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關於老子出關的故事介紹

關於老子出關的故事介紹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子出關

關於老子出關的故事介紹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決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谷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裏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爲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裏一樣,所以取名爲函谷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了望着,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裏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只有聖人來纔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着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着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爲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爲他著書了,能爲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着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爲《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着,演繹着。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爲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爲,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爲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在老子的家鄉河南省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臺,叫老君臺,又叫昇仙臺,臺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爲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裏講學,此地離自己家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谷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鄉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鄉,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個杆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爲從這以後老子家鄉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臺叫昇仙臺,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爲太上老君,又把這個臺稱爲老君臺,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象啊!讀了老子家鄉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累積起來的。

人物介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爲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

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爲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爲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爲太上老君。

經典名言

1、治大國,若烹小鮮。

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爲下。

3、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

4、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5、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9、江海之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

11、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12、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3、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1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