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孩子成長教育

孩子成長教育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成長教育,教育問題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庭裏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下面介紹孩子成長教育。

孩子成長教育1

案例描述:

大班的丁丁小朋友是下學期的插班生,第一天來到幼兒園就很惹人注意,因爲當時他哭的特別傷心。見到的老師都很奇怪,大班的孩子怎麼會哭成這個樣子。後來發現他很依賴他的媽媽。沒多久他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寫數字。他十分的排斥,並拒絕寫作業。

一次爲了完成數字1-10的書寫,媽媽打了他。早上來園時眼淚還掛在臉上,低着頭也不和老師打招呼。媽媽把我拉過去,告訴我今天早上因爲寫數字被媽媽打了,媽媽看他哭的很傷心的樣子,也覺得打孩子是不對的。和他媽媽聊天得知,丁丁是在之前的幼兒園學習時,幼兒園沒有教小孩子學習寫數字。所以丁丁不會,但脾氣也很倔強,怎麼打就是不寫。在課堂上寫數字時,他也一直看別的小朋友不動。

孩子成長教育
  

案例分析:

就丁丁的這個問題,首先我觀察了他在班裏的表現和人際交往。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發現丁丁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力和理解能力都很不錯。一個故事他會用比較完整語句來描述。在一節美術課《我的朋友》,他一直在觀察他的同伴,在繪畫是抓住了同伴的特徵。所以我總結他一定會是個懂禮貌懂道理的孩子。

其次我和他做了深度的聊天,剛開始他很害羞,不敢和我講他的想法,那麼我就找他最喜歡的機器人的話題和他聊,他很開心。用崇拜的目光望着我,因爲我知道很多變形金剛的名字。和他聊天才知道,他不會寫字怕老師和同學笑話他,而且媽媽說他不會寫字就不喜歡他。他最喜歡媽媽,寫字讓他覺得很難過。

最後我和他的'媽媽聊了下。看的出來丁丁的媽媽對幼兒的教育還是採取民主的自願學習的教育方法。而且她很尊重孩子的選擇。對於孩子寫字她是支持的爲了孩子更好的幼小銜接。不過我告訴他媽媽,孩子不會寫不要去責備他,也不要說如果你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等這樣的話。媽媽表示在家也要鼓勵爲主。每次寫數字時,我都會過去幫忙指導當他寫的有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和獎品,也會在所有的小朋友面前表揚他。丁丁的自信心越來越強了。學期也快結束了,我看到了他的作業書寫的十分工整和乾淨。我告訴他媽媽,他的進步非常的大,丁丁媽媽說她也發現了。那麼我們就給丁丁的作業本上貼個大大的紅花。丁丁高興的樂開了花。

孩子成長教育2

01、天才是教育出來的

這句話的知識背景是現在的腦科學和心理學研究結果,明確表明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才,天才是通過早期的教育的結果。

現在孩子的生命潛能的開發點比較幸運。在早期,天才有時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東西爲什麼讓他心情激動,讓他有創造力,全身心的熱情投入到他要乾的事情中。一些所謂的天才只不過是因爲:一是早期智力開發比較早;二是一些人的情商比較高;三是經常懷着朝聖者的熱情沿着同一個方向去做工作,最後把這個工作做到巔峯狀態。後來別人描繪說他們是天才。

實際上天才是教育出來的,一個人沿着有價值的方向把自己激勵起來。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自己能說服自己燃燒起來,懷着朝聖者的熱情去做事情,稱之爲天才。

孩子成長教育 第2張
  

實際上在人的初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別是微乎其微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只要我們教育得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是完全可以的。

02、快樂情緒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決定性作用

我們的傳統觀念認爲: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這是一種正確的認識。

理智是人後來訓練的。一個人的成長,情緒是動力,理智就像一個車的方向盤和剎車,如果沒有良性情緒的話,孩子的潛能被埋沒,孩子的行爲沒有動力。如果形成消極情緒:緊張、焦慮、煩惱、自我價值低下、無奈無助,一個人在消極的狀態下學習是沒有可能性的。他的信息接收源就死了,大腦的思考模式就中斷了,如果再打罵,消極的痛苦感覺就會跟學習連到一起。一學習這種消極的痛苦感就會出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就會厭學。

教育孩子,引發孩子的良性情緒是根本法則,這個法則被破壞就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在積極情緒下才能教育好孩子,尤其學習更是如此。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中找到快樂這叫興趣,它是指做一件事本身給人以快樂,童年時孩子是憑興趣做事情的。

03、興趣是培養出來的

興趣最原始的模型是,在一個嬰兒眼中看到成年人做這件事情的快樂感覺。他引發了孩子本能對這件事的感覺:有趣味,有意思。一旦形成習慣找到興趣那就更有意思了,然後反反覆覆練習同一行爲,做得多了,做起來勝任了,就會產生愉快、產生快樂。如果孩子的學習沒有培養出興趣來,那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孩子是通過行爲和感覺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出來的。

04、促使孩子發奮學習是情感的`力量,不是道理

情感的力量:一是興趣,興趣是做事情本身能找到快樂;二是做一件事情的結果能獲得父母的承認,獲得快樂,孩子就會反覆去做。

孩子的第一天性是討好,通過父母對他的態度來決定自己的行爲。通過父母爲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父母表達一種愛的情感,激發出孩子的感恩的情緒,纔會使他去努力做事情。講道理激發不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發奮學習只有如下原因:

(1)學習等於快樂;

(2)父母的良性供養——鼓勵、確認;

(3)父母無條件的愛,激發孩子的感恩心理。

05、教會孩子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我的基本教育觀是一個精神上的人應包含三個方面:一是自尊心,它是人的脊樑骨;二是自信心;三是責任心。在孩子眼中世界是陌生的,培養孩子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鼓勵,當孩子的這三個方面都建立起來後教育起來是很容易的。

我教育女兒時,每天讓她記錄班裏發生的好事及一天的收穫,就是讓他找到快樂,願意到學校,到班級去,逐漸培養他好好學習的習慣。

06、父母的確認、表揚與鼓勵是孩子上進的原動力

如果缺了確認、表揚與鼓勵,就像把種子放在乾燥的土裏不施肥、不澆水、不見光,他就不可能“發芽”,不會有上進動力。

最初孩子不懂什麼叫有興趣,不懂什麼是好與壞,他的生命本能是讓父母高興。他認爲讓父母高興的標準就是父母的確認、表揚和鼓勵,父母的確認、表揚、鼓勵是原動力。反過來父母的否定、批評、刻責是孩子成長的下拉力。如果一個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他就不會有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如果這三方面沒有建立起來,父母說什麼都沒有用。

07、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本人,而不是父母的錢財

如果允許你選擇的話,一個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才叫幸運?我認爲最幸福的家庭是父母高成就,而且會教育孩子;其次是父母低成就,會教育孩子。但這樣家庭的孩子一定要學會超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就是最不幸的孩子:

(1)父母高成就,不會教育孩子;

(2)父母低成就,不會教育孩子。

08、在孩子眼中一切都可能是遊戲

我們之所以把工作學習當作正事,把打撲克玩當作遊戲,這都是家長們灌輸給孩子的。

如果我們讓孩子們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那父母就不用費心思去教育。索魯門斯基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大人們只要伴隨他成長,讓生活變成遊戲,孩子對一切都會感到有趣。

一位曾經培育了七個優秀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做的:每次她洗衣服時,都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的搓衣板、洗衣凳和小的洗衣盆。她把洗衣服當成一種快樂,也讓孩子們從中體會到快樂。是我們的父母們使孩子們意識到學習很痛苦很難,造成孩子的緊張壓力情緒,以致學習不好。

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必須在遊戲中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再後來激勵孩子在學習中獲得興趣和快樂,這樣纔有可能學好。人是一個有機體,他是嚴格按照“逃避痛苦,追求快樂”的原則做事的,家長們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

09、每個生命必須獨立承擔TA自己生命的痛苦,別人無法替代

我們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爲了愛孩子,所有事情都不讓孩子做,正是我們的這種愛無情地剝奪了孩子探索自己生命中的痛苦經歷;使得孩子失去自主性,完全被動地接受。

人要建立責任心,首要前提是:只有在自我作主時才能建立起來,否則就不能建立起來。父母做了很多事,最終把孩子培養成爲廢物,這個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實際上沒有哪個是焉頭搭腦的。即使是那個深思沉穩寡言少語的人,也不是那種每天痛苦的表情。如果那種憂傷痛苦的情緒佔據了一個人的心靈,他的整個心是停滯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生命,必須都有獨立承擔個體生命中痛苦的那種經歷,然後才能獲得經驗教訓、才能理解生命。我曾經跟我的一個研究生說過一句話:“你恐怕惟一不能夠超過我的就是你沒有吃苦經歷。”在零下十幾度的宿舍裏睡覺,除非你旅遊上北極或其它地方,這種經歷你恐怕一輩子都不會有。晚上打來一盆洗臉水,第二天早上用比磚頭都硬的冰來洗臉。這種經歷恐怕你永遠都不會有,因爲你生活的條件永遠都不允許。

那麼,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必須他自己來體驗。否則,你要替他做了一切,就剝奪了他的自尊心、剝奪了他的自信心、剝奪了他的責任心。這就等於你做了不該做的事,那麼同時還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

10、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優秀的教育方法

幸運的孩子是父母在“無意中”做對了。所謂“無意中”就是說父母沒有學過什麼教育學,沒有聽過親子講座,父母是無意中做到的。它不是自然的選擇,而是意想不到的。

我覺得我們兄妹六人被培養起來,純粹是父母無意中做對的。讀了卡爾·維特的教育理論和斯特娜自然教育的理論,我發現我的父母在無意中做到了,基本上做到了。

在我家對孩子的培養中,自我價值保留,沒有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責任心。但在我的內心中,我母親是愛我們所有的孩子的。家裏六個孩子,我不記得她爲我們這些大孩子洗過衣服。

她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整理牀鋪,這是你的事,她無意中做到的。而不是說她知道怎樣叫孩子有獨立性,有自尊心,她沒有這個概念,只不過孩子太多了,太忙了。早上起牀後,你自己疊被,這是你的事;學習這是你的事。所以,我從小的概念中,洗衣服是自己該洗,沒有說是父母該給我洗的,沒這個概念。

我覺得,從小的教育,我的父母已經無意中做對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