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六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6.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遊戲目標:

1.利用繩子的柔軟可變,創造性地玩出多種造型。

2.嘗試合作玩繩,體驗用繩子造型的樂趣。

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遊戲準備:

人手一根軟繩

遊戲指導:

一 導入部分

彎來繞去扭扭繩。

關節娃娃會彎曲,我們的身體會彎曲。還有一樣東西會像大蛇一樣彎來繞去,它是什麼呢? (繩子)

二 過程部分

看!我的繩子變成什麼了?

(教師展示彎來繞去的各種玩繩方法,引起幼兒興趣)好玩的扭扭繩。

幼兒邊念兒歌,邊配上玩繩動作:扭扭繩,真有趣。彎一彎,繞一繞。彎根水蛇踩踩踩,繞條小路走走走。

幼兒一邊吟唱兒歌(可以自由創編),一邊玩繩。

請幼兒演示或介紹玩扭扭繩的方法,啓發幼兒猜測、討論扭扭繩像什麼。

爲扭扭繩喝采扭扭繩,真好玩,彎來繞去變化多,我們爲每一種不同的玩法喝采!

按照好朋友的玩法,自己去嘗試一下。

三 結束部分

提供不同的繩子或線,讓幼兒彎來繞去地造型創造的樂趣。

小百科:繩子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數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懂得節約用水。

2.學會講述水的用途。

3.瞭解水的二次利用。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用處很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

難點:懂得水可以二次利用。

活動準備

花草頭飾若干,錄音帶、錄音機。請大班幼兒扮演“小水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遊戲:關緊水龍頭。

①一半幼兒扮演“花草”,一半幼兒跟隨老師給“花草”澆水, “花草”和澆水的幼兒快樂地跳起舞。

②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小朋友都停了下來,老師循聲找到了正在傷心哭泣的“小水滴”。

師:小水滴,你爲什麼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個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把我給白白浪費了。

師:小水滴,你別哭,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你。

師:誰來幫助小水滴,讓小水滴高興起來?

幼兒討論並回答。

二、談話:水的用處大

1.水有什麼用?

2.除了我們人需要水,還有誰也需要水?

3.如果沒有了水會怎麼樣?

4.我們要怎樣節約用水?

小水滴: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的用處真大,我們要節約用水。

三、談話: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進來,說: “小水滴,我能把洗過手帕的水倒掉嗎?”

2.小水滴: “不能倒,不能倒,我還有別的用處呢。”

3.師: “小朋友,洗過手帕的水還能幹什麼用呢?”

幼兒討論並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幹,知道了用過的水還有其他的用處,懂得了一種節約用水的方法,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因爲選材與幼兒較貼近,幼兒有較多的生活經驗,故孩子們思維很活躍,都能積極地用較連貫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從幼兒的反應情況看,他們能體會“小水滴”的心裏感受,情緒被“小水滴”所感染,積極尋求幫助小水滴的方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水的用處,懂得了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萌發了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意識。

小百科:水,化學式爲H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積極發言,爲老鼠搬雞蛋想辦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老鼠搬雞蛋”圖片;《搬雞蛋》兒歌音頻及圖片。

材料準備:大皮球2個。

活動過程

播放圖片“小老鼠搬雞蛋”,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故事,並引導幼兒爲小老鼠搬雞蛋想辦法。

——兩隻小老鼠跑出洞去找食物,找呀找,找到一個大雞蛋,小老鼠高興極了。可是雞蛋實在是太大了,小老鼠怎麼也搬不動。

——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幫小老鼠嗎?誰來說一說?

出示圖片“搬雞蛋”,引導幼兒說說小老鼠用了什麼辦法搬雞蛋。

——小老鼠想到辦法了嗎?

——穿紅衣服的小老鼠怎麼做?

——穿藍衣服的小老鼠怎麼做?

小結:小老鼠想到了好辦法。穿藍衣服的小老鼠躺在地上,緊緊抱住大雞蛋,穿紅衣服的小老鼠拉着穿藍衣服的小老鼠的尾巴,把它和雞蛋一起拉回家。

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搬雞蛋》,帶領幼兒欣賞並學念兒歌。

——小老鼠把它們搬雞蛋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有趣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

2、初步瞭解小青蛙的主要特徵,知道小青蛙是益蟲,培養淺顯的環保意識。

3、通過遊戲,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的能力,發展彈跳力,嘗試縱跳觸物。

活動準備:

1、多媒體、幻燈片、錄音機、磁帶、音樂《走路》、2、青蛙頭飾、麥田的背景圖、“害蟲”若干、荷葉墊(10片)、平衡木(2組)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走路》組織入坐——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學一學,引導幼兒回憶對小動物的認識,激發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二、可愛的小青蛙——在調動孩子的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課件來認識小青蛙的特徵:

1、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通過聽聲音,引出小青蛙,瞭解青蛙的叫聲,引導幼兒學一學青蛙有節奏的叫聲。

2、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徵:身穿綠衣服,白白大肚皮,眼睛圓鼓鼓,唱歌呱呱叫。

3、學一學,看一看:瞭解小青蛙的本領跳躍:調動幼兒學一學游泳:教師講述動作要領,幼兒學一學捕蟲:觀察青蛙捕蟲的動畫圖片,瞭解小青蛙是益蟲,能夠捕捉害蟲而且動作很靈敏。

4、教師:青蛙不僅會唱歌、會跳躍、會游泳、還能捕食害蟲,激發幼兒熱愛小青蛙的情感。

三、可憐的小青蛙:通過幼兒觀看幻燈片,教育幼兒愛護小青蛙,不亂扔垃圾,培養淺顯的環保意識。

四、遊戲:能幹的小青蛙規則:幼兒戴頭飾雙腿齊跳跳下河岸,跳過荷葉,到達稻田後,雙腳跳起來,捉到害蟲後從兩邊返回,把害蟲放到筐中,繼續去捉。

五、結束部分:知識拓展,讓幼兒知道小青蛙是要冬眠的師: 冬天到了!許多小動物吃得飽飽的,要冬眠了,小青蛙也要冬眠了,等明年春天天氣暖和時再出來捉害蟲,我們一起學小青蛙去冬眠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瞭解自己和別人生氣的原因、表現及消氣的方法。

2、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嘗試自我調節不愉快的情緒。

3、體驗自我調節情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開心寶寶》;

2、生氣時的圖片若干、表情圖片(臉紅、蕨嘴巴、皺眉、瞪眼睛);

3、消氣方法圖片若干;

4、頭飾(生氣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氣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好!你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猜一猜?

幼:你是小蟲子

幼:你是蟋蟀。

幼:你是蟑螂。

師:你們都沒有猜對,我是生氣蟲。我做了什麼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請你們一起看一看故事《生氣蟲飛上天》就明白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在中班時期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發現他們想要的答案在本環節中教師採用了生氣蟲發生了一件有事情,以“生氣蟲飛上天”的情境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以情境“生氣蟲”,瞭解生氣的原因及生氣時的表現

1、故事中生氣的原因

師:我怎麼了?

幼:你飛上了天了。

師:爲什麼會飛上天?

幼:你想讓小動物們都變生氣,結果他們都沒有生氣,我就很生氣,就飛上了天。

師:我怎麼讓小豬生氣的?

幼:你給小豬做了一塊變心蛋糕。

師:爲什麼小豬生氣了?

幼:小豬吃了變心蛋糕,不信任他的好朋友

師:小豬生氣時表情怎麼樣?(教師出示圖片)

幼:小豬的表情是臉會變紅。

幼:小豬的表情是皺眉頭、噘嘴巴。

幼:小豬的表情是瞪眼睛。

幼:小豬的肚子會不斷地變大飛到天空中。

2、自己生氣的原因。

師:平時你們會不會生氣?什麼原因會讓你生氣呢?

幼:媽媽不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是我會生氣。

幼:沒有人給我玩我會生氣。

幼:媽媽打我,我會生氣。

幼:我和小朋友吵架我會生氣。

師:生氣的時候表情是什麼樣的(教師出示生氣原因圖譜、並請幼兒表演3~4名幼兒)

幼:我生氣的表情:臉會變紅、皺眉頭、噘嘴巴、瞪眼睛?

[在本環節中教師藉助課件、圖片、動作表現、等多種具有直觀形象的手段,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瞭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及自己心情愉快的方法。從而有效的將有將幼兒教師創設一系列的活動中,從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將原本枯燥的講述、探索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動力,使他們真正的在學中樂,樂中學的道理。本環節教師通過幼兒自己經歷道想象中有效的結合達到了本節課的難點。爲下面的難點做好了鋪墊。]

三、講述消氣的方法,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師:你們生氣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難過/傷心/痛苦/不高興

師:如果經常生氣,對我們有什麼害處?

幼:經常生氣容易生病。

幼:經常生氣沒有好朋友。

幼:經常生氣心裏難受不舒服。

師:以後你還會生氣嗎?你喜歡什麼樣的心情?

幼:我喜歡高興心情。

幼:我喜歡快樂、開心的心情。

師:高興時你會怎麼做?

幼:我高興時我想唱歌。

幼:我高興時我跳舞。

幼:我高興時我畫畫。

師:那怎麼樣才能讓你們的心情高興起來呢?我們一起看一看課件就知道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師:小豬是怎麼樣高興起來的?

幼:好朋友幫助了他、他們一起唱歌、跳舞,變得很開心。

師:平時你遇到不開心、不愉快的事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方法讓自己高興起來。

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玩。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看書。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跳舞。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吃東西。

幼:我若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給自己說笑話。

[在本環節中,教師利用幼兒的以有經驗,再根據教師的課件。讓幼兒充分的瞭解到生氣給我們帶來的害處,同時也瞭解到如何去讓自己高興。並嘗試在歡快的音樂中體驗快樂是一件非常開心、有趣的一件事情。自己樂意去嘗試快樂消除不開心的事情。最後達到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四、創設情境“我們來比賽”以畫連環畫的形式繪畫出消氣的不同方法。

師:你們想不想把你們使自己快樂樂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想。

師:我們比比誰的方法記錄的最多。

師:小朋友又怎麼多方法使自己不生氣,我在也不做生氣蟲了。我要做一個高興蟲和小朋友一起高高興興的.到外面做遊戲。你們願意嗎?

幼:我們願意和你一起玩。(幼兒與教師一起走出教室到戶外)

[在本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續深入探索使自己快樂的方法。同時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發現地使自己快樂的方法。進一步的讓幼兒得到了快樂。爲他們以後的在解決爲題或是遇到得不到滿足、心情不高興、傷心……有了更好地解決方式。同時可以用這些方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大熊山》是主題“熊的故事”中提供的一個故事,講述的內容是:一隻老鼠在遠處發現一座山,就想過去看看,當它越走越近時才發現自己看見的“山”原來是隻大熊。《大熊山》的故事很短,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卻把“近大遠小”的原理以一種有趣易懂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出來。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圖片,並附有簡短的文字解說。但對教材和這一故事進行分析和思考後,我覺得這個故事並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麼簡單,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裏面蘊藏着值得挖掘的內涵。比如,可以在原故

事的基礎上改進其中的問題,儘可能多方面展現本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近大遠小”的現象,提高集體學習活動的效果。因此我對原圖片進行了兩點修改:

1.把教材中的四幅圖合成一幅圖,並且可以操作,以便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小老鼠在走近熊的過程中不同的視覺變化,從而更好地體現目標。

2.把教材上熊和鼠的顏色分別換成白和黑。目的是在故事的角色身上做些文章,並改變幼兒對物體形狀、顏色的經驗定勢。

活動目標

1.感受物體遠近變化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並進行想象,體驗故事裏動物友愛的美好情感。

2.安靜欣賞,積極地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可以操作、變化的“大熊山”背景圖一幅、一隻黑色的小老鼠的剪影。(見附圖)活動過程

(一)幼兒經驗與故事情節互動

關鍵問題一:(取出剪好的一隻黑色的側面小老鼠問幼兒)這是誰?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老鼠?幼:這是一隻很開心的老鼠。/這是一隻正在跑的老鼠。/這是一隻只有一隻眼晴的老鼠。/這隻老鼠的尾巴很奇怪,是這樣的。(幼兒用手比劃)/這隻老鼠是黑色的。

分析:從幼兒的回答中可以發現,他們對這隻特別改進過的老鼠觀察得非常仔細,分別就老鼠的表情、肢體動作、身體、臉的朝向、毛色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而我也在肯定他們的同時分別給予了不同的引導。比如,老鼠要跑到哪裏?它另外一隻眼睛哪裏去了,爲何只看見一隻?尾巴像什麼?黑色還可以用什麼詞說?這些追問打開了幼兒的思維,讓我和他們都感受到了來自同伴的智慧。例如對老鼠跑的目的地的大膽想象,從只看到一隻眼睛引發幼兒思考側面與正面的不同視角,用相近的詞彙表達同一種意思等,都是對幼兒思維與經驗的挑戰。關鍵問題二:小老鼠在草地上看到了什麼?

幼:月亮。/太陽。/恐龍蛋。/山坡。/小球。/烏龜殼。

師:哦,如果你的眼前也出現了那麼有趣的東西,你會怎樣?

幼:過去看看。

師:你們喜歡探險,真勇敢。小老鼠和你們一樣,也想過去看看。走着走着,小老鼠發現它看到的東西變了,變得大一點了,變成了——(將背景板上大熊的身體拉上來一點。)

幼:大山。/大的恐龍蛋。/大太陽。/大皮球。/大概是鍋蓋吧。/很大的圓頂房子。/是大月亮又爬上來了。

分析:物體的變化吸引着幼兒的眼球,也促使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調整自己的思維。一些幼兒堅持着自己的觀點,只是在自己認定的答案上加了個“大”字。也許他們有這方面的經驗和感受,但是卻模糊不清。最精彩的要數祺祺說的“是大月亮又爬上來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在動畫片裏看過月亮漸漸升上來又落下去的鏡頭,他還告訴我太陽下山也是這樣一點點變小的。我幫助幼兒小結了他們的想法,既肯定了堅持己見的幼兒,也表揚了因爲看到視覺對象的變化而重新思考的幼兒,因爲幼兒都表現出積極的思維狀態,說明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態度。師:小老鼠會怎麼想呢?它會說些什麼?

幼:??(基本和前面的回答雷同,略)

師:小老鼠又走近些,結果發現它看見的是——(將背景板上大熊的身體再拉上來一點。)幼:啊,一隻熊。原來是熊哦!(幼兒的聲音一下子響了起來。)

師:沒有想到吧。小老鼠剛纔看到的是熊身體的哪一部分?熊背拱起來的時候是什麼樣的?這隻熊正在做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它在睡覺,眼睛閉着呢。/它不動的。/它頭趴着在睡覺。(幼兒聲音很響,因爲結果是一頭熊讓他們感到很驚奇。)

師:(很小聲地)噓,熊在做什麼?

幼:正在睡覺。

師:別吵醒它,它睡得好香呀,正呼嚕呼嚕打鼾呢。(幼兒聲音轉輕,尤其是剛纔聲音最大的卿卿和樺樺、)

關鍵問題三:小老鼠發現草地上睡着熊,它會怎麼做呢?

幼:逃走。(爲什麼?)因爲它很害怕。/它爬上去睡在熊身上。/它會繞過去,從熊身邊走開。師:老鼠到底會怎麼做呢?(將剩下的故事講完,結尾改成:大熊呼嚕呼嚕打着響響的呼嚕,小老鼠呼嚕呼嚕打着輕輕的呼嚕,兩個動物相互依偎着,甜甜地睡着了。)

分析:熊的出現大大出乎幼兒的意料,我想,這樣的體驗會豐富幼兒的視覺經驗。另一方面,驚訝的幼兒也在思考龐大的熊和瘦小的老鼠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有趣的是,幼兒對結果的推測和幼兒平時的個性很吻合,膽小的幼兒認爲小老鼠會因爲害怕逃走;膽大點的幼兒會想到“爬上去睡在熊身上”;比較沉穩的幼兒則會想到“繞過去”,故事美好的結尾讓幼兒爲之緊張的心放鬆下來,友好、甜蜜的溫馨氣氛讓每一個幼兒的心情都特別舒暢。

(二)完整欣賞故事《大熊山》

關鍵問題四:(完整欣賞前向幼兒提出)一邊聽一邊給故事想個名字。想一想,小老鼠最先看到的很小的東西,爲什麼會慢慢變大,最後才發現是一隻熊呢?

幼:因爲它越走越近,所以看到是熊。

師:原來距離遠近不同看到的東西大小也不同。走得越近,越能看得清楚。現在,我躲在黑板後面,你們看看可以看到我的什麼?

幼:你的頭。/我看見你的腳了。

師:哦,你們看到的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請大家走近一些看,這下能看到什麼?

幼:看見你了。/看見你的手了。/我看到你的衣服了。/你還揹着包。/我全看見了。師:哦,走上來就發現看到的東西多了是嗎?你們走到哪裏纔看見我這麼多東西的?幼:(走到)你這裏。/走得越近,越能看清。

分析:先前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只是幾個幼兒,估計有的幼兒可能沒有弄懂這個道理,我就演示給幼兒看,幫助他們逐漸理解。後來的自由活動裏,我還和一些幼兒玩起了猜一猜的遊戲,尤其是平時比較內向的幾個幼兒。反覆幾次演示、操作後,幼兒逐漸體會到了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

活動反思

1.幼兒參與度。本次活動中,全班幼兒的參與、投入程度較好。活動後我仔細做了統計,一次都沒發言的幼兒有7人,在自由活動時我和這7名幼兒進行了互動。

2.幼兒的觀點。本次活動中,好幾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能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這種大面積改觀的現象第一次出現,我對此大力讚揚。

3.活動環節整體感覺較豐滿。改動後的故事內容和材料在使用中比教材中提供的四幅圖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思考,更便於幼兒直觀地感知近大遠小的道理,因此能更有效地達成目標,效果較好。

4.不足與調整。(1)事先設計一些環境,可以攝像,可以實景體驗,讓幼兒一起漸漸靠近,感受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變化。(2)有一個問題始終在我腦海裏,問題四也許還可以這樣問幼兒:小老鼠幾次看到的東西是同一樣東西嗎?怎麼看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呢?當然,哪種提問效果更好還需要在嘗試後總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