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在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漸漸地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意識也在不斷地增強。以下分析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1

憂鬱自卑傾向。走進青春期,也就漸漸走進了社會成長期,周圍的人、事、環境、氛圍都會影響和決定着一個女孩子的成長與成熟。這時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爛漫的小女孩, 無憂無慮的自然成長期已經漸漸過去。

尤其是當她們邁進了中學的大門,集體的生疏、環境的變化,學業的壓力,競爭的氛圍,都促使她們在未走入社會之前,就感 受到了獨自面對人生的體驗,這些都會在他們心裏掀起巨大的波瀾,這些因素在促其成長、成熟的同時,也會使有些女孩子產生憂鬱、自卑的傾向。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十九歲女孩,這個階段正處於一個女孩最好的青春年華,一般也就是剛上大學,這個階段的女孩在心理方面是比較愛美,愛展現自己的個性,因此是比較喜歡化妝和打扮

同時這個階段的女孩子在追求個性之餘也一樣具有從衆心理,喜歡和身邊同齡人一樣追星、喜歡參與一些當下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樣這個階段的女孩子涉世未深,心理層面來說,心智也算不上成熟,還是比較單純,太過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2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生理特徵會發生一些變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出現一些第二性徵,他們逐漸在身體上開始向成人去過渡,逐漸發育成熟。

那麼同樣地,他們在心理上也會逐漸的發育,同時他們會認爲自己什麼都懂了,所以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會非常渴望獨立的空間,自我意識加強,感覺自己長大了,對成年人說的東西開始質疑,不太相信。

當然,畢竟他們因爲生活經驗不足,所以會經常碰壁,他們又不得不從父母那裏尋找方法途徑或者幫助,再加上在青春期,經濟上也不能夠完全獨立於父母。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出現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看起來表面上他們什麼都不在乎,天不怕地不怕。

但是從衆心理很強,特別在意身邊的夥伴同學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於是他們喜歡標新立異,用特立獨行、奇裝異服、獨樹一幟的髮型等方式來宣告自己的獨一無二性,但內心又擔心脫離集體,內心諸多的衝突也會產生。

所以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我們父母應該隨時接納孩子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情緒。有的孩子會緊張、焦慮、自卑,有的孩子會叛逆、抵抗也會迴避,其實這些也都是成長過程當中非常正常的現象。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有一些擔憂,到了這個時候,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跟孩子去相處?

我常常在講述當中講一句話,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其實只要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是足夠的,你和他之間是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那麼,即便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出現一些這樣的心理的變化,你也不會太過焦慮。

所以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源頭,有了這份愛的基石在,你就可以陪伴孩子走過青春期。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第2張

二、青春期時會出現的主要問題

著名的心理學家埃裏克森定位人生的12—20歲左右爲青春期,我們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心理髮展任務,就是形成“自我同一性”。

所謂“自我同一性”,指一個人能統合自身的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個協調一致、穩定的自我。

簡單來說,就是對於“我是誰”有了一個相對確定的答案。

在人生髮展的這個階段,要整理出關於“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變得分外困難了。

可是, 只有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解答,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否則就會一直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每一個人要順利的完成青春期的蛻變、建立起自我同一性,首先要了解和克服的,是這個時期特有的心理現象:過度的自我關注。

正在經歷青春期的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自我形象,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大家就好像生活在舞臺的聚光燈下,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受到別人的關注和評價。

曾經有一個老師給我分享她的學生的故事,因爲學業壓力大,每次考試前總會緊張的滿身冒汗,甚至不願參加考試。我問他爲什麼不願意,他說擔心如果成績不好,別人就會覺得他笨,看不起他。當問到“究竟誰會說你笨”時,他愣了一下,說:“所有人,所有人都會說。”

這個學生的問題就在於,一方面,他生活在別人的目光裏,覺得別人都在評價自己,可另一方面,這個“別人”是非常籠統的,是自己假想出來的。

他看似很在乎他人的評價,可實際上,他對他人真實的想法根本不在意,他內心中最關注的,還是他自己。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有這種特別的自戀。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第3張

因爲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需要從他人的評價中,拼湊出自我的形象和概念。

越是找不到“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越關注自我。

這種過度的自我關注心理,會帶來兩種典型的反應:

一種:是對外界標準非常的順從

既然別人的評價很重要,那我就按別人的評價來。別的同學都在網絡遊戲中廝殺,那我也要想方設法的參與其中;別的同學都在穿名牌,那我也得絞盡腦汁亮出衣服和鞋上的大LOGO。

這樣一來,他人的評價就變成了自我評價的標準。如果我得到了他人的認同和讚揚,我就很有融入感,得意驕傲。如果得不到,我就會陷入不被認可的自卑之中。

如果孩子日常的行爲模式就是順從他人的評價,那這將很難發展出堅定的自我認同,只會失去自我,變得沒有主見。

另一種:是對外界標準非常反抗

想想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通過反抗父母,來宣示自己的獨立。

父母覺得應該好好學習,我偏覺得學習無用;父母讓我少玩手機,我偏將手機視爲摯愛……父母越是批判,我們就越是反抗。

因爲我們就是想要通過堅持特立獨行的行爲,來告訴他人:“我與你不同”,從而確認“我是誰”。

可是,刻意的反抗也是另一種的在乎,因爲我們要確認的價值,還是建立在我們所反對的東西的基礎上。

因此順從和反抗其實是同一種東西,只是表現出來的面目不同而已。在這兩者之上都很難建立起自我同一性。

三、如何才能獲得自我同一性呢?

電影《無問西東》給出了答案,清華學生吳嶺瀾文科成績全部滿分,而理科卻都不及格,這讓專業是理科的他深受打擊。

在和老師梅貽琦談話時,梅老師問他爲什麼不轉到文科,他坦言道:因爲當時最好的學生都會選擇讀理科。

梅老師便問他求學的目的是什麼,問他對自己是否真實。吳嶺瀾不解地說,我不關心是否對自己真實,每天我把自己交給書本就夠了。

面對這樣的回答,梅老師告訴他:“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之中,有一種盲目的踏實,但卻喪失了真實。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內心深處洋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和喜悅,這就是真實。”

所以從這裏我們得到了自我同一性獲得的標誌,是對自己的真實在自我統一性探索完成後,我們的關注點就會慢慢的從外部轉移到內部,也就是從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轉變爲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可。

這時候的我們,既不會盲目的順從他人,也不會刻意的叛逆,我們學會了爲自己的選擇負責,能夠接受不同、容納矛盾,形成對自己的忠誠。

要達到這樣的發展目標,着實不易,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的成年人都還沒有完成自我統一性的探索。

進入青春期後,大家會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和機遇,不可避免的會感到困惑和煩惱。

事實上,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面前,你們所產生的種種喜憂參半、患得患失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從人生髮展的角度來看,這些擔心和疑慮體現了你在尋找自我同一性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

你不必因此而感到焦慮,因爲這是我們必經的人生髮展階段,也唯有經過這樣的探索,我們才能建立好自我同一性,找到真實的自己。

在最後我要提及在青春期的時候,或者說在成年之後,如果我們想要去建立好自我同一性,有一條最爲簡便的途徑——閱讀。

在這裏要提到的閱讀,它並不是說閱讀某些工具書,而是真正的'去閱讀世界文學名著,用文學作品來構建自己的價值觀。

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都是通過一本又一本的世界文學名著來建立起來自己的三觀的。

所以如果作爲一個成年人,你沒有在青春期的時候進行過這樣的探索,那麼你可以在之後成爲父母的時候,陪伴孩子一起去閱讀,而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在探索我是誰的過程當中可以去採用的一個方法和途徑。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3

青春期孩子怎麼教育與管理

1、教育青春期孩子應該要與孩子平等交流

現在,關於青春期教育的話題越來越引起家長的關注。令人尷尬的是,雖然太多的父母明白了要給予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關懷,卻苦於無法與孩子進行正常交流。

2、家長要有青春期意識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青春期變化感到突然,沒有思想準備,更不必說有預先干預的理念和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這些家長由於沒有青春期意識,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後知後覺,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現,只是一味強調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緒就會煩躁不安,進而直接影響對孩子無端干涉的頻率、範圍和方式,引起進入人生第二加速發展期孩子的強烈不滿。

19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第4張

3、教育孩子要實現好兩個過渡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個非常美妙、奇異、燦爛的時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體驗着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性意識的覺醒,體驗着自己的長大,他們“變得有主意了”,就是因爲他們自覺長大了,成人心態在他們內心正迅速膨脹。面對他們,父母必須逐漸實現從父母心態向成人心態的過渡。

4、教育孩子要從生活入手去改變

青春期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讓孩子獨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養成處理自己生活瑣事的習慣,否則事事代勞,反而會與他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相矛盾。

5、教育孩子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着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着幹。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