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春暖花開,老人在清晨或黃昏時分多到戶外走走,有利於身體健康。對於老人來說,散步也是有講究的,選擇最合適的散步方式,下面來看看老人散步算算步速的相關內容。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1

春暖花開,老人在清晨或黃昏時分多到戶外走走,有利於身體健康。對於老人來說,散步也是有講究的。從速度上來講,我們把散步分爲慢速(每分鐘60—70步)、中速(每分鐘70—90步)、快速(每分鐘90步以上),老人散步時不妨留心算一算,根據自身情況,,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

血壓高適合慢速散步。對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分鐘60—70步的慢速行走較適合。速度過快會使血液循環加快,血壓升高,容易發生危險。這類老人最好的狀態是散步30分鐘左右,細汗微出,心率不快不慢,並且沒有頭暈、噁心、過度疲勞的感覺。患有下肢動脈硬化的老人,也不宜快速行走,否則容易導致血管順應性降低,彈性下降,而慢速行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

腦卒中康復期適合中速散步。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肌肉力量已開始下降,健康狀況不佳,腦卒中則雪上加霜,留下偏癱等後遺症。每週堅持散步3次以上,可有效改善運動功能,促進腦卒中的後期康復。腦卒中患者散步速度不宜過快,時間不宜過長,每次20—30分鐘最好。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也可以選擇中速散步,鍛鍊心肺功能。

快速散步預防關節炎。人在行走時,肌肉就像一個轉動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臟。快步走路可以加快肌肉的運動,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因此,只要沒有常見慢性疾病的老人,都可以適當加快散步的速度,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堅持30—40分鐘。在確保無障礙的條件下,可以跨大步,速度適當加快,步姿敏捷,擡頭挺胸;肩部保持放鬆狀態。長期堅持快走,可以有效預防關節疾病;但對於已經患關節炎的老人則不適合,會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從而引起關節疼痛和腫脹,這類老人更適合中速或慢速散步。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 第2張

此外,胃病患者散步時可以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週,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幫助改善胃腸道功能;有腰腿痛的老人可以試試倒退散步,雙手叉腰,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可適當緩解腰腿痛;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以增強胸腔功能,對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都有益處。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2

散步是生活中最簡單的鍛鍊方法,它可以緩解壓力,鍛鍊身體等等,有很多的好處,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解一些特別的散步方法,讓你散步散的更健康,想知道散步方法的朋友們,看過來吧!

其實散步也是有講究的,膝關節是分泌滑液的,隨着年紀越來越大,老年人所產生的滑液較少,從而導致膝關節變脆。有骨質增生的老年人特別要注意,鍛鍊時蹲起動作不要過量,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散步時要穿一雙舒適的鞋子,還要選擇有陽光的天氣散步,早晨不要過早,等太陽出來後再去散步,並且在散步前後各喝1杯水,避免脫水;在散步期間或散步後進行伸展運動,會有錦上添花的鍛鍊效果;避免劇烈的運動,時間不要過長,老年人一般的散步時間在40分鐘內最合適。

老人散步算算步速 第3張

集中注意力

散步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腳底的涌泉穴,如果感覺到腳底微微發熱,效果最好,這有助於改善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此外,老年人走路時還要隨時關注周圍環境,不要漫不經心,以免摔倒受傷。

負重走

出門的時候,從家裏面帶出兩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子當做啞鈴,然後一手一個,保持雙手重量一致,這樣對老年人訓練平衡有很大的好處。

輕拍雙臂、輕揉耳朵

張弛建議,老年人在散步時前後拍掌、敲打身體兩側膽經,輕揉耳朵、輕拍雙臂都是很好的輔助動作,可以促進經絡暢通,氣血調和。

爬坡走

與在平地上散步相比,爬坡走能更多的鍛鍊到背部、臀部和大腿肌肉。爬坡走15分鐘,然後又以相同時間回到了起點,就相當於行走了3.2公里。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嘗試過大的坡,以免膝關節受損。

延長步幅

散步時加大步幅,可以使腿窩和臀部多用力,燃燒掉更多的熱量。

不斷調整散步速度

這意味着在散步過程中可以小跑一段,然後再恢復到散步的狀態,循環進行。變速走,能夠調動更多的肌肉參與到鍛鍊過程中,更好地鍛鍊心肺功能。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那麼飯後到底要不要走一下呢?下面就和大家講解一下晚飯後散步的好處和一些散步的`注意事項,來看看吧!

午飯後坐一坐

中醫認爲,人在上午的氣血運化都屬陽氣,到午時開始生陰,即手少陰心經最旺,是養心的時間。午時靜坐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且有助於推動血液運行,間接起到養神、養氣、養筋的作用。

晚飯後散散步

晚飯後散步的意義也很大,忙了一天,晚飯後散步,輕鬆一下,對身體大有好處,但放下筷子就走的習慣卻並不可取。因爲,吃進去的食物需要在胃裏停留一段時間,從容地與幫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然後再緩緩地從胃裏排出,進入十二指腸。進食後馬上站起來走路,無疑會給胃憑空增加許多緊張因素,破壞正常的工作程序。

適當的飯後休息對身體有好處

飯後休息10—15分鐘後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後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0-30分鐘中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覺勞累,增加心臟的負擔;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人則適合多走一些。總之,“午飯後要坐,晚飯後要走”,長期堅持,必會有益於健康。

1、 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鬆、鎮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精神。

2、 散步時由於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3、 散步時肺的通氣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從而有利於呼吸系統功能的改善。

4、 散步作爲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飯後散步也有講究,最好就是對症散步

一、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後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每分鐘走80米爲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

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儘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爲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峯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後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五、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爲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着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因爲這樣會使大腦處於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飯後散步的注意事項

1、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着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

2、根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正餐過後,坐進駕駛倉,血液都集中於胃部,大腦缺氧現象嚴重,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減慢,靈活性下降。

3、有些人是適合飯後“不能走”的,這是指體質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後平臥10分鐘。

4、因爲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後運動。因爲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