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誰發明的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誰發明的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糉子的由來相傳已久,最初是人們爲了端午節這天紀念屈原而形成的傳統習俗,那麼糉子是發物嗎?糉子是誰發明的?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由糯米做成的,不屬於發物,但是如果在糯米中添加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屬於發物了。

首先從主料上來說,糯米不是發物。糯米是不屬於發物的,發物是指具有辛辣刺激的或者是有香味的食物,所以糯米不是屬於發物一類的,糯米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糖分含量,而且是別的食物中的很多倍,可以很好的被人體吸收分解,而且糯米中不含有脂肪,所以可以多吃,另外糯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能很好的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所以老人可以多吃一些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誰發明的

但是現在的糉子五花八門,有一些加雞蛋、加肉、加紅棗之類的,比如雞蛋和肉是發物,這樣餡料的糉子患皮膚病和發燒已經手術過後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可以吃一些純糯米的糉子。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誰發明的 第2張

糉子是誰發明的

沒有誰發明糉子,這只是古人爲了讓魚不吃屈原的屍體而向江裏撒的米。爲了不要米散開,就用糉葉把它們包起來了。至於到底是誰第一個想到把米包起來投,是沒有記載的。

糉子是發物嗎 糉子是誰發明的 第3張

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邯鄲淳《曹娥碑》說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史載伍子胥盡忠於吳,後反被吳王夫差殺,拋屍於江,化爲濤神。民間傳說,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會稽典錄》記,則爲紀念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上。父能絃歌爲巫。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日: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爲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糉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異苑》因此說,“糉,屈原姐所作。”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隗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爲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