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孩子是上天的饋贈,但同時也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幼兒時期是培養各項能力的關鍵時刻,家長不能一味地去責罵孩子,下面小編分享盡早挖掘孩子的潛能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1

卡爾.成特說過,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斌。孩子最終成爲天才還是庸才,也不取決於天斌的大小,而取決於他從出生到5歲的教育。

有一位心理學家份經說過:“人剛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爲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盆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有一種觀點認爲孩子將來的成就跟他們先天的稟賦是有很大關係的,如果稟賦不好,不管施以多麼優秀的教育均無濟於事。卡爾威特對於這一點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他認爲絕大多數孩子的一生下來的天賦都差不多.問題是如何去發掘他們的這些察賦。

卡爾威特的兒子小威特並不是一個稱心如意的嬰兒,他小時候顯得有些癡呆,並不像人們對於天才兒童想象的那麼聰明。然而,對於小威特的教育,老威特並沒有別人想象的那麼悲觀.對兒子的將來,他始終充滿信心。因爲他相信嬰幼九時期的教作足以克服那些所謂的天斌不足.合理的教育能夠改變一切。結果證明了他是正確的。

人如同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瓷器的黏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錐形。有位行學家曾經說過:‘幼兒是成人之母。”此言確實千真萬確,誰也無法否認.成人的基礎是在小時候形成的。在與孩子們接觸的過程中,人們常常發現這種悄況:孩子們對於他們想幹的事,感興趣的事、人迷的事、往往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就是遇到一些困難或問題,大人不插手,他們自己往往也會想方設法去對待、去解決。這說明,孩子的內在力址在他們的成長髮展過程中是十分巨大的。

從某種愈義上說,對孩子內在潛力的挖掘,孩子內在力量的充分發揮,往往就會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智力的浪費。這裏的關謎:一是注重激發、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不懂也不傲衍;引導孩子感受大自然之美等。這個過程,就是挖掘孩子內在潛力,調動、發揮孩子內在力量的過程。二是及時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上的引導等。使孩子把內在力量的充分發揮與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是孩子內在潛力、內在力最得以充分發揮並能堅持下去的前提和基礎。而這一切都必須儘早開始,開始得越一早,取得的效果就越顯著,孩子越有可能成爲接近完美的人。

卡爾威特的觀念是.只要能夠儘早地教育小威特.他一定能夠戰勝所有的困難.並最終獲得教育的成功。他的教育理想就在於使兒童的潛能完全展現出來。理想的家庭教育就應該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在能力。其實.每一個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關鍵就在如何去發掘運用他的潛力。所以教育要儘早開始.早些去開發你的孩子吧。

儘早挖掘孩子的潛能2

專家介紹,孩子的人際智能,隨着心理的發展表現不同:1歲以下的寶寶,正處在行爲能力的'萌發期,對人和物的探索慾望比較強烈。這一時期,無需大人教,就願意與人溝通,見到喜歡的人會伸出手要抱,也會衝着陌生人笑。然而,1歲過後,人際智能會出現“倒退”現象。孩子似乎變得沉默了,除了在家裏活躍些外,不願與陌生人多接觸,在新環境裏他會表現出木訥、不能適應的狀態。這種變化並不是壞事,因爲孩子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長大了,認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識的萌發讓他能區分自己與別人。

心動力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廣斌老師介紹,很多家長認爲,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與社會的不斷接觸,孩子的這種“沉默”會改變,其實不然,如果家長不有意識地引導和糾正,只會使這樣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到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導致交際能力較差。孩子爲何“雙面”?教育專家介紹,劉恆這樣的孩子,除了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外,還會表現出不願上幼兒園、自我意識太強、自私、自大等等,導致孩子出現“雙面”性格,主要和家庭環境有關。

獨生子女往往是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總是有大人照顧自己,不會與同齡人相處,同時家長的過分保護限制了孩子的活動和自由,使得各種自我服務技能不能很好發展。另外,家長過分寵愛孩子,什麼要求都滿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爲中心。一些孩子不願意與別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或是很蠻橫地搶別的小夥伴的玩具或零食,都是人際交往能力過弱的表現。

  改變“雙面”有方法

兒童3至6歲是性格養成的良好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人際交往的環境。比如,多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公園、小區花園,鼓勵他和同齡人遊戲,在遊戲中鍛鍊孩子與朋友溝通、交流的能力。家裏來了客人,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接待。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有機會也要適當地帶他參加各種聚會,讓孩子學習與大人打交道。這樣,見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強了,孩子在人前也就顯得落落大方。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孩子多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孩子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們會相互學習怎樣相處。不要爲了安全問題、怕麻煩等,就把孩子圈在家中。在生活中也可以隨時鍛鍊。帶孩子上街,鼓勵孩子問路。坐公汽,讓孩子去買車票等。

最後,家長也要經常給孩子灌輸“分享”、“討論”、“團隊”的思想,引導孩子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如何說、如何做。秦女士的孩子以前經常抱怨小朋友不和他玩,秦女士一問,知道是兒子的表達不討人喜歡。比如說,他想要玩別人的賽車,就直筒筒地來一句:“把你的賽車給我玩!”其他孩子自然不買賬。於是,秦女士引導孩子換一種說法,說:“我想玩玩你的賽車,保證不會弄壞。我也可以借一樣玩具給你,我們交換好嗎?”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孩子既和小夥伴搞好了關係,又玩到了玩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