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

來源:星女圈    閱讀: 9.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沒有人天生就會說謊,也沒有人一生中從沒說過謊,謊言有時候是生活必需,有些謊言是善意的,有些卻是不良的。看看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1

孩子撒謊成性怎麼辦,教育多次都不改,還是撒謊!

不同階段孩子撒謊的原因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孩子撒謊,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

無意識的撒謊

絕大多數發育正常的孩子,都會從兩歲左右開始學會“撒謊”。因爲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力特別豐富,經常遊離於現實和幻想之間,有時他們會很自然地描述想象中的事,這種“謊言”,完全是無意識的。

當孩子敘述起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時,家長不好嘲笑他,更不要拆穿他。可以跟他一起,走進幻想世界。

尋求關注

有位媽媽說,我把孩子帶到三歲之後,就重返職場,把孩子交給奶奶帶。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孩子總是鬧肚子疼,每天抱着她的大腿不讓她上班。

孩子第一次這樣說時,我很緊張,請了假在家陪她,幫她揉肚子,用熱水袋捂。不一會,孩子就開開心心地跟我玩起來遊戲。連續幾天都這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她是在撒謊,爲的就是我能在家裏陪她。

像這種情形,孩子明顯就是在尋求大人尤其是最愛的媽媽的關注,這時,我們決不能責備孩子,要對孩子的需求表示理解,並儘量花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

滿足慾望

有時孩子因爲想看電視或想出去玩,但是媽媽規定要吃完飯纔可以做這些事,所以就索性說個謊話說吃飽了,或吃不下了。

孩子說謊,大部分時候是因爲這種謊話給他們帶來了好處。這時我們也不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擔心孩子,我們只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合理的願望,我們一定會滿足你,沒必要說謊;不合理的願望,就算撒謊也沒用。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

逃避責罰

這個情況也是最常見的,通常發生在父母比較嚴厲的家庭裏。

記得我小時候,媽媽脾氣不好,而我經常丟三落四,因此總是受到媽媽的責備。後來,我再丟東西,就乾脆不告訴她或者撒謊說不知道。

媽媽的'責罵給我留下了陰影,以至於到現在,我丟了東西,老公問起來,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找藉口搪塞過去。

所以如果孩子這樣,我們一定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去責備他,而是跟他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辦法解決問題。這樣會讓他很有安全感,每次幹了“壞事”,都會第一時間告訴你。

表現自己

通常,在親戚朋友面前,孩子都愛表現自己,於是會不自覺地說一些大話。

比如,有一次,舅舅過來玩,問六六:“你怎麼認識這麼多英語單詞啊?誰教你的?”六六自誇:“我早就會了,我自己學的唄。”當然,有一部分是她自己學的,可大部分還是老師教的。

對於這種謊言,其實我們也不必去拆穿,我們可以順勢進一步鼓勵孩子,認同孩子,讓他們對自己更有自信。

總而言之,面對說謊的孩子,父母別急着責備,最好可以多抽空陪伴他們,通過細緻的觀察,從孩子的謊言中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進而更好地引導他們做一個誠實的人!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2

爲何教孩子學“乖”

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說“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將“乖”當成了教育標杆,具體就是聽話,按師長和家長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語當中並沒有相應的詞語。

而在塑造這樣一批批“好孩子”的過程中,往往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是一種片面強調孩子社會性的教育理念。現在的學校評選三好學生,爲什麼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謂的“優秀生”裏,爲何永遠沒有調皮孩子的身影?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爲比起男孩子的好動,女孩子更容易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不吵不鬧、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們這個社會認可的“乖”孩子標準。

這樣的三好學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認爲,那些不聽話的調皮孩子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那些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學生,雖然常會被老師教訓,但每次挨批後,都能立刻抖擻精神繼續調皮。所以說,他們的抗“擊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學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調節心態的承受挫折也是一種能力,能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今後的人生,這對他們日後步入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孩子總愛撒謊是怎麼回事 第2張

爲何孩子心胸狹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傳統“圍牆式”的家庭教育,校園也不是傳統物理意義上的校園,孩子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的師資以及硬件設備。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爲什麼孩子的心胸卻變得狹小了?只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事,過去那種“煮酒論英雄”式的氣魄,爲國家前途、爲人類理想奮鬥的抱負,在今天的年輕一代身上已難覓蹤跡。

因爲我們的家庭教育將過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識的增長上,已經無暇將英雄式的理想灌輸給孩子。在國際上,中國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認的,可這種對知識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變得狹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爲何孩子不願回家

我發現大部分父母的言談間還是把“兒童”的概念縮小爲“學生”。孩子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壓縮到一個方面,以此來換取成功,代價未免太大。我們應該牢記:“兒童”的概念內涵遠大於“學生”,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在家裏、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學習家園”,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爲什麼現在那麼多大學生放假不願意回家?就是因爲在他眼裏,家裏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現在有的家長總愛陪着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多數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係變爲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着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家長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