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孩子的成長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同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的能力越出衆越好,所有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時機。爲大家分享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1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長在做錯事情的時候,總是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我們會盡量冷靜地找出問題,分析它,然後解決它。但當家長面對犯錯誤的孩子的時候似乎就失去了這種寬容,而是去否定孩子在這件事情上所做出的努力。

家長和孩子之間不應該是東風壓倒西風的對立關係,而應該是建立在某種平等的關係之上。家長的人生只是在長度上比孩子長,見到的比孩子多,所以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現象:家長喜歡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和孩子現在的成長過程做比較。不是不好,而是孩子即使不叛逆也很難按照別人的經驗去生活,因爲那是家長自己的人生經驗,並不是孩子自己的。

如果我們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那麼所有的經驗都是無用的,家長要清楚孩子是怎麼想的,也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爲。將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換成“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來講述一下站在他人視角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就以生活中有時會發生的情景來說說第一人稱角度和第三人稱角度的區別,一個女生踩着高跟鞋出門了,走着走着一個不小心腳就崴了一下。將這個畫面定格,用第一人稱也就是自己的角度來講,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哎喲,好疼!”這個時候,第三個人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是這樣想的:“有個挺好看的姑娘走着走着崴了一下,好倒黴呀!”這種想法的不同發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當我們站在“他人視角”去思考和教育孩子的時候,所謂的教育方法和技巧,無非都是利用“他人視角”之後的結果產物。但是,每種技巧和方法都是有前提的,如果我們無法站在“他人視角”也就是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和利用技巧的話,那麼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不成立的。

在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他人角度”的思考會給我們提供許多視角,在孩子教育的問題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問題上,所有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都是基於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動機。

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他們的心理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因爲孩子可能會經歷你經歷過的,但因爲本身你們所站的角度就並不相同,所以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青林的爸爸認爲青林還小,還沒有成年,有些電視節目並不適合他看。青林沒有聽爸爸話,堅持要看這個節目。爸爸對青林說:“這個娛樂節目非常不適合你看,你還是看一些動畫片或者益智類的電視節目吧。”

可是爸爸越不讓青林看的時候,青林越想看這個節目,但爸爸也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原則,直接否定了青林的想法,青林就大哭大鬧,父子兩人誰也不讓步,到了最後,青林爸爸就忍不住動了手。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青林媽媽認爲青林爸爸這麼做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於是,媽媽建議爸爸換一種教育方式,比如站在青林的角度想一想他爲什麼執着於這個電視節目。青林爸爸也明白體罰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自己強勢的態度讓青林產生了逆反心理。

於是爸爸決定換一種方式教育青林,又一次,青林看起了娛樂節目時,青林爸爸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強制換臺,而是很平靜地說:“兒子,我知道你想看這個娛樂節目,但它真的很不適合你,爸爸不會答應你的要求。即使你又哭又鬧。但是,你有其他的選擇。”出乎意料的是,青林沒有頂撞,也沒有反抗,而是乖乖地換了一個少兒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了,他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但同時面臨着重重壓力,孩子也需要宣泄,家長的訓斥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作爲家長,需要做的是冷靜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然後引導着他去解決問題。

有一位媽媽特別喜歡逛街,她每次逛街都要帶着她的小女兒,想培養一下女兒的時尚感。可是去了幾次之後,孩子就特別反感和媽媽一起出來逛街了,這位家長很不理解,爲什麼女兒抗拒這件事情,直到有一次這位媽媽給女兒繫鞋帶蹲在地上的時候,她才恍然大悟了,就是大人能看到各種漂亮的衣服和包包的時候,以孩子的身高,她卻只能看到鞋子。

小孩子對於世界的最初認識來自家長,而後纔是自已去探索、去實踐來獲得的對於這個世界的真情實感。他們不知道家長爲什麼一直盯着分數,對於學習成績每天要說上幾遍,家長的通常說法是:你現在一定要努力學習,你不努力學習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不能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

當然這已經是前幾年的說辭了,因爲孩子和家長看到的世界本來就不一樣。所以不用爲了培養十項全能的孩子而每天穿梭在各種補習班、特長班中,這種生活只會讓孩子和家長都身心俱疲。這種從衆心理最壞的結果就是弄巧成拙,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孩子覺得家長不可理喻,給彼此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所以不如聽一聽孩子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有針對性地安排孩子的課餘時間,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認真地和他溝通,尊重了他的想法。只有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問題了,孩子自然會站在你的角度來想問題。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2

美國教育家塞勒·賽維若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觀察、認識問題,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和立足點。身份、地位不同,所得的結論就不同。父母與子女間的年齡懸殊、身份互異是影響相互溝通的重要原因。

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一切將迎刃而解。”的確是這樣,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當我們能夠嘗試着換個角度去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在與他的溝通中產生共鳴,才能真實地瞭解他的想法和需求。衆所周知,孩子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眼光也和成年人不同。但是父母常常忽略這一點,總是拿自己喜歡的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就是造成父母和孩子的矛盾所在。

成人有自己固定的思維,也有自己已經成形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也習慣了用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衡量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或者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心理。如果這樣,那家長永遠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麼,因爲你們的出發點、角度和孩子完全不同。孩子的各種觀念和各種社會經驗都還在慢慢累積的階段,他還沒有經歷過你所經歷的那些風風雨雨,所以同一件事情,他看見的和你看見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大人也是從孩童那個年紀過來的,你所經歷過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經歷的,你要明白他的許多處理事情的行爲是符合他的年紀的,多理解,其次多參與到孩子的朋友圈,多聊天,多溝通,懂得換位思考,讓家長和孩子真正做到心靈相通,互相理解的和諧的境界。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第2張

知道在孩子的高度,能看見什麼,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大人們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的出發點都是爲了孩子好。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孩子究竟要什麼,大人給的,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哪些做法對孩子是好的,而哪些做法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只有蹲下來,纔不會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態度,自作主張地決定孩子該幹什麼,才能發現,現在怎麼做,纔是最適合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的。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人能夠站在我們的角度理解我們。不去強迫我們做我們不喜歡的事情!即使是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說我們當家長的要時時刻刻的,多站在小孩的角度爲他們想想。

如果你連孩子想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很好地和孩子溝通呢?只有願意蹲下來的父母,才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和孩子對視,用“平等”的心態和孩子交流,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長才是真正地爲孩子考慮,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親子感情也會更進一步。

只有瞭解孩子,才能促進孩子的發展。和孩子處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個小孩子,會怎麼對待這件事情,這樣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建議,讓孩子的發展更爲順利。如果總是站得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給出合適的指導,或按自己的標準和想法來要求孩子,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要蹲下身子用平等的姿態和孩子進行親子溝通,這樣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他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