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0到6歲早期教育

0到6歲早期教育

來源:星女圈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到6歲早期教育,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下面跟大家分享0到6歲早期教育。

0到6歲早期教育1

0-6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就能加速兒童的智力發展,爲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早教的意義所在。

早期教育,通常指孩子從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重視早教這個概念,然而大多數人對早教的認識都存在誤解。據相關調研發現,有70.5%的家長以爲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提前學習英語、識字和數學等知識,這導致的後果就是孩子在入學後變得有厭學情緒。

早期教育應當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而不是灌輸式的學習知識。同時,在幼兒的不同年齡階段學習的東西也不一樣,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幹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幹食物正個月後,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

0到6歲早期教育

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對孩子的早教過程中,應當通過興趣來引導孩子進行學習,而不是期望二三歲的寶寶用意志和努力來學習。同時,生活就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教材”,各種水果、傢俱物品,以及馬路上的車輛等都可以教孩子去認識。

兒童玩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有莫大幫助,比如積木,可以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兒童畫板,可以開發寶寶的想象力;“智趣書童”智能學習機器人,可以聽兒歌故事,學《三字經》等國學知識,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

0到6歲早期教育2

發展基本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包括吃、喝、拉、撒、睡、穿、梳、戴、抹、衛生、勞動、整理共12個方面,缺一不可。生活當中,有些孩子就是缺少這種基本的生存能力。

我在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工作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

有人問:爲什麼不教孩子喝水?各位家長,你們家孩子到6歲纔開始學喝水嗎?後來,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不會喝水是因爲家長或者幼兒園沒教對。

一個人在什麼時候需要喝水,渴了喝?不對。渴了才喝,餓了才吃,憋了才排,累了才歇,困了才睡,胖了才減,病了纔去看,這7種狀態下,身體已經透支了,身體的細胞已經受到損傷。所以,作爲家長必須要教孩子及時補水。

幼兒園喝水一般都是集體進水,上午10:20,小朋友們坐成一排,老師給每個人的水杯裏裝滿水,要求大家喝完;到下午3:20,再喝一次水。

如果到了幼兒園大班還沒有教會孩子主動喝水,等到上小學,當然需要老師組織喝水,然而小學老師是不會組織的。

再以“抹”爲例,“抹”就是抹香香。冬天和春天的時候,尤其在北方,皮膚一定要抹一點防護性的東西,否則風一吹,就會皸裂。所以,我們一定要教孩子做好自己的防護。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護膚品就是2塊錢一袋的寶寶霜,家長們不必買幾十塊、上百塊的產品給孩子抹,孩子需要油性的東西,那些粉性的不管用。

0到6歲早期教育 第2張

有些媽媽會把自己抹的東西也給姑娘抹一抹,導致孩子學前就開始有發育的現象,這是因爲媽媽用的產品裏往往含有胎盤素、激素等,兒童是絕對不能碰的。

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想改變是非常難的事。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習慣,一定會在他上學之後向學習習慣遷移,就是說,如果在幼兒園時,他的生活習慣一塌糊塗,就不要指望將來學習習慣會好。

習慣陪伴孩子一生,好習慣,是孩子終身受之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孩子一輩子也還不完的債。

泰戈爾曾說過,播種習慣,收穫人生;李嘉誠說,播種習慣,成就事業。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幫他養好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立自尊和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關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在每個不同的時期都有一對矛盾。

而在4到6歲,孩子處於幼兒園階段的時候,這對矛盾是主動和內疚之間的矛盾。

如果孩子各方面發展得好,他就會主動的、積極的去參與活動;發展得不好,他就會內疚退縮,對任何事物都是一種規避的態度。

學會與人合作、和諧相處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獨生子女,兩個獨生子女在一起,又生下一個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裏沒有同伴相處,沒有這種經驗的遷移,他會因此缺失很多東西。

學會如何跟同輩相處,是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幼兒園裏,孩子慢慢的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相處。

我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沒有面巾紙,大家都是用手絹,但是我們每天都讓孩子帶那種卷着的手紙去學校。

我們會告訴她:這個東西不值錢,哪個小朋友需要的時候,你拿出來給他或者幫他用掉,這樣我們會很高興。哪個小朋友流鼻涕或者流汗了,哪個小朋友流淚了或者流血了,你就拿點紙過去,幫他擦一擦。

尤其是有小朋友哭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紙幫他把眼淚擦乾淨,然後抱着他,手拍拍他的後背,在他耳邊輕輕地說:“我知道你現在心裏很難受,我能理解,有我跟你在一起,你不要哭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好嗎?”

這是我教孩子的,打小她就這麼去做。她是幼兒園中途插班進去的,但後來,她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她上小學的時候,從幼兒園中班直接升入小學,跟原來大班的孩子同學,她也用同樣的方法交到了很好的朋友。所以,有些事,我們要去教孩子才行。

我在小學、中學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體育也很好,但是選三好學生總也選不上,選班幹部總差幾票,爲什麼?因爲沒有人緣,沒有人氣,不懂得如何去跟同輩相處。

培育普適的價值觀

爲了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幫助孩子培養普適的價值觀,就是儘量讓孩子去認可,大家共同認可的東西,讓他的價值觀和別人的差不多,他纔有可能被別人接納。

家長們可能沒有關注到這個問題,有的小孩之所以孤獨、沒有玩伴,被同伴邊緣化,很多情況下是因爲他的價值觀跟別人不同。

培養熱愛生活中藝術美的'積極情感

孩子知道愛美是一種境界。媽媽們有時會在頭髮上夾個髮夾或者戴個頭花,這些裝飾自己是看不見的,那爲什麼還要戴?爲了創造美,讓別人看見。女爲悅己者容,給別人營造一個好看的氛圍,這是一種境界。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懂得每天爲自己花點時間,說明他不刻薄,對自己寬容,他明白生活的品味,有情調,這是從小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長得非常好看,但是就缺點東西,缺少氣質,這不是有錢買各種裝飾品戴在身上,就能彌補的。

而有些人長得並不好看,但氣質出衆,我們能從他的身上感受到品味和生活質量。

除了要引領孩子去追求視覺美,還應當鼓勵他們追求聽覺上的享受,懂得欣賞優美的旋律、悅耳的節奏等等。

在體驗美的同時創造美,從小做起,他將來的生活纔會有品位,有質量,每天都生活在一種情調和意境當中。

雖然孩子自己看不到頭上戴着的花或者漂亮的髮卡,但她心中有個漂亮的髮卡。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說,這樣孩子絕不會得抑鬱症,因爲她心裏有幸福感。

一個人的審美很難培養的,作爲家長,我們要努力的、積極的去幫助孩子培養。

0到6歲早期教育3

0一6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從大腦組織說起,人的聰明與否,和大腦發育情況緊密相關。科學證明,人的聰明與腦細胞激活比例成正比。一般人的腦細胞被激活3%以內,如超過3%就很聰明瞭。據說,愛因斯坦也沒有超過5%。關鍵之處在於每個人的腦細胞都是在6歲前被激活的。因此,筆者把0一6歲的教育簡單概括爲“刺激”。當然這種“刺激”是良性的,有系統有方法的。另外,人的聰明和大腦皮層構槽的深淺極大有關係。構槽越深人越聰明。還有大腦有密如蛛網的神元和觸突,這些組織數量越多越發達,相互連接越廣泛越密集,這個人就越聰明。神經元和觸突的發育80%以上都是6歲前完成的,9歲前基本上達到100%。

0到6歲早期教育 第3張

其次,從兒童“敏感期”來看0一6歲教育的重要性。“敏感期”是兒童最重要的成長規律,學前教育機構只要遵循這一規律,採用科學方法對孩子施教,教育效果會成倍顯現。0一6歲是“敏感期”最爲集中的時期,6歲後,“敏感期”逐漸減少減弱,9歲後幾乎停止。

明眼人一看上述便知,0一6歲的學前教育多麼重要。僅僅知道還不夠,至於如何做好學前教育同樣重要。筆者認爲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蒙氏教育是在這方面做的是最好的,而在中國首推則是跨世紀蒙氏教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