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孩子不聽話,很多父母會用孩子最怕的東西來恐嚇或威脅,孩子雖然乖乖聽話了,但對他的心理造成傷害。接下來說說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1

1、“你再不聽話,XXX就來把你帶走!”

“你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來把你抓走!”

“不穿衣服會生病,讓醫生把你帶去打針!”

“哭鬧的孩子最不乖,再哭就讓老師把你關進小黑屋!”

這些角色中,要數“警察”對孩子最有威懾力了,一提警察,孩子立馬乖乖就範,眼神都開始變得膽怯起來。

但是家長們行行好吧!你真不擔心孩子對這些角色的認識產生非常大的偏差嗎?

用警察威脅孩子,孩子會以爲警察的主要任務就是“抓小孩”,萬一哪天遇到危險情況了,孩子會全然不知自己可以向警察求助。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用醫生來威脅孩子,孩子會打心底裏認爲醫生就是負責給孩子“扎針”的,萬一哪天孩子生病了,一見到醫生孩子就哭得昏天暗地,這不都是家長惹的禍?

用老師來威脅孩子,孩子還沒上學,就開始有厭學的情緒了,我們把老師描述成了一個可怕的角色,孩子還怎麼可能會喜歡上老師呢?

五歲前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遠不如成人。如果我們經常在孩子的面前扭曲這些事實,孩子便會缺乏對事物的分辨和認知能力,甚至會形成不正確的是非觀,讓他們對警察、醫生等職業產生曲解和恐懼感。

我們常常看到類似這樣的新聞:國外某4歲孩子,遇到危險時鎮靜應對,撥打報警電話求助,警察及時趕到現場,孩子獲救。

我們感嘆,國外的孩子就是有素質啊!

其實我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的,但是我們一開始就錯了!在孩子的面前,我們把警察描述成了只會抓小孩的壞蛋,而不是在遇到危險時可以幫助孩子的“超人”。

2、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有些媽媽,不見得會用警察、醫生、老師來威脅孩子,但是她們可能會使出一個更“厲害”的.大招,幾乎所有聽到過這句話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恐懼害怕求放過。

這句話就是:“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與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話還有: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還耍賴皮,媽媽就要被你氣死了!”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2張

這樣嚇唬孩子,大人不癢不痛,甚至很大程度上,還能達到“馴服”孩子的效果,但是,孩子的內心到底經歷了多大的恐懼,我們毫無察覺!

回想我們養育孩子的最初階段,我們因害怕孩子沒有安全感,每天忙得再辛苦,晚上也要陪孩子入睡!我們因擔心孩子會有分離焦慮,每天都要求自己做到高質量的陪伴,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玩ta喜歡的遊戲,講ta喜歡聽的故事書。

這不就是我們辛辛苦苦地築建孩子內心安全感的過程嗎?

但是,我們爲何會爲了讓孩子聽話,而用一句話毀了自己長期以來的努力,讓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轟然崩塌呢?

3、教育孩子有更好的方法,別隻知道恐嚇ta

事實上,只有“無能”的家長才會恐嚇孩子。因爲他們對孩子缺乏應有的耐心,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讓孩子聽話,只好使用“恐嚇”孩子的捷徑,來讓孩子乖乖聽話。

當我們耐心聽聽孩子的聲音,我們就能知道,其實他們的“不聽話”後面,並沒有隱藏着一個不乖的壞小孩,而是他們對很多事物的理解,跟我們成人不一樣。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3張

只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只有用孩子能聽明白的話和ta交流,我們才能真正讓孩子聽話。

所以,我們需要學會的是,如何正確地讓孩子變得聽話!

(1)理解孩子行爲特點、心理特點

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的不一樣,表達能力也有限。

打個比方,一個孩子不喜歡刷牙,可能僅僅是因爲牙刷太硬了。但是他對牙刷的認識非常有限,以爲所有的牙刷都是這樣的,所以他不會要求換一把牙刷,而是直接抗拒刷牙這件事。

這種情況下,只有父母細心觀察、耐心詢問,我們才能知道,原來孩子不愛刷牙,僅僅是因爲牙刷太硬的緣故,而不是因爲不聽話。

(2)道理講不通,靈活來處理

當媽的都有經驗,如果孩子不愛吃飯,我們跟他說一百遍“吃飯的重要性”,孩子都很難聽得進去,這時我們要深深明白一點,孩子真的不是大人,如果管教孩子僅僅是講道理這麼簡單,那麼全天下的人都不會覺得教育孩子有多難了!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4張

所以,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就要改變自己的應對方法。

孩子不愛吃飯時,我們可以和孩子玩一個“小動物吃晚餐”的遊戲——

媽媽:好啦,現在你是一隻小熊貓,小熊貓吃竹筍了喂!

孩子張大嘴巴,吃了一口飯。

媽媽:現在你是一隻小松鼠,松鼠來吃一口松果可以嗎?

孩子又開心地吃了一口飯。

……

也許很多媽媽會想,就是給孩子喂一頓飯而已,值得我們編那麼多故事、費那麼多精力嗎?

當然值得!用心教出來的孩子,跟從小被大人“嚇大”的孩子,差別太大了!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5張

(3)學會跟孩子談判

媽媽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玩得正起勁,但是到時間回家了,孩子還要繼續玩。

媽媽:寶貝,我們回家吧?

孩子直接無視,或者回你一句:“不回,我還要繼續玩!”

以上的對話重複了很多遍,媽媽多次讓步,孩子還是不聽,媽媽開始怒了:“你回不回?不回我就不要你了!讓你玩個夠!”

孩子哇的一聲哭了!

這不是媽媽威脅孩子的經典橋段嗎?

如果我們用談判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效果就不會是這樣的了!

方法1:我們回家吃了飯,再出來玩好嗎?吃飽了纔有力氣玩,還能順便把你的小皮球帶出來玩哦!

方法2:如果你真的還想玩,那麼媽媽再等你五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好嗎?

方法3:媽媽很餓了,怎麼辦?你願意陪媽媽回家吃點東西嗎?(此處還可以飆演技)

……

總之,以我們成人的閱歷經驗,變着方法來,總能有一種方法可以說服孩子如果孩子的表現超過你忍耐的極限了,你甚至可以把孩子直接抱走,告訴他:“我們真的該回家了!”

這樣做,至少要比你用負面語言來恐嚇孩子強得多!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2

“別哭了,再哭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這是大多數家長慣用的“哄孩子”伎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麼狼把孩子叼走,讓醫生把你抓走,再或者用老師恐嚇孩子,這樣的行爲都是不可行的。

前段時間,六安市就出現了這樣一位走丟的孩子。民警趕到時,孩子看到警察叔叔,不僅沒有放心,反而哭得更大聲了。過程中警察叔叔不斷地在安慰着小朋友。可小朋友總是一直在哭,最後才被家長領走了。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6張

其實這就是家長的恐嚇式教育發揮着作用。小孩的父母總是嚇唬孩子: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導致孩子一直認爲警察叔叔是壞人。而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在真的有危機時,不能及時尋求庇護。

家長應該慶幸這次事件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危害,如果有人僞裝成父母的同事,而孩子又以爲警察叔叔不是好人,會不會影響旁觀者的誤解,從而導致“認賊作父”。從另一方面幫壞人拐賣孩子呢?

這還僅僅是一個警察叔叔,我們家長常用的其他招數會不會導致,孩子長大之後,有病不敢看醫生,有困難不敢求人幫助,從而導致其他結果呢?

可以,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半年前我看過一段視頻,講的就是,家長小時候對孩子撒下的彌天大謊,對自己今後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這樣的“恐嚇式教育”並不適用,是真正的毫無用處的教育方式,只管一時,不管一世。還會給孩子留下其他的陰影。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7張

不久前,一個母親因爲孩子不好好學習,把孩子扔到淺海里嚇唬孩子。

孩子的哭聲甚至引來了旁觀者及警察。都知道國人大多喜歡看熱鬧,不喜歡管閒事。這種情況下有人報警,說明了這位母親對孩子行爲的慘烈,甚至讓旁觀者以爲孩子已經受到了傷害。

這種教育方式有沒有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個行爲一定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陰影,多久也不能忘記,更嚴重者會導致孩子人格分裂,副人格幫助主人格承受壓力、傷害。讓孩子患上精神疾病。

大部分家長恐嚇的理由,就是這種方式確實讓孩子從行爲上做到了改正。其實偶爾地採用“恐嚇式教育”也是可以的,基本上沒有一個家長小時候沒受到過自己家長的恐嚇。但這種方法只能用一時,不那個經常使用,也不能超過孩子所能承受的“度”。

別再這樣恐嚇孩子後果很嚴重 第8張

經常的讓孩子處於恐懼之中,會導致孩子身體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大家都知道,貓有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和人類分泌的這種物質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過度就會導致貓咪的應激反應,從而造成死亡。這點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的。而且我們要知道,孩子對恐懼承受的能力遠遠不如大人,只是比貓的應激反應要好上不少而已。

所以,不再採用恐嚇式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或許猝死離孩子很遠,但遇到危險要找警察這點可是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正確地理解遇到危險時,警察叔叔是可以信任的人。

不要再拿警察叔叔,護士姐姐,老師來恐嚇孩子了。正確引導孩子吧,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