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學前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學前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德品質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爲三個基本成分。

學前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學前兒童的道德認識帶有具體形象性和很大的侷限性,隨着年齡的增長會逐步有所提高。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認識是籠統的,帶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學前晚期,道德認識逐漸分化,廣度、深度也有提高。最初,兒童對“好孩子”的認識,只會籠統地說“聽媽媽的話就是好孩子”、“聽老師的話就是好孩子”。以後,逐漸加深.和完整了這種認識,他們會說:“聽老師的話,不打人、罵人,不淘氣,好好做作業,纔是好孩子”。

道德判斷是用已有的道德認識去評價行爲的好壞。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暗示性。只要成人說是好的,或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就認爲是好的,至於爲什麼好,爲什麼不好,他們還不很理解。只有到了學前晚期,才能開始從社會意義上來判斷道德行爲的好壞,但這種判斷仍然是具體的。例如說:“我愛解放軍叔叔,解放軍叔叔是英雄”,但爲什麼是英雄,他們還不能提高到道德原則上來理解。

學前期兒童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心、互助感、義務感都有明顯的表現。如大孩子照顧小孩子,把自己喜愛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吃東西不是盡挑好的,揀到東西要歸還原主或交公,爲班上做好事等等。

學前兒童的道德行爲包括道德動機、道德意志、道德行爲方式和技能,以及道德行爲習慣等。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動機往往受眼前事物所制約,或爲遵守成人的嚴格要求而激起。學前中期和學前晚期的兒童,出現了初步的獨立主動的社會道德動機,但仍受具體形象的道德認識所制約。

學前兒童的道德意志比較薄弱,初期的道德行爲主要是在成人的監督和鼓勵之下實現的,到了學前中期和晚期,開始自覺調節自己的道德行爲。而道德行爲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技能才能實現。有些兒童常常由於沒有掌握到有關的道德行爲方式與技能以致不能達到良好的道德目的。教會兒童實現道德行爲的方式和技能,使他們的道德行爲能夠順利實現,會使兒童產生良好的道德體驗,不斷增強他們的道德品質修養。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