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一個人一旦遭受挫折,必然會產生相應的心理應對,也就是受個體容忍力強弱的影響,在遭受挫折時表現出對挫折感受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反應形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呢。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1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會碰到如意外事件、生離死別等個人能力無法左右的自然因素,也避免不了在社會生活中遭受到政治、經濟、道德、風俗習慣等社會規範的限制,再加上人人都具有種種需要和動機,因此可以說,動機衝突是人類生活中的普遍現象。

挫折感是由動機衝突發展而來,但動機衝突是否導致挫折感的產生以及挫折感產生的強弱程度,卻與當事人的主觀認知評價和抱負水平直接相關。比如工作性質和生活境遇類似的教師,完全可能因爲個人需求及認知抱負水平不同而出現不同頻度和程度的挫折感。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因個體及情境上存在着差異,遭受挫折時的心理應對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將其分爲積極性的心理應對和消極性的心理應對兩大類。積極性的心理應對是保證心理平衡、維護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比如通過從事其他有益的活動來補償、轉移因遭受挫折而帶來的消極情緒;通過提高認識,將情感昇華並導向至比較崇高的方向等。消極性心理應對由於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暫時維持心理平衡,不致使人精神崩潰,並可獲得某種轉機,因而具有積極的作用,但若運用過度或運用失當,也可能導致心理病態的形成。具體如在虛幻中追求滿足,否認已發生的不愉快或失敗事件,相信命運的迷信思想等。

一、注意動機和行爲的正確導向

因爲挫折感的產生與個人動機的價值和實現的程度密切相關,所以當遭受到挫折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動機和行爲,是防止挫折感進一步加深、避免帶來心身損害的關鍵所在。

(一)修正目標

個人的動機和行爲之所以遭受到挫折,原因之一可能是它違背了客觀現實或超出了個人的能力範圍。對於個人不切合客觀實際的目標追求而導致的不愉快或失敗,消除其心理衝突的最佳辦法是重新修正目標。也就是重新考察客觀實際,修訂、或延期、或轉化目標,從根本上解決因目標難以達到而引起挫折境遇,防止因此影響到心身健康。知識分子對自身價值的實現和榮譽感的需要比其他職業人羣相對強烈,因而追求目標與客觀現實之間出現差距的可能性也就相對多一些,所以,在遭受相應挫折時,注意分析並修正自己的目標,就十分有益於挫折感的消除。

(二)加倍努力

只要自己的追求沒有絕對違背客觀現實,暫時的失利或失敗是因爲自身的努力不夠,經驗欠缺,那就應該鼓起勇氣,增強信心,加倍努力去實現追求,達到目標。要注意階段性目標的擬定並實現,這樣既可從經過努力實現階段性目標中獲得滿足,增強信心,而且可以獲得成功的經驗,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第2張

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是人生過程的重要內容和生活中的主要樂趣所在,極有利於促進心身健康。

(三)情感昇華

在遭受挫折時,總把思維情感集中於挫折情境之中,必然難以擺脫沮喪、痛苦等不良情緒的困擾,不利於儘快從挫折情感中恢復過來。此時,最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自己的情感或轉移自己的意志,讓自己從難以忍受的挫折感中解脫出來。具體說,是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感,使之昇華至一個較高的境界,幫助自己忘卻暫時的不愉快,使自己的動機和行爲更有利於社會和個人的發展。

所謂昇華,就是改變不被社會所允許和接納的動機和行爲,將其引導至比較崇高的`方向,使之更加符合社會的規範和時代的要求。比如,面對某種失敗,並不只是一味的痛苦,更不因此而消沉。相反,把失敗看作是成功的開端,激發出加倍努力奮鬥的力量。不少人在逆境中反而大有作爲,幹出了大的成績,就是情感昇華的結果。“化悲痛爲力量”,也是昇華的一種典型表現。

(四)替代補償

這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轉移自己的意志,改變自己情感的又一有效辦法。它是在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和理想受挫,或因自己行爲過失、生理缺陷而遭到失敗時,選擇其他可能獲得成功或能夠轉變意志的活動來替代補償,藉以恢復自尊與自信,或減輕內心的空虛苦悶,使生活重新充滿樂趣和更加具有活力。比如,身軀殘缺,發奮鑽研技術;中年喪偶,熱心公益事業;身邊無子女,熱心少兒教育等等,都可發揮有益的補償作用。而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打球、散步、打太極拳,以及寫詩作賦、書畫琴棋等,則可消除緊張刺激及挫折感的負性影響,使人情懷舒暢,忘卻憂煩,是極好的替代行爲。知識分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廣泛的文學藝術愛好,因此,只要有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一般都能在碰到挫折而憂煩不快之時,選擇適當的補償替代行爲,以使自己免於思慮不快事件和玩味失敗細節,鬆弛精神緊張狀態,排解不良心境的困擾。

(五)幽默平靜

幽默可以化解挫折困境和尷尬場面,緩解精神緊張和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並賦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有人認爲,幽默是一種以奇特、含蓄、雙關、諷喻、詼諧、巧合等爲形式的良性刺激,當其被認知後,即可導致欣快感,沖淡和排解掉不快情緒。維持心理活動的相對平靜,可以幫助思維清晰,便於對意志和行爲作出正確導向。遇事不慌,不急不躁,是對遭受挫折時能作出正確反應的基本要求,進而可有助於當事人將矛盾衝突控制在最小範圍。

二、避免消極性應對的過度運用

由於社會化過程的複雜性和人格的多樣性,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折,人們的應對能力和應對方式也各有不同。如前所述,良好的應對能力和適宜的應對方式對維護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而某些消極性應對雖然在特定情況下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可因運用過度或運用不當而導致心理病態,需要加以注意和防範。具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我掩飾

當自己的動機或行爲不被客觀現實所接受,或因所從事的工作失敗時,爲減輕因動機衝突或失敗挫折而導致的緊張和焦慮,總要以各種所謂“在理”的辯解來爲自己開脫,盡力維護個人自尊;或者把自己的過失或失敗歸因於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推卸責任來減輕內疚;或者援引某些例證,找些理由來“說明”事情發生的必然性,設法獲得他人及自己的諒解等等。但是,所有掩飾或辯解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其訴說的理由、援引的事例等,僅僅是一種推諉。雖然它們可以暫時性的沖淡內心的不安,減輕自責以求得一時性的心理平衡,但卻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因失敗、挫折給自己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響,不利於尋找和發現導致失敗、挫折的直接原因並加以克服。經常過度運用,還有可能形成習慣,於自身的發展極爲不利。

(二)反向投射

反向,就是行爲上的虛假表現掩蓋了內心的真實動機。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行爲方向與其真實動機是一致的,比如想做一件事就積極尋找機會去做;對某人懷有敵意就儘量躲避並嚴加指責等。但是,在碰到挫折或預感到目標難以實現之時,一個人的外在行爲可能會與內在方向正好相反,表現出與動機反向的行爲。如過分炫耀自己的優點,可能是由於嚴重的自卑所致;在特別愛慕的異性面前,總不那麼自然甚至故意迴避等。投射,是在自己碰到挫折、遭受失敗時,把自己的問題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藉以擺脫自責和內疚。比如,一個總是指責他人自私自利的人,對自己只知圖謀私利的動機和行爲就不那麼感到羞愧;不少總是注意他人的缺點和錯誤的人,也許就會對自己相同的缺點和錯誤難以覺察等等。習慣於以反向應對或投射應對來緩解心理壓力及精神緊張的人,雖然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維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但同時也會因此而影響到對自己的真正瞭解,也會影響到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天長日久,反而可能形成對自我心理的巨大壓力,甚至扭曲性格特徵,產生病態心理,嚴重影響到心身的健康。

(三)虛構現實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在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感覺到追求難以實現之時,會把自己置於一種脫離現實的想像境界,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或獲得某種滿足。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爲幻想。因爲人在虛幻中一般都能追求到滿足,所以幻想偶爾爲之,可以使人暫時擺脫挫折的境遇,對緩衝過於緊張的精神狀態有所助益,有時甚至可通過幻想使自己在精神上變弱爲強,以積極替代消極。但是,如果形成了在挫折情境下的幻想習慣,而且僅停留在幻想階段,甚至完全依賴幻想去解決實際問題,則屬於不正常的心理應對,有害於心身的健康。

當一個人的動機或需要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或許會把自己比擬成某個成功的人物(包括虛構的人物),藉此分享成功的喜悅,以緩解因失敗或挫折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和困惑。這種心理應對形式被稱爲“認同”。同樣,認同雖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因爲它遠離現實,比擬總歸是比擬,面對現實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各種挫折,它仍然不能起到積極的、根本的作用。

有人在遭受意外事件或重大失敗而痛苦之時,不是採取積極的辦法和措施以幫助自己把痛苦的事件忘卻掉,而是把已發生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認,虛構在現實生活中它根本沒有發生過,藉以逃避因此而給精神上帶來的刺激和心理上帶來的痛苦,如事業一敗塗地、親人突然死亡等,當事人卻根本不信會有類似事件發生。這種以否認現實存在爲特點的心理應對形式雖然原始而可笑,但卻可以緩衝突如其來的打擊,免於因過分震驚和過度悲痛而致精神崩潰,借心理平衡的暫時維持而讓心理上有所準備地接受痛苦的現實。

(四)相信命運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意外事件和失敗面前,並不從內外環境中去尋找原因,而相信是上蒼或神的意志,認爲命運並非自己所能左右。這種宗教色彩的心理應對形式,對於特定的人,也可能幫助個體排解精神上的壓力,緩解緊張心理,維持心理平衡。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2

應對挫折的心理學方法

心理學上所說的挫折,是指人們爲實現預定目標採取的行動受到阻礙而不能克服所產生的一種緊張心理和情緒反應,它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第3張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誰都不是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的,都難免遇到一些困難和失敗,乃至飽經風雨和坎坷。一般學習上的困難、工作中的不順利、同學同志之間的一時誤會和磨擦、戀愛中的波折等,固然會引起不良情緒反應,但相對而言,這些事情畢竟是區區小事,影響不大。但嚴重的挫折則會造成強烈的情緒反應或者引起緊張、消沉、焦慮、惆悵、沮喪、憂傷、悲觀、絕望等消極心態。

長期下去,這些消極惡劣的情緒得不到消除或緩解,就會直接損害身心健康,使人變得消沉頹廢,一蹶不振;或憤憤不平,遷怒於人;或冷漠無情,玩世不恭;或導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嚴重者可能輕生自殺、行兇犯罪。青年人大都有遠大理想,熱情高,但涉世淺、經驗少,很容易產生挫折感,他們的感情又較脆弱,缺乏鍛鍊、耐力差,遭挫折後很容易產生激烈的心理衝突,不能自制和自拔。

因此,怎樣對待逆境、應付挫折,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需要我們用行動做出抉擇和回答。

心理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應付逆境、挫折的辦法不外乎下列3點:

第一,要正確認識挫折。每個人都應懂得,在人生道路上和現實生活中,由於高考落榜、應聘失敗、事業不成、身染痼疾、工作事故、信仰破滅、家庭變故、生離死別、自然災害,以及政治、經濟、種族、宗教、倫理、道德、風俗、民情、傳統等等各種客觀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個人諸多主觀條件的限制,隨時都會遇到大小、輕重不同的挫折。

如何加強對挫折的心理應對 第4張

它是社會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能認識到這一點,一旦遇到挫折,思想就要有所準備,不致驚慌失措。同時還應該認識到,一個人一生中經受一些適當的挫折,並不完全是壞事。挫折可以磨礪人的意識,提高扭轉逆境、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古人說“多難興才”、“人激則奮”就是指的這個道理。反之,一個人如果不經歷困難和挫折,一生一帆風順,就猶如溫室裏的花卉,經不住人生中的風霜雨雪,很容易被一時的挫折所壓垮,這樣的人就難以成才,難以有所作爲。

第二,培養對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面前,每個人的耐受力往往不盡一致,差別較大。有的人即使接連遭受嚴重挫折,仍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拼搏進取;有的人稍遇挫折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甚至自尋短見。實踐證明,身體強壯、心胸開闊、常處逆境、思維活躍、有理想、有抱負、有修養的人,對挫折的耐受力強;相反,體弱多病、心胸狹窄、嬌生慣養、感情脆弱、缺乏雄心壯志的人,對挫折的耐受力則低。對挫折的耐受力,雖然與遺傳素質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後天的教育、修養、實踐、經驗和鍛鍊。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覺、有意識地鍛鍊培養提高自己對挫折的耐受力。

第三,學會應付挫折的技巧。凡是經歷磨鍊、有修養的人,每逢受到挫折時,大都有一些靈活應變、化險爲夷的竅門。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期望法。遇到挫折時,儘量少考慮暫時得失,多想想美好的未來,不斷激勵自己:“振作起來,一切都會過去,將來一定會成功。”

②知足法。在挫折面前,要滿足已經達到的目標,對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強求,多看看周圍不如自己境況的人。這樣,就容易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爲將來的成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③補償法。古人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在某方面的目標受挫時,不灰心氣餒,以另一個可能成功的目標來代替,避免陷入苦惱、憂傷、悲觀、絕望的境地。

④昇華法。在遭受個人婚戀失敗、家庭破裂、財產損失、身患疾病等打擊後,化悲痛爲力量,發奮圖強,去取得學習、工作和事業的成功,這是應付挫折最積極的態度。

總之,困難、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直麪人生、勇於拼搏,人生之船就會戰勝驚濤駭浪,駛過激流險灘,到達理想的彼岸。即使是一時受挫、失敗,也終會成爲人生之路勇敢的開拓者,事業上的成功者。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脫穎而出的衆多年輕優秀人才,他們的成才與成功,實際上就是不斷戰勝挫折、奮勇開拓而取得的。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