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嬰幼兒的心理髮展是循序漸進的,家長要多多關注孩子的發展情況。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的相關內容。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1

據研究調查,胎兒時期寶寶心理活動有限,進入嬰兒期心理活動才能通過實踐得以體現。

初級階段——感知階段

所謂感知階段就是指心理學中的感覺、知覺階段,這也是心理髮展的基礎。新生兒剛出生3、4個月時還不會走路,只能通過感覺器官去接觸和了解外界。所以,嬰兒心理教育的第一階段主要就是讓嬰兒多接觸環境。家長可以抱着孩子到處走走,讓孩子在安全情況下多觸碰物體。不會走的寶寶一般都只能躺在搖籃看到上方的物體,視野範圍有限。所以寶寶需要早點坐起來,這樣能看到躺着看不到的物體和色彩,視野範圍也更加開闊,有助於發育大腦。

中級階段——高級心理活動

經歷了初級的感知階段的發育,嬰兒的思維、情感、興趣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這一階段嬰兒開始學會爬行,爬行也成了嬰兒高級心理活動的助力。在初級階段,嬰兒無法移動,沒有思維、興趣等高級心理活動。但是,當嬰兒會爬行的時候,嬰兒會爬向想要到東西。比如喜歡某一種顏色,就會爬向那種物體,甚至在成功觸摸後變成情感體驗。研究表明,在嬰兒會直立行走前的5、6個月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期就是寶寶的爬行階段。一旦這個階段寶寶不會爬行,就可能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症。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高級階段——簡單人際交往

這裏所指的簡單人際交往不是成年人的交往,主要是寶寶的語言交流能力和直立行走的能力的配合。簡單交往階段離不開兩大基礎:語言和直立行走。所以,在寶寶適齡的時候進行科學的早教是很有必要的。寶寶通過直立行走去接觸物體,擴大了視野;通過語言去表達喜好,但是嬰兒的語言不會成句,成人無法理解,所以需要配合動作。

嬰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1、發展的連續性和年齡的階段性

嬰兒心理髮展過程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不可中斷,且該心理過程會呈現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典型特點,這些特點和其他階段不同,具有代表性。

2、心理髮展年齡階段的穩定性和可塑性

嬰兒心理髮展的每一個年齡階段按照順序發展,無法跳躍,每一階段都有代表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不會輕易變化,相對穩定。然而時代在變化、社會在變化、個體發展成熟度在變化,造成了各階段心理髮展的速度也不一樣,這也體現了心理髮展的可塑性。

3、嬰兒心理髮展的基礎性

嬰兒心理髮展時期是兒童成熟心理時期的基礎階段,發展速度快。嬰兒從呀呀學語到簡單詞彙,從觀望到認識再到理解,從理解到記憶、興趣、情感。這個階段是嬰兒成長髮育的重要階段,爲兒童成熟期的心理髮展做鋪墊。一旦這個階段沒有被重視,那麼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心理和行爲。

嬰兒心理髮展的規律

1、感知覺的發育

(1)視覺:新生兒的視覺神經較爲敏感,尤其是移動的物體、色彩鮮豔的物體、人臉。這也就是爲什麼新生兒認生的原因,因爲他們喜歡看人臉的外形,眼球喜歡隨着移動的物體轉動,月齡增長之後能夠辨別色彩和非色彩。

(2)聽覺:新生兒出生後對聲音也很敏感,能夠區分不同的聲音,特別是成長到3—4個月的時候,聽到母親的聲音很興奮。

(3)嗅覺:新生兒在出生後嗅覺就發育得不錯,當哺乳時候會根據乳香找乳x位置。成長3—4個月後開始區分愉悅和不愉悅的氣體,7—8個月後能夠區分刺激性氣味。

(4)味覺:出生後的寶寶從餵養母乳開始就知道乳汁的味道並識別,月齡成長後就能夠用情緒表達令人愉悅的味道,比如說甜味、酸味。

(5)觸覺:觸覺是寶寶出生後認識環境、瞭解環境的主要手段,寶寶的認知和依戀關係都離不開觸覺,觸覺的主要載體是皮膚、雙手和嘴巴。

(6)知覺:知覺是感覺的發展和延伸,先有了感覺的初步印象再經過知覺的加工。一般來說,知覺活動開始於出生後4—5個月。

2、運動的發育規律

(1)從頭至尾,嬰兒先能擡頭,接着會坐,然後直立、走路。

(2)從近到遠,嬰兒的肌肉先發育的部位往往是離身軀近的地方,比如先學會擡起肩膀。

(3)從不協調到協調,嬰兒的神經發育不成熟,肢體協調程度在逐漸加強。

(4)從正面動作到反面動作,嬰兒先學會向前走纔會向後走,先會向前看纔會向後看。

3、語言的發育階段

(1)語言感知階段:嬰兒剛出生對環境不能適應,母親哄着就逐漸不哭了,能夠感知到熟悉的語言。

(2)語言——動作階段:在想要得到某個物體的時候,往往嘴裏發出聲音,同時自己也會向那個方向移動。

(3)學說話階段:這個時期嬰兒開始學會簡單詞組,會跟着大人說一些簡短的句子。

4、心理活動的發育

(1)依戀母親:新生兒在母親的親密接觸和照顧下形成了特別的情感,那就是對母親的依戀。這種關係能夠促進嬰兒的智力發育,養成積極向上的個性以及健康的情感。

(2)父嬰交往:據研究顯示,父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來區別於母親。父親的角色對嬰兒個性的養成和認識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有着積極作用。

嬰兒會患心理疾病嗎

事實證明,嬰兒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極易很引發心理疾病,家庭關愛的缺失直接影響嬰兒心理的發育。

父母的感情出現裂縫,其養育的嬰兒心理就會抑鬱;母親爲減肥而節食,嬰兒會出現厭食的情況;父母離異,嬰兒的行爲就表現爲憂慮和恐懼;嬰兒幻想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而得不到,他就會感到內疚、自卑、憤怒甚至灰心喪氣。所以,家庭溫暖、父母和睦、親情融洽是嬰兒心理健康發育的最好的營養。

嬰兒心理需注意的問題

1、斷奶的心理問題

斷奶是每個嬰兒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大事,採取合適的辦法是很重要的。有些母親爲了斷奶隔離孩子,孩子見不到母親會哭鬧;有的母親狠下心斷奶發現孩子哭鬧捨不得,又繼續餵奶,然後又幾次斷奶,這樣斷斷續續的方式沒有取得效果反而刺激孩子。這些不合適的斷奶方式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會造成嬰兒厭食、哭鬧、夜驚。專家建議,可以在斷奶前幾個月慢慢帶着粥、飯等食物,給寶寶一個適應過程,切忌突然斷奶。

2、控制訓練要循序漸進

嬰兒逐漸長大,大小便需要自我控制。這個過程需要慢慢訓練,不能對孩子過分訓斥和埋怨,更不要打罵孩子。對孩子的訓練不要過早,因爲嬰兒的腦子發育程度不同以及對自身的控制力也有差異,但是差不多兩歲半開始訓練比較合適。

3、不要嚇唬孩子

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家長不能嚇唬孩子,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孩子在經過嚇唬之後心理會留下陰影,以後再觸碰相同的物體或者聽到相同的話都會產生恐懼心理,性格也會變成膽小怕事。

如何從手指語言看嬰兒心理

新生兒在不會說話的時候經常通過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要求,手指的動作是最常見的。

1、手張開,手指前伸

這個動作通常是在寶寶醒來的時候心情開朗,想邀請父母陪自己玩耍。

2、手指放鬆彎曲

這個時候寶寶手臂放下來,手指放鬆的彎曲,並且頭也不再東張西望,說明累了。

3、輕輕握着拳頭

一般來說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這樣,說明此刻正在做夢。

4、緊緊握着拳頭

這個動作說明寶寶現在很緊張,可能是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畏懼,或者是身體不舒服。

5、輕輕握着小手,手臂放鬆

這個動作會出現在寶寶安靜的呆在某個地方,說明寶寶現在正在享受獨處的時光,不希望有人打擾。

用玩具促進嬰兒心理髮展

嬰兒的心理髮展和大腦發育來自於營養和外界刺激,玩具是外界刺激比較適合的手段。嬰兒除了日常生理活動就是玩,藉助玩具進行玩耍就不會寂寞。不然嬰兒就會發呆,無所事事,容易引起反應遲鈍。父母在給不同年齡段孩子選擇玩具是也要有針對性,不能給孩子玩不符合當前年齡段的玩具。

不同年齡段的玩具選擇

3—4個月的嬰兒

這個時期嬰兒纔會坐立,頭能轉向聲源並且眼睛會跟着色彩明亮的物體移動,聽覺和視覺能夠初步配合。這個時期的嬰兒,最適合寶寶的玩具是發出明顯聲響、色澤豔麗、高度和嬰兒視線差不多的。

5—7個月的嬰兒

這個時期嬰兒能夠挪向想要觸摸的物體,手能夠逐漸配合眼睛去抓移動的物體。這個時期父母選擇玩具要注意大小,嬰兒開始抓住物體就往嘴裏塞,太小容易塞進嘴裏,有危險性。這一階段的玩具最好具備聲音和動態,吸引孩子去抓取,能夠鍛鍊孩子的四肢的協調性。比如會跳的青蛙玩具,能夠吸引孩子爬行。

8—12個月的嬰兒

這個時期嬰兒的感官發育的逐漸完善,聽視覺也進一步發育。該時期玩具最好具備真實感,或者帶孩子去看真正的物體,比如看小狗、小貓,孩子看到後就會在腦子留下印象,甚至去模仿動物的聲音。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2

3~4歲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幼兒3歲以後,在生活和活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這對於多數幼兒來說,是個重大的變化,3歲是他們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正是從3歲起,幼兒纔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這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如何使幼兒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保育員與幼兒之間要建立感情,因爲這一時期幼兒突出的特點是情緒性強。

行爲受情緒支配

在幼兒期,情緒對幼兒的作用比較大。對3~4對的幼兒其作用更大。他們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樣受理智支配。

小班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多方面。例如,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麼也不愛聽;常常爲一件小事哭個不停。不喜歡大灰狼,就把圖書上所有大灰狼的眼鏡都戳城洞洞;喜歡哪位老師,那位老師組織的活動就特別愛參加,等等。

小班幼兒的情緒很不穩定,很容易收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容易受周圍人的感染,看見別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老師拿來玩具,又馬上破涕爲笑了。

瞭解幼兒以上的特點,對教育工作有重要意義。如每年開學初,小班教師都面臨一個接待新入園幼兒的問題。對大多數初次離開媽媽的幼兒,剛入園的幾天總愛哭,有經驗的老師一邊用親切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穩定他們的情緒;一邊用新鮮事物(如新奇的玩具、兒童喜愛的小動物等)吸引他們的注意,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加入夥伴的行列。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第2張

愛模仿

小班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就玩什麼,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就要什麼。玩娃娃家時,看見別人當媽媽,自己也要當媽媽,他們纔不管一個家裏有幾個媽媽呢!因此小班玩具的種類不宜太多,但同樣的玩具要多準備幾套。在教育過程中,多爲幼兒樹立模仿的對象。例如,當着全班幼兒的面,表揚某位小朋友,“看小明坐的多直呀!”馬上全班幼兒都挺起了小胸脯。如果需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可以說,“悠悠小朋友學習最認真了,眼睛使勁看着老師呢!”如果老師說,“小朋友,不要看外面了,外面沒什麼好看的!”則會引起更多小朋友看外面。

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維,是3歲前幼兒的典型特點。小班幼兒保留着這個特點。例如讓他們說出手中小汽車的個數,他們只會指點着小汽車數纔會數清,而不會像大班幼兒那樣在心裏默數。

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要依靠動作和視覺,因此,他們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只能先做後想,或者邊做邊想。例如,在畫畫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畫什麼,而常常是在畫出某位形象後,才突然有所發現地說,“我畫的是太陽”“是餅乾”。

幼兒小班幼兒的思維很具體,很直接,他們只會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對小班幼兒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講反話。例如,在教學活動時,有一個幼兒要上廁所,其他幼兒也要上廁所,教師就不高興了,說:“都去都去”,結果果真孩子們都去了。此外,對小班幼兒提要求也要具體,因爲他們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

4~5歲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中班幼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更方面的發展,顯得非常活潑好動。與小班相比,中班幼兒比較突出的特點如下。

愛玩、會玩

幼兒都喜歡遊戲。但小班幼兒雖然愛玩卻不大會玩。大班幼兒雖然愛玩,也會玩,但由於學習興趣日益濃厚,遊戲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中班屬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中班幼兒已能計劃遊戲的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麼玩,有什麼規則,不遵守規則應怎麼處理,基本都能商量,但遊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還需要保育員幫助解決。

活動好動

正常的幼兒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總是手腳不停地變化姿勢和活動方式。如果要求他們安靜坐一會兒,很快就會有疲倦的表現;如果此時讓他們自由活動,一個個立即又生龍活虎一般。

活潑好動的特點在中班幼兒身上表現的特別突出,甚至表現爲頑皮、淘氣。不少保育員都反映“中班的孩子最難帶”。與中班相比,小班幼兒還不大熟悉和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有些還“怯生生的”,加上動作、語言的速度相對慢些,頭腦裏的主意也不多,所以比較“乖”;而大班的幼兒懂得道理比較多,興趣比較穩定,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有所增強,對自己喜歡的事能比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因此顯得比較懂事。中班的幼兒介於兩者之間,既不像小班那樣乖巧聽話,又不像大班那樣懂事,但他們的可愛之處恰恰在於他們的“活潑好動”。因爲活潑好動鍛鍊了他們的身體,增強了他們的活動能力,擴展了他們的視野。不少研究發現,中班是幼兒許多心理品質發展最快的時期。

思維具體形象

中班幼兒的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幼兒思維。他們在解決簡單爲題時,可以不再依賴實際的常識性動作,但卻必須藉助於實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響他們的思維和對問題的理解。比如,在他們的頭腦中,“兒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輕人,而長鬍子並滿臉皺紋的人是“爺爺”的特點,因此,當聽說某個符合爺爺特點的人是某某兒子時,常常感到不解,他們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帶苦味的東西。”

5~6歲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幼兒晚期,兒童的心裏特點開始接近小學生。

好學、好穩、好探究

好奇是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大班幼兒的好奇與小、中班有所不同。小、中班幼兒的好奇心多表現在事物表面的興趣上,看見什麼都想去摸摸,去擺弄擺弄。他們常常向成人提問題,但問題多半停留在“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上。大班幼兒不同,他們不光問“是什麼”,還要問“爲什麼”。問題的範圍也很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鳥魚蟲,無所不有。他們不僅希望得到成人幫助解答,同時通過自己實際地嘗試、實驗,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加提高。

好學、好問是求知慾的表現,甚至一切淘氣行爲也反映了幼兒的求知慾。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爲了看看它裏面有什麼,它爲什麼會動,爲什麼會發音;想拆收音機是想找裏面說話的阿姨。所以教師應該保護幼兒的求知慾。不因嫌麻煩而拒絕回答孩子的問題。對類似拆壞玩具的行文也不要簡單地訓斥了事,而應該加以正面引導:爲孩子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擺弄的材料,支持他們的研究行爲,對探究事物過程中的失誤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並實時地教給他們一些科學的探究方法。

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

大班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們已經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白菜、西紅柿、茄子都是蔬菜,蘋果、橘子、香蕉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針是鐵做的,所以沉到水底去了;火柴是木頭做的,所以能浮上來)。由於大班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開始萌芽,所以可以、也應該進行簡單的科學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內在聯繫,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個性初步開始形成

大班兒童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他們開始能夠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隨波逐流”,顯得比較有“主見”。對人、對己、對事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態度和行爲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活潑,有的文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有強烈的責任感,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

對於幼兒最初的個性特徵,成人應當給予充分的注意。幼兒園保育員在面向全體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還應該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使幼兒全面地、健康地發展。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3

正常嬰幼兒心理行爲的發展特徵有哪些

動作發展

嬰幼兒的動作包括軀體大動作和手指精細動作。剛出生的新生兒(滿月後至1歲止一般稱爲嬰兒)應具有一些簡單的動作反射。嬰兒應會吮吸塞入口中的奶頭,轉向觸及嘴角的物體,握緊放在手掌上的東西。滿20天時,俯臥着的嬰兒可以把頭平舉起來;足月時,嬰兒憑藉自身的力量可移動所躺的位置;4個月時,嬰兒藉助支撐可坐1分鐘;6個月時,嬰兒應能獨自坐;7~8個月時,嬰兒能用手和膝爬行;9~10個月時,藉助支撐可站起來;11個月時應能獨自站立;12個月時應能由別人拉着走;13個月時應能獨立行走;18個月時應能獨自爬樓梯。到2歲時,幼兒應能從地板上拾起一個物體而不跌倒,並能奔跑和向後走。

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第3張

語言發展

新生兒最初的語言是哭聲。一個新生兒應能通過哭聲,向成人表達其飢餓、排泄、疼痛或身體不舒服。大約從第4個月起,嬰兒應開始咿呀學語,把聲母和韻母聯結成一串音節,並且不管其父母操的是什麼語言,他們說出的似乎都可能是一種“世界通用語”,即“mama、baba、dada、gaga”等。到接近第12個月時,嬰兒一般可理解性地使用“媽媽”—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同時這個詞也代表了一個句子的含義。到18個月左右,嬰兒應能說出雙詞句,如“媽媽水”、“吃果果”等。從第18個月到24個月,嬰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應有迅速的發展。他們將開始使用由3個詞或3個以上詞組成的短語或句子。這時,他們的詞彙量應從約20個迅速擴大到300個以上。在2到3歲期間,幼兒應具有使用各種基本類型句子的能力。在3到6歲,幼兒語言的發展將進入關鍵期。在這段時期,幼兒通過遊戲、學習、日常生活等活動,迅速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他的語音迅速變得準確,而且,在沒有任何人專門教授的情況下奇蹟般地掌握母語的語法,並操一口地道的母語。

認知能力的發展

新生兒的學習只侷限在一些條件反射上,如巴賓斯基反射,即當嬰兒的腳底受到輕輕拍擊時,大腳趾伸展,其他腳趾呈扇形展開。到了4個月左右,嬰兒應表現出越來越“聰明”的行爲。他應該會對一切人,甚至對物體發出微笑;能把來自不同感官的信息結合起來,如把愉快的臉和愉快的聲音聯繫起來,把憤怒的臉同憤怒的聲音聯繫起來。在出生後7~12個月之間,嬰兒應能認識他們以前看見過的刺激,即記憶的形成,從而能意識到在物體和人的世界之外,存在一種獨立分離的現象,如物體和人會消失不見,又會重新出現。

到2歲的時候,幼兒應能以心理意象的形式來描繪出自己的體驗。例如,當通向某一目標的道路受阻或改變了,幼兒就會去尋找新的路線。這是一種心理符號的控制和理解活動,它使得幼兒能以可預見的、一致的、可調節的,甚至是反射的方法來作出行動,用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前概念思維。前概念思維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大約在2~4歲之間),通過同化與順應的作用,幼兒直覺思維便會接着發展起來。這時,幼兒的年齡大體在4~6歲之間。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