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量吃肥肉和油炸食品,避免脂肪和膽固醇過多攝入。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1

飲食養生的方法通常包括營養攝入均衡、控制進食量、根據季節調理等。

1、營養攝入均衡:

爲了身體健康飲食上不要過於精細,可以粗細搭配。既要吃精米、精面,也要吃麥片、玉米麪、高粱米、綠豆麪等粗糧。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量的吃肥肉以及油炸食品,避免脂肪以及膽固醇攝入過多。

2、控制進食量:

平時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吃七分飽或八分飽,不可以暴飲暴食,也不能夠過飢過飽,避免對胃腸道造成刺激。吃完飯以後不要馬上喝水,容易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對於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羣,晚上可以適當的喝一些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
  

3、根據季節調理:

另外還可以根據季節來調理身體,比如春季多吃芽菜類的食物,比如綠豆芽、黃豆芽、豌豆苗、韭菜等。夏季天氣炎熱可以適當吃一些西瓜、香瓜、黃瓜等水分多的食物,預防上火。秋天可以多吃一些蓮藕、銀耳等潤肺的食物。冬季多吃核桃、栗子、榛子等堅果。

除以上方法外還可以通過煲養生湯等方式來養生。當出現了身體不適症狀,僅通過飲食無法治癒,還是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藥物治療,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2

1、葷素配比1:4

關於飲食健康配比要提前瞭解,才能獲取豐富的營養,保護消化系統的同時控制好體重,其中葷素搭配有必要。有的人單純喜歡吃肉,有的人爲了控制體重長時間吃素,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爲。

要確保營養不會缺乏,葷素配比最好保持在1:4。肉類食物熱量高,不宜過多獲取,但也不能長時間不吃肉。肉類食物有優質蛋白質,鐵元素,其他多種微量元素可以獲取,而在1:4的情況下有其他的蔬菜、水果、粗糧等增加飽腹感,同時又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健康狀態纔可以保持。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 第2張
  

2、早中午餐配比3:4:3

三餐保持規律不會缺乏能量和營養,而在早餐、午餐、晚餐營養配比時要謹慎,一般採取3:4:3這個比例。午餐應該吃飽一點,因爲到了中午很多人會有明顯的飢餓感,加上一下午的工作,學習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吃得更飽來滿足身體需求。而早上和晚上消耗的能量相對較少,不宜吃得過飽,佔據總能量的30%即可,七八分飽是最理想的狀態。

3、粗細糧配比1:3

有的人會通過吃粗糧的.方式來調節身體,覺得多吃粗糧更健康,確實,粗糧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等,纖維素也可以通過攝入粗糧的方式來提供。

精細類食物,粗糧的配比要恰當,才能滿足需求的同時不會增加消化壓力,又有足夠的飽腹感。一般食物的精細搭配爲1:3,粗糧也並非攝入得越多越好,有的人單純大量吃纖維素含量豐富的.粗糧,反而會影響腸胃功能,因此,要按照這個配比調節。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3

1、吃肉有節制

對於一些無肉不歡的人來說,飲食以大魚大肉爲主,蔬果攝入不足,很容易出現便祕的情況,因此要保證每日蔬果的攝入量,蔬菜保證在一斤左右,水果200-350g左右。

烹調方式上可採用煮、燉、蒸、燜、煨等方法,多蒸煮、少烤炸,肉類在烤或者炸的過程中,由於溫度較高,可以使營養素遭受到破壞,如果方法掌握不當,還容易產生一些致癌化合物污染食品,影響人體健康。

少吃煙薰和醃製的肉製品,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具有特殊的風味,但是這些加工食品不僅使用了較多的食鹽,同時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會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因此應儘量少吃。

因此飲食要做到葷素搭配,清淡爲主,儘量用魚和豆製品代替畜禽肉。

2、注意鹽的攝入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春節期間很容易油鹽攝入過量,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控制,使用限鹽勺,烹製菜餚時加糖會掩蓋鹹味,所以不能僅憑品嚐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而應該使用量具來減少用量。

除此之外,烹調食物時可以在快出鍋的時候再放鹽,這樣可以減少食鹽的用量,對食物鹹度的影響也較小。

飲食方面如何養生健康 第3張
  

3、用油不過量

每天烹調油25-30g,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爲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的過剩,而且反覆高溫油炸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控制總脂肪攝入量,橄欖油、茶油、菜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則富含亞油酸,胡麻油(亞麻籽油)中富含α—亞麻酸。

4、如飲酒需適量

生活水平的`提高,應酬增加,我們在杯箸間相談甚歡、加深感情。少不了的配角就是酒了,吃飯的時候喝些酒會感覺更有氣氛,體現親情和親密的關係,應注意飲酒應適量,不要過分勸酒、不酗酒,適可而止,享受酒精爲增添的氣氛,以酒精量計算,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最大飲酒的酒精量建議不超過25g和15g。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