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職場 >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來源:星女圈    閱讀: 7.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在外事活動中,我們不僅應做到尊重國際公衆、禮貌待人,也應瞭解國外人們的種種禁忌,避免不禮貌情況的發生,下面分享一些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1

一、維護形象

在涉外活動中,我國公民要注意維護自身形象。其中,尤其要注意下列兩點。

1、國家形象

對於外事人員而言,維護自己偉大祖國的形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那麼怎麼纔是真正的維護國家形象呢?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政府。

2、個人形象

公民在涉外活動中維護形象,首先要從維護好其自身形象着手。要做到儀表堂堂,落落大方。在涉外場合,公民必要注意修飾儀表,檢點舉止,使自己形象上乘,風度翩翩,無愧於炎黃子孫的稱號。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外事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每一個參與外事活動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在他國人民眼裏,是代表自己國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單位。要做到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該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三、熱情有度

待人熱情不僅意味着自己對待交往對象具有誠意,也能體現對對方充滿了友好、關懷與熱誠。但是,作爲外事人員對人熱情相待,必須有一個“度”,注意“熱情有度”。

四、尊重隱私

尊重隱私,實際是上述“熱情有度”的順理成章的推論。所謂尊重隱私,主要是提倡在國際交往中主動尊重每一位交往對象的個人隱私,不詢問其個人祕密,不打探其不願公開的`私人事宜。目前,在國際社會裏,尊重隱私與否,已被公認爲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無個人教養的基本標誌。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隱私實際上具體表現爲人們在交談中的下述“八不問”。

1、不問收入支出。

2、不問年齡大小。

3、不問戀愛婚姻。

4、不問身體健康。

5、不問家庭住址。

6、不問個人經歷。

7、不問信仰政見。

8、不問所忙何事。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五、守信約定

在國際社會裏,人們十分重視交往對象的信譽,講究“言必信,行必果”。

1、慎重許諾。在涉外交往中,基層公務員對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有正式承諾必須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開河,草率許諾,也不要使承諾大而化之,模棱兩可。

2、嚴守約定。在國際社會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國人歷來說話都是算數的”,那麼基層公務員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約定,兌現承諾,如約而行。

六、尊卑有序

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國際慣例,將多人進行並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規則是右高左低,即以右爲上,以左爲下;以右爲尊,以左爲卑。換言之,在進行並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時,爲了表示禮貌,主人理應主動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應當主動居左,而請女士居右;晚輩應當主動居左,而請長輩具右;未婚者主動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職位、身份較低者主動居左,請職位、身份較高者居右。

七、女士優先

女士優先,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裏所通行的交際慣例之一。

日常社交禮儀基本原則

一、遵守原則

在社交活動中每一位參與者都應自覺遵守的禮儀規範,並運用禮儀規範來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論任何人,無論身價高低,無論財富多寡,都應學習、瞭解禮儀方面的知識,付諸於行動。

二、平等原則

以禮待人,有來有往,既不盛氣凌人,也不卑躬屈膝。對任何人都以禮相待,一視同仁,不因將往對象的性別、年齡、種族、文化、職業、身份差別二分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平等原則是社交禮儀的核心,也是現在禮儀與古代禮儀的最本質區別。

三、互尊原則

在社交活動中雙方互相謙讓、互相尊敬、友好相待、和睦相處。在社交活動中雙方要做到敬人之心長存,不可傷害他人尊嚴,更不能侮辱他人人格。只有相互尊重才和相處融洽。

四、誠信原則

真誠、信義。真誠指對人和事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一個外在行爲的內在道德的統一,社交活動時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信義指人們遵時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因此:社交活動中務必真誠相待,童叟無欺。

五、寬容原則

寬容是寬宏大量,容忍別人,體諒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不斤斤計較,也不過分苛刻要求。在社交活動中每個人的思想、品格及認識問題的水平總是有差別的。寬以待人,才能化解生活中的各種矛盾。

六、自律原則

學習社交禮儀首先要做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檢點,這就是自律原則。

七、適度原則

社交中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技巧,合乎規範,適度得體。在人羣中,既要彬彬有禮,也不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也不輕浮敷衍。要自尊不自負,要坦誠不粗魯,要信任不輕信,要活潑不輕浮,要謙虛不拘謹,要老練持重,不圓滑世故。

八、從俗原則

國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社交生活中存在“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情況,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客觀現實,尊重交往對象習俗,做到入鄉隨俗。不自高自大,唯我獨尊,自以爲是,否則會產生誤會,甚至關係緊張。

外事禮儀數字禁忌

1、西方人認爲13是不吉利的,應當儘量避開,甚至每個月的13日,有些人也會感到忐忑不安。並且人們還認爲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時,最好不舉辦任何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編號,如門牌號、旅館房號、層號、宴會桌等編號、汽車編號也儘量避開13這個數字。

2、“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發音與“死”相近,所以在日本與朝鮮等東方國家將它視爲不吉利的數字,因此這些國家的醫院裏沒有四號病房和病牀。在我國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說不可時,禁忌的人往往說:“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另外,在日語中“九”發音與“苦”相近似,因而也屬禁忌之列。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2

外事禮儀常見的知識

(一)禮賓次序

所謂禮賓次序,是指國際交往中對出席活動的國家、團體、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規則和慣例進行排列的先後次序。它體現東道主(東道國)對賓客所給予的禮遇。禮賓次序在國際性集會上還體現各國的平等地位。

1、禮賓次序的排列依據

①按賓客的身份與職務高低來排列。國際交往活動中,禮賓次序主要按賓客的身份與職務的高低來依次排列。

②按姓氏順序排列。多邊活動中,禮賓次序可按賓客的姓氏順序來排列。

③按字母順序排列。有的多邊活動對來賓的禮賓次序的排列,可以按參加國的國名字母(一般以英文字母爲準)來排順序。

④按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這也是常用的禮賓次序排列方法之一。

⑤不進行任何正式的順序排列。實際上,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排列。在多方外事接待中,此種排列順序主要適用於如下兩種情況:一是沒有必要進行順序排列;二是實在難以進行任何方式的排列。

2、禮賓次序的排列要求

(1)在一般社交場合,約定俗成的做法是:凡涉及位次順序時,國際上都講究右尊左卑。

(2)一些場合的特殊要求:

①同行時。兩人同行,以前者、右者爲尊;三人或三人以上同行,並行以中者爲尊,前後行,以前者爲尊。

②乘電梯時。若是乘坐無人值守電梯,志願者須自己先進後出,以便控制電梯。若是乘坐有人值守的電梯,則志願者應當後進後出。

③乘坐轎車時。一般是五人座轎車,如是司機開車,後排右邊爲尊,左邊次之,前排副駕駛室最小;如是主人開車,則副駕駛室爲上座。上車時,應讓尊者先行。志願者應請客人由右邊上車,然後再從車後繞到左邊上車。

④迎賓引路時。志願者走在客人前方約一米左右。

⑤上樓時。尊者在前,下樓時則相反。

⑥在室內。以朝南或面門的座位爲尊位。

(3)重大宴會上的禮賓次序要求

重大宴會上的禮賓次序規則,主要體現在桌次、座次的安排上。國際上的一般慣例,座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席位的安排大體按照面門爲大,以右爲尊的原則。

在正式宴會上,陪同、譯員一般不上席,爲便於交談,譯員可坐在主人和主賓的背後。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第2張
  

(二)外事迎送禮儀規範

迎客和送客是外事接待工作的兩個環節,在整個涉外活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志願者必須瞭解接待禮儀禮賓方面的'一些常識。

1、迎送規格的確定

對來賓的迎送規格,通常主要是依據來訪者的身份,訪問性質和目的,適當考慮兩國關係,同時要注意國際慣例。

確定迎送規格,主要是確定哪一級人員出面迎接,是接待來賓的一個禮遇規格,應根據主管部門接待要求來辦。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來賓的身份相當,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可能完全對等時,可靈活變通,由職位相當的人士或由副職出面。總之,主人身份與客人的身份不能相差太大,以同客人對口、對等爲宜,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當事人不能出面時,無論作何種處理,應從禮貌出發,向對方做出解釋。在特殊情況下,爲了兩國的外交關係或政治需要,可打破常規,安排較大的迎送場面,給予較高的禮遇,但要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以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

2、掌握抵達和離開的時間

爲順利迎接客人,迎送人員必須準確掌握來賓乘坐的飛機(火車、船舶)的抵離時間。如有變化,應及時告知。由於天氣變化等意外原因,飛機、火車、船舶可能不準時,迎送人員應在客人抵達之前到機場、車站或碼頭,不能出現讓客人等候的現象。送行人員應在客人起程之前到達,如有迎送儀式,應在儀式之前到達,並直到客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看不見時再離去。

3、獻花

獻花適用於禮遇較高的外賓,迎接普通外賓,一般不需獻花。獻花須用鮮花或由鮮花紮成的花束,花束要整潔、鮮豔,並且要考慮到各國的花卉禁忌。向貴賓獻花,通常由兒童或女青年在參加迎送的主要領導人與客人握手之後,將花獻上,並向來賓行禮。

4、互相介紹

客人與迎接人員見面時,應互相介紹。通常先將主人介紹給來賓,可由禮賓交際工作人員,接待翻譯或迎接人員中職位最高者介紹。有時也可作自我介紹。客人初來乍到,一般較爲拘謹,作爲主人應主動與客人寒暄。

5、迎送中的陪車

迎送車輛都應事先安排好,不可臨陣調遣,給人以倉促之感。客人抵達或迎送儀式結束後,從抵達地到住處,以及訪問結束後,由住地前往機場、車站、碼頭,一般都應安排迎送人員陪同乘車。陪車時,應請賓客坐在主人右側。上車時,請客人從右側門上車,主人從左側門上車。如果客人已先上車並坐在了主人位置上,則不宜再請客人挪換座位。

6、迎送中的其他注意事項

迎送貴賓時,應事先在機場(車站、碼頭)安排好貴賓休息,準備好飲料。

客人的住處、膳食應事先訂好。如有條件,在客人到達之前,就應將住房地點、用膳方式、日程安排、聯絡方式、聯絡人等事宜通知到具體客人。如做不到,可將上列事項打印好,在客人到達時分發給每個客人,這樣可避免混亂,使客人心中有數,主動配合。指派專人協助辦理出入境手續及機票(車船票)和行李提取或託運手續等事宜。

客人到達後,應先把客人送到住處,給客人安排休息的時間,再開展其他活動。不要直接就把客人拉到活動或宴會地點。

整個迎送活動應安排得熱情、周到,有條不紊,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不能出現冷淡、粗心或怠慢客人的情形。

(三)會見會談禮儀

1、會見的特點

所謂會見,特指爲了一定目的而進行的約會、見面。會見,在國際上一般稱爲“接見”或“拜會”。凡身份高的人士會見身份低的,一般稱爲“接見”或“召見”;凡身份低的人士會見身份高的,或是客人會見主人,一般稱爲“拜會”或“拜見”。我國一般不作上述區別而統稱“會見”。接見和拜會後的回訪,稱“回拜”。

會見的性質有禮節性的、政治性的、事務性的,或兼而有之。其中禮節性的'會見時間較短,一般15分鐘左右,話題較爲廣泛。政治性會見一般涉及雙邊關係、國際局勢等重大問題,一般30分鐘左右。會見後如必要,接下來會有詳盡的會談。事務性會見則有一般外交交涉、業務商談、經貿、科技及文化交流等,一般爲45分鐘左右。

2、會談的特點

所謂會談,特指雙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也可以指洽談公務和業務談判。會談的內容較爲正式。一般說來,會見注重儀式性,會談注重實質性。

3、會場佈置與座位安排

高級領導人之間的會見,通常安排在重要建築物的寬敞的會客廳(室)內進行,亦有在賓客下榻的賓館的會客室進行。桌上常放置兩國國旗,現場設置中、外文座位卡,卡片的字體應工整、清晰,以便與會者對號人座。場地正門口,還要安排人員迎送客人。

會見的座位安排有多種形式,有分賓主各坐一方的,有賓主穿插坐在一起的。通常這樣安排:主賓、主人席安排在面對正門位置,客人座位在主人右側,其他客人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按身份高低就座。譯員、記錄員通常安排在主人和主賓後面。

會談座位的安排。會談分爲雙邊會談與多邊會談。雙邊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或橢圓形桌子,賓主相對而坐,客人面向正門,主人在背門一側,主談人居中。如會談長桌一端面向正門,則以入門的方向爲準,右爲客方,左爲主方。多邊會議,座位可擺成圓形、方形等。不論什麼形式,均以面對正門爲上坐。

小範圍的會談,也有不用長桌,只設沙發,雙方座位按會見座位安排。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第3張
  

(四)會見與會談的幾項具體工作

1、會見與會談的組織工作。

(1)提出會見要求。應將要求會見人的姓名、職務及會見什麼人、會見目的通知對方,接見方應儘早予以回覆,約妥時間,如因故不能接見,應婉言解釋。

(2)接見方應主動將會見的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員、順序安排及有關事項通知對方。會見方則應主動向對方瞭解上述情況,並通知有關出席人員。

(3)準確掌握會見、會談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參加人員的名單,及早通知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作好必要安排。

(4)及早安排、佈置會見、會談的廳室、座位、音響等。

2、迎接客人。

客人到達前,主人應提前到達會見(會談)場所。

客人到達時,主人應在門口迎候。主人的穿着要和自己的職務、身份相稱。如果主人不到大樓門口迎接,則可由工作人員迎接並引人會客廳。

3、會見、會談期間的服務禮儀。

會見時所招待的飲料,各國不一。我國一般只備茶水,夏天加冷飲,如會客時間過長,可適當加上咖啡(紅茶)和點心。如需合影,要事先安排好合影位置,佈置好場地,準備好照像設備。合影時主人和主賓居中,並以主人右側爲上,按禮賓次序,主、賓雙方間隔排列。合影時間宜安排在賓主見面握手之後,經合影後再入座,當然也有在會見結束後合影留念的。需要指出的是,工作人員一般不參加合影。

4、會見、會談涉及的人員。

領導人之間的會見、會談,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就緒後均應退出。如允許記者採訪,也只是在正式談話開始前採訪幾分鐘,然後全部離開。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5、握別。

會見、會談結束,熱情話別並送至車前或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後再退回室內。

6、一般官員、民間人士的會見。

此類會見安排大體同上。也要先申明來意,約妥時間、地點,通知來賓身份、人數,準時赴約。而禮節性的會見,不宜逗留過久,半小時左右即可告辭。客人來訪,相隔一段時間後,應予回訪。

外事交流禮儀之交流態度

態度是指一個人在與別人交談的整個過程中的舉止表情及對接待對象的基本看法。從某種程度上講,交談的態度有時甚至比交談的內容更爲重要。

1、交流語態

語態,在此特指交談時的神態,即表情和動作。在和被人交談時應當表情認真,目光直視對方。若要表示自己對對方觀點的支持、贊同或理解,則可以點頭微笑。此外,還要認真而專注地傾聽他人的'講話,並且謹慎發言。

2、交流語速

所謂語速,即一個人說話時速度的快慢。在交談中,自己的語速是否合乎常規,往往同自己交談的效果直接聯繫在一起。在接待工作中,不論使用自己的母語,還是使用某種外語,接待人員的語速都應當保持相對的穩定。也就是快慢適宜,舒張有度,同時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勻速。

這樣做,不僅可以使自己的語言清晰易懂,而且還可以顯示出自己胸有成竹、有條有理。

3、交流語氣

交流的語氣是指我們在說話時的口氣,與別人交談時,語氣應當和藹可親,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謙恭禮貌。在交談中,應當注意講話的速度稍微舒緩一些,講話的音量低一些,談話的語調抑揚頓挫一些,並儘量多使用一些謙詞、敬語和禮貌用語。

既不要在交談時表現得居高臨下、無所不知,也不宜在語氣上阿諛奉承、隨聲附和。故意討好對方,往往會令對方厭惡反感。

外事交流禮儀之內容選擇

1、交談要因人而異

交談因人而異就是我們在交談的時候要根據對象的不同而選擇交談的內容,由於交談各方往往有着不同的性別、年齡閱歷和職業等主觀條件,交談中經常會發現彼此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關注話題等。

遇到此種情況,應當本着求同存異的原則,選擇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作爲談話內容,使各方在交談過程中有來有往、彼此呼應、熱情參與、皆大歡喜。如果選擇了雙方都不感興趣或者只有一方感興趣的話題,交談只能是不歡而散。因此交談必須“求同”。

2、選擇內容要高雅

在外事活動中,作爲國家行政工作人員,應當自覺地選擇高尚、文明、優雅的內容,例如哲學、歷史、文學、藝術、風土、人情、傳統、典故,以及政策國情、社會發展等話題。不宜談論庸俗低級的內容,如男女關係、兇殺慘案,更不應參與小道傳聞的道聽途說。

3、對方的忌諱要避談

每個人都有自己忌諱的話題,因此在交談時務必要注意迴避對方的忌諱,以免引起誤會。由於中外生活習慣的差異,許多國內司空見慣的話題往往是觸犯外國人禁忌的敏感內容。因此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尤其要注意迴避對方忌諱的話題。例如,過分地關心他人的行動去向,瞭解他人年齡、婚姻、收入狀況等。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3

有關外事送別的禮儀整理

送別禮儀是整個外事接待中最後一個環節,送別活動進行的好就爲整個接待工作畫出一個完美的句號,會使整個接待活動善始善終的完成,給人留下美好印象。

外事送別禮儀流程

1、確定送別規格

送別規格和接待規格一樣,是根據有關規定不同而定的,在確定送別規格的時候,主要根據來泛着的身份、訪問的性質和目的,同時還要注意遵循慣例,綜合平衡。一般按照國際管理的對等原則,主要迎送人員應於來賓的身份相當。

比如:上級機關的來賓離去,應由主要領導出面送別,送別的隆重程度也因規格而定。

2、安排交通工具

瞭解來訪賓客的離程時間以後,要儘早預定機票、車票或者是船票,安排送行人員和送行車輛。

3、贈送禮品

迎來送往過程中,往往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向對方贈送禮品以溝通感情,作爲接待方一般選擇客人即將動身離別前贈送禮品。贈送的禮品要有紀念意義、物美價廉,不能送過於貴重的禮品,這樣會有行賄的嫌疑,會使對方心中不安。

4、爲賓客送行

根據車次、航班時間,及時與負責行李的部門、人員預定提取行李的時間,並通報客人遞交行李的時間,到達機場、車站後要安排好客人等候休息,辦理好有關手續後要將有關票證、證件等一齊交給客人,規格較高的來賓,還要在機場或車站舉行送行儀式,致簡短歡送詞。

外事禮儀送別方式

1、話別

話別是指在遠道而來的客人離去之前,主任專程前去探望對方,並且與對方聚談一番,在政務接待工作中,尤其是在規格較高的政務接待工作中,話別通常都是不可不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在話別的時候要注意話別的時間、話別地點、參加話別的人員以及話別的內容等。

話別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來賓臨行前的前一天,來賓離開下榻之處前夕都是可供選擇的話別時間,在確定話別時間時,不要因此而打亂對方的安排,影響對方的休息。參加話別的人員應該是賓主雙方身份、職位大致相似者;談話的內容可以表達惜別之意,瞭解來賓有無需要幫忙之事,向來賓贈送紀念性禮品。

2、道別

道別是公務接待送別運用的最多的,道別應該由來賓首先提出,如果是主人提出的話,會給人逐客的感覺,在道別時,特別應當注意下列四個環節。一是應當加以挽留。二是應當起身在後。三是應當伸手在後。四是應當相送一程。

3、餞行

餞行,它所指的是,在來賓離別之前,東道主一方專門爲對方舉行一次宴會,以便鄭重其事地爲對方送別。在日常性的迎來送往中,餞行是送別的一種慣用形式,在來賓來開之前,專門爲對方舉行一次宴會,不僅在形式上顯得熱烈和隆重,而且往往還會使對方產生備受重視之感,進而加深賓主之間的相互瞭解。

外事禮儀的基本知識 第4張
  

4、送行

送行,在此特指東道主在異地來訪的重要客人離開本地之時,特地委派專人前往來賓的啓程返還之處,與對方親切告別,並目送對方漸漸離去。在常見的送別的各種具體形式之中,送行的`規格、檔次最高,而且也顯得最爲熱烈、隆重。

在一般情況之下,接待人員並非要爲所有的來訪者一一送行。大致而言,在接待工作中需要爲之安排送行的對象主要有:正式來訪的外國貴賓、遠道而來的重要客人、關係密切的協作單位的負責人、重要的合作單位的有關人員、年老體弱的來訪之人、攜帶行李較多的人士,等等。

外事送別禮儀提醒

1、餞行不可鋪張浪費

餞行事爲對方舉行一次餞別宴會,可以在形式上顯得熱烈和隆重,加深賓至之間的感情,但是即使是在幾位特殊的情況下,也要注意限定規模,節省開支,反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務必在人、財、物方面加以控制。

2、送行時考慮周全

送行是最高規格的的送別形式,但是在送行的時候也要同時兼顧下列兩點:一是切勿耽誤來賓的行程,二是切勿干擾來賓的計劃。在一般情況下,送行的時間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並且要事先向送行對象進行通報。

在來賓返程之處爲其送行的話,通常送行者應當在對方乘坐的交通工具停止檢票或者開行之前的半個小時抵達。如果爲來賓安排了送行儀式,則送行者抵達的時間還須酌情提前。

外事禮儀之送別最終再提醒各位,在送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根據來訪人員的性質和目的以及身份地位選擇合適的送別方式,確定送別方式之後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以給來賓留下最終的美好印象。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