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8.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1

張良,字子房,秦漢時期韓國(今河南中部、山西東南一帶)人,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因爲逃避戰亂來到河南南陽,後來又搬到沛國,就算是沛國人了。

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爲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閒暇無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衝着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着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着,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

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

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纔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着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

老人說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覆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爲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爲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

劉邦稱帝后,封他爲留侯。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爲“黃石公”,作爲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2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同樣,成功的祕訣不在於一蹴而就,而在於你是否能夠持之以恆。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1987年,她14歲,在湖南益陽的一個小鎮賣茶,1毛錢一杯。因爲她的茶杯比別人大一號,所以賣得最快,那時,她總是快樂地忙碌着。

1990年,她17歲,她把賣茶的攤點搬到了益陽市,並且改賣當地特有的“擂茶”。擂茶製作比較麻煩,但也賣得起價錢。那是,她的小生意總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歲,仍在賣茶,不過賣的地點又變了,在省城長沙,攤點也變成了小店面。客人進門後,必能品嚐到熱乎乎的香茶,在盡情享用後,他們或多或少會掏錢再拎上一兩袋茶葉。

1997年,她24歲,長達十年的光陰,她始終在茶葉與茶水間滾打。這時,她已經擁有37家茶莊,遍佈於長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們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豎起大拇指。

20xx年,她30歲,她的夢想實現了。“在本來習慣於喝咖啡的國度裏,也有洋溢着茶葉清香的茶莊出現,那就是我開的……”說這句話時她已經把茶莊開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還有一個故事。新生開學,“今天只學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每天做300下。”老師說。一個月以後有90%人堅持。又過一個月有僅剩80%。一年以後,老師問:“每天還堅持300下的請舉手!”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人舉手,他後來成爲了世界上偉大的哲學家。

這是兩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子吧!孟喬波和柏拉圖,一個賣茶的商人和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從這兩個故事中可以發現:成功沒有祕訣,貴在堅持不懈。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毀於半途而廢。其實,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爲只要願意,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爲能真正堅持下來的,終究只是少數人。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祕吧,我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從事期貨行業以來,亦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總被他們的執着和堅持感動。曾在《我的期貨夢想》中寫道“我喜歡期貨的神奇和魔力,經過無數綠肥紅瘦的日子,前方的路充滿荊棘和考驗,堅持不懈纔會有夢想和希望。”如今的我,也在努力並堅持着,不過是想一條路走到底而已。

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從“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再到“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都應該堅持,堅持生命的困惑、領悟和真諦。只有如此,在你到暮年的時候,細細回想起來,纔會覺得沒有虛度曾經美好的年華,纔會覺得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充滿價值。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3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爲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爲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爲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爲一盞燈了嗎?

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

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爲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4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裏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

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中國現代名人持之以恆事蹟範文5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山西太原出了個的學問大家,他的名字叫閆百詩。

然而,這樣一個彪炳史冊的天才,小時候卻是個笨得出奇的孩子。課堂內,先生教的文章聰明的孩子早就會背了,一般的也朗朗上口高聲誦讀了,而他還念不成句呢!得唸到上百遍才能連貫地讀下來。

先生心裏清楚得很,這樣的資質唸到老也是白搭,因此也就不怎麼管他。雪上加霜的是,他身體還不好,簡直就是個病秧子,動不動就請假了。他的母親心疼他,害怕他累壞了,就不讓他讀書。他知道母親的心情,更不想讓母親着急,果真就不再讀書。母親看他很聽話,就不再注意他。

哪知他嘴上雖然沒讀,心裏卻沒閒着,默默地讀、暗暗地記。一遍又一遍,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他就這樣讀了十年。這十年的工夫可沒白下,因爲他是用“心”讀的,他是將書讀到心裏去了,這豈是用嘴讀書所能比的?

突然有一天,他就彷彿有一種天地洞開,豁然開朗,大徹大悟的感覺,回過頭來再看過去曾經怎麼也搞不懂的問題,竟然簡單得不值一提了。這樣的奇蹟誰會相信啊?而更大的奇蹟還在後邊。

二十歲那年,他開始全身心地撲到對《尚書》的研究上來。因爲那時的《尚書》沒有一種權威的版本,各說各話,真僞難辨,後人常常無所適從。

其實這種混亂從漢代就已經存在了。稱伏生所傳的二十八篇爲“今文尚書”,孔安國所傳的十六篇爲“古文尚書”,只是這部十六篇的孔氏之作,於魏晉之間就不知流落到哪裏了,所以它的真面目究竟啥樣後人無從知曉。

可是忽然有一天,一個叫梅頤的東晉學者卻赫然拿出一部所謂的“古文尚書”來,並且也不是大家所瞭解的十六篇,而是比“今文尚書”還多二十五篇,且有孔安國全部作注。

自此以後,梅頤的“古文尚書”就成了權威的版本,一直用了一千多年,凡是治《尚書》者,都以此爲依據。可是閆百詩覺得這個版本疑問很大,以訛傳訛,貽害無窮。他發誓要將真正的《尚書》甄別出來。

他的辦法就是下笨功夫,絕不走哪怕是一點點捷徑,就像他過去在心裏默默唸書那樣。這一猛子紮下去就是四十多年,牢牢抓住這個《尚書》不放鬆,終於衰年之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煌煌鉅著《古文尚書疏證》,以大量強有力的材料,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那多出的二十五篇和孔氏所注都是東晉人的僞作,是不值得奉爲圭臬的假貨。

這對於後世學子來說,真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他的這部書問世後,猶如石破天驚,頓時使學界失去了平靜,因爲閆著的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好多人已經習慣了的東西,包括利益。很快就有毛西河的《古文尚書冤詞》出來與他的《古文尚書疏證》擺擂,全面質疑和否定閆的結論。這場爭論波及面廣,涉及人多,影響也大,最後的結果是閆勝毛敗。

《四庫提要》是這樣定評閆百詩的《古文尚書疏證》的:“有據之言,先立於不敗之地也。”閆氏著作的權威性和正確性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肯定。這部用一生心血寫就的鉅著猶如大海中的礁石,巍然矗立於歷史的風浪中,永遠閃耀着人文精神那不滅的光輝。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緊緊盯住自己的目標,心無旁騖,生死與之,做下去,做下去,一直做到最後,哪怕一個再笨的人,也有可能成爲大師!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