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現在對於健康方面的事情大家都是會比較關注的,大部分的人也會在日常中通過飲食或者是運動來改善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態,以下了解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1

一、可以經常進行艾灸嗎?

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因此易於使用的艾灸非常受歡迎,一般而言,艾灸需要長期效果纔能有效。但它不能一概而論,因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

如果身體本身相對空虛,那麼虛火就會更加繁榮。在這個時候,艾灸常常等於破壞健康。艾灸越多,身體就越弱,所以艾灸持續時間或艾灸應該根據具體人羣的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艾灸治癒所有疾病。對於許多人來說,長期艾灸很容易因血管擴張而引起火災或頭暈。因此,艾灸時,首先要求中醫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持續時間和次數。不要盲目地做。

二、艾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艾灸部位,如果你不確定,讓專業醫生進行,你找不到穴位,容易燒傷皮膚,並不能達到健康和疾病。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2、採取防火措施。因爲艾灸時有火,我們必須非常小心,防止艾灸脫落,導致衣服或皮膚灼傷,甚至更嚴重的後果。

3、注意防寒保暖,艾灸要求我們的衣物,所以要注意身體在不同季節的寒冷和溫暖,防止身體在冬天感冒,注意內部通風夏天的房子,防止中暑等。

4、注意溫度的調整。對於因某些原因或兒童皮膚感覺較慢的人,一定要注意艾灸時的溫度,防止皮膚灼傷,注意調節,不要灼傷,並有良好的效果。

5、請注意,艾灸不適合人。很多人不適合艾灸。因此,如果在艾灸期間身體還有其他疾病或身體狀況異常,請先請醫生確定是否可以進行艾灸,然後再進行艾灸。

簡而言之,艾灸是一種從古代傳到現在的良好保健方法。它簡單,方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治療和保健作用。但是,當艾灸和禁忌時,有許多事情需要注意。如果你不理解它,你不可以盲目地做。否則,您將無法達到健康效果,並且您的身體可能會受到損害並導致相反的後果。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2

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1、調理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直接關係到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我們可以依靠艾灸療法的補陰陽的作用,達到調和身體內的陰陽分佈。

調理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直接關係到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我們可以依靠艾灸療法的補陰陽的作用,達到調和身體內的陰陽分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薰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爲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補虛益氣,補中理表。

5、調陰逆陽。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牀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第2張

艾灸的方法

直接灸

是指直接將大小適宜的艾炷放在皮膚上施灸。若在灸時要把皮膚燒傷,之後留有瘢痕的,我們便稱其爲瘢痕灸。若不用把皮膚燒傷,便稱爲無瘢痕灸。

電子艾灸

電子艾灸是根據傳統的中醫艾灸原理,結合現代超臨界提取、微電子、

電子艾灸是根據傳統的中醫艾灸原理,結合現代超臨界提取、微電子、

電子艾灸儀磁療、遠紅外理療等技術。電子艾灸實現了智能操作、控溫控時、無煙無火、定向導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備傳統艾壯灸、艾條灸的功能,並可實施直接灸、間接灸、溫鍼灸等一系列灸法,使用針對不同疾病的特色灸片效果更佳,還彌補了傳統艾灸煙熏火燎、灰燼燙傷、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是傳統灸法革命性的創新!如電子艾灸儀便是採用電子艾灸之法。

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

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爲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癡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無瘢痕灸

無瘢痕灸—-溫和灸輪換灸雀啄灸迴旋灸發皰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

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爲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爲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溫管艾灸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爲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爲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

因用葦管作爲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還出現了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第3張

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溫灸器灸

溫筒灸——銅製灸器、不鏽鋼灸器、竹製灸器。是用金屬等材質特

溫灸器灸演示圖制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爲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間接灸

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

隔姜灸演示圖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鍼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嶽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鍼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

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爲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

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爲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鍼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3

艾灸有沒有效果,關鍵在這4點

灸量是否足夠

艾灸上有一句話是“灸透諸經治百病”,什麼意思呢?

這裏最主要的是一個“透”字,如何纔算“灸透”,這就需要灸量來保證了。

只有長時間的堅持不懈的施灸,纔有可能灸透,好比水滴石穿的道理,沒有灸量的累積,如何才能“灸透”。

可能有些人在這個問題上就要有不同意見了:灸量是需要施灸時間去保證實現的,那我是一個穴位連續灸幾個小時好呢,還是循序漸進比較好?

小九在這裏建議大家,循序建議比較好。

雖然在有些古書上或者近代艾灸名家也有說過艾灸一個穴位,連續艾灸2個小時的說法,但是我們不能盡信其言。

對於有些人這樣做,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萬一出現問題呢?醫學是一個嚴謹的學科,尤其是在醫院治病,如果一旦出了問題,都是需要承擔極大風險的。

所以建議大家循序漸進施灸,當然如果您是自己給自己調理病症,可以嘗試一次性灸一個穴位灸幾個小時試試,如果這種方法適合你,你就可以這樣施灸,如果出現一些難以承受的排病反應,建議你還是循序漸進施灸,給身體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這樣纔是最靠譜的方法。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第4張

灸多長時間

一般大家在家艾灸,大多是遵循一個穴位15-30分鐘這個時間標準,但是這只是一個籠統的大概標準,可能你灸15分鐘還不夠,但是對於他灸量已經超了,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程時間段,各有講究。

今天我告訴大家一般有經驗的艾灸名家是如何判斷這個施灸時長的。

灸到灸感消失,灸到被灸者不想灸。

“灸之要,氣至而有效”

艾灸一定要出現灸感,效果肯定會比較好,(但沒有灸感,並不是說效果一定不好,針對有些人,獲得灸感是一個灸量積累的過程,所以可以不必一味刻意的追求灸感。)有灸感的出現,說明艾熱已經在幫我們修復身體,這是一個很幸運的過程。

所以,我們艾灸一定要達到“氣至”,也叫作“得氣”。也就是我們艾灸一定要讓這種感覺消失不見了,這次個穴位就算是灸好,但不一定要強求,畢竟有些人一開始也沒有灸感。

還有一個灸好的標準就是被灸者感覺灸這個穴位有一種煩躁不想被灸的感覺,這個時候這個穴位就不要再灸了,可以換下個穴位了。

我們一般的原則是重病重灸,小病小灸,養生則輕灸,艾灸量的選擇可以以身體能夠承受的上限爲標準,如果你感覺量灸少了沒感覺,也沒有什麼特殊反應的話,也許你就可以選擇加大灸量,但一般一個穴位不宜超過1個小時,否則可能會虛不受補,反而無益。

艾灸到底需要多長時間病才能好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病而論。

我們建議:急病要早,陳年老病要恆!

1、不嚴重的急性病,發病期一直灸

如果是調理不太嚴重的急性病或者突發病那就要天天灸了,比如受寒感冒發燒,咳嗽,拉肚子,胃疼,吃壞東西導致的拉肚子,胃疼肚子疼,一直灸到病好爲止。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需要爭取時間的急性病,危害比較嚴重的急性病、突發病,還是建議立刻就醫的!因爲艾灸作用,尤其是溫和灸的作用,是持續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孩子高度發燒,且難以遏制,建議立刻就醫。

2、慢性病,間斷的長期灸!

如果是調理體質或治療慢性病,一定要做好長期艾灸的心理準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尤其是一些虛損性的慢性問題,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雖然不需要天天灸,但至少隔天灸一次或者一個禮拜內休息1-2天,這樣艾灸的效果纔會更好。時間不夠的,每週也要至少灸2-3次。

所以我們常說,艾灸要堅持,說的就是慢性病!

可能我們一週兩週,一個月兩個月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但是一年以後,兩年以後,你會驚喜的發現,昨天還不舒服的症狀,今天就減輕或者消失,這就是艾灸的魅力,我們用厚積薄發來形容也不爲過。

艾灸有哪些注意問題 第5張

爲啥大病久病要灸腎俞、關元、足三裏這些大穴?

中醫上講,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所以,我們日常艾灸一定要兼顧補腎氣,調脾胃,或許比你單純的調理某個問題效果更好。

還是我之前常說的一句話“盛世多陽虛”,這裏的陽虛多隻腎陽虛,所以艾灸一般建議會加上腎俞和關於來補益腎氣。

而足三裏是人體長壽大穴,古人也有“若要身體安,三裏常不幹”的說法。現在醫學也證實,灸足三裏,哪怕常按摩足三裏,都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次數。足三裏是多氣多血的穴位,常灸足三裏可以激發一身氣血,扶正培元。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