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

本節遊戲活動對於 小班 來說在簡單不過了,但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活動,在平時的生活中,沒有人會發現玩氣球還能鍛鍊孩子的肺活量,一般孩子玩氣球是一件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人會把氣球和遊戲結合

本節遊戲活動對於小班來說在簡單不過了,但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活動,在平時的生活中,沒有人會發現玩氣球還能鍛鍊孩子的肺活量,一般孩子玩氣球是一件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人會把氣球和遊戲結合,沒有那個遊戲是主要玩吹氣球的,但我設計的遊戲就是吹氣球。

本節課遊戲《吹氣球》,我是在無意中發現吹氣球可以鍛鍊臉部肌肉和肺活量,這讓孩子在簡單的玩中能得到不同鍛鍊,這也是我本節遊戲課的目的,本次的玩法直接就能到目標。不要小看這麼一個小的遊戲,孩子只要玩得開心快樂,它就是一個好遊戲。

這麼一個小的遊戲,在活動中也是避免不了有錯誤的出現,這個遊戲是我只注意讓孩子盡興的玩,沒有注意其它方面。讓孩子在比賽的形式在進行玩時,孩子把遊戲規則拋之腦後,沒有人遵守規則,比賽中也沒法公平的去做評比了。要是我在活動的開始說清規則,擺明遊戲的獎勵和懲罰,情況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2

活動前,我們首先對目標進行了定位,音樂課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就是讓小朋友能夠學會唱一首新歌,但是對於這節活動,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小朋友能夠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以及能夠用動作表現歌曲中的內容,對於會唱這首歌我們是不做要求的。

活動我主要分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利用小手做出各種樣子,從而產生用小手做動作的願望;第二環節讓幼兒仔細傾聽找出歌曲中所說的內容,並能夠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的節奏;第三環節發揮幼兒想象,讓他們創編動作來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

開始時我首先利用小動物的動作與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好”,他們也很積極地就回應了“你好”,這主要激發了幼兒用手錶現做動作的慾望,在我詢問他們,“小手還可以做什麼樣子呢?”小朋友一邊想一邊回憶以前我們所學習過的小手的動作,不一會兒,他們就小手舉得高高的要回答我的問題,“老師我會的,小手可以做小羊,咩咩咩”,“小手可以做小狗,汪汪汪”,“小手可以做大象”,在小朋友積極地回答中我發現平時說的比較多的特徵比較明顯的小動物,小朋友都表現地很好,但是有些動物比如“老虎、獅子”,他們的特徵不是很明顯,用手做動作時,小朋友通常都是用一種動作來表示,如何區分他們,小朋友表達的就不是很清楚,這時我提醒他們可以用語言加動作來區分不同的小動物啊,“老虎啊嗚啊嗚,獅子跑的快”,這下小朋友表達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接着我讓小朋友欣賞歌曲,說說裏面小手做了什麼?由於這首歌比較的長,於是我爲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降低了聽的難度,讓他們先聽兩段熟悉下歌曲的旋律,小朋友很順利的說出了歌曲內容,這時我根據他們所說出示了圖片,然後接下來我讓他們挑戰自我,接着聽下去,再說說裏面又說了些什麼?這下小朋友聽得可認真了,但由於歌曲太長了,他們說出的也不完整,在他們每說出一個我就貼出相應的圖片,殘缺的部分我們一起來邊聽邊補,就這樣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我們小手所做的所有的動作全部說出來了,小朋友都覺得自己很棒,也很開心!

最後我們根據圖片內容,讓小朋友大膽想象創編動作去表現,在小朋友表演時我儘量引導幼兒用更多的不同的動作去表現同一圖片內容,鼓勵他們,關注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去表現,大膽的參與,這一部分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小朋友都比較積極也很放得開,做出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動作,氣氛也比較的活躍,小朋友也表現得很愉悅。

整個活動我覺得目標基本達到,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開始部分,我抓得不緊,小朋友表現欲很強,一直在用各種動作表現不同的動物,爲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我就沒有控制他們說的時間,所以在這部分用的時間比較多,應該稍微收點,讓他們說了部分又留着懸念繼續下面的內容。另外還有活動中的應變能力,小班小朋友愛模仿,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模仿別人的語言,所以在回答老師問題時,如何讓他們能夠動腦筋,自己思考問題,或者如何引導他們不要故意重複別人的說話,這些語言上的技巧還有待繼續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3

小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歌曲《小老鼠上燈臺》篇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音樂遊戲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教學反思《幼兒園小班教育反思》。

小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一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二隨音樂節奏做小老鼠爬上燈臺、滾下來和躲進洞的動作。三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可以說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符合了《綱要》藝術領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同時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從活動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達到目標要求。

“小老鼠上燈臺”這個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環節。A:激發興趣。通過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過來了。B:學念兒歌、學唱歌曲。通過播放flash讓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兒歌、歌曲的節奏。動畫的出現使孩子們的興趣更濃了,他們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節奏地學念兒歌,學唱歌曲,他們快樂的學着。當我要求孩子們跟着鋼琴學唱歌曲時,有幾個孩子大膽地提出讓我再打開flash,他們更加喜歡跟着動畫來學唱。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動畫的喜歡程度。彈了一遍鋼琴後,我滿足他們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這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C:引導幼兒學做動作。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鼠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學做動作吧……”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爲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引導幼兒討論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爬上燈臺偷油吃、當聽到小貓叫聲嚇壞了和趕快躲到洞裏”的情形。我採用了讓個別幼兒上來做一做,集體跟着學一學,來完成目標。孩子們想出了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他們想到了把身邊的小椅子當作燈臺,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動作,聽到貓叫做滾的動作,在這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D: 幼兒大膽跟老師一起遊戲。在遊戲中讓幼兒扮演小老鼠,在邊唱邊做中,反覆的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充分體驗着音樂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樂。遊戲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後、椅子旁,有的孩子則想到了躲進後面小桌子的底下,還有一個孩子躲到了鋼琴背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帶着孩子們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孩子們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在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的跟着老師學習兒歌內容,並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使他們真正做到玩中樂,玩中學。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4

實錄:

我班孩子對男孩和女孩的概念並不是非常清楚,尤其是這幾個年齡小的寶寶,幾乎是答非所問,常常逗得我又好氣又好笑,活動中通過圖片和愉快的遊戲讓幼兒掌握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徵;通過觀察男孩女孩如廁圖和認識男女衛生間標誌強化幼兒的性別意識;通過操作遊戲"送禮物"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進一步瞭解自我。活動中,我分別出示了一張男孩圖和一張女孩圖,寶寶們都知道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可是當我問一個小朋友時,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的時候,他居然給了我一個相反的答案。也有很多小朋友雖然知道男孩和女孩,但當我問道男孩女孩有什麼不一樣時,沒有孩子告訴我。幼兒能力比較弱,一下子說不出男孩女孩的不同,我引導幼兒從上到下有序觀察,通過有序觀察比較幼兒掌握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徵。我讓幼兒認識了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男女衛生間標誌,這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強化了幼兒的性別意識。我又藉助於簡單的兒歌告訴他們:男孩女孩不一樣,男孩子頭髮短,女孩頭髮長,男孩穿褲子,女孩穿裙子,男孩小便站,女孩小便蹲,男孩女孩不一樣。也通過歌曲對唱的方式加深孩子的認識,本次活動大部分的幼兒可以正確地辨別自己的性別。

優缺點:

小班幼兒好奇心強,好模仿,在平時帶班過程中常常發現幼兒對異性如廁方式十分好奇,有的還模仿異性同伴小便。這說明幼兒對自己與異性同伴的不同已產生好奇,所以在此階段引導孩子認識男孩女孩有必要。當孩子一下子說不出男孩女孩的不同時,如果我能夠引導幼兒從上到下有序觀察,通過有序觀察比較幼兒掌握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徵,相信既是個方法,更是一種策略。在體驗環節,我通過組織開展活動讓孩子與好朋友講述男孩子與女孩子的差別,從課堂到生活,從而指導生活,並對自己的真實生活進行觀察、感受、體驗、反思,從而與現實生活接軌起來,體現迴歸生活的理念,在回到課堂,利用更形象的錄像給孩子觀看,引導孩子認識男孩子與女孩子的不同,相信孩子會更專注。

建議: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幼兒,爲每個幼兒的充分活動提供機會條件和充足的豐富材料,以保證每個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需要。我使用的大圖片教具只能給部分幼兒提供操作的機會,沒有上來操作的幼兒一下子就感到很失望,積極性也降低了,所以在材料提供上要考慮得更周到些,給每個孩子以機會。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5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怎樣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着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爲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爲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儘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瞭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

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爲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窗體底端。 《瞭解居住的地方》教學反思

《瞭解居住的地方》是一節以社會領域爲主的小班教學活動,主要是

通過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環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從而激發幼兒對居住地周圍環境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忙在家中告訴幼兒自己家的準確地址,並在回家的路上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初步瞭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從而爲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中,我的導入環節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導入,熊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請小朋友幫忙,幼兒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通過小朋友幫助熊寶寶回家,引出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爲什麼熊寶寶會不了家了?從而引出主題: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不瞭解,不熟悉。在展開環節,我通過一連串的提問:你的家住在哪裏?住在幾樓?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環節設施場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且在這一環節對幼兒進行適時的鼓勵,這種對幼兒的肯定讓幼兒充滿了自信,我的充分提問讓班級中幾乎大部分幼兒都有機會進行表達,注重了提問面向全體和對幼兒的鼓勵教育。然後,我出示一些幼兒常見的場所圖片,如:診所、學校、飯店、廣場等,聯繫了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此外,我還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我爲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一張場所圖片,請幼兒找一找、圈一圈,從中找出自己家周圍的場所,並且進行標記,從而讓幼兒的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深。幼兒的最喜歡的就是遊戲,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在活動中也爲幼兒提供了遊戲:帶路。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內化

了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興趣。最後,我請幼兒欣賞我們生活的城市濟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場所風景設施等,讓幼兒的認識得到擴大和提升。

本次活動物質準備充分,活動前的準備體現了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活動過程中關注全體幼兒的均衡發展,環節緊湊,過渡自然。注重提問面向全體,能夠聯繫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遊戲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我覺得不足的是活動氣氛平淡,應該再提升一下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學過程平穩,缺乏亮點。其次,沒有動靜交替,缺乏互動環節。另外,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都是我今後應該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6

我講授了小班主題三的一節健康科學活動《氣味真正多》。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瞭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樑 鼻尖 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很神祕的運用橘子來引出鼻子的功能,然後又出示了五個小杯子,醋 酒 香油 蒜泥 花露水 。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先讓幼兒們欣賞了故事《翹鼻子魯魯》,然後發現問題:魯魯做的對嗎?爲什麼?接着又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通過看動畫視頻讓幼兒去判斷對錯,教育了幼兒以後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後,我反思到這節課有着不足的地方,魏老師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 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 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魏老師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

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多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多練基本功,讓自己的幼教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7

《餅乾好朋友》是主題“甜甜蜜蜜”中的一節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本次活動我制定了兩個目標:1通過觀察餅乾形狀,初步認識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這些圖形,並且知道他們的特徵;2能根據相同的形狀找朋友,在情景中初步接觸圖形分類。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三個環節,在活動開始部分我出示了三種餅乾讓幼兒認識三種圖形及圖形的特徵。在這個認識圖形的過程中,我在教具準備時考慮得有所欠缺,只是把餅乾放到了盤子中,兩個顏色放到了一起顏色不夠鮮豔,對幼兒來說吸引力不是很大。並且我在講解圖形特徵時用到了銳角和直角這兩個不適合幼兒的名詞,使幼兒聽的雲裏霧裏,其實我可以用更幼兒性的語言,並且在講解過程中更多的考慮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用一些對幼兒來說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讓幼兒瞭解教師所要說的內容。

在認識了三種圖形以後我再發個每個幼兒一個圖形標誌讓幼兒認識自己手裏的圖形標誌後再去找與手裏所拿圖形相同小朋友做好朋友。在找朋友時我又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我應該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怎樣找朋友我應該一一示範給幼兒看,告訴他們我的要求,應該找什麼也的好朋友,我又一次過高的估計了幼兒,以至於小朋友沒有理解我的意思,在找朋友環節很亂,有些小朋友也沒有聽清楚我的要求,,沒有找到相同的好朋友。 最後請幼兒根據手裏的圖形標誌再去找相同形狀的餅乾。在這個環節幼兒是最開心的了,有餅乾吃了,這個環節比前面的環節都要好,好些幼兒都找到了形狀相同的餅乾,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由於幼兒餅乾吃得過多也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就是小朋友的中飯吃得好少!!!

很榮幸這次名師來我園調研,名師沈老師給了我這節課很多意見,對我在上課中出現的不足一一指了出來,讓我認識到了自己在上課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讓我認識到了我的不足。並且知道了以後上課中應該怎麼做。這次的調研對我們這羣初出茅廬的新教師來說機會很難得的,讓我們和名師有近距離的接觸,並且從名師那裏得到了很多寶貴經驗,並且他們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所碰到的疑難問題都一一解答。本次活動對我們幫助很大。很高興有這麼好的機會得到名師的指導,我會認真改進沈老師對我提出的教學中的不足,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8

通過這次月檢的過程中,讓我發現很多讓老師們驚奇的事情,小朋友們可以更好的自己去朗讀兒歌,更好的去認知這個兒歌,這樣的兒歌可以琅琅上口,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我想這樣的結果是不停地去堅持滲透兒歌的結果。每天在不同的時候,利用充分的時間,爲小朋友們播放兒歌,而在每次聽的時候,其實他們都是在記憶和複習的過程,我建議老師們應該抓住這樣的契機,更好的讓孩子去接受知識,而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

對於億童英語來說,幼兒們通過vcd的觀看,豐富的圖片,琅琅上口的音樂,標準的發音,更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教學反思《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同樣,利用充分的時間去播放vcd,讓孩子在觀看中加深印象,從“冒話”似地復讀,到認識獨立說出單詞,唱出整首歌曲,而這個時間是很漫長的,只有老師的不停堅持,纔會在階段時間內收到效果。而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每天的教學環節中,都是在不停地堅持做着爲了同一個目標的事情,我相信一定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這次月檢就是一次堅持的結果,是孩子從認知到理解的過程的結果。

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塑造來成就的,而每一次上課,每一次的朗讀,每一次的複習,都成爲了孩子成長的階梯。可愛的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可以通過努力,達到同一個效果,那就是爲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創造,爲了自己的未來,打下最輝煌的基礎。老師相信你們,加油。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9

我們傳統的音樂教育認識卻不是這樣,我們的課程一直是把通過學習歌唱和樂理以及相關的音樂技巧和能力作爲 音樂課教學 的手段和目標,目光集中在如何學得好上。奧爾夫認爲:表達思想和情緒,是人類的本能慾望,並通過語言、歌唱(含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地啓發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力,而表現得好不好則不是追求的最終目標。

通過學習後深深感覺到老師 與孩子一道學習、表演,讓課程更有樂趣和意義。 學生在課堂上一“動”起來,氣氛就活躍多了。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必然沉浸在一種遊戲般的歡快之中,他們在不知不覺地接受着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 。

奧爾夫音樂的最大特點是關注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開發,在這樣的學習中,孩子不會把學音樂當成一種負擔或功利,而會全心身地投入到音樂世界中來,用他們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以獨特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當音樂成爲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對樂理、樂感、表演、演奏以及語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輕鬆愉快了許多。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0

我園是上海市做中學的實驗基地園,開展探索式科學教育研究已有一段時間了,教師對有關的理論知識也瞭解了不少。於是,我想通過飼養活動進一步開展探索式科學教育實踐。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決定開展飼養烏龜活動。

我們首先確定了各年齡段的教育目標。大班重在對爬行動物的認識,中班重在對龜類動物的認識,小班重在對烏龜外形、習性的認識。然後,各班都創設了一個烏龜飼養角,並創設了關於烏龜的牆飾,其他諸如畫烏龜、講關於烏龜的故事、用烏龜的口吻寫告家長書等活動也相繼開展起來。一時間,活動搞得煞是熱鬧!

一段時間後,我要求每位教師寫一篇有關飼養烏龜活動的案例。我看大家對烏龜飼養活動那麼投入,茶餘飯後也常聽見他們在談論飼養烏龜的趣事,前期我們對如何寫案例也進行過培訓,所以我想寫有關飼養烏龜活動的案例應該不成問題。可是,看完教師的案例後,我很失望。因爲大部分教師的案例價值都不大,寫的大多是爲烏龜取名字爲烏龜舉行葬禮等逸聞趣事,沒有寫孩子們如何探索、學習等更有價值的內容。這說明我們沒有把這次飼養活動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

問題出在哪裏呢?深入反思後,我認爲問題可能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活動意義不明確。

教師不清楚這次飼養活動的價值何在,他們只是像以往的飼養活動一樣,停留在讓孩子觀察小動物的外型特徵、成長過程,體驗飼養,小動物的快樂。而沒有在充分了解孩子對飼養烏龜所具有的前期經驗基礎上,引導幼兒以一雙發現的眼睛去作進一步的探索,以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經驗。

目標定位不適宜。

雖然起初確定各年齡段教育目標時,我們也考慮到了幼兒的年齡特徵,但是原先確定的目標過於籠統,操作性不強,讓教師無從下手。

活動主體錯位。

探索式科學教育的主體是幼兒不是教師。教師只是問題的引導者、環境的創設者和活動的觀察者。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導幼兒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在幼兒探索發生障礙時才遞上良方。而我們從活動設計開始時就考慮教師怎麼教的多,考慮孩子怎麼學的少;關注教師教什麼的多,關注孩子學什麼的少。

同步指導缺失。

雖然很多教師對於探索式科學教育的理論已耳熟能詳,但是如何將理論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飼養烏龜的活動中,還是有困難的。而在飼養烏龜的活動中,我們只進行過環境創設方面的交流。雖說我們作過案例寫作培訓,但並沒有深入瞭解教師有些什麼困惑,也沒有對此作過什麼研討和指導。

認識到這些問題後,我們對飼養活動作了全面調整。

組織學習-提高認識。

首先組織了一次教研、學習活動,我們重溫了《探索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引導教師深入理解書中是在師生共建的學習環境中讓幼兒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的含義。通過重溫式學習,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探索式科學教育活動具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對幼兒適宜探究的科學問題提出一個基於實證的驗證過程;二是在一個具有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特點的環境中,由幼兒主動進行探究。經過深入分析,我們還進一步認識到,選擇飼養烏龜來進行探索式科學教育是適宜的,因爲它貼近幼兒的生活,易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但是我們沒有找到適宜幼兒探索的問題,沒有認識到飼養烏龜的過程就是培養幼兒科學素質、提高教師科學教育能力的過程。

深入教研,確立目標。

取得共識以後,我們又引領教師深入開展教研活動,與教師們一起調整了飼養活動的教育目標,將讓幼兒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作爲本次烏龜飼養活動的主要教育目標,並據此提出了適合各年齡段幼兒探索的問題。我們首先請教師回到班級裏,通過日常觀察、班級討論、個別交流等方式瞭解幼兒關於烏龜的已有經驗,尋找幼兒感興趣的、適宜他們探索的問題。然後組織教師進行集體研討,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和興趣確定適合他們探索的問題。例如:根據小班幼兒喜歡給小動物餵食、喜歡數數,但觀察不仔細等特點,我們提出讓他們探索烏龜喜歡吃什麼烏龜的前後爪子是否一樣多等問題。中班幼兒的觀察能力比小班幼兒要強,他們對烏龜身上的花紋很感興趣,於是,我們就確定讓中班幼兒探索烏龜長得都一樣嗎花紋代表了什麼等問題。大班的教學參考資料中有關於紙橋承重問題探索的內容。爲了培養大班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我們就確定讓他們探索類似拱形的龜背有什麼作用等問題。

共商對策,及時引導。

明確了探究的問題後,教師們便帶領幼兒開始了新一輪烏龜飼養、探究活動,我們則密切關注各班的活動進程,傾聽教師的困惑。當教師遇到困難時,我們會與教師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例如,小班教師在引導幼兒探究烏龜喜歡吃什麼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感到對如何引導幼兒記錄探究結果這一問題較難把握,於是,我們及時召集小班組教師展開討論,最後設計了一個可供師幼共同記錄的大記錄表。具體的做法是,讓幼兒把從家裏帶來的食物餵給烏龜,如果烏龜吃了,就在表格中打鉤,不吃就打叉。經過一段時間的記錄.孩子們就自然得出了結論:烏龜喜歡吃葷食。又如,大班教師感到讓幼兒理解拱形的龜背有什麼作用這一問題有些困難。我們便及時與教師、幼兒一起討論,提出讓幼兒玩紙橋承重的遊戲,以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同時,我們還多方尋找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將拱背與拱橋聯繫起來,得出拱背承壓大,能讓烏龜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結論。在深入探討、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和幼兒還一起拓展出一些新課題,如隧道爲什麼都是筒形的人、動物、植物怎樣過冬等。

幫助總結,不斷提升。

一段時間以後,我們組織教師開展第二次的案例撰寫活動。我仔細閱讀了教師們第二次寫的案例,並對部分教師所寫的案例提出修改建議。如,有位教師寫了爲烏龜醫治眼病的案例,我首先肯定他們爲烏龜醫治眼病的行爲,然後提出爲什麼你班的瞎眼烏龜特別多,以引導教師探究導致烏龜得眼病的原因,並且建議他們與其他班級的飼養方法比較一下,同時還從報紙上收集相關資料,以幫助教師認識到是換水的方法有問題,自來水必須放置一段時間,等漂白粉沉澱後過濾掉才能給烏龜洗澡;認識烏龜的習性,是爲了科學地飼養烏龜;科學飼養纔是對生命的真正尊重等科學道理。令人欣喜的是,第二次的案例質量明顯提高了,教師們不僅記錄了幼兒的觀察發現,還將自己的成長與感悟寫進了案例中。如,有教師寫道:我第一次觀察到烏龜吃蝦的情景,它們是那麼地富有智慧。有教師寫道:烏龜是很愛清潔的動物,我班的瞎眼烏龜是因爲水髒導致的。在案例中,我們感受到了教師在教育行爲上所發生的變化。

後來我們還對飼養烏龜的案例進行了梳理,製作成展板參加了上海市科技活動中心組織的科普基地園關於小小探索者教學活動設計的比賽,獲得了優秀組織獎,並且有四位教師的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

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怎樣從失敗中獲得成功的經驗。這次活動給我們的啓示是:管理者不是單純的任務佈置者,更不是結果評判者,而是一個指導者,一個參與者,一個引領者。課程管理是動態的、過程性的管理,園長只有深入一線,瞭解教師的需求,把握教師的困惑,做教師們的良師益友,才能提高課程管理的領導力。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願意跟着成人的語調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聽故事,初步瞭解兒歌內容,對參與活動感興趣。

二、聽辯並嘗試用不同的語調朗誦兒歌中的對話。

三、嘗試用不同的語調朗誦兒歌。

四、遊戲:

“找媽媽”,邊做遊戲邊朗誦兒歌,沉浸在美好的體驗中。

亮點:

1.從孩子們參加此教學活動的表現與反應來看,教學目標的定位及重點的把握是比較恰當的,兒歌內容的選擇也很適宜。

2.從教學環節的設置及師幼互動的角色審視:最吸引孩子們的是形象逼真的教具——小蝌蚪;最不漏痕跡的引導是學習新詞——游來游去;孩子們最投入的環節是幫助小蝌蚪呼喚媽媽;最自然的是環節之間的過度——學詞、學句、學整首兒歌;最令孩子們自信的是朗誦效果——在十幾分鍾內所有的孩子都能整首朗誦,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不足:第一次組織教學,對象是熟悉的本班幼兒。在最後請幼兒“變”成小蝌蚪時,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小蝌蚪”一個一個分發到每一個孩子手中才開始遊戲,不但時間拖延太長,是幼兒的情緒有所跌落,最主要的是沒有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第二次組織教學,對象是不熟悉的孩子。

我改進了讓“小蝌蚪”們在立體的“水草”上展示在幼兒面前,方便幼兒自己去拿,既節約了時間又使遊戲場景更吸引人。但孩子們朗誦兒歌不太積極,在舞蹈上也“遊動”不開,顯得教拘謹。第三次組織教學加入了適宜的音樂,孩子們果然奔放了許多,能按照教師預想的那樣一邊大聲朗讀兒歌一邊游來游去了。但有個別幼兒游到了“池塘”外邊,我卻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巧妙得將他們喚回。這成爲了我今後組織教學時的重點改進之處。

2.在談話活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談話活動中我認爲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給幼兒提供發展幼兒閱讀興趣和能力的語言環境,提高幼兒對文字的敏感性。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

其次,要爲幼兒提供寬鬆的、互動的口頭語言交流環境。寬鬆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幼兒“想說”“敢說”的環境,是可以隨時大膽質疑提問的環境。教師要避免由於過多關注孩子發展中的語法問題而不斷地打斷孩子的發言,避免在語言活動中教師疑問到底,不給孩子質疑的空間,要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在不斷的大膽運用中得到發展。

再次,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正規性的幼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的活動要給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留有空間,鼓勵幼兒舉一反三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3.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繪畫要貼近兒童的世界。

(2)繪畫要前後呼應,有連貫性和“說”故事的效果。

(3)文字適合念出來聽,具備朗朗上口、生動、簡練等要素。

(4)文字與幼兒的理解力和生活經驗相適應。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學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活動中不僅要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想法,同時要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樣課前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突發狀況、細節處理等。

在音樂活動《小手拍拍》教學過程中我是這麼做的:歌曲圍繞小手、小腳的動作幫助幼兒關注自己的身體。歌詞內容是與動作直接相關的,因此教學由動作開始,幼兒在動作參與中學習歌曲。活動中引導幼兒嘗試用手、小腳做做歌詞裏沒有的動作,以達到創編歌詞、邊玩邊唱的目的。整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非常的高,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3

每天戶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我發出“到教室外面排隊了。”就像是混亂的導火線。有的孩子連椅子也顧不上放好,就擁到我身邊來。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擠我!”特別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隊總會擠在前面,總是對我說“我想排第一個。”我忍不住問:“站在第一個和站在後面有什麼不同嗎?”他發表自己的意見:“能拉着老師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說:“那總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個,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他不高興的說:“不好。”於是,我換了個口吻說:“那請你當班長,幫老師管理後面的小朋友,別讓他們掉隊了,好嗎?”他馬上很樂意的接受了。

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排隊”裏還有這麼多的內涵,看來孩子的小腦袋中還真藏着不少祕密在等着我們來發現呢。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第一”。那麼用什麼方法讓他們主動放棄這樣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我們怎麼讓大家不爭不搶呢?我試想幾點:

1、可以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站第一;

2、可以輪流站第一;

3、遇到不講理的孩子,教師可以用轉移的方法,鼓勵他幫老師一起管理小朋友。

案例實錄:有一天,下午起牀後,我正給女孩子梳頭,佳佳走過來告訴我說她肚子疼。於是我用手輕輕給她揉了揉,提醒她如果還疼就告訴老師。當我組織正常的教育活動時,突然“譁”的一聲,佳佳吐了一地,臉上、身上全是嘔吐物。見此情況我急忙替她擦臉,幫她脫下弄髒的衣服。琪琪看見了把自己乾淨的衣服遞給我說:“老師,今天佳佳沒有帶書包,我把衣服借給她換。”當時,我很感動,一個5歲孩子在沒人提示下主動幫助同伴,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着鼻子,捂着嘴巴,一副厭惡的表情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爲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爲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的任務爲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爲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爲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表達等幾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偉才幼兒園的寶寶們

幼兒園以遊戲爲主要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並注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各國對幼兒園定義中非常明確遊戲是幼兒園裏幼兒教育與生活的最主要內容。如英國對幼兒園解釋爲“用實物教學、玩具、遊戲及發展幼兒智力的學校”,德文解釋爲“尚未進學校的遊戲學校。”另外,幼兒園一年中舉行的重要活動還有:幼兒園的入學典禮、六一兒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運動會、聖誕節、元旦、結業典禮等。

圖爲偉才幼兒園的寶寶戶外活動。

圖爲青島黑氏飯店舊址,現爲市南區機關幼兒園。

起源

孩子們正在上課

歐文於1816年創辦的幼兒學校,最初出現的幼兒教育機構多由一些慈善家、工業家舉辦,實質上不過的慈善性質的社會福利機構而已,那時的幼兒園叫“性格形成新學園”。

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幼兒園是由德國的教育家福祿培爾創辦的。1837年,福祿培爾在德國勃蘭登堡大膽招收了一批兒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教育學齡前兒童的組織。在這個組織中,福祿培爾既不對孩子們進行單調的操練,更不體罰。孩子們經常被帶到大自然中去,有時他們一起在花園或室內勞動。他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勞作技能和集體活動的能力。在多年的試驗後,福祿培爾提出,這樣的學園應該叫“幼兒園”,從此幼兒園的名稱就被傳播開來了。

中國最早的幼兒園思想出現在維新運動領導人康有爲的《大同書》中。後來清政府頒佈了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中國第一個系統學制。學制規定了對2~6歲兒童進行教育的蒙養院,最早出現的是武昌模範小學蒙養院(1903年)。除了政府辦的外,外國傳教士和中國私人創辦的幼兒園也出現了。到了1910年,中國幼兒園的學生已達152萬多人。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4

《我自己》的主題活動有兩週。在開展活動當中,孩子們對自己的五官有一定的認識,能知道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還能結合《小手爬呀爬》音樂遊戲,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掌握自己的五官。還有幼兒對自己身體部位也有一定的瞭解。還知道自己的性別,瞭解自我,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幼兒對音樂活動《頭髮、肩膀、膝蓋、腳》有很大的興趣,能積極地參加遊戲活動,還能表現自己,和小朋友友好的玩遊戲。在語言活動《手指謠》中,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也很大,因爲《手指謠》的兒歌是通過手指形象的變出幾種小動物,幼兒聽了就非常的喜歡,而且都能一邊念兒歌,一邊玩手指遊戲,使活動的氣氛都搞的很好,從中還學到了本領,效果不錯。幼兒還學習了畫小手,在白紙上把自己的小手畫下來,然後塗上漂亮的顏色,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畫的不錯,老師還把小朋友的“小手”作品都展示到了黑板上,孩子們都非常的開心。

我們還結合了主題在主題牆上張貼了有關《我自己》的內容,在主題牆張貼了幼兒的照片,幼兒看了就非常的喜歡,常常會和小朋友下課的時候,會去看看牆上的照片,跟同伴講述照片上拍下來的情景,時常久久不能離開。想不到主題牆也會吸引孩子的,那說明這周主題牆還是有明顯的效果的。

《風鈴丁當》課後反思:

在課前讓家長給孩子們準備一些可以製作風鈴的材料,有的孩子就帶來了塑料杯,杯身上貼着自己畫的小兔、小魚、水草等圖案;有的帶來了五顏六色的海綿花;有的做了許多千紙鶴、風車等。可是有的孩子一點也沒帶製作的材料,這就對整體操作有序的進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有材料的孩子在回答“你喜歡做怎樣的風鈴?”的問題時,就能有條理的回答了,在製作時,也就有東西可操作了。孩子們對做風鈴很感興趣,沒帶材料的孩子也能幫別人,穿線、遞東西,多數幼兒能相互合作製作風鈴。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許多東西都要用線串起來,可是孩子小,穿洞都要老師幫忙,洞穿好了,他們才能一串串地串起來。可見:製作風鈴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是,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幼兒嘗試到用幾種材料組合串連起來製作風鈴的方法,從而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一串串美麗的風鈴,能隨風擺盪,又能發出好聽的聲音,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5

幼兒喜歡聽故事,通過聽故事,能養成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講故事時,要換方式多講幾遍,激發幼兒傾聽的積極性。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掛圖,結果發現有的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可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提問中,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提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忽視了到小班的水平,提了一些不容易或者說根本回答不上的問題,其實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請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