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冬至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最重要的節氣,我們的24節氣是古人按照天氣和天文所劃分的冬至,這一天是白晝最短的一天。下面分享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1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小故事一——紀念醫聖張仲景

每年的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慣,冬至吃餃子是有故事的,和張仲景有着很大聯繫。有着什麼樣的聯繫呢?

有一年冬天格外寒冷,很多人身染寒疾,張仲景整天忙着四處爲人治病,沒空休息。有一天張仲景治療完病人回家,一路上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儘管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張仲景也凍得哆嗦起來。路過小鎮街道時,他看見一些穿得破破爛爛的窮人,由於沒有棉衣,穿的太單薄,他們身上臉上都生滿了凍瘡,很多人的耳朵被凍得通紅,甚至潰爛發膿。張仲景心地善良,見到眼前的情景十分難受。

張仲景回到家後,心裏還惦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苦人。他想用自己的醫術來幫助他們,於是買了許多驅寒的藥材和羊肉,在冬至那天帶領自己的弟子,在小鎮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一個大棚,支起一口大鐵鍋,把羊肉、辣椒和那些驅寒藥材放進鍋裏熬。熬好後,又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住,仿着耳朵的樣子捏成麪食,最後再放進鍋裏煮,煮成的麪食香嫩可口。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祛寒嬌耳湯”。

香味吸引來很多人,張仲景吩咐弟子分給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再喝下祛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發熱,馬上就不冷了,彷彿喝了熱酒一樣,大家都十分感謝張仲景。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破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竟都神奇般的好了。

後來每年的冬至,人們都會效仿張仲景,仿照“嬌耳”的樣子做成麪食來吃,“嬌耳”也漸漸變成了今天人們常說的餃子。民間流傳說,只要吃了冬至的餃子,冬天就不會再凍傷耳朵了。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小故事二——紀念女媧娘娘

在懷川地區,有一個冬至吃餃子的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着急。

於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個個縫上。一天,女媧縫好一個泥人的耳朵,把餘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當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邊時,一個好主意瞬間在頭腦中誕生了。她用一根線,一頭拴住泥人的耳朵,一頭讓泥人緊緊咬在嘴裏,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了。後來,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怕凍掉耳朵,也用一根線一頭拴住耳朵,一頭咬在嘴裏。時間長了,就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因爲餃子的'形狀很像耳朵的形狀。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便在懷川地區傳開了,延續至今。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2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夜長晝短,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後彼此賀冬。“其夜,家奉神佛前並主人臥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閤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故有冬至大如年的這一說法。古人認爲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也是從冬至之日起,就進入了 “數九”,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爲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爲“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漢族民間廣爲流傳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數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第2張

冬至習俗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裏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像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囉囉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3

1、冬至節氣是有吃狗肉的風俗習慣的,傳說故事是以漢朝逐漸的,流傳,漢高祖在冬至節氣這一天食用樊噲煮的羊肉,感覺味兒特別好,因此民俗也跟隨咬起了羊肉,此後在民俗產生了冬至吃狗肉的風俗習慣。如今的大家競相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吃狗肉、牛肉及其各種各樣滋補食品,而求明年有一個好運氣。

2、也有一個故事有夜不出門,冬至節氣的情況下,不能外出,許多 地區廣爲流傳着冬至節氣的夜裏外出不吉利的叫法。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是由於冬至節氣的大白天過短了,冬至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地圖全年度中大白天最短、夜裏最長的一天,而古代的大家到夜裏不象現在有夜市街,燈火輝煌,古代的大家夜裏外出很不方便,因此 古代的大家在天黑了以前都是會很早的回家。

3、冬至節氣也有吃赤小豆糯米糕的風俗習慣,在江南風情。流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孩子不成才,罪大惡極,喪生於冬至節氣這一天,人死之後變爲疫鬼,再次迫害老百姓。可是,這一疫鬼最怕赤小豆,因此,大家就在冬至節氣這一天煮吃赤小豆飯,用於驅避疫鬼,防災減災除病。

講給孩子的冬至節故事 第3張

4、講了這麼多吃的,怎麼可以不提吃糉子呢?每一年陰曆冬至節氣這一天,無論窮富,水餃是不可或缺的節日飯。特別是在華北地區,吃糉子的人確實尤其多,這類風俗習慣,是因留念“醫聖”張仲景冬至節氣舍藥留有的。

5、冬至節氣蘇州人也有吃餛飩的風俗習慣,聽聞小餛飩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美人創造發明的,流傳吳越春秋一宴上,漂亮美女美人進御餐廳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小點心送給吳王。這就是小餛飩,但那時候並不是那麼叫的,吳王一口氣食用一小碗,感覺十分美味,因此瞭解這個是什麼?美人想:這暴君混混沌沌雜亂不動,便隨意應道:“雜亂。”因此就擁有之後的小餛飩。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