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寶寶敏感期是指在特定的時期對於某些技能有一個快速掌握的過程,敏感期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了解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1

一、語言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大人說話的口型開始學會模仿,學會咿呀學語,被稱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二、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歲之間,孩子對於認識字符、書寫字符產生了各種興趣。

三、閱讀敏感期,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4-6歲之間,孩子對於閱讀能力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看書、讀書.

四、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歲,孩子一般喜歡有一定秩序的環境,認識事物和熟悉事物。

五、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歲的孩子,能夠對聽覺、視覺、味覺、觸覺這些器官產生敏感的時期.

六、細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在1.5-4歲之間。

七、動作敏感期,一般大動作敏感期是在1-2歲,小動作敏感期是在1.5-3歲。

八、社會規範敏感期,一般是在2.5-6歲。

九、性格敏感期,一般在4-5歲之間.

十、文化敏感期,一般在6-9歲之間。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捕捉兒童敏感期呢?

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兒童,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敏感期不僅是兒童學習的關鍵期,也是影響其心靈、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如果他們的內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家長教師沒有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兒童的心裏就會紊亂,容易亂髮脾氣,甚至變得乖戾。

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爲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捕捉兒童敏感期,家長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兒童爲有能力的個體。兒童是天生具有學習能力,他們會循着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爲“更有能力”的個體。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兒童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細心觀察兒童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兒童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爲兒童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兒童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兒童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兒童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兒童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兒童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2

敏感期介紹

兒童的敏感期是指兒童對某一項技能技巧和認知能力的掌握有一個最迅速、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這個時期若成年人給予孩子適時適地的教育,提供有利於孩子某一項技能和能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內心洋溢着喜悅,對這項他熱愛的技能技巧和認知能力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精神,並在自身的活動中反覆積累經驗,直到獲得這項能力。

爲人父母需耐心期待孩子的敏感期的'出現,因爲當孩子洋溢着學習的喜樂時,他們纔會完成精神上和能力上的成長!被“敏感期”所催促,而和環境產生互動的兒童,將有着燦爛的喜悅,其精神的成長更令人不可預料!瞭解孩子的敏感期,瞭解孩子成長的需要,給孩子每個發展階段最恰當的人生呼應,爲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協助好孩子成長,是爲人父母的必修之課。

父母若能瞭解孩子各種敏感期的特徵,即可減少互動中的衝突,並分享孩子的成長喜悅!

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幹食物的關鍵年齡,之後就能伸手抓東西;9個月~1歲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開始;1.5歲前最需要建立安全感,這個階段父母的行爲會決定孩子的心理髮展是否健康,併爲孩子今後的社會行爲奠定基礎;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第2張

2~3歲是觀察、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但他們對行爲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教他們識字閱讀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則;2.5歲~3.5歲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讓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3歲觸覺、熱覺、重量感覺的練習;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4歲嗅覺與味覺的練習;

4~5歲兒童視覺的練習;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爲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5歲顏色記憶的訓練;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6歲特別愛問問題,我們面對孩子的一顆帶有無限渴望的求知的心;兒童的性格到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形成了,性格的形成不是源於外在的榜樣或是壓力,而是依靠他的本能形成的;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3

怎麼幫孩子度過攀比敏感期?

這個階段父母的做法格外重要,引導得好,孩子就能找到內心真正的富足,而不是盲目依賴於物質,否則,就真的可能掉進虛榮、攀比、別人有我也必須有的“深淵”了。既然孩子的心理需求是獲得同伴的接納和認同,那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認同。真正的認同,不在於擁有的物質相同,而在於交流的志同道合。

真正的融入一個團體,也不是簡單的從衆壓制自己,而是發掘自己的優點,並讓它在人羣中佔據一席之地

具體到某個東西到底滿足不滿足?能夠且有必要的,可以實現:比如要個自行車跟小朋友一起騎,帶着去動物園看同款動物,是可以滿足的。

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給你買自行車、帶你去動物園,並不是因爲簡單的“別人有你也要有”,而是它們可以幫助你鍛鍊身體、開拓視野,它們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事。不能夠且沒必要的,可以明確拒絕,並告知原因:就像孩子要求買電動車的那件事,我自然是沒有答應她,但我非常認真的跟她一起進行了分析:

1、爲什麼想要買?

很簡單,想跟小朋友有一樣拉風的體驗,有共同的感受作爲談資。

2、是否真的需要買?

爸爸媽媽開車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奶奶出門大多步行或自行車,目前我們的交通工具夠用,如果再買電動車,佔地方不說,還會造成浪費,因爲總會有一件要閒置下來。

你與小朋友擁有的可能各不相同,但重點是要看它給我們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不管是電動車,還是汽車,重點是能夠按時接送你從家到學校。

3、能否通過其他方法實現?

媽媽可以偶爾租一輛電動車接送你上下學,或者哪個週末,媽媽借下鄰居阿姨的電動車帶孩子專門兜一圈~

你一樣可以過“坐電動車”的癮。

4、沒有共同經歷可聊時,你可以聊什麼

正是因爲每個人不一樣的經歷,互相分享,大家才更開心。我們應當肯定別人的經歷,但是也儘可以描述自己的經歷,我相信別人也會感興趣。

各個不同時期的敏感期 第3張

無論能不能滿足,父母都需要幫助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他們所追求的“被認同”。有的媽媽可能覺得,那些“一聽就不現實的願望”真的有必要如此認真的跟孩子分析嗎?我認爲非常有必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價值觀、以及金錢觀不是解決一兩個問題那麼簡單,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比回答“是與否”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思考。孩子將來還會有很多很多“願望”,比如鄰居寶寶的同款拉風玩具、長大後鄰座同事的同款奢侈品包包,老同學的同款大房子……這些“攀比”不該由父母替他一一決定應不應該。

不要用父母的侷限性,去框定孩子的未來。你覺得並不重要,不代表孩子也這麼認爲。你現在做不到,不得代表孩子就連想都不該想。拒絕孩子的時候,我很喜歡用英文中一個單詞,not

yet。

不是No,只是not yet——不是現在。

不是No,只是not yet——尚未達到。

不是No,只是not yet——還沒擁有。

我們不需要急着判對錯,評是非,我們只需要說事實。只需要讓孩子明白,豐富、充足的物質背後是勤勞的雙手和淵博的學識,如果你想要,只要腳踏實地、努力奮鬥,你就能夠得到它。

孩子攀比敏感期時間

4、5歲後孩子有一個重大的變化,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分享。你會發現,以前自己嚴防死守的東西,開始願意拿出來分享。

此時的分享,除了延續了3、4歲時單純的可以得到更多玩具、樂趣、朋友之外,還增加了一層“顯擺”的成分——分享還能得到他人的羨慕和被喜歡的滿足感。

當然,孩子們也經常覺得別人的東西不錯,希望擁有或申請加入他。這些都是社交驅動,在這個時候,兒童的自我意識形成跨了很大一步。但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這個時期孩子們喜歡的,並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好東西”,而是一切他不擁有的,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那句:別人家的東西都是好的。

他們家有大房子,小朋友還有自己的遊戲房,我也想要。

他們都有自行車,我也想騎。

班上好幾個同學都去過動物園了,我也想去看動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