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情人節。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1

七月初七不是鬼節,但是被作爲中國的情人節。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隨着時間的發展,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含義”。

“七夕”最早是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了認識,並且把天空星區和地理區域相互對應。

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記載關於乞巧習俗的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古代的習俗是說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孩們要穿針乞巧。中國民間傳說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喜鵲會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鵲橋相會表達的是中國勞動人民忠貞不渝的愛情,還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七夕節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爲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爲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爲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
  

我國的四大鬼節

清明節(公曆四月五日)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

清明節: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繁族、水族、京族、光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中元節:

中元節,臺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宇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爲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

傳統的上已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衆稱爲鬼頭日,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爲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爲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2

是傳統的七夕節

在七月七日這一天也就是七夕節,我們也常稱它爲女兒節,古代女子會在這一天乞巧。

七夕節的起源實際上是由於中國民間關於牛郎織女之美和美麗的愛情故事的傳言,所以這一天具有非常生動的愛情象徵意義,被認爲是由中國人來浪漫。傳統節日的色彩。

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在七夕節那天,男女情侶將穿着中國古代服飾,走在街上和小巷與我們自己的情人一起度過這個假期。他是我們的傳統情人節。

七月七不是鬼節

農曆七月七日並不是鬼節,如果我們對應這一天到日曆上,就會知道這天和鬼節沒有一點關係,這一天是七夕,七月十五纔是鬼節。

廣西壯族民間傳說:人在逝世後變成鬼,都要到陰間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回到人間探望親人,因此得名鬼節。

中元節(鬼節),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七月七日七夕節跟七月半鬼節不一樣。

七月初七是鬼節還是情人節 第2張
  

七月十五是鬼節

每年的七月半纔是真正的鬼節,看看黃曆就會知道鬼節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個節日在解放後被叫做中元節。

中元是道教的概念,道教有三位一體的'天神崇拜:天官、地官、水官,三位主宰人間禍福的大神。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個月圓之夜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誕辰。

天官在正月十五爲人賜福,地官在七月十五爲人赦罪,水官在十月十五爲人解厄。七月半中元節就是我們所說的鬼節。

七月七日有什麼風俗

農曆七月七日就是七夕節,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有乞巧、遊七姐水、種生求子、爲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過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儲水、結紮巧姑、拜七孃媽等。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方法。

遊七姐水

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還可以預防疾病。

在廣西百色、靖西等民間認爲,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的水是非常聖潔乾淨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這個習俗和當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傳說有關。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

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裏,花前置一個小香爐。

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

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