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雙十一”如約而至,快遞業也迎來了業務量的高峯。在這特殊時期,如何科學取快遞降低傳染風險呢,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1

當我們買完東西,接下來的就是等待取快遞,等待拆盲盒。很多人特別享受加入購物車的感覺,特別享受拆快遞的過程。這種感覺,要比要買的物品更能讓很多人興奮。

但是,疫情還沒有結束,昨天全國本土病例39例,本土確診病例835例,所以還沒有到我們可以完全放鬆的時候,個人防護意識,一刻也不能放鬆。

取快遞的幾條小建議:

1、人多就不要湊熱鬧,完全可以等一等,等人少了再去,快遞也壞不了,尤其是在快遞驛站不要扎堆。

2、無論是快遞櫃還是快遞驛站,去之前,都戴好口罩,戴好手套,做好個人防護。

3、快遞櫃,儘量使用掃碼取件,減少解除快遞屏幕的機率。

4、拿快遞迴家,放在門口,或進門處,不要繼續往進拿了。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拆快遞的幾條小建議:

1、快遞放在進門處,先用免洗消毒液給手套消毒。

2、再用75%的酒精對快遞包裹進行消毒。

3、用小刀或剪刀,劃開快遞外包裝,取出快遞,把快遞外包裝放入垃圾分類的垃圾箱。

4、全程禁止觸摸眼鏡、眼睛、臉部、鼻部等。

5、摘下手套,取下口罩放好。

6、在流動的清水下,用洗手液(肥皂)洗手。

7、再去歸置快遞,歸置完後再次洗手。

大家不要怕麻煩,疫情沒有結束,個人防護不能放鬆,尤其是近期每天還有新增本土病例。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2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如約而至,快遞業也迎來了業務量的高峯。但是,疫情期間快遞表面也極有可能含有新冠病毒,存在物傳人傳播風險。在這特殊時期,如何科學取快遞降低傳染風險呢?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五點提示:

關注疫情動態

及時關注疫情動態,瞭解購買產品所在地的疫情風險程度,同時儘量避免購買風險地區商品。

取件前

取件前佩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還可以攜帶75%酒精的小噴壺或含有消毒劑的溼巾。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第2張

取件時

儘量選擇無接觸配送方式,可提前請快遞員將快遞存放在快遞櫃,避免人員聚集,若需排隊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取件後

儘量就地對快遞外包裝進行全面消毒,如果消毒劑成分是酒精,那麼要注意燃燒風險。然後帶一次性手套對快遞外包裝進行拆除,外包裝不要帶回室內,應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於室外垃圾桶內;回家途中避免用手接觸眼、口、鼻。

回家後

如需乘坐廂式電梯,需做好個人防護,並保持安全距離;到家後,及時摘除手套,並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徹底做好手部衛生。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3

收取國內低風險地區的快遞,要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開取件高峯,避免人羣聚集,回家前就把包裹外包裝拆開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拆完快遞迴家後,及時洗手消毒。全過程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脫去手套後,雙手要在流動的清水下用洗手液(肥皂)清洗,或者用手消毒劑消毒。

快遞都是怎麼消殺的?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進口的郵件和快件會第一時間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的郵件快件,會配合海關和防疫等部門做好檢驗檢疫、樣本採集和消毒消殺。

國家郵政局印發的《疫情防控期間郵政快遞業生產操作規範建議(第七版)》中提示,邊境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邊境快件處理場所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要加強消毒、通風等工作,嚴防境外疫情特別是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通過寄遞渠道輸入。

多地提醒快遞包裝最好不要帶回家 第3張

快遞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曾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過短時間的接觸快遞,被感染的機率很低。

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爲通過近距離直接接觸感染者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或者是因爲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由沾染了病毒的.手觸摸眼鼻口而感染。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裏,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的氣溶膠,也存在被氣溶膠感染的可能。

取快遞不洗手會感染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曾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取快遞沒有戴手套、不洗手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是很小的。因爲快遞物品大多在空曠的地方,又是移動式的,即使有病毒的停留,在乾燥的環境裏病毒存活的時間比較短暫,快遞物品攜帶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過,回家後洗手的習慣還是要保持。林明貴主任建議,接觸所有從外部帶回來的物品,有條件最好帶上手套,進家後把外包裝打開去掉,把手套脫掉後,一定要洗手,再拿裏面的東西,取完東西后要再次洗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