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小朋友上幼兒園後,家長在跟小朋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家裏的孩子不願意跟自己分享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感覺孩子應該有很多趣事分享。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呢?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1

1、對去幼兒園感到緊張和壓力

每個人面對一個新環境都需要適應過程,孩子也不例外,由於孩子較小,適應幼兒園所需的時間往往比我們要想的長,所以當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寶媽一問起,孩子自然就不想談論那個帶給我緊張和壓力的地方。

2、沒有完全融入集體生活

剛去幼兒園的孩子往往喜歡獨處,自己跟自己玩,沒有完全的融入集體生活,自然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對於寶媽的提問自然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3、寶媽的問題太籠統了

上幼兒園的孩子基本只能回答一些很淺表的問題。像你今天吃了什麼?孩子可能就會說:吃了午飯。寶媽的問題提的太籠統,孩子不能理解,自然就回答不了。

孩子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家長怎麼做?

1、孩子不想說時不強迫

對於孩子要鼓勵他自己說,而不是強迫他說,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對孩子造成更不好的影響。

2、寶媽提問要具體:如選擇題

孩子的記憶力自然沒有大人好,所以寶媽的提問應該是簡單並且能提醒孩子回憶的`。比如:寶寶,你今天中午是吃的麪條還是米飯呢?這樣寶寶就會自我回憶,給出答案。

3、關注幼兒園的一切(和老師溝通)

一般來說,現在幼兒園老師都會和寶媽分享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切,寶媽也可以通過老師來了解孩子的情況,再根據所瞭解到的情況和寶寶直接交流,這樣自然能夠提高孩子和寶媽分享的頻率。

讓孩子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的小妙招:

1、送孩子到幼兒園之後,寶媽不要着急走

很多剛剛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寶媽,可能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扭頭就走,以爲這樣可以逼着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事實上這樣的行爲,在孩子看來就是一種拋棄的行爲,會讓孩子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感到更加的孤立無援。

因此,寶媽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後,不妨多陪孩子一會,等孩子脫掉外套,放好書包之後,跟孩子來一個有儀式感的告別,並承諾孩子:放學後我來接你!

這樣的承諾,不是走形式,而是寶媽一定要遵守的約定,如果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的話,建議寶媽最好是能在孩子放學的時候,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這樣會給孩子內心一些小小的希冀,也會讓孩子覺得時間過得更快。

2、幫助寶寶更快融入幼兒園的人際圈子

爲了能幫助孩子更快的融入集體之中,寶媽不妨也做出一些小小的努力哦,比如:給同班的小朋友們帶些小禮物,或是零食,水果,或是小禮物之類的,讓孩子在學會跟別人相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分享的樂趣。

多家長會過度緊張,認爲讓孩子這麼小就學會送禮物,會形成不良風氣,其實,寶媽們大可不必擔心,小孩子的世界,不像成人如此複雜,對孩子來說,這個小禮物,其實就是一個讓大家順暢溝通的媒介,就是一個簡單的紐帶作用。

如果家長不去過分強調這個禮物的“重要性”,相信,孩子們是不會覺得這是一種手段的,因此,想讓孩子更快的融入集體生活,寶媽不妨試試這個小妙招。

3、回家後多跟孩子交流幼兒園見聞,增強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每天會接收到很多新知識,而且,因爲幼兒園的環境在,也會增強孩子的表達慾望,所以,如果放學回家之後,寶媽能跟孩子多一些交流,多多去跟孩子一起回憶,在幼兒園一天的美好經歷,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愛上幼兒園。

一般幼兒園老師跟家長之間都會有一些聯繫,或是某個溝通工具,或者聊天工具,老師都會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那麼家長不妨趁這個時候,多問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感受。

讓孩子瞭解到媽媽對他的愛和關懷,也能讓他感覺到:哇,幼兒園好神奇,我在幼兒園做的事情,媽媽居然都知道哦!感覺好像一直都跟媽媽在一起呢。

以上就是有關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的相關介紹,當孩子剛進入幼兒園時,家長要多觀察寶寶的狀態。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分享幼兒園生活2

1、 孩子1歲之後有了“所有權”意識,不愛分享是天性

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就帶着光環,所以家長不要理所應當覺得孩子擁有天使的本性。他們剛出生時只會用哭鬧錶達情緒,需要父母教導才知道,用動作用語言也能表達想法。

性格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不會主動把拿在手裏的零食給其他人,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自私的表現,不愛分享只是天性而已。

家長要通過引導教育,讓孩子知道和別人分享纔是正確的做法。不要因爲自家孩子受到別人批評,就覺得孩子沒救了。

性格和才能一樣,都需要通過後天培才能逐漸養成,家長在這其中的引導作用很重要。

2、 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總是被寵着慣着

家庭裏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除了父母輩,家族裏還有四個長輩對孩子關心,尤其是重男輕女的家庭,對家裏的男孩十分溺愛。

被溺愛的孩子容易自私自利,他們從來沒有受到過來自長輩的教訓,也不知道怎樣的行爲不好。和同齡人相處時,這種“自我”意識容易被放大,矛盾也會隨之產生,孩子就會被同齡人討厭。

因而,當家長髮現孩子的行爲不對時,想要通過干預手段,讓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家長的一些行爲誤區:

1、 強迫孩子分享或是輪流玩

孩子們聚在一起玩,正是可以交到好朋友的時候。媽媽們爲了促進孩子之間主動的交流,總會讓自己的孩子把玩具分享出去,孩子不肯,媽媽就會開始教訓甚至罵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會非常難受。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沒有人願意被強迫,心甘情願才能讓人開心。家長教育孩子時,不要以爲簡單粗暴可以解決問題,有耐心的教導纔是長久之計。

2、 跟孩子灌輸“大的應該讓着小的”的思想

對於成年人來說,雖然還存在長幼有序的觀念,但在多數情況下,大家更應該處在平等的狀態下。

“大的應該讓着小的”,這種思想並不符合可觀規律,任何事物的判斷,都要通過是非對錯來判斷,誰有道理,誰就該佔上風,不能因爲年紀小,就能在任何事情上獲得特權。

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現在他們的物質生活並不匱乏,想要的東西父母會給買,沒有什麼需要通過別人的退讓獲得。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