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別忽視潛教育

別忽視潛教育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別忽視潛教育,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很重視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潛教育的方式,其實潛教育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編分享別忽視潛教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別忽視潛教育

別忽視潛教育1

專家講座

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孩子,以至於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是在教,這就是“潛教育”,一種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質的教育。

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東華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經過不斷自我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很多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優秀的母親甚至說:很多人都認爲我很輕鬆,說你的孩子那麼優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着的!好母親防患於未然,而不合格的母親是,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甚至老師都已經找孩子談話了,她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我接觸過數百位優秀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那麼多父母大字不識一個,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嗎?其實,文盲並非不會教育,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彷彿生來就會,不需培養,而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優秀的父母在這些方面大都做得較好,他們的良好溝通來源於自覺遵守了這樣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裏的真實意思。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個步驟是建議,有道理的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時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父母們做得最差的。

好成就靠“育”出來現在對品德重視的人越來越少了,對父母們談品德教育等於不合時宜。而其實這些正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我們在看人物傳記時常常都會對傳記人幼年時的不同凡響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這種成就動機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

意志、品德、胸襟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爲即“潛教育”融進孩子的血肉裏。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遠,孩子就能走多遠,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給孩子灌輸偉人事蹟,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待社會和自己。

別忽視潛教育2

別忽視補位教育

一、知識素養“補位”

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專才”,更需要“通才”。既需要科學素養,又需要人文素養和藝術修養。具體實踐中我們要鼓勵教師豐富學識。教師要通過“充電”來豐富自己。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要有淵博的多科知識,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充分實現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把學生引領到一個廣闊的知識世界;大力推動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對全校學生開放學校閱覽室,對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開放圖書室,各年級開設節次不等的閱讀課;積極滲透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積澱,是寶貴的精神遺產,應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們利用“國旗下講話”,課外活動開專題講座等形式進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喚醒民族意識,強化人文素養;加強藝術教育,開設各種音美興趣小組,增設藝術欣賞課,開展“學生才藝展示”等。

二、實踐能力“補位”

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但當前我國教育存在的高分低能現象無不映射着社會、學校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上的缺位。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實踐,這與飛速發展的社會不合拍。江澤民同志說:“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裏,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走向社會,使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們多次開展社會調查、參觀學習,瞭解工農業生產;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使其感受大自然之美,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鼓勵學生進行科技製作,學以致用,勇於實踐等。

三、情感思想“補位”

良好的思想品質、完善的個性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重要保證。但是我們也看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缺位,導致很多學生出現了思想心理障礙。爲減少或避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開展心理諮詢,進行感恩教育,傳遞“愛心祝福”,做好“親情補位”,利用榜樣示範,開設專題報告等。

總之,未成年的教育關乎民族未來,承載着黨和國家的希望,需要社會各界、學校、家庭、政府能夠攜起手來,加強協作,消除教育“盲點”,創造良好環境,共同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負起責任,托起祖國的明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