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故鄉的春散文

故鄉的春散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是三月初,農曆還是正月裏,閒翁一樣的我沐浴着早春燦燦的陽光,漫步在家鄉的小河邊上,用一雙細眯的笑眼,用一顆悠悠的閒心,欣賞着、品味着故鄉的無限春色。

故鄉的春散文

此時,我想江南早已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了,春光明媚,百草萌發,桃紅柳綠,生機盎然。而塞北的我的故鄉,巍巍的燕山腳下,雖不是冰天雪地,但用春寒料峭最能形容。腳下的這條很普通的小河,堅硬如鐵的厚冰剛剛甦醒,縱橫交錯微白髮亮的冰面上已經有陽光溫暖過的印痕。幾隻麻雀從岸邊的白楊樹上飛下來,在冰面上歡快的跳躍着,嘰嘰喳喳,喳喳嘰嘰,忘我的尋尋覓覓,好像在找尋着灑落在冰面的食物,又好像非常留戀這光滑如鏡的冰面,是否在這狹長寬敞潔淨的滑冰場跳一曲喜人的冰上芭蕾?

春日,暖洋洋的,溫暖着湛藍湛藍的天空,溫暖着腳下的剛剛解凍的土地,也溫暖着我的這顆鬱鬱寡歡的心。早春的陽光揮着金撒着銀,擡眼望去,金盤斜懸在晴朗的碧空,一點也不刺眼,照在我這平靜如水的臉頰上癢癢的,麻酥酥的,似孩童的小小嫩手在我的臉上撫摸。這一嫵媚的感受,讓我愛戀,讓我欣慰,更讓我感到對早春的渴盼。“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春日在江南鮮豔無比,華美絕倫,如詩如畫,而在塞北的故鄉,我覺得更有一番美景在心頭。那就是,春日暖心窩,心花綻似火,不求每日佳,但願霾永過。故鄉,春日,春日暖故鄉。

風兒瀟灑地帶着微微的涼意輕撫着我,靜悄悄,涼絲絲,甜滋滋,讓我的鬱郁心結開始復甦、消蝕、散瘀。這就是春風,讓人從寒冬臘月裏就望眼欲穿的精靈。春風,讓人喜盼,讓人深愛,就是因爲她是消冰融雪的催化劑,她是復甦萬物的女神,她是春天的美麗化身。不是嗎?“春風得意馬蹄疾”。不是嗎?“春風不度玉門關”。不是嗎?“春風楊柳萬千條”。從古至今,吟詠歌頌春風的詩篇如春花璀璨,與日月同輝。

小河彎彎,河岸曲曲。在河灣的一隅,向陽的岸坡上垂柳婆娑,飄灑搖曳,吸引我的眼球,讓我刮目相看。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下,護衛着這片不成排不成行的垂柳,高低錯落,秀美可掬,怡神養目。靠河邊的垂柳,柳絲如麻,纖細曼妙,微黃中姣透着一些默默的綠意,墨綠中輝灑着一些淡淡的青光。一部分散碎的綠絲絛浸入冰水中,有的還和未消蝕的冰塊凝結在一起,留戀情長,難解難分。有的隨風飄飄灑灑,悠閒逍遙,嫵媚多姿,美麗灑脫,讓人留連,讓人愛戀,讓人不捨移步。這就是故鄉的春柳。春柳從寒冬走來,渾身意美流彩。她有一顆堅韌無比的傲心,他有一種堅不可摧的必勝信念,她有一副迎接新春燦爛的博大胸襟。不是嗎?漫長冬日,冰封雪壓,砭骨錐心,凍不死春柳春意盎然的心,摧不折纖細柔弱的根根如發之絲,撼不動堅如鋼鐵的枝幹。我深深地爲春柳的無畏精神所感染,爲春柳的鋼鐵意志所折服,爲春柳的博大心胸所震撼。

春日,春風,春柳,給我帶來美得享受,讓我在春日裏怎能不歌頌“春日勝春潮”;在春風裏,怎能不讚美“春風得意馬蹄疾”;在春柳中,怎能不頌揚”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早,故鄉。故鄉,早春。

終究還是要說說我的故鄉。

金溪地處長江以南,春天多半來得早。或許因是城裏,混合水泥的世界,春來得並不那麼明顯。春寒還未殆盡,新綠也未吐翠。故鄉的春,總是那樣咋寒咋暖,但等你悄然回頭之時,已是滿城春色了。竹籬臺階上,有春的蹤影,窗前檐下,有春的嬌氣。樹枝上開着綠葉,冬眠的動物們也都由冷冬驚醒起來,好不熱鬧。我雖未見春的來臨,但我已知春到此處了。

近一個月都在下雨,而雨往往剝奪了人的活力,因此春雨襲來之際,又讓人格外的敏感和畏怯。企盼了許久,終究給我盼來了那窗外燦爛的日光。自己度了過來,終於安全了,甚至還有些甜蜜。但還是要對春天保持警惕,尤其是這種特別明媚的好天。

吃罷晚飯,天色尚早,便出去散散步,活動一下筋骨。出了家門,沿着早已修好了的水泥路走。我家的附近是織紗廠,聽說廠裏有很多很多的人,下班時候騎車的工人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可惜我來遲了。沿着這條路下去,很快便到了金溪的老街。近些年在街道的兩邊蓋起了房子,很是整齊,當然也修了路。穿過了小巷,行走在滿是滄桑的青石板上,這也莫不是一種體悟,一種對歷史的輕觸。就這樣一直走,不知不覺走向了樸實,走向了自我,走向了情感。也正是在這種情境下,纔會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名利一時忘卻,天上人間只剩下安寧與寂靜。外界的一切皆幻化爲想象,顯得那麼的遙遠。

房屋旁總有孩子們在玩耍,兩個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在談笑。一個老奶奶追着一個姑娘跑出來,帶着一分的怒氣,卻有着九分的疼愛。儘管我一直距他們較遠,也聽不清他們的說話,只是覺得很好玩。小孩子在笑,大人也在笑,對面一個正在給孩子餵奶的年輕母親也在笑。他們笑得很單純,很乾淨,沒有慾望,平淡而又真實。我也笑了,我把他們當成了我的風景,也許在他們眼裏,我這個獨自漫步的男孩也成了他們眼裏的風景吧!看着他們,我感覺心裏很踏實。春天,就是要這樣的坦蕩,老百姓的生活,一切都那麼真切自然。

走着走着,走到了仰山書院。仰山的古蹟還在,似乎往昔的精魂也有少許留存。走進仰山,回顧四周,頓時心中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嚴謹,這感覺讓我深信,在此時此景下,任何人都會放下那輕快的笑容,肅起虔誠的神情。如今的仰山,門庭太小,文化古蹟不多。接近廳堂,腦海中浮現出陸象山的尊容,那每一絲的皺紋都顯得如此的完美,在他那塑像面前,任何的世俗榮耀皆已忘記。我曾妄圖正視它,結果我的靈魂似乎被觸動了。

我突然發現了一種強大力量的阻隔,感到面對一圈圈無形的牆壁無法穿越的痛苦。漫步在仰山書院的裏廊中是一種奇特的經歷。一幅幅圖畫,一間間門房。門都開着的,讓你去尋覓它的蘊藏。轉過身去,剛要起身離開,卻望見那院門旁的工作臺位中空缺了的席位,桌上放着一摞報紙和未飲完的茶,桌旁還貼着“免費開放”.我猜想那管理人員也許是位睿智老者,也許是位年輕有爲的知識青年。若是睿智老者,我會既滿足又悲涼。若是知識青年,我會既高興又不無遺憾。該是什麼樣的人?我一時找不到答案。

悠悠歲月,清清我心,春風春雨今又至,怎不令人浮想聯翩。

伴隨着春天輕盈的步履,我帶着外地的幾位好友來到我的故鄉建甌,它有着無比悠久的歷史,是福建省最大的一個縣市。此時,那歡歌流韻的閩江水正讓人感知着春的律動;走到大街上,熱鬧的人羣與春日的陽光同輝,大家在愉快地爲春忙碌着;放眼四望,那一座座山巒用碧綠的色彩撥響了生命中情弦的絕唱,爲清新嫵媚的家鄉增添了又一曲春天的神韻!

我選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興致勃勃帶朋友們去郊區遊玩。這是一次友情的綿延。我們帶着欣喜一同去領略友誼的芬芳!一路上的柳樹柔條競發,煙籠翠繞,一陣春風吹拂,真可謂“楊柳微風百媚生”;曠野中鳥啼鶯鳴,在希望的春天裏穿行;山上長滿了萬紫千紅的繁花,無不讓我們感受着春天覆蘇的生機!快樂的我們興奮地唱起了好幾首上句不接下句的歌兒,我們就這樣一路唱着,笑着直到我們渴了,累了。然後,我們向一戶農家要水喝,一位老婆婆給我們端來了茶水,茶讓我記起了家鄉的茶事。它的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驚奇的熠熠光芒。首先是建溪官茶天下絕,其次是建盞茶具天下絕,還有建安鬥茶、鳳山茶神、建甌茶業以及北苑茶文天下絕。我雖不是茶人,我還是最愛喝家鄉的茶。於今,在靜謐質樸的農家,在美好溫馨的春光裏我和友人們一同品着家鄉的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它讓我們在單純中顯露快樂,在寧靜中展示遼遠,在幽邃中孕育生機!它讓一股世外的情感融入了我們的心裏,也融入腳下深沉的土地,使我們的生命在純淨自然的音韻中彈唱着春天的真實和歡樂!

天上的雲兒依舊款款地搖着盎然的春意,喝了幾口茶水,我們繼續沿着山路向上走去,這裏到處都是竹林。竹,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一直閃爍着奇異的光彩。而我們家鄉建甌是中國竹子之鄉,它的竹林面積居全國縣市之冠,這一點還真讓我驕傲無比!來到竹林,我抖開一塊大大的塑料布攤在地上,然後大家席地而坐,我把帶來的零食拿出來充飢,大家稱讚最好吃的當然要數家鄉的薄餅了。所謂“薄餅”,它的口味香甜,鮮嫩可口,所以大家爭着吃。我們在竹林下嘗着此等美食,不覺讓人想起一位古人吟竹的七絕:“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古人曾憑孤高聖潔稱竹、梅、蘭、菊爲四君子,如今在竹林下聚會一處,有着春之味的高雅,春之色的絢爛,春之情的濃烈,我們不禁歡樂開懷!只是春天的臉還真是說變就變,不知不覺陽光已沒了蹤影,很快便下起了雨,擡頭再看那高高的竹子,風拂成清籟,雨搖發幽音,反倒給了我們更爲美妙的感受!

雨漸漸有些急,朋友們只好跟我一起打車回到家中。到了家裏,父親說是母親已去了唸佛堂,並讓我趕快給母親送雨傘。安頓好朋友們後,我帶着傘急忙趕到了母親常去的打錫巷東湖新村貞元閣知恩報恩唸佛堂,看到母親正和許多的佛門弟子又在爲許多生靈打皈依放生。他們時常讓一個個生靈獲得了生命,迴歸了自由。當我看到一個個生靈重回春天的懷抱時一副歡欣鼓舞的樣子,我不禁被深深地感動了!或許這便是令人陶醉的春的啓示,它用愛賦予了大自然最爲崇高的深沉魅力,它用和諧展示了大自然奇特無比的蓬勃朝氣!擁着母親一同回家,一路上春雨綿綿地下着,它纏綿如詩,涓涓細細,溫柔似水,彷彿在與所有的生命輕輕交談。我們默默無語地一同感受着眼前那翠蔭濃綠、草長鶯飛、桃花逐水的春天景緻,無不令人悠然神往!

故鄉的春,總是閃耀着那最初最美的光芒,一次次地照亮我平凡生命裏的美好記憶!過些天,我又將離開故鄉,此時我想把它春天的風韻也悄悄帶走,我要帶着它的溫馨和安詳,帶着它的高貴和美麗,也帶着愛和祝福,與朋友們一同上路去!

自初中畢業赴外上中專求學乃至工作以來的這段日子裏,春天時節我沒有回過一次老家,這十六年的歲月中,我的春天都是在高原小城度過的。由於這個原因,於是對故鄉春天的印象漸行漸遠,以至成了一種回味和記憶。

今年“五一”放了長假,孑身一人留在小城沒啥意思,有錢的早已做好外出旅遊的準備,大部分如我的“中產階級”都想着回趟老家,因爲每個人都有思鄉情愫,我也不例外,因此我作了回老家的打算。四月底的天氣晴得格外的好,於是和鄉友相約,中午乘便車一路風塵撲撲駛向白龍江畔的舟曲老家,回到家時正是殘陽落山之時,一路上經過近六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回到了闊別兩個月的老家,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五月的高原還是春寒料峭,但地處白龍江畔山谷裏的老家已是一派春光明媚、綠色盎然的蔥蘢景象。

十多年沒有體會和感受到故鄉的春景了,心中一直抱憾不已。這次正好趕上了大好春光,喜悅之情自然不必言表。一踏上峯巒疊嶂的山坳中的故土,身心不由自己地陶醉在上蒼賜予故鄉大自然濃濃的綠色當中。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可能對於故鄉的春色並無什麼新意,因爲人們已經習慣於年年歲歲四季更替、歲歲年年歲月輪迴的定律了。而對於我來說,親身感受故鄉蔥蘢的綠色則成了一種奢侈,一種難得的享受。

在通往老家的山間小路上,無論是地埂邊、道路旁,野生的灌木林、花草叢正在舒展着綠枝,一些叫上名或叫不上名的各色花兒正在竟相開放,白的似粉,黃的如金,紫的豔麗,紅的奪目,有的似串串鈴鐺,有的如彩色髮夾,有的象排排鈕釦,把個不到兩米寬的山間小道掩映得格外宜人。故鄉的山在整個隴原是高得出了名的,站在故鄉的山谷,放眼四望,綠裝已經披上層巒疊嶂的峯巒,除過高聳入雲、壁立千仞的石山絕壁,但凡有土壤的地方,無不被各種植被的綠色或濃或淡地覆蓋着,整個溝峪除過屋舍、農田、馬路外,都籠罩在春天的蔥蘢之中,山間小路就象一個天然的綠色通道延伸開來,無盡的綠色把山谷中的故鄉裝扮得格外靚麗,格外迷人。

故鄉山村的四周,各種果樹花期已經過了,樹冠與枝條正在茁壯成長,成林的蘋果樹上還偶爾留有遲開的花蕾,桃樹、李樹、花椒樹油綠得枝葉一樹賽過一樹,山村成了真正的果樹林。綠色給故鄉注入了一股用視角可以看得到的生機和活力,春色使山坡、田埂漫山遍野變得生動起來,鮮活起來,美麗起來…… 欣欣向榮一派繁華的果樹使寂靜的村莊掩映在濃蔭如傘的綠色之中,寂靜了一個冬季的山村律動起來,鮮亮起來,嫵媚起來……

故鄉的春天真真切切、鮮鮮活活、明明快快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春天的故鄉在相隔十六年之後又回到了我這個遊子的視野中來了,回到了我渴望了那麼多年的夢想中來了。我不知不覺沉醉在綠色掩映的春色之中,深情地呼吸着故鄉的春色帶來的特有的泥土氣息,我在綠色的故鄉中深深地陶醉了!

20xx年5月8日夜12時於枕上

自初中畢業赴外上中專求學乃至工作以來的這段日子裏,春天時節我沒有回過一次老家,這十六年的歲月中,我的春天都是在高原小城度過的。由於這個原因,於是對故鄉春天的印象漸行漸遠,以至成了一種回味和記憶。

今年“五?一”放了長假,孑身一人留在小城沒啥意思,有錢的早已做好外出旅遊的準備,大部分如我的“中產階級”都想着回趟老家,因爲每個人都有思鄉情愫,我也不例外,因此我作了回老家的打算。四月底的天氣晴得格外的好,於是和鄉友相約,中午乘便車一路風塵撲撲駛向白龍江畔的舟曲老家,回到家時正是殘陽落山之時,一路上經過近六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回到了闊別兩個月的老家,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五月的高原還是春寒料峭,但地處白龍江畔山谷裏的老家已是一派春光明媚、綠色盎然的蔥蘢景象。

十多年沒有體會和感受到故鄉的春景了,心中一直抱憾不已。這次正好趕上了大好春光,喜悅之情自然不必言表。一踏上峯巒疊嶂的山坳中的故土,身心不由自己地陶醉在上蒼賜予故鄉大自然濃濃的綠色當中。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可能對於故鄉的春色並無什麼新意,因爲人們已經習慣於年年歲歲四季更替、歲歲年年歲月輪迴的定律了。而對於我來說,親身感受故鄉蔥蘢的綠色則成了一種奢侈,一種難得的享受。

在通往老家的山間小路上,無論是在地埂邊、道路旁,野生的灌木林、花草叢正在舒展着綠枝,一些叫上名或叫不上名的各色花兒正在竟相開放,白的似粉,黃的如金,紫的豔麗,紅的奪目,有的似串串鈴鐺,有的如彩色髮夾,有的象排排鈕釦,把個不到兩米寬的山間小道掩映得格外宜人。故鄉的山在整個隴原高得出了名,站在故鄉的山谷,放眼四望,綠裝已經披上層巒疊嶂的峯巒,整個山間小路就是一個天然的綠色通道延伸開來,無盡的綠色把山谷中的故鄉裝扮得格外靚麗,格外迷人。

故鄉山村的四周,各種果樹花期過後正在茁壯成長,成林的蘋果樹上還偶爾留有遲開的花蕾,桃樹、李樹、花椒樹油綠得枝葉一樹賽過一樹,山村成了真正的果樹林。綠色給故鄉注入了一股用視角可以看得到的生機和活力,春色使山坡、田埂漫山遍野變得生動起來,鮮活起來,美麗起來…… 果樹使寂靜的村莊掩映在濃蔭如傘的綠色之中,寂靜了一個冬季的山村漂亮起來,恬靜起來,嫵媚起來……

故鄉的春天真真切切、鮮鮮活活、明明快快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春天的故鄉在十六年之後又回到了我這個遊子的視野中來了,回到了我渴望了那麼多年的夢想中來了。我沉醉在綠色掩映的故鄉春色之中,深情地呼吸着故鄉的春色帶來的特有的泥土氣息,我在綠色的故鄉中深深地陶醉了!

記憶中故鄉的春是一幅水彩畫。

自從上初中至今,我已經有七個年頭沒能見證故鄉春天的全景了。在此,我僅能用記憶深處典藏的那一片雋永的情意和那一份清逸的溫情孕育而成的文字來紀念那漸行漸遠的春天。

在鄂西南山區北部的小山村,春天就像是一位婀娜翩躚的少女邁着輕盈的步子悄然走來。她不像北方的春來得那麼遲緩,也不像南方的春那樣轉瞬即逝。我想,她一定是聆聽着大自然的物語,伴隨着輕揚的節奏款款而來的。爲了將所有的春光落在人們的眼眸。

在背陰山上的積雪消融殆盡之時,院子裏的蘭花便綻來了花骨朵兒,用淡淡的清香來暗示春的來臨。待太陽展露殷紅的臉頰後,接着便是一場雨。小草兒像繡花針一樣頂破沉睡的土壤,將那一抹綠一點點地向四處蔓延開來。溪水也甦醒了,開始唱起了永不疲憊的歌。春風過處,嫋嫋升起的炊煙,成了白雲的長裙下飄逸着的流蘇。

春天是花的海洋。記憶中,杏花是最早綻立枝頭的。在煙雨紛飛之際,杏花就絲毫不顧初春的寒意,穿着潔白的舞裙匆匆趕來,只爲與春雨共獻一曲華爾茲,然後在百花爭豔的時候,從容地謝幕。梨花、桃花、櫻花、李花也都相繼開放了。在衆花之中,櫻花用她骨子裏的那份倔強紮根于山林,靜靜地在萬木之中,詮釋自己簡單的心思,淡紅、白色的花瓣是素雅的人生觀的沉澱。以她清新脫俗之貌,淨化着世俗中的靈魂。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裏,小孩子藏不住內心的欣喜,呼朋喚友地跑到漫山遍野去採摘各種各樣的花枝,把它們搭配在一起插入裝有水的花瓶供養在房間裏,也顧不着夏秋季沒果子吃。小孩子都只是喜歡花的人,而不是愛花之人。

布穀鳥的歌聲打破了田野的寂寞,小孩子也像一匹脫繮的野馬,出去放肆地瘋玩。嗅着枯藤老樹焚燒的草木灰的氣息,到處去尋找蕨菜去小賣鋪兌換可口的糖果,也常常會跟着大人們去田間摘茶葉,去竹林裏掰竹筍。時常光着腳丫溜到河邊捉魚蝦,做泥娃娃。油菜花開了,就會淘氣地在裏面捉迷藏,蒱蝴蝶。沉醉於老牛的鈴鐺聲和牧童的笛聲,歡喜燕子來自家的屋檐下築巢……

懷念腳下曾經熟悉的每一寸土地、曾經細數過的泥土、田疇耕耘的犁鏵,還有爛漫的杜鵑花。

清明節將至,路途遙遠未能歸家,僅能憑記憶勾勒對故土春天的思戀,抒寫她這一季的嬌柔。 七年,好遠。下一個七年,不知是否有機會歸故里,看一場完整版的花開花落?

誰多愛自己的故鄉,像我,在外漂泊十幾年特想念夢遷回繞的故鄉.誰多愛自己的家,像我,從網上得到一張家鄉的照片,使我徹夜難眠.

故鄉的春,像迷人的彩色板,有人認爲是色彩斑藍,有人認爲雜亂無章.故鄉的春像山水畫,有人認爲山青水秀,有人認爲是窮山惡水。

故鄉的春是忙碌的,天微明,茶農們已經上山採茶去了,中午也不回家吃飯,有時讓人送來或者拿着炊具到山上去煮,爲了節約來回奔波時間,一般的人家多這麼做。因爲有標準/一芽兩葉初展,大了只能賤賣了。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裏,天山共色,我於小妹揹着蟹簍,帶上一些炒米糖和山芋幹,到茶園去採茶,茶園錯落有致,嫩葉生機勃勃,充滿朝氣,茶園邊的松樹蓊蓊蔥蔥,採回我於小妹各自稱出自己的斤兩,比一比,看誰採的多,有獎勵。嫩葉採回,手工炒制,火紅的大鍋,熱氣升騰。柴火作響,茶香四溢,茶農滿臉汗水,晶瑩如珠。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有的在殺青,有的在揉捻,有的在烘乾,一幅忙碌的場景。這時,你走在村間的石板路上,只聽見有人在輕聲的說話,談的好象是今年的價格和品質,有時採茶工也幫忙。那時每家每戶多請上好幾個採茶工,包吃包住,每天工資50元,村上採茶的季節是最熱鬧,村上一下多出好幾百人,有時,採茶工與本村的小夥子談上朋友,成了一樁美事。

細雨天也要去採茶葉,雲霧迷漫,微風吹拂,陣陣花香迎面撲來,使人心曠神怡,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時有這種意境。霧散時,朝四周的羣山奔去,緩緩地升上天空。一輪暖陽普照,一切而醒目,樹上墜着晶瑩的水珠,望去像鑽石項鍊。

故鄉的春,古樸而不呆板;故鄉的春,繁忙而不凌亂;故鄉的春,豔而不俗,麗而不妖,婀娜而不嫵媚。我喜歡故鄉忙碌的春,那是茶農們豐收地季節。

江南故鄉在初春的暖陽裏伸着懶腰,漸漸明亮了眼眸。

於是,老家門前那條小河歡笑了,拍着小手雀躍着,春韻在河水裏蕩着鞦韆。河水盪漾得碧綠碧綠,水草伸長脖子睜大眼睛捕捉綠意,成羣的魚兒像趕集似的在碧水裏前呼後擁。

河邊的垂柳看着水中自己的倩影,高興起來了,盡情揮舞着飄逸的長髮,綠綠的嫩苞在揮舞中偷偷爬滿了枝條。剛回孃家的幾隻小燕子在柳枝間呢喃着春天的精彩。河岸上一頭奶牛悠閒散着步兒,幾隻山羊談論着他們主人的趣事。

春風在原野上奔走相告龍年的喜悅,青青的麥苗你碰我一下我碰一下喜鬧着,油菜花舞動鵝黃的風衣做着健美操,不遠處的山坡上,壟壟新茶青翠欲滴脈脈含情看着採茶的姑娘。漫山遍野的小草瘋長着,自由自在呼吸春天的氣息;各種各樣的小花這兒一簇那兒一片,綻放各自的芬芳。花叢中,成雙成對的蝴蝶洋洋得意炫耀她們的舞技,憨頭憨腦的蜜蜂忙着露天的Party。

一隻青蛙懷抱吉它盤坐在荷葉上彈着戀曲,一羣小蝌蚪跳着歡快的印度舞,荷苞陶醉在盛開的遐想中,兩隻白鵝說着情話,幾隻灰鴨拍打肚皮爭着度量。池塘邊,桃花一展粉紅風采,不敢落後的梨花則把哈達呈現。數只家雞在樹下找尋她們的快樂。

懶洋洋的太陽溫暖撫摸着故鄉,一行飛雁高歌着春天的情歌,悠悠歌聲緊緊拽着童孩放飛的風箏,只只風箏牽着遊子對故鄉深深的眷念。

山腳下的炊煙在牧童的短笛聲中飄飄欲仙,夕陽把美麗張貼在故鄉的臉上,和煦的晚風輕撥和諧的琴絃。

陣陣喇叭趕走昔日的貧窮,幢幢新樓譏諷舊時的矮房,濃濃的鄉音在故鄉的石板路上蹦跳着,村口的老槐樹捋着長長的鬍鬚春風滿面,幸福在鄉親的眉宇間撒嬌。

夜色將故鄉溫柔擁抱,初升的月亮靜靜貼在窗戶上笑望,滿天的星星在爲故鄉鼓掌。

若不是這次回家有事我都幾乎忘了家裏的春天是個什麼樣子了,亦或者說都忘了鄉村的春天是什麼樣了。以前初高中時是沒有那種閒情雅緻去欣賞家裏的春色,也或許是在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出現了審美疲勞吧,那時不是不美,只是身在美中,就像身在山中不知山高一樣吧。

坐在大巴上一路都沒有疲勞的感覺,從出了城就一直望着窗外,各種春色映入眼簾,最多的莫過於油菜花了。從沒有感覺到油菜花是那麼的吸引人,從前在家的時候一到春天就能天天看到油菜花,那是對油菜花根本沒有現在這麼的喜歡,甚至說不怎麼喜歡油菜花,因爲在花叢出來就會沾到滿身的花粉甚是討厭。隨着城市的發展,城裏人也開始到處去搜尋春的足跡,各種春遊,各種踏青都應運而生,有幕着山清水秀去的,有幕着空氣清新去的,如今幕着漫山遍野金黃的油菜花去的也是越來越多了。

每次回到家中的第一感覺就是寧靜,這種鄉村獨有的寧靜真的很讓人心曠神怡。但是這種寧靜總是被溫暖的鄰里之情打破,不管是什麼時候回家,家旁邊的鄰里故里總是前來噓寒問暖,每次回家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麼會子噶來滴耶?(我家的方言,意思就是什麼時候回家的)”,這種問候是鄉村的特色,在城裏幾乎很少有。在城市裏,早上叫醒你的總是轟鳴的汽車聲或者你自己定的鬧鐘,但是在鄉村不同,春天叫醒你的總是門前屋後不知躲在哪裏的鳥叫聲,那聲音很清脆很悅耳,聽着有種讓人陶醉的感覺,然後就是淡淡的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溜進來貼在你的臉上,雖說春眠不覺曉,但是在鄉村的春天你卻沒有睡個懶覺的慾望,因爲每天早晨你都被清澈的陽光和清脆鳥叫聲牽動起來。

若是晴天早上起來你總會看到蔚藍的天空,而不是城裏的霧霾,清澈的天空在早晨總是會被徐徐上升的炊煙點綴,幾簇潔白的雲朵和偶爾劃過天空的叫不出名字的鳥兒爲安靜的天空增添了些許動感。而此時,田間總會有幾個人影在走動,那就是人們眼中的農民,而我卻說那是春的使者,是他們播下了秋的收穫。春的傍晚不再那麼的寧靜,這種寧靜慢慢的被青蛙一天一天的打破,偶爾還有幾隻野雞不知被什麼驚着了奮力的從田間飛向山頭逃命。

說到山頭,春天的山頭是鄉村孩子的最愛,各種野果都在寒冬離去春光燦爛時結滿枝頭,在我映像中最難忘的是4月分左右的paopao(第一聲),不知道它的學名是什麼,我們從小到大方言就是那麼說,還有稍微遲點的桑pao,還有幾種說出來也只有我們家鄉的人才能聽懂的,如:“秤砣”、“溜溜”、“烏飯”等等。春的山頭不止是孩子喜歡,大人也是喜歡,每年農曆三月份山頭上就會生長出各種蘑菇,在我的記憶中有“三九菇”、“lei(第一聲)沙菇”、“咩黃菇”(這都是我的家鄉方言術語)等等,同時還有竹林裏藏在土中的筍子,這種蘑菇和筍子都是純天然的食物,都會給鄉村春天的餐桌添上一道美味佳餚。

在鄉村春天不只是油菜花的天下,甚至說油菜花在鄉村是沒有那麼迷人的,更讓人青睞的應該是山頭上的映山紅和野蘭花,春意濃郁的山中總不乏有那麼幾個身影帶着小鋤頭在山中尋覓野蘭花,找到後便會挖回家用一個自制的花盆養起來,也有那麼幾個愛好映山紅的折上幾支帶回家用男人喝酒的酒瓶灌滿水把帶回來的映山紅放在裏面便成了自制的鮮花,好把春意從山中帶回家裏。

清明,是農村的春天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寧靜的鄉村最熱鬧的一段時間,一種本着對先人的懷念,對未來憧憬的心情人們自發的組織到一起到先人墓前緬懷,到春天的山上田野中感受春天踏青,祈求先人保佑一年的風調雨順。在經濟發展的今天,鄉村的道路也都變成了柏油水泥的,而我更懷念小時候的那種泥濘道路,那種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顯得更爲自然,那時一到雨天路上的行人都會穿上平時很少穿的雨靴,而如今水泥路代替了從前的土路,雨靴自然用不着了,它便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了,不止是雨靴,隨着生活的改善,斗笠這種很古老的遮雨工具也是一點一點的從我們的記憶中褪去。

對於家鄉的春天隨着我們一步一步遠離鄉村也一點一點的變成記憶了,想要爲那生活了將近20年的故鄉的春天裏的點點滴滴在這與大家分享,可發現許許多多都無法讓它由記憶變成具有說服力的文字了,這幾年還能在這春季抽出有限的時間回家看看,感受下那種熟悉的鄉村春意,體會下那鄉村特有的人情味,但是往後我卻不敢想象那種故里的感覺會讓我如何的懷念,曾經立志要走出那片山水奔向城市,可如今發現讓我向往的卻是那曾經立志要“拋棄”的家鄉。

故鄉四季分明,季季景不同,春天桃紅柳綠,夏季雨水豐沛,秋來稻熟果香,冬日天寒水瘦。但最讓人喜歡的還是春天。故鄉的春天,是油菜花叢中的一行行詩,是斜風細雨中的一首首歌;故鄉的春天,是重生的季節,生命被重新喚起,心靈被重新清零,希望被重新點燃。

冬末春初,蟲蛇蟄伏,萬木蕭條,正是“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的日子。可是故鄉的原野一刻也沒閒着,紅的紫雲英、綠的油菜苗,比賽着長,特別是紫雲英,到處都是。這東西,故鄉人叫她“紅花草”,生命力特別強,普普通通,樸實無華,卻又大有妙用。天寒地凍中,稻茬間,田埂頭,水溝邊,一叢叢、一簇簇地都長出來了,鋪滿了一塊又一塊田地,像是一層厚厚的綠色的毯子。快開春的時候,綠葉嫩莖中開出一朵朵的小紅花,象千萬把小花傘。一陣風來,隨風搖曳,身材婀娜,舞姿曼妙。在故鄉的原野裏,萬木蕭疏之中,能有一抹鮮豔奪目的紅,恐怕只有紅花草了,爲仍然蕭瑟的初春增添了無窮的活力。沒有開花以前的紅花草,揀嫩嫩的頭掐回來,洗淨後生大火用油一炒,可是一碗青香撲鼻的菜。開花後人就不能食用了,但是可以割回來,放到大缸中,灑上一點鹽,踩結實,這又是養豬的好飼料,開春後,蔬菜還沒有大量上市前,家家戶戶餵豬就全靠它了。剩下沒割回來的紅花草也用處不小。驚蟄一過,牛犁入地,油黑潮溼的土塊,隨着犁尖翻滾,紅花草就這樣被埋到黑土地下面。要不了多長時間,田裏的水變成了紅褐色,如醬油一般,這是紅花草化了,正在滋養土地,增加田地的肥力,空氣中瀰漫着泥土和紅花草混合的香味。

天氣漸漸轉暖,吹面不寒楊柳風,故鄉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山坡上,小溪邊,一下子熱鬧起來,桃花開了、杏花開了,梨花也開了,爭先恐後地,一趟接着一趟地開。粉紅的、淺紫的桃花,如天空中落下的一片朝霞,徜徉其間,只見桃花不見人。剛下過一陣雨,潔白的杏花便爬滿了枝頭,如同白雪掛在樹梢上,仔細看,還有點白裏透紅。雨滴沾在花瓣上,珠圓玉潤,晶瑩剔透,似懷春少女那一滴一滴的相思淚。一夜春風來,萬樹梨花開,雪白的梨花,就像是調皮的浪花,在春光的映照下,在春風的吹拂下,跳躍着、舞動着,銀光閃閃。

春分前後,故鄉的油菜花開始開了,一直能開到清明以後。這是故鄉春的盛宴。漫山遍野,溝溝坎坎,一望無際,都是油菜花。和杏花、桃花比起來,油菜花顏色單一,清一色金黃,既不富貴,也不豔麗,簡簡單單,大大方方地開,開得樸素自然,從容淡定。剛開的時候,還是乍暖還寒,她們在凜冽的寒風裏悄悄的攢夠了勁,等到陣陣暖風把春意帶到人間的時候,她們便好像一夜之間在大地上鋪下了一地金黃,盡情地宣泄着春天的氣息。怪不得前人說“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

油菜花開得最熱烈的時候,也是蜂蝶最忙碌的時候。一簇簇的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一會停在花蕊中,一會又凌空曼舞。蝴蝶也不閒着,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地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等到她飛到你眼前的時候,她象逗你的一樣,懸停在半空,本以爲伸手可及,可是,你的手還沒伸出來,她已經在你眼前劃了一個漂亮的弧,輕快地飛到另一片花叢之中,再也找不着了。

這些蜜蜂,大都是家養的。故鄉本地養蜂人倒是不多,他們都是從外地來的,說着我們聽不懂的方言。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找到故鄉這個地方的,某一天,他們突然地來了,公路邊或是稻場上,一夜之間冒出一排整整齊齊的蜂箱,足足二三十個,旁邊支起個帳篷,裏面既是工作場所,又是生活起居的地方。養蜂人整天忙碌着,在蜂羣中鑽來鑽去,輕易不和我們說話交流。一兩個月後,又突然消失了,不知道轉移至何方。

在故鄉,蜂蜜是奢侈品,儘管一個春天蜜蜂都會圍着轉,我們卻很少能品嚐到它們的勞動果實。但是故鄉的春天可不缺美食。最好吃的就是臘肉了。

春節一過,臘肉就所剩不多了,需要保存起來,慢慢地吃。儘管沒有冰箱,可是一點難不倒聰明的故鄉人。他們頭年就把芥菜收回來洗淨曬乾,用鹽醃漬後再曬乾,盛在一個陶甕中,臘肉被切成一塊一塊的,埋在幹芥菜中。這樣保存的臘肉能吃到來年的六七月,當然,還是三四月份的時候味道最好,往後就漸漸地有點齁人了。吃的時候,從芥菜乾中掏出一塊,肥瘦相連,肉皮通黃如蠟,一刀下去,肥的晶亮如玉,細膩油潤,瘦的紅豔如火,鮮嫩似新。吃法可蒸可炒。蒸的時候,要把臘肉切成一塊一塊的薄片,均勻地攤在白瓷碗裏,不需要添加任何佐料。煮米飯的時候,飯湯燒開了,再把碗放進鍋裏。米飯好了,臘肉也蒸熟了。掀開鍋蓋,香氣撲鼻而來,滿屋子都是。蒸的臘肉,原汁原味,鹹而不齁,肥而不膩,鮮而不老,夾一小塊放到嘴裏,入口竄香,回味悠長。如果是炒,就需配大蒜。清明前後,地裏的大蒜長得正壯,味道也是最足的,拔幾根洗淨,青翠的葉,雪白的莖,都切成段。臘肉切成厚一點的塊,放到鍋裏炒出油,快熟的時候再漸次放入蒜段和蒜葉。這就是大蒜炒臘肉了。臘肉的鹹鮮和大蒜的味道相互碰撞,也不知道產生了什麼反應,讓人一下子食慾大漲。

故鄉春季美食之中,最讓遊子們難以忘懷的,恐怕就是蒿子粑了。每年的陰曆二三月,都是故鄉吃蒿子粑的時候。蒿子是故鄉春季一種最爲普通的植物,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有土壤的地方都有它。趁着風和日麗,帶一把刀,挎一個菜籃子,到野外去,半天功夫,就是一籃子的嫩蒿。回來洗淨、揉搓,再洗、切碎、擰乾,如此反覆幾次,青蒿的苦味就沒有了。割一點臘肉切碎,放入洗好的青蒿,和糯米粉一起使勁揉,捏成一個個的湯糰。鍋裏放油,用柴火把油燒熱,再把湯糰貼在鍋底,輕輕地按成圓粑狀,再來回翻幾次,外表焦黃、內瓤柔潤的蒿子粑就出鍋了。蒿子粑軟糯可口,青香襲人,特別是加了臘肉的蒿子粑,蒿子的青香和臘肉的鹹香混合在一起,不僅勾起人的食慾,更讓在外的遊子們記掛了一輩子,說起它,都是滿滿的鄉愁。

吃過蒿子粑,就快清明瞭,故鄉家家戶戶的人開始了一年的勞作。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家來說,春季大約是從清明前開始的。地很快就被翻了一遍,選一小塊給排水都很便捷的做秧田。育種是所有農活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活,決定着一年的收成。種子是去年就留好的,都是已經乾透、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的稻穀,拿出來裝在蛇皮袋裏,放到水裏浸透。院子裏挖一個不太深的坑,裏面墊上稻草,把裝有稻種的蛇皮袋放進去,上面再蓋上一層厚厚的稻草。新的生命就在那裏孕育。隔天把就得打開看看,“看”是需要感覺的,完全憑經驗判斷,溫度低了,不利於種子發芽,就需要燒點熱水,再把種子放到熱水中浸透。慢慢地,種子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酒味,三四天後,每一粒種子上都露出了嫩嫩的、白白的芽。

育種的同時,要把種子的牀——秧田準備好。一小塊水田,被分成好幾畦,四周都被疏通成小水溝。秧田最關鍵的是平整,不能高低不平,否則,撒下的種子就會在水裏爛掉,長不出秧苗。發過芽的種子被均勻地撒到秧牀上,農家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希望早一天能長出苗來。但是,這不是急的事,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它。秧田裏什麼時候需要水,什麼時候要把水排掉,什麼時候施肥,這都是很有講究的,一點都不能馬虎。有時候,半夜下起了雨,這也不能耽誤,立刻起牀,扛上鋤頭等工具來到秧田邊,查看雨水的大小,太大了,要連夜把水排走。沒幾天的功夫,秧田裏開始露出一點淺淺的綠,那是秧苗長出來了。天更加地暖和了,空氣變得溼潤起來,秧苗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綠。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濛濛細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披着雨衣、扛着鋤頭的莊稼人。燕子也回來了,穿梭在斜風細雨中,不時從秧田裏銜起一小塊泥土,飛回去或是補補舊房子,或是蓋着新的家,它們也開始了新的生活。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