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板栗是老少咸宜的食品,營養價值豐富,板栗的益處很多但不代表可以毫無節制的吃,板栗和有的食物是不能搭配一起吃的,有些人因爲體質的原因也不能多吃甚至要少吃,下面請看小編來介紹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的知識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1

1、板栗的搭配禁忌

草魚:板栗的熱量高,與草魚都是熱性食物,大量一起吃容易引起上火。

牛肉:板栗和牛肉從食物藥性看並無矛盾,但是二種食物都有些難消化,二種食物一起吃,特別是吃過量會影響營養的吸收,並造成消化不良。

羊肉:兩種食物煮是熱性食物,一起吃非常容易上火。

杏仁:杏仁和板栗不能一起吃,可能會引發胃痛。

鴨肉:會產生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大量同吃,甚至會引起食物中毒。

2、這些人要少吃板栗

脾胃虛弱者:生食板栗較難消化,熟食則易滯氣,不管生吃還是熟吃,對腸胃功能要求都很高,所以,脾胃虛弱,易消化不易的人,最好少吃,且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嚥,一定不要過量。

糖尿病患者:板栗所含的糖類較高,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太多的板栗,街邊的板栗小吃製作時加入了大量糖分,不宜食用。

產婦、老人、小兒:這些人的消化功能較弱,不宜大量食用板栗。

便祕的人不多吃:平時會有便祕的人,應要少吃板栗,否則會加重便祕。

3、板栗一次吃多少

板栗含有較高的澱粉,蛋白,脂肪,維生素等,相同重量的熟栗子仁和熟米飯相比,栗子水分少、乾貨多,提供的熱量與蛋白質差不多是米飯的2倍,膳食纖維是米飯的4倍。

因此,板栗吃下過會有更強的飽腹感,會比較難消化,一次吃板栗千萬不能過量,否則易引發腹脹,一次吃不超過10顆。

4、吃板栗的最佳時間

板栗終究只是零食,不能夠當做主食來食用,吃栗子的最佳時間是在兩餐之間,可以把板栗當做下午茶時的零食來吃,注意別吃太多就好。

5、板栗的營養食譜

適量的吃些板栗對身體是十分有益的,能夠起到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非常適合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以及外傷後引起的骨折、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者食用。

板栗紅棗

板栗、紅棗、糯米、大米適量。糯米和大米分別洗乾淨,放到鍋中,加入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30分鐘,熟板栗切小,放到粥裏,繼續煮約20分鐘。

作用:紅棗補氣養血,健脾和胃,美容養顏;板栗健脾養胃,補腎固氣,煮粥吃營養更容易吸收。

板栗紅豆湯

板栗和紅豆適量。紅豆泡一個晚上,板子煮熟,去殼;紅豆入鍋,加水煮沸,轉成小火,放板栗煮至熟軟,放少量冰糖。

作用:脾胃、益氣、補腎、壯腰、強筋、補血、利水。

板栗燒排骨

排骨400克、板栗、蔥蒜、料酒、白糖、澱粉各適量。排骨洗乾淨,用生抽醃1小時,蒜蔥切好;炒鍋里加油,醃好的排骨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至肉微微泛黃,再放蒜、姜,繼續翻炒,至顏色均勻,加適量清水,放料酒、冰糖、鹽、板栗,用小火燜40分鐘左右。

作用:補中益氣,滋養脾胃,改善貧血,強健筋骨,增強體力。

板栗怎麼吃最有營養2

栗子,又稱板栗、毛慄、鳳慄、慄果等,常食可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藥王孫思邈稱之爲“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蘇轍有詩讚曰:“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慄舊傳方。”按李時珍介紹,“以袋盛生慄,懸掛風乾,每晨吃十餘顆,隨後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栗子的營養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範博士說,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脹肚,每天只需吃六七顆,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範博士還建議,人們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裏吃,而不要飯後大量吃。這是因爲栗子含澱粉較多,飯後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範博士提醒消費者,選購栗子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後或煮熟後果肉中間有些發褐,是栗子所含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就沒有危害。

板栗營養豐富,可口宜人,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鈣、磷、鉀等,是哺育幼兒、滋補孕婦及老年人身體虛弱者的營養佳品。從藥用方面來說,慄果是補腎佳品,兼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止瀉治咳等功效。如果堅持每天吃生慄10餘個,可治腎虛和腰足不遂。若同時用豬腎煮粥助之,效果更好。民間有“煮熟大慄,日日與之”的說法,可治百日咳與小兒口瘡。將生慄搗碎,敷無名腫痛或蛇蟲咬傷處,能消炎、去毒、鎮痛。此外,慄殼煎水可治反胃。慄殼燒炭研末可止外傷出血。慄葉富含鞣質,外用敷瘡腫,可做收斂劑。取慄葉30克煎水當茶飲,連服一個月,可治哮喘病。慄樹皮煎湯洗丹毒瘡腫,有奇效。慄根可治偏腎氣等症。但《本草綱目》上說,吃慄“乃須細嚼,使液盡咽,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至傷脾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