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小雪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會吃一些東西的,小編爲大家整理好了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的相關資料。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1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古代將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分爲“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也就是小雪的十五天每五天劃爲一候,一候比一候冷。一候虹藏不見,降水的形式逐漸從雨變爲雪,天上不再下雨,彩虹也就藏起來不見了。二候天騰地降,天爲陽地爲陰,陽氣上升陰氣下沉,陰陽不再相交,天地間自然一片死寂。三候閉塞成冬,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古代的冬季比如今要難熬得多,天地間不見鳥獸,人們在播種完最後一茬冬小麥之後,也就紛紛躲在屋裏開始過冬了。所謂“閉塞成冬”,也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地域廣闊,自古至今,形成了小雪時節的一些各具特色的民俗習慣。

在禦寒方面,維修空調,保養暖氣。現代中國城市大都是集中供熱,交了暖氣費,檢修好暖氣,過冬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北方農村維修好地炕、火牆、土暖氣,準備好秸稈燒柴,確保室內暖和。在南方也使用冷暖空調,電熱毯。室外出行還有穿戴的自發熱護膝、自發熱坎肩,捂手的電熱寶等等。

古時候沒有這些,爲了冬日的取暖,就要額外準備一些東西了。

第一種設備叫做香囊。這個香囊可不是端午節那種用布做的香囊,而是一種金屬製的三層圓球,大富人家用金銀,差一點的也有用銅的。外層鏤空分上下兩層,以子母扣鏈接。第二層是兩個同心圓環,以活軸鏈接外壁和最裏層的焚香盂。使用的時候一般藏在袖子裏,焚香盂裏面點上薰香,既可以焚香,也可以暖手。一般是古代富貴人家使用的玩意。

第二種設備叫銅手爐,這個相對就比較普通一些了,貴婦人家和平民百姓都有使用,據說產生自隋唐時期,取暖的功能比香囊好得多。銅手爐由爐身、爐罩、提樑組成。爐身盛放炭火發熱,爐罩上有孔散熱,提樑便於攜帶,還配有撥火勺翻動炭火。普通人家用外形比較簡單,而富貴人家用的往往在外壁上還要雕刻雲紋等裝飾,更爲美觀。

第三種設備的名稱比較奇怪,叫做“湯婆子”,也有“湯媼”、“腳婆”、“錫奴”等不同名稱,看名字就知道這是普通人家用的東西。外形爲扁扁的圓壺,有銅、錫、陶瓷等材質,常縫製大小相仿的布袋來防止燙傷。上方開有帶螺帽的口,用來注入熱水,收到取暖效果。可以說,這就是古代的熱水袋。

小雪時節的飲食方面吃的也很多。

1、吃白蘿蔔

中國民間流傳“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諺語,蘿蔔在古時稱爲菜菔,也稱爲“土人蔘”。我國中醫認爲,在冬季吃白蘿蔔,能健脾養胃、益氣補精,而且能夠預防疾病,非常有益於健康。在冬天人們很注重養生飲食,但是缺乏運動,所以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蔔正好可助於消化,有去咳止痰的作用。

2、吃萵筍

萵筍,又叫萵苣,鉀的含量比較高,非常有利於體內的水電解質的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着一定的食療作用。而且萵筍具有鎮靜的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能夠幫助睡眠。吃萵筍的時候,不要把萵筍葉丟掉,這樣能更好地享受萵筍的美味,同時能收穫更豐富的營養素。

3、吃荸薺

荸薺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着“地下雪梨”的美譽,北方人視它爲“江南的人蔘”。荸薺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豐富,但是它的熱量卻不是很高,所以很適合初冬食用。我國中醫認爲,荸薺屬於寒性的食物,能清瀉內火,對發燒初期的患者有着很好的退燒作用,但是高燒期間不宜食用。

4、吃大白菜

白菜含有着非常豐富的粗纖維,除了能夠潤腸、還能促進排毒、刺激腸胃的蠕動,促進排泄和消化。另外對預防腸癌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如果有肺熱咳嗽、便祕或者腎病的患者,冬季應該多吃白菜。但是如果有胃寒腹痛、大便溏瀉者還是少食爲好。

5、羊肉

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症狀。

6、牛肉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等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髮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用牛肉,有暖胃作用,爲寒冬補益佳品。

7、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稱“十月朝,餈粑祿祿燒”,指的就是祭祀事件。餈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衝打而成,手工打餈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餈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還用黏米與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種木雕模裏做的。這種模內刻有圖案花紋,俗稱“脫粑”。餈粑的製作非常費人力,必須要幾個人一起才能製作完成。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

8、吃刨湯、殺豬菜

小雪前後,土家族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爲“刨湯”。東北的殺豬菜和刨湯相仿,剛剛殺的豬割下血脖,煮熟切片蘸蒜醬吃;燉上一鍋酸菜,加上豬肉、血腸,叫做白肉血腸,也是非常鮮美。

小雪節氣的習俗還有一些著名的活動:

1、醃菜、醃臘肉

南方地區有諺語說:“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蔔,以及雞鴨魚肉等,過去沒有反季節蔬菜,人們用這種方法延長蔬菜肉類的存放時間,以備過冬食用。因此一到小雪節氣,人們上菜場就比較關心有沒有可以醃製的菜。這時,蘿蔔、雪裏紅、青菜都長得很好,勤快的主婦們把它們買回家醃,然後曝曬七八個晴日。食用時用滾開水燙,燙上兩三次就可以吃了。現在這樣加工食材做美食,也是蠻有風味特色的,深受食客歡迎。杭州等地往往也會趁着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

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趁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等7—15天后,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薰幹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竈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薰幹。

2、釀酒

《詩經·國風》中說:“十月獲稻,此爲春酒,以介眉壽。”古時釀酒多在剛入冬的時候,也就是小雪前後。這個時期秋收剛剛結束,先人們手頭糧食相對富裕。同時,在古代社會,飲酒除了具有現今這種娛樂的作用之外,很多時候還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屬於禮的範疇。而時至歲末,正是各種祭祀活動的高峯期,對酒的需求也就很大。

這種初冬釀酒的習俗,一直延續到近現代。比如浙江安吉等地區,人們至今仍然習慣於在入冬之後釀製林酒,當地人稱爲“過年酒”。平湖一帶農曆十月上旬釀酒儲存,稱爲“十月白”,也有用白麪做酒麴,用白米、泉水釀酒的,稱爲“三白酒”。入春之後可以在酒裏面加上一點桃花瓣,稱爲桃花酒。浙江長興地區民俗在小雪當天釀酒,稱之爲“小雪酒”,據說是因爲小雪時節,泉水特別的清澈的緣故。

3、曬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羣一般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曬魚乾,一般要選大魚,把魚去鱗,若魚身較大,應在脊背骨下及另一邊的肉厚處,分別開片,使滷水易於滲透,然後將魚身剖腹,去掉內臟。將魚清理乾淨後,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樣魚容易壞,如果想洗,洗後必須把水瀝乾、擦乾。然後,將鹽、花椒、大料、陳皮、小茴香放入鍋中炒至微黃,均勻抹在魚的內外兩側,調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後,便可以將其平放在一個相對較大的容器裏面,在陰涼處進行晾置。4到5天后,將容器內的魚上下翻個,以便調料均勻吸收。如此再過四五天,便可將魚掛在陰涼通風處,想讓魚乾到什麼程度都行。一般兩三個月後便可取下來,剁成段,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2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雪即有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爲寒氣所薄,故凝而爲雪。小者未盛之辭。”表明這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羣芳譜》中也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按老年間的.說法,小雪也算秋天的尾巴、冬天的開始。由於受到傳統農耕社會習俗的影響,小雪到來以後,進入農閒時節,人們的生活比較悠閒,北方大部分地區開始‘貓冬’。”劉一達介紹道。

於是,“玩”成爲小雪前後的一個重要內容。劉一達稱,舊日,老北京人喜歡玩“冬蟲”,即開始鬥蛐蛐、蟋蟀,“偶爾還能看到有人放風箏、抖空竹,玩得不亦樂乎”。

“除此之外,以前老北京還有‘佔雪’習俗。如果小雪不下雪,農民會祈求下雪,保佑來年豐收;城裏的皮貨商們則會聚集在一起飲酒,到夜裏交子時分,衝西北方向燒香磕頭,希望天氣變冷,衣服暢銷。”劉一達笑稱。

飲食:傳統吃栗子、核桃 農家醃製臘肉儲備過冬

按照古代的節氣劃分方式,小雪被分爲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這就指明,小雪時節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在寒冷的時節,飲食進補變得尤爲重要。

“過去民間很重視冬季進補。小雪來臨,冬天的一些節令食品基本已普遍上市。”劉一達說,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等,“還有栗子、核桃等一些零食,都是往日小雪前後比較流行的食品”。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 第2張

此外,同樣受到氣候的影響,小雪以後天氣變得更加乾燥,正是醃製、加工臘肉的好時候,民間曾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肉類用這種傳統方法處理後儲備起來。

“總之,有關小雪的一些講究,都與過去農耕社會的傳統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劉一達表示,這些有趣的民間習俗,也爲人們今天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3

醃製臘肉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鍾。

廣州人最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蔔糕、臘味煮香芋,還有臘腸炒蜜豆。在秋冬寒冷的天氣裏,打開盛滿臘肉、臘腸的煲仔飯,飯香與肉香撲面而來,兩者融合得天衣無縫,溫暖香糯的煲仔飯就是最適合冬天的.美味了。食用臘肉等醃製食品時可適當配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亞硝酸鹽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營養。

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羣衆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爲“刨湯”,很適合冬季養生食用。

釀酒

我國人民懂得釀酒,早在夏朝就開始了。(戰國策·魏策)中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世本》(戰國時趙國史書)中則記載“少康作林酒”。到了商代,農業逐漸發達,釀酒的原料更加豐富,飲酒的風氣也愈加盛行、商朝的器皿中,爵、“尊”、解、輩、基、壺、等等,都是酒器。《尚書·微子篇》記載:“殷邦方興,沉酗於酒”,“我用沉酗於酒,用亂敗厥德於下。”及至周朝,周公將衛地封給殷朝的遺民康叔,特地作《酒浩》一文作爲勸勉。可見殷人嗜酒之深。周朝的杜康以善於釀酒而聞名。他改良釀酒的方法,使其獲得極大進步。政府之中也有酒正的官職,專門掌管與酒有關的政令。

傳統文化24節氣之小雪的習俗 第3張

品嚐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餈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衝打而成,手工打餈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餈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還用粘米與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種用木雕模做的,模內刻有圖案花紋,俗稱“脫粑”。餈粑的製作非常費人力必須要幾個人一起才能製作完成。

農諺所說的“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裏“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捲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曬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羣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