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下面小編分享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方法。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1

2歲以前

培養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兩歲以前的孩子,情緒感應非常靈敏,情緒管理也比較容易。 父母在這個階段要重點培養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和信賴關係,比如陪孩子玩耍,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覺等,這對孩子建立起與父母間的終生親密情感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旦這種親密的情感關係形成後,媽媽的一個眼神、爸爸的一個動作,孩子都能心領神會。媽媽有心事,或生病了,不用開口,孩子都能敏銳的察覺到。

現代父母大多非常忙碌,若父母沒辦法時時陪伴孩子,應該讓孩子和其他親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如家中的老人。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由其他親人帶大,如姥姥,當孩子回到父母身邊時,父母就不能隨便說姥姥的不是。因爲,此時的孩子已與姥姥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處於情緒分裂的狀態,這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親子關係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大小便訓練影響孩子性格

你可能覺得寶寶的大小便訓練只是個生活習慣的建立問題,與寶寶的個性發展扯不上關係。其實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早就在他的人格理論中提出,大小便訓練對寶寶的個性形成有很大影響。

弗洛伊德認爲,在1~3歲,寶寶最感興趣的是排泄。排泄過程和排泄後肛門的感覺會讓寶寶產生快感。這個階段正是你開始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的時期,如要求寶寶不能隨意大小便,要蹲專用的坐便器。

一方面寶寶追求排泄獲得的快感,另一方面父母企圖實現對寶寶大小便的控制,於是親子之間容易發生衝突。如果你對寶寶的大小便訓練過早過嚴,在寶寶的生理機能還沒有達到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動時,就嚴格要求寶寶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這種註定的失敗可能使寶寶形成羞恥、潔癖、過分注意條理和細節、固執等特點。

如果在訓練中,寶寶通過過度的排泄來對抗大小便訓練,也會導致他形成浪費、無條理、放肆、邋遢等特點。 在美國,對寶寶的大小便訓練並不像我國那麼早,很多幼兒園還爲寶寶準備了尿布。

2-6歲

讓孩子多接觸自然

誰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很多家長就急着教孩子識字、算術、背唐詩。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效果很可能事與願違,過早的單純知識性學習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的認知思維過早符號化,不利於孩子天賦的開發。

6歲前的孩子是用非語言系統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的。這個階段,應重點發展孩子的右腦,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儘量用形體、繪畫和想象的方式來與孩子交流。

國外很多家長會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儘量不用語言來教育孩子,而是讓孩子用眼睛、用心靈感受世界。比如對“蘋果”的認識,當孩子還不會說話、不會用文字來表達時,他腦海中的“蘋果”是一個個形象而生動的蘋果樣子。但是如果過早地讓孩子生硬地認字,孩子就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蘋果”這一語言符號,而無法形成關於“蘋果”的形象記憶,這對孩子的右腦開發是非常不利的。

實際上,孩子在出生前,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是遠超過大腦實際需要的。而生命早期的大腦就像是一個大膽的剪裁師,隨着出生後接觸的刺激逐漸增加,那些經常受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就會被保留下來,而那些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細胞所連接的突觸就會被修剪掉。如果一味地對6歲不到的孩子灌輸知識,我們就容易以成年人的思維限制了孩子天賦的發展。

6-10歲

允許孩子犯錯誤

毫無疑問,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讓父母真正操心起來了。他們普遍進入小學,開始面臨各種升學競爭,人際關係也比之前更爲複雜。這個階段, 父母要記住的黃金定律是“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

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可能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的作息和學習壓力,不能自覺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容易走神。此時,家長不能一味責備孩子,畢竟這一階段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對孩子提過高、過急的要求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的有些行爲,在家長看來是錯誤的,但可能是孩子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式。比如,玩弄家裏的藥罐,到塘裏捉魚等,對於這樣的行爲,家長應合理引導,既不打擊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又要避免孩子受傷。

而對於孩子反覆犯錯, 家長要抱着“理解”的態度,保持足夠的耐心。家長可以試着與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與孩子作約定,在孩子上下學路上對各種注意事項反覆提醒。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形成習慣。如果孩子表現得不錯,家長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這樣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幫助孩子逐漸樹立信心。

對於這個階段孩子的教育,最忌諱的就是過度責罵孩子。一味責罵不但起不了矯正孩子錯誤行爲的效果,還容易傷孩子的自尊心,影響今後的親子溝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避免其他親友在場,不要說有辱孩子人格的話。

10-14歲

建立有效溝通

10-14歲是青春期前的過渡階段,由於真正的叛逆期還未開始,過去很多家長並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一階段的親子關係會對青春期有直接的影響。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

爲什麼說這個階段重要呢?因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雖然具有一些青春期的特徵,但相比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這些孩子的叛逆心理還不至於那麼強烈。家長若能在這一階段與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方式,那麼將來家長也能更自然地與孩子交往,做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10-14歲的孩子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是非價值判斷,變得有思想,有主見,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與理解。此時,單面說教的方式已經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頂嘴、搗蛋、對着幹只是表象,這些行爲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希望受關注、被理解、被認可。家長要注意留心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和成長訴求,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家長不妨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親近,在說教前先耐心聆聽孩子的真實想法,鼓勵孩子說出心裏話。如果這些話涉及到孩子祕密,家長還應遵守保密承諾。如果在談話間,家長真察覺到孩子犯了錯誤,也要儘量控制情緒,不要立即對孩子大加責罵。

親子間的有效溝通不是建立在家長權威之上,而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只有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可以完全信賴,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

14-18歲

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處於學習和升學的高壓狀態,面臨着各種人生選擇:就讀中職還是高中,高中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高考應該填什麼志願,是否出國留學等等。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關乎孩子的前途,家長們無不神經緊繃,擔心這擔心那,有時免不了以自己的意志代孩子行事。可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已經很強烈,對於家長的善意很可能不領情,這又容易引起親子關係緊張。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孩子自己會作出聰明的選擇。曾經,有個孩子問自己的父親“爲何要讀書”,父親舉例說:“一棵長了一年的小樹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長了10年的書可以做檁條,而長了20年的樹可以做房樑、做柱子、做傢俱。你希望自己是小樹還是大樹?”孩子聽完想了想,從此發奮讀書。這位父親沒有長篇大論式的說教,只是以舉例的方式向孩子陳明利害,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今社會功利化思想氾濫,一些隨大流的選擇可能並不適合孩子。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具有藝術天賦,進入藝校是最好的發展方式,但若按部就班,父母對孩子的做法百般阻撓,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天賦。例如,李安在初入電影界時也曾被保守的父親視爲恥辱,若沒有李安自己的堅持,恐怕當今電影界就少了這麼一位大師了。

結語

對於孩子身上一些不合意的行爲,家長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過於專制。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理想的相處方式是既保持家長的姿態,又給予孩子以負責任的自由。

在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家長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向孩子陳明利害,但最終的選擇權利還是要留給孩子。畢竟,孩子的人生屬於孩子自己,讓孩子自己學會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歷練。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2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認知發展特點,父母要知道!

首先家長們不要認爲3-4歲的.孩子是傻乎乎的樣子,其實在這一個年齡階段幼兒已經可以分辨紅黃藍綠這一部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色號。也可以不費力的辨別上下左右,能夠掌握例如三角形方形等這一類簡單圖形他們可以感知冷暖飢餓,針對於這點小編要說一下,很多家長等到溫度稍微有一點下降就拿着衣服追孩子,讓孩子多穿幾件衣服,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們家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階段沒有做到以上幾點,家長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有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了的這種思想。家長一定要慢慢地引導孩子並且有耐心的教導孩子。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幼兒的記憶,許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在市面上購買各種各樣的補腦商品。其實在幼兒3-4的時候還沒有完全的掌握記憶方法,和成年人的記憶方式還是具有一定的區別。需要記憶的內容在頭腦中保留的時間較短,所以有的時候今天教了孩子這個說不定還沒有到明天就已經忘記了,所以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好耐心。再加上3-4歲的幼兒自控力比較差,記憶的內容很容易收到情緒的影響,幼兒心情愉快則記憶效果更加良好,心情低落沮喪的時候記憶力會有明顯的下降,家長在教授孩子知識過程中也不要帶有負面情緒。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 第2張

我們說完記憶和認知後我們再來講講孩子撒謊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普片存在,其實3-4的幼兒撒謊有的時候可能是無意識的。這個階段的幼兒各類感官器官發展並不是很協調,認識能力也比較弱。在加上缺乏生活經驗所以對於很多事情的認知和反應容易走偏。幼兒把圓形說成了方形,把紅的說成了白的這是經常有的事情。這時幼兒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這一類情況下幼兒算不上是撒謊。說不定也會出現一下的這種情況,一個幼兒拿着空杯子在假裝喝水等到老師來的時候,舉起水杯告訴老師“老師我喝的多幹淨”。

這個時候無論是作爲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給孩子給予表揚,因爲當幼兒偶爾懼怕什麼或者又想得到什麼的時候,又不能擺脫某種東西或者又無法得到某種東西,就便會以自己的想象代替現實,從而來或者心裏面的平衡。這個時期的幼兒思想就是這樣,容易和把想象和現實混淆在一起。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作爲家長一定要慢慢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3

12-18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及溝通技巧

初中一年級

孩子開始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會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也逐步健全,同時心理也會隨之產生很大的變化,這是一個孩子從兒童成長爲少年的一個階段。

認知特徵:孩子剛進入初一,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學生的特點。

心理特徵:

1、新鮮感和緊張感共存,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後,由於學科增多、複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部分適應能力不是很好的孩子開始出現焦慮緊張,加之如果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理想,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可能會驟降。

2、向上性與盲目性共存,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泄氣,且有從衆心理。

3、獨立性與依賴性共存,不願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時又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溝通重點:

1、關注適應性——從小學生轉變爲中學生,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孩子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2、新的習慣養成——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進一步做好打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養成教育”,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3、重視基礎知識——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纔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鬆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絕大多數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青春期的煩惱。

這個年紀的孩子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喜歡標新立異,但同時又希望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羣體!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 第3張

如果這一階段沒有很好的度過,孩子可能會出現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進而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青春期典型的叛逆行爲。

溝通重點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等都需要正確的引導。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逆反心增強,開始不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

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做出改變,孩子不再是之前那個聽話的小朋友了。交流時要讓孩子體會到平等公平性,這樣孩子才願意與家長溝通,也才方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發現問題的苗頭,從而展開心理疏導,使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在照顧到心理變化的同時,初二也是承載着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學科內容難度加大知識點面更廣,需要家長和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初中三年級

認知特徵

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可以接受一些抽象概括類的知識點。學習興趣也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也開始趨於穩定。

心理特徵

獨立性進一步獲得發展,學習能力同步有了很大提高,開始享受自己與自己獨處,希望有自己的空間!所以此時,孩子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溝通重點

需充分利用此階段特點,培養和發展他們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爲中考做準備,陪伴孩子一起了解當下學習情況和狀態,協助孩子設定目標,並逐步去實現。

高中一年級

認知特徵

身體迅速發育,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也得到顯著發展。

心理特徵

高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在心理和行爲上會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同時,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雖然內心可能很活躍,但單從表面是完全看不出來的。所以父母很難去察覺孩子的內心變化,這就很考驗家長的溝通能力了!

溝通重點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其實症結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這個是好多明明初中成績很好,結果高中卻成績一落千丈的原因!所以,家長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當出現成績下滑時,要及時注意到並主動引導孩子尋求解決辦法! 比如第一個學期期末成績下滑,則可以在假期時把這一學期的知識點重新梳理學習一遍!

高中二年級

認知特徵

高一一年下來,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明顯地分出層次,一個班的同學成績開始出現變化。

心理特點

學習上的兩極分化導致不同心理狀態。對成績高的同學來說,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如興趣上升爲樂趣,好奇轉化爲求知慾和探索欲,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他們充滿自信,學習已成爲自覺的行爲,並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而另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學習熱情一般,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處於一種無所謂的被動狀態。

歸因心理髮生很大變化,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到了高二,孩子對於學習成敗的歸因,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爲的影響即歸因的內化,而不是客觀條件即歸因的外化。

開始對高考產生期待與恐懼 。具體表現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且時常幻想未來。

溝通重點

引導和幫助孩子實現均衡發展,促進他學習主動意識的進一步增強。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高考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時幫助他們認識到提前準備的重要性,將他們的恐懼和焦慮換做去刷題!

高中三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孩子的社會意識已經接近成熟,並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實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但是進入高三後,備考的壓力會明顯增加,孩子在心理上的波動都會比較大,一般會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信心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有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能力強,各科平衡發展,歷次考試成績穩定,對高考勢在必得。

迷茫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由於基礎不紮實或者學習方法沒有效,導致成績起伏不定或者不見起色,從而讓學生感覺備考非常疲憊且感覺自己沒辦法考入理想大學,對前途感到迷茫。

放棄型的孩子,這一類孩子也會跟着學校的課程走,但是經過努力,成績並沒有起色,或者學科發展很不平衡,導致總分不會太高。從而讓學生感覺要考大學幾乎不可能,並逐漸放棄備考!

溝通重點

與老師孩子多溝通,跟孩子一起找原因,找解決辦法,制定合理的目標!

總結

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 抓住這些規律,找到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同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幫助,相信孩子可以穩穩的度過這重要的6年! 最後如果孩子在英語學習上有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哦,尚恩英語的專業老師會及時給予答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