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我們知道每一個國家的結婚禮儀是不一樣的,這是與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所導致的,有些人想知道英國的結婚禮儀是怎麼樣的,接下來小編爲大家介紹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1

1、婚禮服飾

與傳統的西式女裝相比,新娘的婚紗少了些許華麗。隨便妝點些耀眼的東西都需要人們專程趕往大城市,故而花費不菲。

新娘很少會把婚紗留給女兒,而是會把它賣掉或讓人用婚紗的料子爲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製作洗禮服(Christening gown);

因爲着裝要“有新有舊,有借有憂,硬幣放鞋內,萬事不會愁”(Wear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 and a lucky sixpence in your shoe")——古老的英諺如是說。

莉薩·舒爾茲(Lisa Schultz)向我們講述了她家的傳統:“爲了圖吉利,我媽媽家那邊所有的新娘都要在胳膊上戴馬蹄鐵。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其實不是真正的金屬製馬蹄鐵,而是用鉤針鉤成的,由一條長絲帶圍成圈,從一頭連到另一頭上。婚禮中馬蹄鐵倒着頭兒戴在新娘的胳膊上,這會給婚姻帶來好運。”

今天,許許多多的伴娘取代了新娘子的成年看護。看護的着裝是要新娘子埋單的。

新郎也很少穿黑色無尾禮服,除非是正式的大型婚禮。西裝比較常見,伴郎也會穿。

親家母之間從不商量婚服的顏色搭配,也不考慮伴娘着裝的顏色。

2、習俗

(1)有新:穿戴一樣新衣物是要象徵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擁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辦的是新的結婚禮服,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但是任何別的新服飾也是可以的。“有新”常常是最容易做到的。

(2)有舊: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樣舊衣物來象徵她和她孃家及過去生活之間的歷史紐帶。許多新娘佩戴一件家傳的珠寶飾品作爲“有舊”的選擇。

有些新娘穿着她們母親或祖母穿過的結婚禮服。實際上,舊的東西同時也可以是借來的東西。

(3)有借:借來的服飾應該是從一位已幸福地結了婚的朋友那裏借來的。據說他們的幸福會惠及於你,給你的婚姻帶來長久的美滿。有些新娘會去借來一種衣着用品、一件首飾、一塊手帕或者一個飾以珠子的手袋。

(4)有藍:穿戴一件藍色服飾源自《聖經》時代,當時藍色結婚禮服代表着純潔、忠誠和愛情。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傳統已從穿藍色結婚禮服,演變成後來的在新娘的結婚禮服下襬處縫上一圈藍色的鑲邊,再演變到現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藍色的吊襪帶。

3、風俗禮儀

婚禮在當地最大的酒店舉行,沒有任何宗教色彩,司儀是當地政府的Register,應該相當於我們的民政部門吧。

沒有時間細細探究,但仍然看得出這個酒店由從前的豪宅改建,四面有大而雅緻的英式花園。

在攝像機的跟隨下,我們陪新娘走進酒店,新娘在入口擺了幾個幸福的造型,今天的攝影師看上去很專業。

一進去,新娘和隨行的新郎的母親就被領進禮堂旁邊的小廳,照計劃上看,是Register例行公事要提問做記錄。我們只能在門外靜靜地等待。很快,所有人面帶笑容地出來了。

我們分頭進會場,婚禮要開始了。身爲伴娘的我隨新郎的母親從側門進禮堂,坐在左手第一排,這是規矩。邊廳裏問了什麼問題,燕兒的回答是什麼,對我來說也是個迷。

我還來不及坐定看看四周情況,婚禮進行曲就響起。3點正,婚禮開始。正門打開,新娘身着象牙色的婚紗隆重出場,輕輕含笑,緩緩點步,頭紗在身後微微飄起。

新郎滿面激動開心的笑容,接過新娘的雙手。所有人的目光這時才轉移到司儀。和法國由當地行政長官親自主持的風俗不同,司儀是一位年輕女士,前臺左邊還有一位同來的書記員。

司儀的開場白相信大家在類似的電影片段裏都見過了。需要補課的拜託看一遍電影《四個婚禮一個葬禮》。但需要伴娘念一首詩對我倒是新鮮事。前一晚的臨陣磨槍沒有白費,還算圓滿完成任務。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第2張
  

原以爲自己第一次念英語詩還是班門弄斧,在這麼多英國人面前念一定緊張得喘不過氣來,卻居然一點都沒有怯場。倒是站在一個有利的角度,發現新郎新娘激動而緊張,覺得有一點感動。

婚禮繼續進行,老安和燕兒先後都說了“我願意”,跟着司儀當衆宣佈了今後相守相偕,矢志不渝的誓約,然後在婚書上簽字。

坐在身邊的新郎母親已經感動得雙目含淚了。而我這時纔有機會偷偷看了看來賓的情況。

大約二三十個人,身着禮服,除了小孩,都專注地看着主席臺,見證了這對新人新的起點。可以想象他們這時和新郎新娘一樣幸福。

交換戒指之後,大家都積極爲新人搶下這歷史的'鏡頭。當然少不了輪流合影。一個小時後,儀式就都結束了。

司儀和她的書記員離開,其他人則轉移到一間半露天的餐廳,開始淺酌合影。這時我纔有機會接觸今天的其他來賓。

作爲到場的唯一女方賓客和遠道而來中國客人,我受到了他們特殊的照顧。新郎的母親先後給我介紹了這些來賓。他們都是新郎的親戚和多年老友,有老有少,還有新郎的小學老師,當然因爲她是新郎母親的多年好友。

這時候攝影師成了主持者。他組織我們輪流分批和新郎新娘在花園裏擺造型合影。然後我們一起把彩碎拋向天空。

這是對新人的祝福。英國還沒有轉暖,不時有凜人的寒風。新人必須繼續拍外景照片,我們則縮回溫暖的餐廳聊天。

和英國人享有的“冷漠高傲”的名聲完全不同,這裏的人友好而好客。我還和新郎8歲的大侄子結下了短暫的友誼。

英國人的晚飯時間相對法國來說較早,婚宴也不例外。小憩之後,六點半我們就進入飯廳,開始準備用餐。對於咱中國人來說,這一頓的菜單當然重要,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晚餐還需要一個主持人,現在是伴郎。開始用餐前,照例新郎發言。現在氣氛就輕鬆多了,新郎自由發揮,沒有定式。老安的發言簡單實在,是我喜歡的風格。然後伴郎也要發言。

今天的伴郎是老安的弟弟。他要宣讀別人寄來的賀卡。新郎新娘當衆打開收到的禮物,還分發禮物。晚宴的另一個亮點是切結婚蛋糕。

在吃完晚飯喝咖啡的時候,新郎新娘手執手共同切下第一刀,旁邊的小朋友們早就急不可耐了,這當然是抓搶鏡頭的好機會。

晚飯後,有些客人先告辭走了。留下的人就開始跳舞狂歡。背景音樂是70年代的YMCA之類。一家人坐在一堆,又唱又跳。那時的我已經累得不行了,只是覺得非常的溫馨。

第二天一大早去機場,匆匆結束了這次英國之行。對這個地方我的瞭解還很少。只知道這樣的婚禮很簡單,但有餘味,很香。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2

英國人的婚禮禮儀

英國是一個非常崇尚浪漫主義的國度,那麼對於結婚這麼隆重的典禮,英國人則更加的浪漫而莊重。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供大家參考。傳統新人雙方通常在發出結婚邀請時,也會發出所謂的“禮物清單”。

也就是說,他們將想要的禮物或者是品牌,甚至會標明在什麼地方哪一家商店能夠買到,都清楚地寫在禮物清單上。

第一個收到禮物清單的人可以從目錄中選擇其中一份禮物作爲禮物購買和贈送,然後將該禮物從目錄中劃掉,並將目錄傳遞給下一個想要贈送禮物的人。

說到這裏各位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心動了呢!因爲這在我們中國傳統的婚禮禮是不會出現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個紅包便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英國人會贈送“紅包”嗎,當然也會有,不過相對於紅包他們更喜歡贈送購物券和支票。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第3張
  

英國人會根據自己的信仰來舉辦婚禮一般分爲英國國教婚禮、天主教婚禮以及世俗婚禮(即非宗教儀式婚禮)英國的婚禮登記是一種傳統的教堂婚禮登記;

需要至少提前半年預約和張貼一個月的公告,貼出公共後,如果沒有人反對,新人才能夠進入教堂。

第二種登記方式是和我們一樣去政府的結婚登記處,不過也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大多數婚禮都在中午舉行,隨後是一個午餐會。婚禮蛋糕通常會有大量的水果,碎杏仁。

結婚戒指同樣是英國人的傳統習俗。在神父的見證下新郎爲新娘戴戒指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甚至認爲沒有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它象徵着新郎然後,對新娘的愛,也表達新娘對這種愛的接受。

他們會穿過教堂來到院子裏。在院子裏,他們的朋友和家人會向他們扔米和五彩紙屑,表達對新人的祝福。然後新娘的父親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開始發言,之後新郎便會表達感激之情。

發言結束後便是派對時間了,衆人開始盡情狂歡,直到最後離去。風俗結婚或定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裏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人們甚至認爲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願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後,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

它象徵着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並忠實於這種愛情。戴戒指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國,它不僅作爲一種信物也是一種裝飾品。

婚姻戒指最初並不鑲嵌鑽石、翡翠以及紅藍寶石等飾物,純潔的圓形象徵着由婚姻聯袂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團圓。

在一些民族中象徵着一種魔力,保佑夫婦幸福長壽,同時,施予者表示對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對施予者的忠誠。

金戒指象徵愛情的純真,銀戒指意味情感溫柔。英國人同西方各國一樣,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鑲嵌任何寶石,結婚戒指應加裝飾物,至於戒指的質量則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而不同。

定婚、結婚戒指可戴在同一無名指上,也可以由結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英國在16世紀時;

結婚戒指的內側經常刻是家族的圖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爲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隻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

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隻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

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

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

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中世紀以後,宮廷貴族之中出現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

爾後,發展成爲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一旦舉行完婚,新郎新娘從教堂裏出來的時候,人們要向新人祝賀,這種祝賀不是親吻、擁抱和握手,而是向他們撒五彩繽紛的紙屑。

撒紙屑的習俗起源於撒麥粒。1491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后到布裏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麪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裏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

祝你們幸福、長壽。"這成爲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爲流傳,人們向新郎、新娘撒麥粒,有時還染各種顏色。

麥粒象徵着豐收和生活富裕,同時也祝賀新婚夫婦幸福長壽,子孫滿堂。度蜜月也是英國各地青年結婚的重要內容之一。

他們把積蓄下來的錢用於旅遊,而結婚後去旅遊便稱作度蜜月。這原是古代的習俗,在新婚之時一定要飲用一種用蜂蜜特製的飲料,用來象徵家庭美滿、愛情甜蜜和生活幸福。

英國結婚禮儀常識 第4張
  

而這種飲料從結婚開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個月稱作蜜月了。在英國對於結婚紀念日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慶祝並有不同的稱謂。

第一年是紙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爲皮革婚,第四年爲毅婚,第五年稱木婚,第六年稱鐵婚,第七年叫銅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爲柳婚,第十年是錫婚,以後是鋼婚、繞仁婚、花邊婚、象牙婚、水晶婚。

從第十五年以後,每五年各有一個稱謂,依次爲搪瓷婚、銀婚(第二十五年是個大典)、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鑽石婚。

這最後一個是第三大慶典,但很少有人能夠慶祝這個慶典。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