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來源:星女圈    閱讀: 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但同時也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青少年在這個時候還沒辦法做到一些事情,現在來分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

1、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重視不夠的問題。

有的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混爲一談,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染上了德育化的色彩。在內容上,強調學生思想行爲要符合規範,對照規範硬性比較,如有偏差,就冠之以心理有問題或心理不健康等之名。教師缺乏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素養,學校必要設施的缺乏,導致了特別是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後。再者學校重智育而輕德育,對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關注甚少。有的學校搞了這方面教育,但他們沒有按科學的的方法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講求實效,流於形式,不深入實際,沒有針對性,有的甚至不懂心理教育的職業道德,嚴重地傷害學生。導致了學生有心理問題後束手無策。長久的積累,使學生心理問題更加日益嚴重。

2、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完全忽視的問題。

由於我們的學校是農村初中,相當一部分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由祖字輩照顧,家長無法擔當起對孩子成長的輔導責任,同時也因爲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對教育缺乏正確認識,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嚴重缺乏,這些不爭的事實使家長對孩子無心進行輔導,也無力進行輔導。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又普遍存在,在矛盾的對抗中,導致出現兩種極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上對孩子疼愛有加,什麼事情都圍繞着孩子來轉,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觀念,而家長對孩子的寵愛默許,使孩子更認爲長輩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自己不用付出任何的愛應該得到別人的愛,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賴性和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有些家庭則認爲“打罵教育,黃荊棍下出好人”,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孩子一有錯誤,家長就對孩子動粗,給孩子在心理上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兩種不良現象對孩子的捆擾,使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家庭是學生社會化的最初的重要場所,家長的品質行爲是影響學生、在學生乃至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們知道的許多知識不是在學校裏學到的,而是從爸爸媽媽那裏學來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3、社會環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信息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一些改革中產生的負面現象無聲無息地影響着學生。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我中心論,讀書無用論,盲目的攀比,以及那些不適宜兒童的影、視、報刊、電子遊戲及網吧,使孩子在其中迷失了方向。再加上學生認知評價水平低,應對技巧差,遇到一些挫折事件難以正確對待,同時缺乏社會支持,容易產生衝動,往往由於教師、家長的行爲不當或社會不健康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的任務和職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才能得到真正開展。也就是說,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持和認可,首先應獲得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因此,我們提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注重與家長達成共識,通過各種活動與宣傳,打破家長那種認爲只要學習好就是發展得好的舊觀念、舊框框,幫助家長建立現代的、科學的人才觀,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同,鼓勵家長參與,創設出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與氛圍,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

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由於青少年心理活動狀態的不穩定性;認知結構的不完備性;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叛逆及依賴的衝突;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等,使得他們的焦慮情緒較重。並且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脆弱,生活閱歷的膚淺,抗挫能力較低,因而更易產生心理障礙。

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進而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以致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精神疾病。所以青少年時期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非常時期,全社會都應當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第2張

二、改善家長及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者,與教師一道結成施教的主幹力量。能否培養出身心健康,個性發展全面和諧的人才,家長及教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師承擔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很大的感染力。

因此家長和教師應當全面深入地學習健康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及諮詢心理學等相關學科,自覺地運用科學的理論梳理好自己的情緒情感,調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指導、解決青少年存在的各種錯綜複雜的心理現象,成爲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

三、中小學應有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實行心理干預

1、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幫助青少年瞭解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技術。

2、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滲透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學校應設立心理諮詢室、心理諮詢熱線電話、心理諮詢信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等,進行個別與團體諮詢、電話諮詢、信件諮詢、專欄諮詢,採用科學、專業的方法對症下藥,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行爲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矯治。4、兼顧對家長及社會其他人員進行心理健康宣傳,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1、協調師生關係。教師對學生不理解、不信任會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教師的認知偏差會帶給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出現攻擊行爲。青少年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榜樣之一,是公正的代表,遭遇問題時,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與愛。

如果教師缺乏包容心和耐心,不能以平和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易叛逆。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會使學生的心理遭受嚴重的創傷。

2、協調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即家庭中以自然的血緣和人倫爲主的關係,如父母與子女、弟兄姊妹。民主的、寬鬆的家庭給青少年一個溫馨的港灣,專制的、嚴苛的家庭會造成家庭成員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易養成孩子孤僻、專橫的性格。

因此,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維護必須以家庭爲起始點,以全體家庭成員的優良品質及和睦的關係爲依託,同心協力爲每一個生命營造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3、協調同學、朋友間的關係。青少年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被同學、朋友接納,渴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若同學、朋友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就會呈現孤獨、苦悶、鬱鬱寡歡的情緒狀態。

學校和家庭應通過各種形式,倡導青少年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取得進步,克服緊張、恐懼、自卑、孤獨、偏見、敵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3

青少年存在哪些心理問題

一是學習方面的問題。這是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表現爲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表現爲求知慾下降,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部分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出現厭學情緒;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爲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爲嚴重。

二是人際關係問題。主要在於學生未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表現爲與教師的關係緊張,相互不理解、不信任;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學生孤僻、專橫性格;同學間在尋求被接納的歸屬感、理解和信任方面常常得不到滿足,容易產生孤獨感,出現早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第3張

三是青春期閉鎖心理。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

四是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弱。情緒波動較大,表現爲“說不得”“碰不得”,與他人相處困難。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