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我們都知道懶惰不太好,但其實真正的聰明人,不會把自己搞的毫無頭緒、忙前忙後,而是懂得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獲得更多的收穫,因此會偷懶也是一種能力,下面來看看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1

1、懶人懶法,纔是高效率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懶人”統治世界》,裏面就提到,以最少的經歷出色地搞定工作,獲得理想收入,進而享受生命,是你人生最美好的狀態。

懶人創造了世界,不想走路,就發明了各種代步工具;送信很慢,便有了互聯網通訊,身邊一切便捷的科技,出現的初衷都是爲了讓我們更快捷的生活,再通俗點說,就是懶辦法。

其實對於我們的工作也是如此,與其說是偷懶,不妨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恰當的方法,把工作中該省掉的環節都給簡化,

讓自己的精力投入在自己核心重要性的事情上 ,這纔是最高效能的工作方法。比方說計算數據太難,那可以熟練掌握處理數據的工具,讓工具代替頭腦,這種偷懶,最值得我們提倡。

2、會偷懶的人,反而混得更好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勤勞爲本,偷懶可恥。但其實職場上,沒有功勞,苦勞一文不值,你的努力並不之前,你爲公司創造的利益纔是真正的資本。

在職場上,結果比勤奮更重要;目標比瞎幹更重要;效率比苦幹更重要。所以會偷懶的人,不過是看透了這一點,知道在前三者上下功夫,高效的思維總比按部就班的低效更實在。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就像之前網上有過這樣一個辯論,小A和小B兩個員工,小A平時在規定時間內下班,工作完成的盡善盡美。小B總是在下班後還努力工作,試問這倆人誰會更受領導喜歡。

不少人覺得小B會更討人喜歡。短時間內,確實他的刻苦足以感動領導 ,但在結果面前,還是小A更有說服力。

因爲他工作效率高,執行力強,小B做的都是些無用功,看似努力,其實辦事拖延、毫無章法。

3、提升效率、學會偷懶

勤奮和懶惰,一定意義上來說並非完全對立,一個職場老手,肯定懂得調節勤奮和懶惰的狀態。

他們會在重大事情上投入全部的精力,也會在中間階段緩和下來、安心休息,在更重要的結尾處拿出十分的精力來應對。

會偷懶其實是非常高級的思維模式,因爲這可以讓我們用更少的資源獲取更多的收益,能動腦子去實現的事情,就不要動手,這也是腦力勞動和苦力勞動的區別。

身上可以懶惰,這樣思維就可以勤奮,知道總結更省事更高效的方法;知道藉助身邊的工具和資源;知道強化事情的優先級,這纔是一個真正的職場高手,一定具備的能力。

馬雲曾說:不要死工作,而要帶着腦袋工作,別讓無效努力困住了自己,不妨試着讓自己成爲一個“會偷懶”的高效能人士。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2

1、結果比付出更重要

職場中看的是業績,看的是成果,爲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和效益,而不是付出了多少。

有些人並不是“以結果爲導向”的工作思路,隔壁的小尹每天都很忙,一來公司就在忙了,繞着各種工作,忙的團團轉的感覺,要問他,你一天忙些什麼了,他可能都說不出來。

小哈同學在工作之前,確定好自己的本週工作目標,會明確要做什麼工作,每天的工作重點就有了,安排好主要工作,再做次要工作,工作不瞎忙,還能及時圍繞目標進行調整。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第2張

2、方向比盲幹更重要

磨刀不誤砍柴工。工作中最怕的事情就是瞎忙。

上級公司近期下發了一個離退休人員的調查工作。

小崔接到通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認真看通知,不管自己有多忙。經過研究通知,明確了調查範圍,只限於離休幹部,由於人數不多,兩天之內就上報了報告,小崔依然每天準點上下班,從不加班。

但是另外一個市公司的小肖接到通知後,只大概看了一遍,就開始急急忙忙開始工作了,給公司的離退休幹部打電話,挨個調查了一遍,足足忙活了一個星期,天天加班,結果不但超過了上報期限,而且,他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無用功。可見,方向真的比盲幹更重要。

3、效率比苦幹更重要

準點上下班未必就是偷懶。而每天加班的人未必也就是勤勞。

朋友的部門裏新招聘來一個女學生,負責人力的一些工作。公司是國企,下班比較早,有時候在晚上六七點的時候,還看見她還在加班幹活,感覺新人就是勤勞,晚上還在加班。但是部門裏對她評價並不高。

我還很好奇爲什麼,後來,我去她辦公室的時候,終於知道了:她在使用Excel的時候,根本不會使用簡單的函數,譬如sum之類的,她都是通過計算器去算。儘管她每天累,還加班加點工作,但是完成的事情並不多。別人半個小時搞完的工作,她得三個小時才能做完。

職場中,沒有效率的工作,就是浪費時間。

記住這三個準則,學會偷個懶,不要盲幹、瞎幹、苦幹。

1、明確方向

大家都知道“南轅北轍”的故事吧。

楚國明明在南方,想去楚國的魏國人卻偏偏往北方走。路人勸阻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跑得再快,也是到不了楚國的。魏國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的馬快,帶的路費多着呢。路人積極勸阻他說,雖然你帶的路費多,可是你的方向錯了,路費再多也只能是白花。那個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國的人,卻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麼難的,我的車伕趕車的本領高着呢!

南轅北轍的魏國人,這在我們看來似乎就是一個大白癡。

但是在職場上,這樣的人卻比比皆是。他們有着如魏國人一樣有利的條件,年輕、聰明、有幹勁,但是他們卻很少反思自己選擇的方向是否有錯。很多時候都是白白做了無用功,羨慕同事成功的同時,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誤到底在哪裏。職場上有些人目光不夠長遠,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還一直堅持,不懂得調整自己的方向,結果使自己陷於忙忙碌碌和無所作爲的境地。

而那些看似偷懶的人,他們之所以能獲得領導的賞識,從而升職加薪,原因便是善於把握前進的方向。

當領導安排給他們任務時,都不急忙下手,而是看準了方向再下手。

有一位諾貝爾獲得者在談到他的成功的經驗時說:“從容思考,從速實行,方向永遠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錯了,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勞無功。可見,方向真的比盲幹更重要。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第3張

2、注重效率

有的人埋頭苦幹一天,有的人輕輕鬆鬆玩兒半天、幹半天,最後成績一樣。相信這樣的例子,職場上很多。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大原因便是效率問題。有的人效率高,有的人效率低,而偷懶的人之所以能升職加薪,原則上是贏在了工作效率上。

我們都知道,德國人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和職業技能,雖然工作速度看起來很慢,卻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是因爲德國人的工具化思維。德國人在處理事務時,要求對細枝末節一次到位,而且中間要求不能被打擾,不能被中斷。

而國內的辦公習慣,經常是事情A做到一半,事情B就來了,事情B剛還是做,事情C又來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內人員一天做了100件事,可能只成功了10件;而德國人一天只做了20件事,但是成功了20件。切斯特菲爾德曾說: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一個做事沒有效率的人,要麼被自己的團隊淘汰,要麼會拖垮整個團隊在市場中被淘汰。

相比之下,一個注重效率的人,則永遠都不會被人羣淹沒,他甚至可以幫助自己的團隊在戰鬥中出奇制勝。我們很難想象一位不注重效率的員工,會得到領導的認可,會得到升職和加薪。從員工的角度來說,要想得到這些,最可靠的路徑便是“儘量滿足領導的終極期待,讓自己成爲最理想的員工。”

這也就意味着,除了忠於組織、善於執行之外,你還要注重效率。偷懶的人有自己偷懶的能力,高效率的工作水準正是領導器重偷懶員工的最大原因。

3、懂得拒絕

很多人看了《歡樂頌》,都比較喜歡裏面的關雎爾。

因爲她人長得甜美,心底又好。但是她也常常爲人詬病,正是因爲心底太好了,她不太懂得拒絕別人。關雎爾很多時候加班加到很晚,都是因爲幫助別人做事。終於有一次,同事又生病了請她完成剩下的工作,最後也是她簽名確認。同事做的那一部分錯漏百出,經理知道後卻只責罵了關雎爾。因爲最後簽名的是她,所以出了責任都要她來承擔。而那個同事,出事之後一句話都沒有替她說,也沒有一句安慰。

關雎爾的這種職場行徑,其實也是今天許多職場人士的寫照:

雖然職位不高,但一個人就能扛三四個人的活兒,對同事的請求來者不拒。

最後,溫暖了別人,卻累死了自己,有時候甚至還影響了自己的職場生涯升遷。

有句話說得好:不懂得拒絕,是一個陷阱,這意味着你可能承擔了不必要的行爲,沒有回報甚至還要背鍋。

爲什麼那些看似偷懶的人,卻反而混得好呢?

因爲他們懂得拒絕,不會一味答應幫同事的忙。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第4張

甚至有時候領導安排下來的任務,他們覺得分配不合理,也會委婉地表達予以拒絕。

一個懂得拒絕的人,更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而不懂得拒絕卻又常常抱怨的人往往會吃力還不討好。

畢淑敏曾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所以在職場上,我們要學會拒絕,不僅可以節約雙方的時間成本,還可以讓自己專注做事。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需要一定的拒絕能力,才能夠讓自己立得住腳。

在職場上,那些“偷懶”的人,看似表面在偷懶,其實勤在思考。

而那些“勤奮”的人,是勤在表面,懶在思考。

所以,請記住這三點,學會偷個懶,不要盲幹、苦幹!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3

減少疲勞感,高效工作

1、給自己留一個 “偷懶日”

偷懶日是正念指導者釋一行提倡的休息方法。他創立了一個名叫 “梅村” 的正念研究所,這家研究所設立了一個一整天只用於休息的偷懶日。這天不安排任務,參與者可以步行冥想、輕鬆讀書、給家人寫信等等。

偷懶日後,參與者會更有效率地完成之後的任務。

面對大量事務時,我們可能覺得抓緊時間不休息地工作,能夠最快地完成任務。可這樣也許會陷入工作壓力與擔憂中,無法提高效率。

不妨留個 “偷懶日”,讓自己暫時從工作壓力中跳脫,恢復能量。

在偷懶日可以做些什麼,能更好地休息呢?

接觸大自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和朋友約着去爬山,到湖裏划船 —— 呼吸自然的空氣,聽鳥的叫聲,觀樹賞花。讓自己從日常環境中跳出來,暫時忘掉對工作和生活的擔憂。也可以接觸美的事物。比如欣賞一幅畫,聽一聽音樂,或者埋頭做件喜歡的事,它們會觸發大腦的獎勵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放鬆。偷懶不是懶,是種智慧休息的方式,來恢復能量、面對挑戰。

爲啥越是懶人越聰明 第5張

2、寫下擔憂,進行認知重評和調整

擔憂並不總是客觀的,壓力大可能是高估了工作任務,低估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妨先將自己的擔憂寫下來。

例如,大叔同事寫下的擔憂是:

“工作完成不了”、“我可能被辭退” ……

接着對擔憂的想法進行重新評估。

“工作完成不了” 這個想法是客觀的麼,還只是自己的擔憂。對工作任務進行重新規劃,或許就可以完成。

“被辭退” 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或許只有 5%、10%,基本不可能發生。目前只要儘可能努力完成,實在完成不了也可以找人幫忙。

一旦我們意識到頭腦中不可控的擔憂,並重新思考和評估後,擔憂的程度就可能下降,進而降低能量消耗。

3、培養隨時切換工作和休息模式的能力

之前,大叔每次下班後,都還會想 “文章的結構是不是還有問題?”、“表達還可以再優化”

當然,躺在牀上的大叔,是不會爬起來去改稿子的。

我的身體和主觀意願,雖然從工作切換到生活了,但大腦依舊處於工作模式,很難獲得好的休息。

怎麼做可以培養隨時切換模式的能力呢?

巴浦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中,將食物給到狗的同時,搖動鈴鐺,狗分泌唾液。

重複很久後,不給狗食物搖動鈴鐺,狗也會分泌唾液。

通過訓練的方式,狗的唾液分泌與鈴鐺聲形成條件反射。簡單來說,聽到鈴鐺聲,狗的大腦就知道有食物吃了。

很長一段時間,大叔下班回到家就洗個熱水澡,然後放下工作開始休息;上班路上聽激昂的音樂,到公司就開始工作。

慢慢的我發現,大腦好像知道 “洗完熱水澡是要休息,聽音樂是要工作”了,能較快在休息和工作模式中切換。

大腦能積極配合自己的 “休息”與 “工作”意願,真是一件令人輕鬆和幸福的事情。

我們希望自己能燃燒更久,釋放更多能量,取得更多成績。

只是別忘了,有時候也需要給大腦放個假,給心靈做個 spa。

累了的話,在正確的放鬆方式下,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吧。

工作和生活或許辛苦,但也要抽時間好好愛自己,打工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