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禮儀教育隨筆

禮儀教育隨筆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禮儀教育隨筆1

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爲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自終地以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爲,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決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牢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通過參加這次禮儀培訓,使我在內在修養、外在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努力以一個生活老師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個孩子,我把這樣兩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禮儀教育隨筆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長得白白胖胖,扎着兩個小辮子樣子十分討人喜歡,可是幼小的她性格非常孤僻,而且膽子非常小,幾乎從不用語言與人交往,連大人跟她說話時她都無法用眼睛注視對方;草地上都不敢走,連走樓梯都戰戰兢兢的。出於愛護和責任,我把她的健康成長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家長送來時,我總是親切地走過去,微笑地熱情打招呼,問寒問暖;每次上廁所、洗手、進餐時,我會主動上前幫忙照顧,跟她說說話;戶外活動時,我都會伸出溫暖地手拉着她一起上下樓梯並鼓勵她和小朋友一起參與鍛鍊和遊戲。現在這位小朋友已經能和別人一起玩,開始適應我們幼兒園集體的生活了,早上來園也能跟我打招呼了,此時的我感到莫大的快樂,我將永不停息愛我的孩子們,用心去呵護他們,與他們成爲好朋友,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禮儀教育隨筆2

在幼兒園中,我們以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爲主線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入園、閱讀、傾聽、排隊、盥洗、進餐、睡眠與起牀、戶外活動、離園、學習基本的儀容儀態,以及開關門、敲門、就餐、尊敬長輩的禮儀,我們可以隨機抓住並細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例如,早晨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們兩位老師帶着一位幼兒站在班級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您好,再見”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儀的美麗圖畫,感染着家長,影響着孩子,現在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小朋友相互間的“小摩擦”,還是相互間的友情幫助,幼兒都能運用自如地交往,班集體中傳播着文明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爲習慣。

實踐證明,只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裏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蘊藏着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善於觀察,捕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對幼兒隨機進行教育,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禮儀教育隨筆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大班的小朋友們都長大了,不管在知識上,還是在生活習慣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進步。看着孩子們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老師心裏是非常開心的。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成熟,平時入園或者離園都禮貌地跟老師打招呼,但是最近發現有些小朋友在禮貌和行爲習慣方面的習慣不好。

記得有一次,是準備進餐的時間,這個時候,老師請所有的小朋友抱臂休息,進入餐前的準備時間。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不停地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時不時地發出聲響,這個時候陶老師走過去說:“陳哲宇,現在是餐前準備時間,不允許講話,還有就是要抱臂坐好”。說着就讓陳哲宇坐好,但是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很不情願地把手往外擺了一下,還悄悄地跟旁邊小朋友說:“看,我就是喜歡打老師。”其實孩子說這個話的時候是無心的,或者是想向大夥炫耀一下,自己還敢打老師,其實陶老師都沒有覺察到什麼異常。這個時候,站在旁邊的我看到了,很生氣。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大聲地說這樣對老師是不對的,孩子可能會比較牴觸,而且也不能意識到自己到底是哪不對。這個時候我把陳哲宇小朋友叫到一邊,問他爲什麼那樣對老師。他好像是意識到自己不對了,低着頭沉默不語。然後我對他說:“我們都是你的老師,如果下次還這樣對老師,是很不禮貌的,而且老師也會很生氣。其實不僅僅是對老師,對其他的人也要有禮貌,這樣別人纔會覺得這孩子懂禮貌,纔會樂意和你一起玩。

其實有時候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爲是無心的或者只是覺得好玩,這個時候,要我們作爲家長或者老師給小朋友一些提示,教他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平時看到熟人要打招呼,看見叔叔阿姨要有禮貌地喊叔叔阿姨,去朋友家沒有別人的允許不能亂翻東西。只要在平時生活中多教,多說,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禮貌的!

禮儀教育隨筆4

有些家長在社會交往中缺少文明禮貌,習慣講粗話髒話無所顧忌;在家庭中當着孩子的面,夫妻間講親密的語言,做親密的動作也無所顧忌,這怎能使孩子在健康優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特別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某些小毛病也會隨口出怨言,甚至打罵孩子,這對孩子的自尊心會產生很大的傷害,嚴重時可使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減少,從而減少父子母女間的感情交流,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受阻。

所以,父母對孩子說話千萬要講究語言的教育性鼓勵性,而絕對不能對其有所傷害,千萬不能這樣對孩子說:"你真讓人煩死了!""別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不要亂跑!""爲什麼你不像聰聰那樣聽話?""你從不聽我講話!"等等。要知道隨意語言是要付出代價承受後果的。

1."你真讓人煩死了"類似的表達方式:"你又把飲料弄潑了,你不會好好拿杯子嗎?你怎麼就這麼笨?"這樣的語言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呢?這些會給他們帶來羞愧感,孩子還會因此懼怕受到懲罰,要知道學齡前兒童出現各種狀況是常見的事,必須記住,孩子們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

2."別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類似的表達方式:"我一下班就回來做好吃的給你你還不吃!"或者"因爲你我放棄了多少東西呀!"等這些語言會造成什麼傷害呢?你的孩子並沒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爲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負罪。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級、多餘和毫無價值,你的話語還在暗示,他無法離開你。

3."我對你說過多次,不要亂跑!"類似的表達方式:"不要亂跑,我沒有對你說過嗎?"等,這樣的話使孩子感到自己無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4."爲什麼你不像聰聰那樣聽話?"類似表達方式:"鄰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還小呢!"這些話語又會造成什麼傷害呢?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聰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別人時就會覺得沒有希望而放棄一切,還會使別的孩子成爲他憤恨的目標。

5."你從不聽我講的話。"類似的表達方式:"你經常使我上班遲到!"或"你從不替大人想想!"等,在你和孩子的關係中,你是主要的,不能讓孩子爲你承擔罪責。你應正面教孩子如何遵守規矩,體諒大人,還要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禮儀教育隨筆5

我覺得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

我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並告訴孩子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所,我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所裏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樣自己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也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幫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做爲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我們班的孩子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後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問題時心裏特別的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有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

當我聽到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爲能成爲這一羣孩子的老師而高興。

禮儀教育隨筆6

爲了改善大班幼兒進餐中存在的挑食、偏食,進餐時大聲說話,進餐時間長,進餐中衛生習慣差等不文明的現狀,解決進餐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幼兒文明進餐行爲的教育質量。“健康“在《綱要》中目標第一項就是指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健康已經不僅僅是指身體強壯了,他還包括心理健康,他涉及了認知、情緒、情感、個性、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因此,在本學期我在午餐的進餐環境及細節上進行整改,採取了一些措施,初有成效。

一、創設一個寬鬆的進餐環境,有助於促進食慾。

在班級餐廳中運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在牆面佈置了“進餐禮儀歌”進行暗示,起到提醒、指導幼兒的效果,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能得到滿足。讓幼兒懂得進餐時的禮儀,並讓幼兒學讀,牢記在心,同時在進餐時做到。

二、幫助孩子拓展知識經驗。

向孩子介紹食譜,讓孩子認識飯菜的名稱、味道、顏色,知道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對人體的好處,瞭解吃飯的禮儀,幼兒中蘊藏着豐富的教育資源,不僅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經驗還可以延伸出許多新得主題,通過餐前引導教育,幫助幼兒鞏固用餐習慣或瞭解即將食用的食物,使幼兒在進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在對以前不熟悉或不太愛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瞭解後,心裏不再恐懼,能嘗試着接受各種食物。例如:有些幼兒不愛吃胡蘿蔔的人數較多,因此在吃胡蘿蔔前,以故事、兒歌等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蘿蔔,孩子們都喜愛小動物,我說:我們一起來做小白兔,嚐嚐胡蘿蔔時,大多數孩子都願意嘗試着把以前不愛吃的胡蘿蔔吃掉。

三、爲孩子創設一個自我服務的機會。

大班的孩子生活經驗已經相對與中小班孩子比較強了,他們願意獨立的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常常聽見一些孩子說:“我自己來。”因此我在此時就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讓孩子來自己爲自己服務比如餐後收拾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輪流擦桌子、收渣盤等,從而使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賴成人的好習慣。提高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我還注重爲幼兒提供可參與的環境。在孩子們吃帶刺、骨、殼的食物時給每張桌子提供一條擦手小毛巾,讓幼兒感受清潔帶給我們的舒適感。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將髒手擦在身上的情況減少了,孩子們開始愛乾淨了。我班通過創設午餐管理員的活動,一方面使幼兒管理能力得到鍛鍊,另一方面,通過嘗試理解他人,孩子學會了要尊重他人的勞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與實踐,我們發現幼兒在進餐習慣上有了較大的進步。以前挑食嚴重的幼兒,能自覺嘗試着吃一些以前不願意吃的食物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及自我服務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打翻碗,掉落筷的現象也減少了,真正從老師要我吃轉變爲我要吃。有的孩子從不會用大牙咀嚼食物到能在規定時間內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多數孩子的進餐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有利於孩子的終身發展。

禮儀教育隨筆7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在日常教育中,我們應注意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讓孩子養成懂禮貌的習慣。比如,早上來園後,可以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師後,說“X老師,早上好!”;當不小心碰到別人或者惹哭了某個小朋友時,應要求孩子看着對方的眼睛,說“XXX,對不起。”;如果別人送好吃的東西給他,要教育孩子向對方說“XXX,謝謝!”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應對孩子提出禮貌方面的要求,有時也可以提出其它的要求,比如,走路時不要跑;搬椅子時一定要貼緊身體不要碰到別人;吃飯時不要講話,專心吃飯,等等。

通過觀察孩子們的日常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們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之間在交流時,如果有孩子走路時跑了,有的孩子就會像老師那樣,說:“走路不能跑。”如果讓某個小朋友來做小班長,他就會像模像樣的當起小老師,要求小朋友如何坐好,提出的要求和老師提出的要求完全一樣。

針對孩子這種善於模仿的特點,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文明規範的言行舉止,去引導、影響天真可愛的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禮節禮貌。

禮儀教育隨筆8

我覺得,對幼兒進行“幼兒園禮儀教育”,不僅是教他們讀過幾句禮儀的話語,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運用禮儀、逐漸養成習慣,所以,禮儀教育應用於幼兒一日生活中,否則光說不練是沒用的。

我是這樣做的:先教幼兒誦唸《幼兒園禮儀教育》書中的白話三字經,然後經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實景引導幼兒練習。例如幼兒學過“來園禮儀”的“三字經”後,我在晨間接待時就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果他未與父母說“再見”,我就用“三字經”的有關句子提醒道“X X小朋友,‘別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來園的,我就改說:“別家人,勿忘掉。”幼兒上廁時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裏面,我就引導幼兒複習誦唸“如廁禮儀”,於是幼兒就知道“有人在,須等待”了。幼兒要到戶外活動,我就說“人離開,椅收起”(椅子的禮儀);午睡時我說:“不矇頭,不趴睡,”發現個別幼兒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這些都是午睡禮儀中的語句……如此這般將幼兒誦唸過的禮儀三字經與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景結合起來,才能幫助幼兒記憶、理解學過的禮儀內容,瞭解什麼場合用什麼禮儀。幼兒經常說、經常練,久而久之才能逐漸養成習慣,才能達到禮儀教育的目的。

什麼是禮儀?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着文明禮儀的光輝。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等等。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纔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一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操場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麼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着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爲心聲”、“形爲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爲,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啓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爲呢?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學生將收穫一個習慣;我們播下一個習慣,學生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禮儀教育隨筆9

我覺得做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

從孩子們入園開始,我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並告訴孩子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所我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所裏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的怎樣我不太瞭解。

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才知道,我們園所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也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幫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做爲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我們班的孩子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後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問題時心裏特別的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有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留神把垃圾扔到地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不能把垃圾扔地上。”

當我聽到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我自己也因爲能成爲這一羣孩子的老師而高興。

禮儀教育隨筆10

我國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古國,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古國所傳承的、和諧社會所要求的、現代化所體現的現代中國人的文明素養和精神氣質應該是什麼樣的?教育工作者現在應該做些什麼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中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待人有禮貌、做事守規矩、行爲講文明的好習慣。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吸收借鑑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學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爲他們文明生活、幸福成長奠定基礎。

要通過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知道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源遠流長。讓學生懂得文明禮儀是當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讓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內容,懂得文明禮儀是個人文化、藝術、道德、思想等修養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完善自我、與人交往的行爲規範與準則。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談吐、舉止、服飾等個人禮儀和在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的交往禮儀,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爲習慣,做優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合格公民。

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科學規劃教育內容,使各階段教育內容互相銜接、循序漸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寓教於樂,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知行統一,教育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體驗和感悟,並主動踐行,把文明禮儀要求內化爲個人修養和行爲習慣。要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圍。

禮儀教育隨筆11

父母如果長期用不良的話語傷害孩子,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有位母親經常當着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不愛講故事;愛亂畫,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孩子上學後,不願回答老師的提問,愛自己亂畫不願寫字,並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老師和家長都以爲他是個弱智兒童,可是智力測驗的結果卻是"智力正常"。最後經專家鑑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語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來自他母親那經常性的口頭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當局請來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如何聽指揮和取得戰功等,半年之後,這些人竟都變了樣,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了。

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變"好"了呢?就是那些良好願望的暗示作用。大人如此,又何況小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爲,看到他的長處和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就要發揚光大,使孩子充滿信心從而更加積極起來。至於孩子的不良行爲,則要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否則,由於孩子的判斷力差,你嘮嘮叨叨他還以爲你是在表揚他呢,他將會更加"我行我素",再則,要讓孩子學習自我競賽,自我比較,認識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孩子的不良行爲,否則"壞孩子"可能就誕生在家長的言語之中。

禮儀教育隨筆12

當家長們看到一個小朋友穿着髒兮兮的衣服,頂着亂蓬蓬的頭髮,一邊走路,一邊吃東西,還一邊隨手亂丟垃圾時,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細看看:這個孩子可千萬別是自己的孩子。家長們肯定聽到過小朋友議論:“我們班的有個小朋友太髒了,真討厭!我們班有個同學口臭,誰都不想和他坐在一起。”當孩子因爲不講衛生而受到小朋友排斥時,爸爸媽媽可要清楚:沒有人會喜歡不講衛生的人,因爲不講衛生而受到歧視,無疑會讓孩子不自信,甚至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所以要讓孩子保持儀容儀表的整潔,每天把臉、脖子、手都洗得乾乾淨淨;要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注意口腔衛生;經常洗澡,勤換內衣內褲,保證身體沒有異味;衣着要乾淨、整潔、合體。

家長應該爲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些人家裏東西到處亂扔,衣櫃一打開,衣服就全掉出來,找到要穿的那一件,剩下的再塞進去。孩子要做作業了,得把書桌上的東西扒開纔有地兒寫作業。這樣的爸爸媽媽還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丟三落四,常常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剛買的筆又丟了。殊不知,孩子的這些毛病正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其實,從小就讓孩子每天都乾乾淨淨,整整潔潔,他自己是不能忍受髒、亂、差的。我們家的`房間我每天都要花十多分鐘收拾整齊,定期打掃乾淨,女兒的小房間也不例外。假期裏當我不幫她收小房間時,她早已不能忍受亂糟糟了,她自己會把東西擺放整齊,還會將將物品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整齊。看到她整理乾淨的小房間,我暗自竊喜,其實我從來沒有刻意去教她怎麼收拾房間。

禮儀教育隨筆13

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

兒童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國一著名幼教專家曾說過:教孩子禮儀,等於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對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裏,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啓蒙教育。因此,相對於學校、社會的教育,家庭禮儀教育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禮儀的啓蒙老師。孩子們自小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們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應當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啓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各種行爲會深深的影響孩子。因此,在我們的現實家庭生活中,常常嚴於律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範。譬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按時就寢,起牀;講衛生,保持家中整潔等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互諒互讓,互相尊重。晚輩尊敬長輩,謙虛接受長輩的正確教導和意見;吃飯請長輩先就坐,給長輩盛飯,拿碗筷;親友來時熱情歡迎,親友告辭時應該起身相送,對老者要攙扶照顧乘車等。孩子現在還小,有些方面還不能理解,我倆常以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正確引導,併力求他也這樣做。

我們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還經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讓孩子參與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祖先們遺留下來了許多的傳統節日,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獨特的意義。因此,每逢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帶着孩子一起參與,除了讓孩子能夠銘記我國的傳統佳節外,還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瞭解我國獨特的傳統禮儀,讓孩子們知道禮儀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春節、元宵節等。在春節期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孩子們也能從中感受到尊老愛幼、家人相互關心的美好道德風尚。他現在已經知道國慶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生日了。

2.平時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1)物質環境

①清潔、溫馨的家庭環境;②物品擺放位置固定、有序;③與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爲規則,並一起遵守;④創造的環境便於孩子養成好的行爲習慣:讓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選擇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脫的;教孩子用完物品應該物歸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應該易於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環境

①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

;②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

3.在日常點滴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認爲孩子小就應該過度的溺愛、嬌慣、遷就孩子。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會滿足他,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由他完成,從不大包大攬。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及時糾正。縱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愛孩子,但實際上確實在“慣”孩子,日久天長,孩子懶惰、依賴、自私、任性、懦弱、沒禮貌等壞習慣就會養成。這時候再要去改正它,沒有漫長的時間,不下大力氣,將很難改變。

再次,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一開始就不允許做並堅持到底。比如不隨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長時間電視就看多長時間,想玩多長時間電腦遊戲就玩多長時間。否則孩子習慣了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就會很不習慣靜下來讀書學習。一般放學回家後,看二十分鐘動畫片,做幾道題目。

最後對幼兒多進行正面教育,反覆強化其正確行爲就會抑制其錯誤的行爲。

4.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反覆向孩子灌輸各種規範,力爭讓他體會、實踐並理解。

在我們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開始懂得一些禮儀,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禮儀教育隨筆14

小朋友們小便後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 只把手指尖浸溼,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都不洗就走。怎樣促使孩 子們自覺主動去洗手呢? 一天,又有幾個孩子想偷懶被我看到了,於是我說:“上完廁所的小朋友出 來讓老師聞聞你的手香不香。”這時孩子們都主動的到水池邊打肥皂洗手,生怕 我會聞到有異味。“老師你聞聞我的手香不香?”“還有我的。”“我的小手, 老師,我的......”而我呢,故意誇張地說“哇好香啊,真想咬一口!”孩子們 聽了,都嚇得高高興興的“逃”走了。從此以後,小朋友再也不偷懶了,主動讓 老師聞聞香香的小手。

孩子年齡小, 做事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去提醒,如果找到了幼兒樂於接受的 方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隨筆:孩子的變化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是剛剛轉過來的小朋友,活潑可愛,小嘴巴特 別甜,笑起來有點像“小猴子”大家都很喜歡她,可是由於她年齡比 較小她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爲,不是碰碰這個、就是推推那個,常 常精心準備的一個活動不是被這個小朋友的告狀聲破壞掉, 就是被那 個小朋友的哭聲搞得無法進行。於是,受批評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後 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轉變他的方案就出臺了。那就是,我把她的表 現記錄下來,編成小故事,讓其他小朋友們表演,再由“觀衆”評出 對錯。她也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漸漸的變了,不再像剛來時那 麼調皮了,上課也能認真聽講了,不像剛來的時候一分鐘都坐不了, 老師和小朋友越來越喜歡他了。

其實,孩子的調皮也是另一種美,相信孩子,我們應該用愛的目 光和行動去幫助他、改變他,相信他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爲參天大 樹。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吃飯的樂趣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 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 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麼辦呢?後來,我靈機一動,爲什麼不 換一種教育方式呢?於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裏接過飯 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 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誇張得 聞着。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 很香, 一定也很好吃。

禮儀教育隨筆15

講文明,有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幼兒時期是人一生的啓蒙期,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受益一生。爲了培養幼兒的日常行爲,並響應鎮的"創文"活動,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禮貌活動。 週三我們上了一節《有禮貌的小寶寶》,爲了瞭解幼兒對文明的理解,我問孩子:"誰知道什麼叫文明?"孩子們都很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

王赫:不隨地丟垃圾。

李林澤:文明就是幫老師忙。

寧嘉安:文明就是早上起來跟老師問好。

彭一凡:文明就是在幼兒園聽老師話,回家聽爸爸媽媽話。

劉逸軒:文明就是吃飯不能說話掉飯粒。

總結:小朋友講得都對,其實文明包括很多: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認真傾聽、及時迴應別人的問話、請求幫忙要客氣、不在地上大小便、公共場所不吵鬧、不扔垃圾在地上。接着,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請一個孩子當小貓,一個當貓媽媽,一個貓醫生,一個貓老師。讓孩子們表演小貓上學的情境。在表演當中,幼兒知道:起牀了,看見媽媽說:"媽媽早上好"。來到幼兒園,看見醫生要說:"醫生早上好"。見到老師要說:"老師早上好"。媽媽要上班了,要跟媽媽說:"媽媽再見。"通過這一系列的文明禮貌教育,幼兒都能主動的向人打招呼,做到文明禮貌,園長媽媽也強調我們進園的時候跟各位老師說早上好,今天學習了一個基本禮儀動作,希望孩子們都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來園跟各位老師說早上好。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爆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