身邊同齡的男孩子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會對比自己大一些的男孩子產生愛慕心理,想要和他們談場戀愛,甚至出現性慾望。有的女孩子因此產生內疚自責、犯罪感等心理。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緩解,那麼孩子就難以正確認識自己,從而降低自尊和自信。父母要告訴女兒,實際上,這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正常現象,只要多學習些有關科學知識,就能衝破這種障礙,從而正確對待友情和愛情,順利度過這段青春發育期。

8、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已經跟小孩子有所區別,但是由於其人生閱歷較淺,因此,是非觀念容易模糊。如果父母們依舊採取封閉式的教育,觸動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導致他們更加是非不分,甚至誤入歧途。

青春期孩子比較叛逆,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她們,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避免孩子一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排解而有極端心理,孩子的成長家長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3

留守兒童是我國現階段的一個狀況,很多村民外出務工,長期將孩子留在家裏,或許是和爺爺奶奶一同居住,又或許是寄放在親戚朋友家,甚至有些孩子長期自己生活,這種方式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接下來,我們來深入瞭解下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徵

1、自傲型:這類學生有的由於缺少管教,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獨尊的心理特點,心目中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不關心集體,不愛參加公益活動,不遵守校規班紀。

2、自卑型:這類學生沉默寡言,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同學請教,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怕別人譏笑。自卑的心理影響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

3、厭倦型:這類學生對他人產生一種厭惡感。不願跟其他同學說話,一味要對着幹,對這類學生如果放鬆教育,將會對社會產生不良後果。

4、孤僻型:這類學生離羣,不大方,沒有多少人與他交往。學習成績不能上升,不熱心公益活動,組織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難跟上。

留守兒童如何教育

中學生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4

1、愛心培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教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用“愛心育人”。

2、尊重以禮

每個留守兒童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要承認學生作爲人的價值,要尊重他們的人格。當然,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留守兒童獨特個性行爲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自由充分地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價值,體驗到自己作爲人的尊嚴和幸福感,也只有這樣,構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平臺纔不是一句空話。

3、平等相待

教育要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舊有的觀念及行爲,走出“師道尊嚴”的陰影,走下自我高高在上的“神壇”,重視作爲平等“人”的留守兒童,和他們和諧相處,以誠相待。同時,教育應承認他們個體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師生平等、生生平等,也才能真正從留守兒童心靈深處產生與同學、班集體共患難的強大動力。

4、信任鼓勵

在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時,我們也要信任他們,尊重他們。我們應當充分地相信他們,教育可以“委以重任”,創造條件發揮他們的才能,比如委任他們參加學校、班務、學科管理。我們應當因材施教,發展特長,樹立信心,組織轉化。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