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5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所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螃蟹教具若干。

2、豐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剪刀、皮球、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1、做律動《捏攏放開》,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手”的主題。

2、引導幼兒觀察小手並相互比一比,使幼兒知道:手的大小不同,每人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隻手上都有手心手背和五個手指頭。

3、出示大手教具,幫助幼兒瞭解手指名稱。

二、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那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1、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能做那些事情?

2、組織幼兒進行穿鞋比賽,激發幼兒自我服務的願望。

3、引導幼兒玩夾夾子的遊戲,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在夾的過程中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4、利用豐富的手工活動材料,讓幼兒自己去體驗小手還能做那些事情。

三、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小朋友的小手能幹這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自己的小手呢?(剪紙時怎樣用小剪刀?太熱的水小手能不能碰?指甲長了要勤剪指甲,但不能剪的太短;手髒了,要勤洗手;冬天天冷,外出時要帶手套等。)

總結性談話:小朋友要經常動一動我們的小手,小手越用會越靈巧,我們的腦袋也會越來越聰明,我們不僅要用小手幫自己幹好多事情,自己的小手還能幫別人幹許多事情呢?(幫媽媽擺碗筷,小朋友摔到我扶起,幫助老師收拾玩具等)。我們的小手能幫助別人幹好多事情,想一想,我們的小手不能去幹那些事情?(不能打人,好看的花我不摘,不能撕書等)

四、遊戲;

剪子、包袱、錘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活動反思

《能幹的小手》是小班主題活動“快樂的六個寶”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目標是: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三到四歲的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新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在這個時期,幫助幼兒瞭解一些身體及其自我保護的常識,激發他們自我服務的願望適宜的,也是必要的,而且手指與數數有着直接的聯繫,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整合,讓人感到順理成章,也就容易被幼兒接受。

在以上對教育目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我將整個活動過程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新奇、直觀、有趣的特點,藉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設計了大手教具和手指寶寶的遊戲,吸引幼兒在玩中學習,使枯燥的知識變的有趣,讓幼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事實上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很感興趣,活動積極性很高。

第二部分: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哪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這一部分又分爲三個層次。

一是通過“穿鞋”比賽的遊戲氛圍來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二是通過“沒有腿的螃蟹”遊戲來激發幼兒點數的興趣,幫助幼兒獲得初步的數概念,也體現了玩中學的宗旨;

三是通過自主操作,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來建構經驗。我覺得通過這三個層次都較好地呼應了教學目標。

第三部分: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主要通過討論交流來教給幼兒一些保護手的方法。由於這個環節不適合讓幼兒去體驗,我就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孩子們好象沒有太多的話要說,現在分析反思:

一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匱乏,

二是許多孩子在大人的保護下,還沒有小手受傷的體驗。因此,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示保護孩子小手的一個課件,給孩子展示一些真實、直觀的場面,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2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秒針、分針、時針的運行關係。

2、認識整點、半點及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誘發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各種時鐘的幻燈片;時鐘一面,可活動鐘面一隻;表示7、8、9、10點鐘的鐘面各一隻,時間記錄卡各一張。

2、學具:幼兒觀察記錄表每人一份,活動鐘面每人一份;實物時鐘4只。

活動過程:

一、調動已有經驗,回憶相關知識。

1、前段時間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有關時鐘的調查,知道時鐘有好多好多種。現在請你看看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鐘,看看你認識它嗎?

2、依次出示幻燈片,幼兒講名稱。

3、剛纔我們所見到的只是時鐘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還有其他的種類,我們以後再來探討。

4、上次我們已經認識過鐘面,來告訴大家,最長的針叫(秒針),有點長的針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字(12),最上面的是數字12,然後依次是1、2……11。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鐘裏的指針是朝哪一個方向走的?(1……12)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

二、交流調查表,說說自己在什麼時間,正在幹什麼?

1、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我們人爲什麼要使用鍾嗎?

2、鍾與我們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做過了一個調查,將自己活動的時間記錄了下來,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調查表,說說你在什麼時間在幹什麼?你只要說出長針在幾,短針在幾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好我們先自己說。

3、誰願意上來說給大家聽。(請3—4個小朋友上來說)。

4、說的真好,鐘面上的指針在不停的發生着變化,它們在運行中有什麼關係呢?

5、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幾個時鐘,請你看看裏面有幾根指針,(兩根)你猜猜看是哪兩根針呢?(分針與時針),那秒針在哪兒呢?聽(滴答)聲就是秒針在跑。那他們兩在運行時有什麼關係呢?下面請我們小朋友們去玩一玩,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祕密?注意,撥指針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撥。

6、說說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說的真好,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7、那麼長針、短針指着的數字又是表示幾點鐘呢?別急,老師來向你們介紹。

三、認識整點、半點以及它們的記錄方法。

1、好,先請你們聽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明秋遊》,邊講邊出示相關時間的鐘面。

3、講述後提問:

1)、小明去秋遊了嗎?爲什麼沒去成?

2)、他該幾點鐘起牀,他是幾點鐘起牀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了?

4)、他爲什麼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活動反思:

一、本節課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學前兒童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爲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麼喜歡這樣的課堂。爲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兔媽媽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爲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啓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孩子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孩子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通過自主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兒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讓兒童自己發揮。對於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3

設計思路:

《理髮獅和被理髮獅》是一則真摯動人又富有情趣的繪本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獅子老九善良、樂觀、不怕困難,要做一個別人都沒有做過的工作--當被理髮獅,被別人理髮。甘願把自己當成試驗品,只爲了提高理髮獅的手藝。當理髮獅的手藝越來越好,生意也越來越多的時候,離開了理髮店,要去找一個新工作。

經過對作品仔細地研讀之後,我挖掘了作品中的情感和認知兩條線索。

首先,情感是作品內容的核心。作品通過表現老九的形象,來呈現出善良、無私、樂觀的情感。通過閱讀作品,打動孩子的心,在孩子小小的心靈裏埋下一顆向善的種子。

其次,認知是作品的支撐。任何情感的表現都需要認知來支撐。作品敘述的情節中既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面,例如文中說到了:理髮師、教師、建築師……這些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工作等等,又具有童話幻想的影子,例如獅子城裏從來沒有過理髮獅,大家都不願意第一個理髮……等情節。其中還有一個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將"師"與動物的"獅"結合在一起,同音而不同形,不同義。

從作品的內涵來思考,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凸現情感,整合認知。情感目標建立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從講講議議中引導幼兒體驗小獅子老九的善良、樂觀、不怕困難,樂於助人的情感。認知目標落點在語言技能上,激發幼兒想象,結合故事進行續編。續編故事是符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水平的。

活動的開始部分用字卡進行導入,向幼兒展示了從"師"到"獅"的轉變,從而引出故事。第二部分與幼兒一起講講議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挖掘故事中所表現的情感因素。使用了PPT課件和字卡,幫助幼兒理解,推動情節的發展,層層遞進。第三部分完整欣賞,保留作品的完整性。第四部分續編故事,運用了分組的形式,讓幼兒看圖編故事,最後交流故事。對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挑戰。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小獅子老九樂觀、善良的個性,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根據圖意續編故事。

3、樂意觀看錶演,感受遊戲的樂趣。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故事ppt課件、與故事相關的一些字卡、故事片段圖片

活動流程:

字卡導入--講講議議故事--完整欣賞--續編故事

活動過程:

(一)字卡導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字,(教師出示字卡:師。)告訴我,你想到了什麼師?

(教師出示字卡:教師、廚師、理髮師、會計師、建築師、……)看看,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師有什麼變化?

(教師將師字卡翻開,出現獅字)教師: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與獅子有關。

(二)講講議議故事1、出示圖一: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幼兒數數有幾隻獅子,從什麼地方開始數,他們是什麼關係等。)教師:老獅子有九個孩子,他們都長大了。

2、逐一出示圖片二--八:

教師講述故事片段一遍,第二遍時出示字卡:老大教獅老二廚獅……提問:老九會做什麼工作呢?

(引導幼兒猜猜,說說)教師:你們說的都有可能。最小的老九想幹一個誰也沒幹過的工作,不過現在他還沒想出來。

3、逐一出示圖片九--十二: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後提問:

1)老八的理髮店受歡迎嗎?

2)爲什麼大家都不願意第一個理髮?

3)100個獅子走掉了,理髮獅的心情怎麼樣?

4)誰會來幫助他呢?

4、出示圖片十三--十四:

教師:老九說什麼了?

什麼叫被理髮獅?

你覺得這個工作容易做嗎?爲什麼?

教師出示圖片十五--十七,繼續講述故事:

被理髮獅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好在哪裏?

5、出示圖片十八--十九:

教師講述故事結尾

(三)完整欣賞故事教師:請你想想看,老九還會找什麼新工作呢?

(四)續編故事:

1、教師:我想愛幫助別人的老九,一定會找到很好的新工作。這個故事還可以繼續講下去。在後面的桌子上有四張圖片,我們分成四組,來編一編老九新工作的故事,等會講給大家聽。看誰的故事說得最好聽。

(幼兒分成四組,教師個別指導)

2、交流故事:

每組請一個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故事。

教師:我們今天的故事編得很好聽,也許老九還會找到更加棒的新工作,我們回到教室後繼續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情感激發做得很好,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也很透徹,在續編故事的環節中幼兒的表現也不錯。幼兒對故事表現出了很高的興趣,教師對幼兒的迴應也比較好。

在第二個環節中,出示字卡時教師讓孩子回憶八隻獅子想做的工作比較難,孩子們一下子不能說出來,我馬上做了調整,先將老大老二老三等字卡先出示,再來讓幼兒回憶,降低了難度,使環節順利進行。由於這個記憶的內容是二維的,所以更加難,教師不應做這樣的嘗試,改成直接出示字卡比較好。

小百科:理髮,又名頭髮護理,常見的是修剪頭髮,簡稱剪髮,令人外觀清潔整齊,有美化外型、美容之功用。 理髮可以是家庭生活活動,家屬及朋友互相幫助。不過理髮也可視爲七十二行之一種專業,是髮廊、理髮店的理髮師之職業。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4

活動目標:

1、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2、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並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難點: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大鹿和小兔》動畫課件

2、場景佈置:森林中的小木屋

3、小鹿和小兔頭飾

4、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玩。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情節的多媒體課件

談話: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大鹿在家裏正在做什麼呢?它的表情是怎樣的?(啓發幼兒展開想象,如大鹿在家悠閒的玩或幹家務等等,並請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學唱歌曲。

提問:小兔對大鹿說了一件什麼事?小兔會有哪些表現?(鼓勵幼兒表達得與別人不一樣,如小兔着急的樣子可以是緊皺眉頭,可以是急急敲門,可以是嚇得抱住頭,可以是急得直跺腳等等,請幼兒創編動作表演)

3,指導幼兒學唱歌曲,熟悉旋律後分角色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1)幼兒整體創編表演若干遍,教師根據情況適當提供學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2)播放歌曲教師扮演大鹿,幼兒扮演小兔。

(3)幼兒分角色自選頭飾表演唱若干遍(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

三、感知歌曲中的力度、速度變化。

1、提示語:大鹿在家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朋友們演唱這首歌曲是要怎樣表現呢?

2、小兔敲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演唱時該怎樣表現呢?

3、幼兒聽着音樂,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情景,並注意歌曲的速度、力度變化(演唱大鹿時速度快、力度弱;演唱兔子時速度較快、力度強)

4、個別幼兒演唱,幼兒分組唱。(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四、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

1、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

提問:小兔子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了它?大鹿是怎樣幫忙的?如果我們是大鹿,該如何幫助小兔子呢?

2、小組討論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危險和困難,你會怎樣做呢?

別人遇到了困難又該怎樣做呢?

3、討論結果彙報

五、結束部分:

幼兒分組表演,根據幼兒的情緒和需要決定遊戲的次數。

活動反思:

1、這節課採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3個闖關遊戲,來達到學習的目的。第一關:猜猜有誰?通過出示3個大大的問號,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老師兩次的清唱,幼兒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瞭解了歌曲裏的角色,對說唱歌詞有幫助。而且,3個大問號的出現,也順應了大班幼兒的特點,這階段幼兒的邏輯思維、有意記憶已開始萌芽,而且大班幼兒好競爭,喜歡挑戰,這樣就很好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2、第二關的說準歌詞,是爲能完整學唱整首歌曲做鋪墊。共出示了8張圖片。教師通過分2段來學習,充分感受歌詞內容,但這過程並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幼兒的感官,運用了聽、看、說、唱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鋪墊。

3、第三關,因爲有了第一、二關的鋪墊,在感受學習反覆記號、反覆唱法中,幼兒也就很快學習了歌曲,達到了教學效果。

4、歌詞中出現的較難歌詞“透過窗戶往外看”、“手把手挽牢”,教師就做了前置準備,爲幼兒的完整學習歌曲做了很好的鋪墊準備。

5、建議:

(1)、說歌詞的這環節,教師要強調“音樂與詞的節奏感”,要體現語言的聲音美。

(2)、教師的語言再激情點,在幼兒闖關的環節,如果能激情表揚幼兒,就更好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5

活動目標:

1.認識“>”和“<”,嘗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鍛鍊思維的可逆性和靈活性。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增進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轉盤;海洋球兩袋

操作題板每組一份;1~10數卡每組一份;>或<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和“<”,比較兩組實物和圖像的多少。

1、出示“>”和“<”,感知符號的形狀,區別開口方向。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兩個符號,你看看像什麼?這個符號的大嘴巴朝哪裏?那這個呢?

2、出示兩袋數量懸殊的海洋球,探究發現大嘴巴朝量多的物體。

師:先出示大於號,你們看這個符號大嘴巴朝哪裏?那再看看老師手裏的兩袋海洋球,哪袋多,哪袋少?那朝大嘴巴的這邊應該放哪一袋?爲什麼?

師:原來呀,大嘴巴喜歡數量多的東西,那這個大嘴巴朝左邊的符號我們把它叫做大於號。

師:剛纔那個是大於號,那這個叫什麼了?(小於號)這個符號的嘴巴朝哪裏啊?現在你們想想老師手裏這袋多的海洋球應該放哪裏了?爲什麼?(因爲大嘴巴喜歡數量多的東西)我們把這個大嘴巴朝右的符號叫做小於號。

3、多媒體出示兩組數量懸殊的圖像,嘗試用“>”或“<”表示。

師:這裏有兩盤蘋果,這盤數量怎麼樣?(多)那這盤呢?(少)他們中間應該放哪一個符號啊?(大於)哪一個是大於?(紅色的)我們請它下來看看,對啦,大嘴巴朝左的叫什麼啊?大嘴巴朝的這邊數量要怎麼樣?

師:老師這裏還有兩盤犁,你覺得它們中間應該放一個什麼符號啊?(小於)哪個是小於?(黑色的)我們請它下來看看,對啦,原來啊,大嘴巴始終喜歡數量多的這邊,我們把這種大嘴巴朝右的叫什麼符號啊?大嘴巴喜歡數量怎麼樣的東西啊?(多的)

4、嘗試用身體姿勢來表示“>”和“<”。

師:現在呀老師想請小朋友用身體的姿勢來表演大於和小於號,來,立正,我們先來做大於號,它的大嘴巴朝哪裏啊?(左邊)做的真不錯,那現在來學做小於號,大家學得可真像。

二、比較兩數大小,理解“>”和“<”的含義。

1、遊戲:進入《小熊10元超市》,引出1~10的整數。

師,小熊開了一個10元超市,我們去看看吧,超市裏都有哪些數字?12345678910

2、比較第一個貨櫃上的兩樣商品的價格大小,學習正確使用“>”或“<”。

走進超市,原來有這麼多貨物,我們來看第一個貨架,飲料幾元?巧克力幾元?你覺得應該用什麼符號?爲什麼?

師:鬧鐘和帽子中間應該用個什麼符號?以此類推。

3、通過比較,發現“>”和“<”的共同點,開口始終朝大數。

最後小結,你們看,大於符號和小於符號的大嘴巴始終朝着怎麼樣的數字啊?

4、多媒體出示題板,幼兒通過舉符號牌的方式操作練習。

師: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1和4中間的這個?裏應該放什麼符號?(小於)1小於4這個等式成立嗎?那老師現在要考考你們了,8和2中間應該放什麼符號?請你輕輕的從你的口袋裏拿出一個符號來表示,你們舉得是什麼符號啊?來,看一下對了嗎?那3和7呢?應該用什麼符號?符號寶寶們看到小朋友都給他們找到了位子高興的跳起了舞蹈,

5、調換符號開口方向,探究如何使不等式成立。

按B,呀,這會兒符號寶寶發生什麼變化了?(掉頭了)那我們來看看這個等式還成立嗎?1大於4對嗎?不對,那應該怎麼辦?後面的以此類推。

小結:當符號發生變化時,兩邊的數字也應發生相應的變化。現在請小朋友把符號寶寶放到口袋裏。

三、猜猜商品價格,感知10以內數的集合。

1、小組討論第二個貨櫃上的商品價格。

“3>?”、“5>?”、“7>?”(弄一塊黑板,寫一下等式)

小熊忘記鉛筆的價格了,你們猜猜這個?裏面會是幾元呢?1元爲什麼呢?除了1元還有幾元?(幼兒邊說老師邊寫)

現在老師要考考你,椅子後面有塊題板,請你拿出來,然後請你在橘黃色的橢圓形裏貼上相應的數。做好以後給你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音樂一停就都要回來了。

驗證:看下對嗎?不對馬上改過來

2、觀察三組數的集合,尋找數字大小與小於其的數字多少的規律。

小結:數字越大,比她小的數字也就越多。

四、遊戲:《禮物大放送》,嘗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使用大轉盤轉出一個數,小於8者勝出,得禮物一份。

2、可以使用大轉盤轉出多個數,得數相加小於8者勝出,可得相對應的多份禮物。

活動反思:

認識“大於”、“小於”,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並理解“>”“<”,學習用“>”“<”表示兩個的數量關係;能用語言表述操作結果。本次數學活動適合大班上學期進行,引導幼兒集體認識大於、小於、符號,接着是出示圖卡進行集體練習,此環節進行時間較長;第一個環節是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並出示卡片加以練習。

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出示“看圖片填數字”的遊戲卡,請幼兒完成,集體檢查。第三個環節是抽卡片做圖形的遊戲。請2個幼兒上來抽取卡片各一張。然後在請個幼兒根據兩邊的數字做出相應的符號,用身體來演示。這節數學活動目標基本上達成了,在活動中出現了一點問題分別爲:“爲什麼用小於號呢?”可以改成爲“爲什麼是小於號?”教師的指導應該使符號存在於教學之中,不可脫離,應該先強調數學關係後再學習用符號表示數字之間的關係。我通過這節活動想到了自己的常規數學課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兒由於個體差導,出現個別幼兒孤立活動,不願與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勵也無濟於事,該如何處理?如何激發這些孩子們對數學課的興趣?

2、幼兒園數學課的教師用語在課前非常值得揣摩,怎麼提問、怎樣總結與評價都值得推敲;

3、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學習數學概念,還是讓他們在自己嘗試中發現問題?如果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現問題,我們該如何辦?

4、操作材料的準備需要教師做深入思考,是分組還是整體,怎樣記錄幼兒的操作結果?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6

遊戲目的:

發展幼兒彈跳的能力。

遊戲準備:

平坦場地一塊。

遊戲玩法:

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面對面戰立,遊戲開始,同時用力向上跳,落地時兩腳可任意成三種姿勢:

(1)腳併攏表示"錘子"。

(2)兩腳左右開立表示"包袱"

(3)兩腳前後開立表示"剪子"。注意:包袱勝錘子,錘子勝剪子,剪子勝包袱。

活動反思:

剪刀石頭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遊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把剪刀石頭布的手上游戲創新爲手腳並用遊戲,具有挑戰性,符合大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在此遊戲的創新活動中,從幼兒自己單手遊戲到雙手遊戲,再到腳上創新遊戲,最後小組競爭分組比賽,……即體現了由易到難、由單人到雙人到多人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既鍛鍊了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了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又使他們從中體驗到了合作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7

學情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幼兒身邊取材,更多的爲幼兒的生活服務。而時鐘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常用的東西。和幼兒一起探索時鐘,會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有幫助。這樣,幼兒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纔會對周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時鐘的認識是大班年齡段時間概念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教學活動很容易陷入說教,變成知識點的灌輸,因此,本次活動在關注幼兒興趣激發的同時,對幼兒獲得知識經驗的方式也廢了些心思,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實踐操作法:在認識時鐘的過程中,教師儘可能多的爲幼兒提供親自動手操作和探索的機會,改變以往單純的教師講、幼兒被動聽的狀態,在互動中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觀察、探索比較法:通過帶領幼兒欣賞故事,觀察鐘錶,引導幼兒去發現它們的共同點,從而由幼兒自己總結歸納出鐘錶最主要的結構和時針、分針的運轉特點,讓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地探索,在親自操作與體驗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3、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法:活動中,從引導幼兒觀察鐘錶開始,發現指針走向,再到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再到認識整點和半點,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活動目標

1.瞭解鐘面結構,認識時針、分針,初步感知時針、分針的轉動關係。

2.能準確認讀整點和半點。

3.懂得遵守時間,建立一日生活的時間觀念。

活動準備

1.自制鐘錶人手一個;視頻課件1份:小組操作卡:鐘錶實物1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鐘錶,瞭解鐘錶的作用。

1.通過故事《喜歡鐘錶的國王》引出鐘錶。提問:沒有了鐘錶會發生哪些麻煩的事情?

二、認識鐘面,區分時針和分針。

1.講述故事第二段。引導幼兒觀察鐘面結構。

2.播放視頻,瞭解鐘面結構。

(1)認識鐘錶的構成。

提問:鐘錶上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怎麼排列的?

小結:鐘錶上有十二個數字,表示時間。是按順序排列的。

(2)認識時針、分針。

提問:有幾根指針?這兩根指針有什麼不同?它們叫什麼名字?

小結:時針短,分針長。

3.教師演示指針行走,發現時針、分針的關係。

提問:你發現誰走的快?

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1個小時。

三、認識整點和半點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

提問:鳥兒應該幾點餵食?9點的時候,指針在鐘錶上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自由探索。

2.觀看視頻,瞭解9點時針和分針的位置。

3.幼兒自由探索播出10點,11點的鐘面。

4.觀看課件,對比發現整點的表現特點。

小結:整點的時候,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

5.引導幼兒探索半天的鐘面。

6.觀看課件,發現半點的表現特點。

小結:分針走一圈是一個整點,走半圈是半點。當分針指向6時,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點半。

四、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作息,進行操作活動,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1.分組操作:“時間配對”

規則:將時間與圖片中的事情進行一一對應。

小結:我們每天要在幼兒園裏做很多的事情,只有遵守時間,準時按照時間做事情,我們的生活纔不會被打亂。

2.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規則:教師出示鐘面,幼兒進行認讀。

五、延伸活動,結合小朋友即將上小學,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做守時的孩子。

課後反思

《學看錶》這次活動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鐘錶,能區分時針、分針,初步瞭解兩者的運行關係,認識整點、半點,使幼兒懂得遵守時間,建立一日生活的時間觀念。爲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鐘面教具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並運用繪本故事貫穿,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活動目標。

運用繪本《喜歡鐘錶的國王》引出課題,很快便吸引的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有12個數字和兩根根針,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然後,我引導孩子們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瞭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知道長的細的是分針,短的粗的是時針。在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時,教師運用“比賽”遊戲,請幼兒在觀察中發現“分針走的快,時針走的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一規律。這樣,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探索,在親自操作與體驗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育也應該回歸生活,真正讓孩子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纔是我們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最後環節中,教師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活動,讓幼兒瞭解自己每天在幼兒園裏做的很多事情,只有遵守時間,準時按照時間做事情,我們的生活纔不會被打亂。爲幼兒上小學做準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徵。

2、培養幼兒學習在運用濃墨淡墨的基礎上,初步體驗通過筆劃粗細,墨的乾溼變化,表現出水墨的效果。

3、培養幼兒大膽下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能力。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重點: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徵。

難點:運用濃墨淡墨。

活動準備:

黃瓜、西瓜實物,水墨畫範畫,宣紙,毛筆,墨汁,水彩顏料,洗筆盤,調色盤,報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一隻圓圓的大皮球,幾條"蚯蚓"上面遊,身上穿着綠衣衫,一刀切開見紅瓤。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就用水墨畫的方法畫西瓜和黃瓜。

2、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的操作方法。

運用濃墨、淡墨進行繪畫示範。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得畫面上西瓜、黃瓜怎樣安排?

可以畫圓圓的西瓜和切開的西瓜,塗上顏色,再把黃瓜畫的大一些,畫時要仔細,不能畫錯。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幼兒運筆和用墨的技巧,鼓勵幼兒大膽下筆,不能用筆在紙上塗擦,以免宣紙擦毛或破損。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並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並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活動反思:

這一繪本美術活動最成功之處就是利用幼兒的動作來做範例。螞蟻用小鏟子鏟西瓜、爬梯子運西瓜等各種各樣擬人化的動態憨態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兒。而表現出螞蟻的不同動態是活動重難點所在。因此,教師剪輯了繪本中拖、背、擡等幾個典型的螞蟻動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模仿。讓幼兒從模仿繪本中螞蟻的動作慢慢過渡到自己想象螞蟻吃西瓜的動作,讓幼兒在動作模仿中就習得多種多樣的螞蟻的動態造型。在添畫想象的過程中,教師還藉助自編兒歌“小手小腳彎一彎,眼睛嘴巴動一動,觸角觸角翹一翹,可愛的小螞蟻就動起來”來提示幼兒掌握螞蟻五官和四肢的畫法,增加了作畫的趣味性。這一示範環節藉助動作模仿、兒歌語言的提示,爲幼兒精彩的創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體驗是最好的老師,生動的動作模仿不僅活躍了教學氛圍,也巧妙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小螞蟻就是孩子們的代言,他們筆下的小螞蟻,實際上就是孩子自己運西瓜情境的再現。遊戲情景和創意想象相互依託,遊戲情境成爲創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兒的美術創作更精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9

一、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敬老院聯繫

三、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裏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四、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2、歌曲:"XXXXX"律動:"XXXXX"歌表演:"XXXXX"兒歌:"XXXX"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爲老人捶背,整理牀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爲弘揚民族文化,要讓傳統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心靈。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瞭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不取笑別人。

3、讓幼兒學會誇獎自己和別人。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猴子、狗熊、大象、螞蟻的卡片各一張。

2、音樂《朋友,你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㈠引導幼兒討論動物的優點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教師依次出示猴子、狗熊、大象、螞蟻)小朋友最喜歡哪位動物朋友?爲什麼?(幼兒自由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剛纔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哪位動物朋友,還誇了他們的許多優點。動物們也知道自己的優點,我們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誇自己的!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按故事中情節的先後次序,將動物出示在背景圖上,並提問:

①故事裏小猴是怎麼誇自己的?(請幼兒用動作表演猴子的動作)②那小猴又是怎麼取笑狗熊的?

③狗熊聽了,心裏會覺得怎麼樣?他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又是怎麼取笑大象的?

④大象聽了高興嗎?他是怎麼誇自己的?又是怎麼取笑螞蟻的?

⑤小螞蟻是怎麼說的`呢?

⑥他們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卻沒有看到別人的優點,只會去取笑別人,你們覺得這樣好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誇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誇自己的時候,一定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誇誇別人,可不能取笑別人。

㈢完整欣賞故事並改編故事

⒈師:小動物們覺得我們小朋友說得很有道理,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對,想改過來。你們幫他們想想該怎麼說?我幫小猴想了一句:"我會爬樹,我很能幹,狗熊力氣大,會搬木頭,他也很能幹!"

⒉幼兒依次改編狗熊、大象、螞蟻的發言。

㈣誇誇自己和別人

⒈先請一位小朋友來誇誇自己會做什麼,問在坐的小朋友還有誰也會做同樣的事?再請另一位小朋友來誇自己和前面那位小朋友。

⒉請幼兒誇誇自己能幹的地方,再誇誇他認爲能幹的小朋友。

⒊請幼兒誇誇自己和身邊的親人等等。

㈤結束部分:

⒈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能發現這麼多自己和別人的優點,我們聊了那麼久,有點累了,現在請你們站起來找個朋友一起來跳舞,再去發現發現自己和好朋友身上的優點"。(幼兒自由找朋友跳舞)

⒉師:好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有什麼優點吧!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爲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1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基本特徵,初步知道它們的不同點。(重點)

2、能夠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辨認幾種常見的落葉樹和常綠樹。(重難點)

3、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難點:爲什麼有的會落葉,有的樹不會落葉?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重點突破策略:

1、表格梳理(側翻的方法)

2、遊戲鞏固(我來考考你)

3、操作體驗

難點突破策略:

1、三個多媒體課件的層層遞進。考考你——常見的兩種樹欣賞——感受現象

2、圖片兩張,直觀(蠟質的表現——用塑封紙封起來)

活動流程:

發現問題(小問號)——解決問題,觀察、比較——及時提升,每個環節知識點的及時小結——回到問題(小問號)

活動過程:

一、小問號引題:

師:秋天到了,各種各樣的樹會發生許多的變化,你有哪些關於樹的問題要問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並用圖文的形式進行記錄,主要是落葉和變色)

二、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

1、師: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關於……,我爲大家準備了兩片樹葉,梧桐樹和茶花葉,請大家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對着光照一照,看看有什麼不同?

2、幼兒操作、比較(幼兒圍坐成半圓,在椅子上比較)

3、集體交流,教師記錄(共六點)

顏色,表面,大小,硬度,厚薄,常綠樹(畫樹葉)

落葉樹(畫樹葉)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字卡和記錄

光澤——像鏡子

小結:一年四季都是碧綠的樹叫常綠樹,像梧桐樹那樣到了秋天要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三、考考你(複習鞏固)

出示PPT,“這片樹葉是綠色的,可能會是哪種樹?”讓幼兒先看一看,然後猜猜是哪種樹,然後出示答案。共5片樹葉,分別是綠色、黃綠色、厚的、軟的、粗糙的。

四、幼兒操作

1、教師講要求,先認識掛件,兩串分別是落葉樹和常綠樹,每人一碗樹葉,裏面放四種樹葉,兩片落葉樹、兩片常綠樹。

2、出示兩塊黑板,上面掛兩行鉤子,以便讓幼兒操作後把掛件掛到相應的黑板上。

五、交流

1、幼兒檢驗對錯,然後針對放錯了進行糾正,如松針,葉子的是尖尖的,硬硬的。

2、看PPT圖片,欣賞一些常見的落葉樹和常綠樹。(落葉樹:柿子樹、楓樹、柳樹;常綠樹:廣玉蘭、桂花樹、松樹)

師:你還看到過哪些落葉樹和常綠樹?

3、師:爲什麼有些樹一到秋天就要落葉呢?

先請幼兒猜測

播放課件,介紹其中的科學原理。

提問:你聽清楚了嗎?爲什麼會落葉呢?(葉片大,有氣孔,水分從氣孔排出,常綠樹的表面有一層亮亮的東西,是蠟質,它能保護樹葉的水分不蒸發)

六、延伸活動:常綠樹一年四季都不落葉嗎?(回到小問號的展板上,讓幼兒帶着這些問題下次再來研究)

活動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動,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積極參與,主動獲得知識經驗,體驗快樂。引導孩子們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這正是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地習得一種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通過關注樹木變化,初步形成常綠樹落葉樹的概念,知道“像柳樹這樣春天樹葉都發芽了冬天樹葉一下子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一年四季都有葉子的,叫常綠樹。”教學活動重過程、重情感體驗、重能力的培養。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準備,要充分考慮材料能在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和價值,以及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形式。那樣孩子就能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收穫。整個活動圍繞着“葉子”,孩子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下學習、感知,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如觀察、比較、語言表達、傾聽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戰性的學習要求。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慾望。

2、通過遊戲活動,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的能力、跳的能力以及各種運動能力。

3、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及活動中愉快的情緒體驗。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發展幼兒運動能力

2、難點:培養幼兒創造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若干,將每張報紙捲成小棒。

音樂材料,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做熱身操。

教師:孩子們,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瞧瞧這是什麼?(出示用報紙做的小棒)天氣真好,我們拿着小棒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引導幼兒跑步進入場地)

音樂:幼兒一起活動身體,做熱身操。(反覆兩遍)

二、 遊戲活動:我和報紙做遊戲。

1、 導入部分。

教師請幼兒將報紙打開,在場地在自由坐下:“孩子們,剛纔大家跳舞跳得真好,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

2、 引導幼兒討論:“報紙可以怎麼玩”?

教師:“咦,孩子們,剛纔我們的小棒怎麼不見了”?(幼兒回答)

教師:“報紙可真有趣啊,我們想想報紙可以怎麼玩”?(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幼兒討論情況:報紙有好多種玩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做成球來踢着玩,有的說可以當成小河來跳着玩,孩子們可真聰明,現在我們就比一比,看誰和報紙玩得最高興。

3、自由玩報紙: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自由玩報紙,剛開始可以探索一個人玩報紙的方法,然後探索兩個人玩報紙的方法,最後可以探索許多個人一起玩報紙的方法。

每當有幼兒想出一種好玩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先請這個幼兒示範,然後帶領大家跟這個孩子一起玩。

4、集體遊戲:

·一個孩子與報紙的遊戲:當作小河跳着玩。

·兩個孩子與報紙的遊戲:作成小路,走着玩。

·多個孩子與報紙的遊戲:連成長城走着玩、做成小球踢着玩、做成木樁跳着玩……

5、小結評價活動。

·引導幼兒將報紙收集在一起,形成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意識。

·表揚幼兒自己創造的玩法,鼓勵幼兒互相學習。

教師:“現在我們應該把報紙怎麼辦呢”?(幼兒回答)教師:“對,我們一起把報紙帶回家,再和報紙玩遊戲吧!希望孩子們想出更多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玩法”。

三、 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報紙做成一朵花,一起表演《蝴蝶花》作爲結束。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開始部分我就利用報紙這一素材,讓他們在變化中的魔術棒指揮下做出各種動作,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爲以下的活動做了鋪墊。在引領孩子進行魔術棒變化的過程中我用簡短的兒歌式語言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也使運動在指令中悄然進行。

在進入玩報紙的過程時,我考慮到了幼兒年齡特點,我就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將報紙變成各種形式進行遊戲,有的幼兒把報紙折成槍的形狀,當小槍,玩起了官兵捉強盜的遊戲。有的則把報紙捏成團,當小球,互相玩拋接球的遊戲。還有的把報紙做“小河”進行跨欄跳等等。在這一環節中,我就做一個發現者,努力發現玩法獨特的幼兒,並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及時肯定他們的創意,以啓發其他幼兒思考。在活動中我除了捕捉幼兒有創意的玩法外,還及時組織幼兒體驗同伴的玩法.喚起幼兒的創造熱情。活動最後我將幼兒自由分成了6組,進行了體育區域遊戲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得都很積極,他們主動的、快樂的參與活動,在自主運動中既滿足了幼兒與同伴交往的需要,有利於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更養成了幼兒的責任心與愛心。

小百科: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爲主的定期向公衆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或電子類報紙。是大衆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出蠶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點。

2、能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初步瞭解兩種植物的相同點。

3、積極與同伴交流,感受觀察探究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孩子收穫的蠶豆和豌豆植株蠶豆生長PPT幼兒記錄單(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1.觀察蠶豆,感知蠶豆的特徵。

師:蠶豆是什麼樣的?我們仔細看一看,還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感知它們的不同。

(1)幼兒自主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的不同點。

師:蠶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3)幼兒有序的觀察並記錄。

(4)師生交流並共同小結。

3.打開蠶豆莢和豌豆莢,進一步瞭解它們的特徵。

4.觀看PPT,瞭解感受蠶豆和豌豆的生長過程。(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結合大班幼兒發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4

一、設計意圖

《綠色的和灰色的》是一首非常優美的詩歌,內容淺顯,語言生動。詩歌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寫得活潑生動,讓幼兒可以感受詩歌中的趣味性,激起幼兒關注自然界的興趣,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從而萌發情感,充分發揮語言教學獨特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而大班幼兒在文學作品的欣賞活動中,已能理解作品萌發情感,因此結合了幼兒已有的語言發展水平,我便設計了語言活動《綠色的灰色的》從而激發幼兒熱愛綠色,保護和嚮往綠色。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教學,幼兒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2、懂得同伴間要友愛,有熱愛綠色,嚮往保護綠色的情感,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含義。

3、幼兒能大膽清楚的表述和安靜傾聽的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家裏或在幼兒園有對森林、小溪、樹葉等有相關直接或間接經驗;有圖夾文的閱讀經驗,請家長讓孩子大量感知綠色、灰色。

2、物質材料準備:製作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入場音樂《杜鵑圓舞曲》、配樂散文詩《森林鳥聲》,綠色、灰色蠟筆每人一支,每人白紙一張,一面綠旗、一面灰旗、散文詩歌背景佈置(森林、草地、小溪、花、魚、鳥、)。

活動重點: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含義

四、活動過程:

音樂《春之歌》入場、帶領幼兒做簡單動作,在情境佈置場景中體驗綠色帶來的意境美,給老師們問好。

寶寶兒們:那邊的景色好漂亮啊!我們一起學小鳥飛過去看看?

(一)圖片引入主題,整體欣賞詩歌

1、圖片引入主題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幅圖片,看看是什麼顏色?

第一幅片:提問:這幅圖片是什麼顏色?(綠色)第二幅圖片:這幅圖片是什麼顏色?(灰色)

2、聽錄音(詩配樂)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很有趣很好聽的散文詩?閉上眼睛聽聽!等會告訴老師你們聽了有什麼樣的感覺?(輕、慢、美)提問:你們聽了有什麼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散文詩聽起來很輕、很慢,這裏景色漂亮、空氣很好,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綠色的小鳥、綠色的樹葉,白色的小兔、還有灰色的狼

3、圖配樂欣賞(屏幕顯示詩歌內容和對應圖片)那我們再一起來邊看邊聽?和你們剛聽的是否相同?

提問:(1)詩歌的名稱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結:《綠色的和灰色的》一隻灰色的狼藏在綠色的草叢裏想吃掉從這裏路過的小白兔,被一隻綠色的小鳥發現了並告訴了小白兔,聰明的小白兔頂着綠葉安全的走過了這裏,灰色的狼什麼也沒吃到。

(二)分段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情節,初步體驗情感。(定格背景)"下面我們來分段欣賞,先欣賞第一幅圖"

(1)欣賞第一段,體驗詩歌第一節的情感,讓幼兒感受狼的狡猾,小鳥的善良。

教師朗誦第一段,問:1、"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爲什麼?"

2、"綠色的草地上出現了誰?(綠色的小鳥和灰色的狼)

3、你喜歡綠色的小鳥還是灰色的狼?

小結:這兒的環境漂亮、優美,空氣清新,因爲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可是在這裏出現了灰色的狼,它想吃掉小兔子,幸好綠色的小鳥告訴了小兔子,所以我們喜歡綠色的小鳥,不喜歡灰色的狼。

(2)欣賞第二段,讓幼兒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

教師朗誦第二段,問:"小兔想了什麼辦法走過了這裏?它爲什麼要頂着綠色的葉子?(舉例:解放軍叔叔穿綠軍裝在野外作戰也是爲了更好的保護自己)我們請幾個小朋友來學學小兔子是怎樣"輕手輕腳"走過這片綠色的(森林、草地、小溪的)小結:小兔子很聰明,頂着綠色的葉子,讓灰色的狼沒發現,才能安全經過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

小兔會安全走過這裏嗎?我們來欣賞下段

(3)、欣賞第五、六段,讓幼兒體驗狼的失望。

教師朗誦並提問:①"小兔安全經過這裏了嗎?"你怎麼知道的?我們一起來學灰色的狼等小兔子的情景。

小結:小兔安全的經過了這裏,因爲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綠色的小溪、綠色的小鳥、綠色的葉子幫助了它,狼—沒發現小兔,只看見一片綠色,所以什麼也沒等到!

(4)教師再整體朗讀、(小朋友願意輕聲跟讀就可以輕聲跟讀)小結:寶貝兒們剛跟着老師一起都讀的還不錯,我們都很喜歡這首散文詩。

(三)、遷移經驗,玩遊戲。

(1)討論:小兔安全地經過了草地,要想謝謝大家給它的幫助,那是誰幫助了它呢?(綠色的小鳥,綠色的葉子、森林、小溪、草地)如果沒有這些綠色幫助小兔,會怎麼樣?

小結:這麼多的綠色幫助了小兔,你喜歡綠色嗎?"在生活中如果看見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我們就應該幫助別人,這樣纔會有更多的人喜歡我們。

(2)玩遊戲:《綠色的和灰色的》(每人一面綠色小旗、一面灰色小旗,小朋友認爲圖片內容能用什麼顏色來表示就舉起相對應的顏色)"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嗎?等一會兒屏幕上將出現一些畫,(畫面內容爲:①優美、整潔的環境;②落淚的小鳥站在被亂砍的樹樁上;③世界各國兒童手拉手;④硝煙瀰漫的戰場廢墟;⑤工廠的煙囪冒着濃煙;⑥小朋友們在植樹。)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畫的內容可以用灰色表示。然後用舉旗(旗幟放座位下托盤裏)來告訴老師,你認爲綠色小旗可以表示就舉起綠色小旗,你認爲灰色小旗可以表示就舉起灰色小旗。(提問:爲什麼舉綠色旗幟?爲什麼舉灰色旗幟?請小朋友說說生活中發現的綠色)

小結:我們要愛護環境、不亂砍樹木,讓我們的家園越來越漂亮。

(四)、聯想創意繪畫(背景音樂"詩配樂"》中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欣賞了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互幫互助,而且還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以用灰色表示,你們都喜歡綠色嗎?那現在老師佈置任務了哦—自由畫畫(內容爲:你聽到了什麼,就畫什麼。你想到了什麼就畫什麼?能做到嗎?畫好了你可以和在座的老師、你旁邊的小夥伴們分享)

1、小朋友拿出紙、油畫棒筆創意畫畫,教師巡視指導(詩配樂爲背景音樂)

2、帶領幼兒出去尋找"綠色"

活動延伸:

1、課後在表演區讓幼兒表演詩歌內容。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哪些事情可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用灰色表示。

3、組織開展"我是綠色小天使"活動,讓幼兒在實際行動中進一步體驗綠色的美好

附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

綠色的森林裏,有塊綠色的草地;綠色的草地上,有條綠色的小溪。

一隻灰色的狼,躲進草叢,等候着小兔做它的美食。

一隻綠色的小鳥,向小兔報告了這個祕密。

一羣小白兔。輕手輕腳,經過這裏。它們的頭上頂着,一片片綠色的葉子,穿過了森林,穿過了草地,穿過了嘩嘩的小溪灰色的狼,等呀等、盼呀盼。它只看見—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和綠色的小溪。

你聽,風兒送來了,那是狼的嘆息。

——唉!

效果分析:

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詩歌接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從而萌發情感,並在此基礎上動作、表情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同時該活動將幼兒體驗美的目標要求有機地滲透於詩歌欣賞過程中。充分,教學獨特的教育功能,不僅提高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力的遷移使幼兒在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中,其情感向着積極的價值取向去發展。

活動反思:

1、通過圖片導入,激發幼兒探索興。通過詩歌欣賞以及穿插的小問題,讓幼兒對故事形成感性認識。通過對詩歌的欣賞,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代表美好的色彩。幼兒試着說出什麼樣的環境是他們喜歡的並去保護它。

2、這是一節大班語言課,在活動設計過程中結合了多媒體教學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比較符合幼兒的活動規律,在教學中使用ppt形式讓幼兒在觀察中去想象,在傾聽中去感悟,能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15

活動目標

1.藉助四季花圃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分成兩份和四份。

2.探索各種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3.通過種花的活動體驗園丁的辛勤勞動,培養幼兒綠化意識。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正方形花壇圖片一張,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話題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圖片。

師:這裏有一些是特定季節的花朵,你能說說它們是在哪個季節開花的嗎?

2.在教師的示範下,幼兒在白紙上繪畫這四種花,並剪下。

(二)實例操作,理解知識

1.出示正方形的花壇。

師:裴老師家的小院子裏要建造一座小花壇,準備種上剛纔的那四種花,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想一個辦法,在這個花壇裏種上四種花卉,並且讓每種花卉所佔的地方一樣多呢?(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要把正方形的花壇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塊,才能保證四季的花卉所佔的地方一樣大。

3.師:觀察一下這個正方形的花壇,怎樣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塊呢?你是怎麼分的?還有沒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4.教師小結:用對摺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後再對摺一下,就能得到四塊形狀、大小都一樣的花壇了。

5.師:小朋友,我們來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用過對摺的方法?(整理跳繩、摺疊小手帕等)

(三)問題拓展,昇華課堂

1.出示各種形狀的紙(長方形、圓、橢圓)。帶着幼兒再次認識一些這些圖形。

2.師:花園裏還有許多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壇,都要種上四季花卉,請你們試着把花壇分成大小不一樣的4塊。

3.佈置任務,幼兒從三種圖形中任選一種自己喜歡形狀的花壇進行等分活動。

4.完成任務,交流挑戰成果:

(1)誰分的是長方形花壇?你是怎麼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圓形花壇怎麼才能平均分成4塊呢?你是用什麼辦法分的?

(3)橢圓形花壇的分法和哪種形狀的分法是一樣的?

5.幼兒將課堂開始時畫的花粘貼在花壇上。

(四)延伸活動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壇能分成4塊同樣大小的花壇嗎?怎麼分呢?

活動反思:

今天的數學教學中,我準備了一些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我邀請幼兒自己來動腦筋先將圓形分成兩份,並且分出兩份的要一樣大。調動了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學習的最好老師,正式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效的和幼兒互動起來。幼兒都非常願意的嘗試,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更能讓幼兒去集中精神思考如何能將物體進行二等分,也能大膽的嘗試各種方法。但是幼兒對“二等分”這個詞是很陌生的,這是需要老師幫助更好的理解。經過這一環節,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的數學學習成爲他們自願進行的、快樂的事情。也使幼兒思想集中,開始研究怎麼樣進行二等分。通過學習二等分之後,已經初步形成了分的概念。接下來的四等分,幼兒們就更容易掌握。

接下來的環節“分蛋糕”,是要求孩子進行四等分。這個提材非常好,使幼兒認識到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充滿着數學知識,使孩子能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並且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逐漸認識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會自願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即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次活動收穫頗多,做爲一個教師應該更注重數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百科:在初等幾何中,二等分是指對幾何圖形進行對稱等價的分割,這裏既有線,也有面。爲了實現二等分,進行面積分割多對應的圖形,以軸對稱圖形爲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