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孩子的成長教育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學習許多東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以下來看看看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1

父母都知道,孩子犯錯不但要指出來,還需要一定的懲罰。但很多家長對於懲罰的第一反應就是打和罵!

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懲罰不等於打罵,懲罰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不然,罰的輕了沒效果,罰的重了,又容易給孩子留下陰影。

01、提醒孩子“事不過三”

其實,“事不過三”也就相當於適當給孩子處罰的緩衝期。家長們要提前告訴孩子規則。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犯,那麼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給予孩子提個醒;第二次犯了,就要開始警告孩子了,最後再犯,那就要按照預先警告的處罰來懲罰孩子了。

比如,帶孩子去餐廳吃飯,孩子很貪玩,故意把刀叉扔到地上等媽媽撿起來。這時候,媽媽要批評孩子:“扔刀叉是不對的,這是第一次,媽媽原諒你,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了三次,之後出來吃飯就再也不帶你了!”

等媽媽將刀叉撿起來之後,孩子又抓過來扔到了餐桌下,這時候,媽媽要開始警告他:“這是第二次!再扔這頓飯都不準吃了,等會你餓了我也不管你了!”

如果孩子第三次扔刀叉,這時候就要實施之前的懲罰,不能因爲心疼孩子就這麼算了,這樣孩子會長記性,以後出來吃飯一定會乖乖坐好的。

這種口頭警告或者批評,提醒孩子“事不過三”還是很有效的!

02、對不好的行爲開罰單

孩子雖然還小,但其實他多多少少也都能明白有獎勵沒獎勵的概念,所以有時候孩子犯了錯,家長們可以讓他爲自己不好的行爲支付罰金。

有調查研究表明,5歲以上對的孩子對金錢就有一定的概念了,再大一點的孩子,其實非常渴望能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很有效!

父母可以根據各種不良行爲的嚴重程度,列一張罰金錶格,比如打架,說髒話……分別扣多少錢。如果孩子沒有錢,我們可以從以後他想買的東西當中扣。

03、讓孩子做家務

做家務當做懲罰,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孩子在家就是“小霸王”,不僅什麼都不做,還淨會添亂。

玩具亂丟,牆上亂畫……孩子們常常這樣,有時候做家長的真的是恨鐵不成鋼!

這時候家長們可以讓他們做家務來彌補自己的“過錯”。

比如:準備抹布,掃把拖把,盆等清潔工具,讓那個孩子學會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又或者,幫忙一起擇菜,讓孩子懂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能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本身是一種懲罰。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年齡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在一旁,帶領着一起做家務。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04、緩和矛盾,轉移注意力

有些父母喜歡針對孩子犯錯,開始喋喋不休地說教,孩子很容易越聽越煩,產生牴觸情緒。

與其這樣,還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換個環境,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在走的過程中,心平氣和跟孩子談談,不需要用說教的語氣,就簡單的告訴孩子一些道理,然後可以轉移到其他的話題,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教育他。

父母用各種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終目的都是給孩子的過激行爲降降溫,讓他不要再有這些不好的行爲了,所以,一些低調的緩和方式也可以試試,也許能夠輕易地達到期望的效果~~

05、罰坐罰站

孩子嘰嘰喳喳,總是說個不停,而且總是不分場合的吵吵鬧鬧,說了也不聽。

還有時候,孩子跑跑跳跳,老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

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可以讓孩子罰站或者是罰坐。

家長可以在家中專門給孩子劃分一個小區域,每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可以及時讓孩子在獨屬於自己的空間“面壁思過”。

在這之前,可以不用告訴孩子錯在了哪裏,直接讓他處罰地方,處罰結束,再讓孩子自己說出被處罰的原因。

06、肢體語言的`暗示

帶大米出門吃飯,不知道哪學的毛病,菜沒上時用筷子勺子敲打餐具,聲音有些刺耳。

這時候我叫了聲大米的名字,認真的盯着他並搖了搖頭頭,這樣的暗示讓孩子明白:我不可以這樣做。

這種不露聲色的方法,有時候效果最顯著。

07、冷處理,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有些孩子爲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故意的大吵大鬧。

建議家長們,如果孩子不影響他人,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讓孩子自己鬧去。

如果影響到了他人,家長可以立馬把孩子抱走,把他放在一個比較空闊的地方,還是讓他繼續鬧,不理會。

這樣反其道而行,故意不上當,孩子自然鬧着鬧着就停了。

08、以身作則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首先要給自己樹立好標準。

這樣你想懲罰孩子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聽你的,不會有很多的抱怨。

注意點

懲罰批評要簡明扼要,一語中的

要說明行爲不當的理由和後果

懲罰後一定不要翻舊帳

懲罰時靈活應對孩子的反應

懲罰時注意語氣和態度

懲罰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在懲罰孩子前,我們都該先自己學會冷靜,處理好心情。

要知道,懲罰並不是打和罵,有效的懲罰既是溫柔的教育,也是最深入心底的教訓。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2

01、對孩子進行規勸

當孩子出現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等與其它小夥伴有爭執的情況時。

家長可以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到孩子身邊,要讓他知道,你在關注着他;

詢問孩子發生爭執的原因,耐心的聽完孩子內心想法;

要讓孩子知道打架或者搶奪他人的物品是不正確的行爲,要引導孩子說“請、謝謝、對不起”。

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家長們不要用很大的聲音去鎮壓或者威脅孩子,也不要直接拉開孩子之後訓斥他。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言語間要避免過於失當,意麪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02、打孩子手心

當孩子有出現打架、亂丟東西、亂髮脾氣的情況時,可以使用“家法”對孩子進行懲罰。

“家法”可以用報紙製作成一根紙棒,在表面可以包上一層裝飾紙,但要儘量選用柔軟的材質。

可以在 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與孩子一同製作“家法”,但要跟孩子說明製作“家法”的目的和原因。

同孩子一起爲“家法”取名,如“警惕棒”等,並放在家中固定的地方作爲警惕。

在使用“家法”處罰孩子時,家長要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

家長在使用“家法”時要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爲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切不可用力過重。

03、對孩子罰坐

在孩子發生吵鬧不休、吵架行爲時也可以採用對孩子罰坐。

可以在家中設立一處懲罰區,在懲罰區上擺上軟墊或者一張椅子,可以跟“家法”一樣去一個名字,準備一個計時器,對每次懲罰時計時。

設立的處罰地點建議不要正對家裏的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以免傷及孩子自尊。

每次處罰時要限制處罰時間,或者讓孩子自己講要處罰多久的時間;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被處罰的原因。

04、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當孩子在家中有亂畫,亂丟東西、玩具等情況時,可以懲罰孩子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家長可以在家中準備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工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整潔的習慣。

家長們還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由家長們一起帶領着做家事。

家長還要訓練培養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做家務的時候學習到了什麼。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第2張

05、讓孩子看書、寫字或者畫畫

如果孩子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等等,家長可以用讓孩子看書、寫字或者畫畫來懲罰孩子。

可以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的地方擺放一張小桌子,這張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

在處罰區裏面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色紙等,讓孩子自己看書或者寫字。

也可以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以此來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如果孩子受傷,家長應先處理受傷部位再對孩子進行處罰,此爲藝術治療法,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06、沒收心愛的東西

如果孩子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拾玩具,家長們可以將孩子亂丟的物品進行沒收,作爲懲罰。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們要先放掉手上的工作,到孩子身旁,同樣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關注着他。

然後告訴孩子要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會對他進行懲罰。

如果孩子對你的警告不予理睬,則可以採取將物品沒收,並讓孩子說出自己爲什麼犯錯以及你生氣的原因。

07、讓孩子排豆子

針對耐心不足,亂丟東西的孩子,家長們可以用“排豆子”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準備一個盒子、盤子,裏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幾個塑料罐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

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家長們要視情況針對孩子修改來處理,可先罰站、罰坐再做處罰。

這個處罰方式的目的在於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還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

每次對孩子的處罰完成後,家長們都要讓孩子知道被處罰的原因。

08、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對於那些不愛刷牙、挑食、而且還喜歡亂丟東西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對孩子提出禁止某些權利的制度和要求。

家長們可以將孩子愛吃或者愛玩的東西做一個暫時禁止碰觸的懲罰。

但是切記不要用威脅的、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3

懲罰犯錯孩子的七條原則

(一) 犯錯就要處罰

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爲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二) 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

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準看電視,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準看電視。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三) 懲罰之前先警告

在懲罰之前,先對孩子警告,一兩次警告就會讓孩子警惕,他必須改正自己的行爲,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四) 開始與結果要明確

懲罰的開始與結果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充滿了怨憤氣息。懲罰完畢,一切便算過去。

(五) 犯錯後立即懲罰

犯錯誤之後,立即懲罰。媽媽常對孩子說的那句“爸爸回家後就有你瞧的啦!”的口頭禪,並不適合實際情形。尤其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更壞。因爲小孩子沒什麼時間觀念,等到他被懲罰時,他早忘了懲罰的原因了。大一點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錯誤也需要立刻處罰。母親如果能立刻把父親叫回家來,父親在當場懲罰要比等他下班回家來再懲罰有效。

(六) 讓孩子明白受罰的緣由

在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爲什麼受罰。

(七) 要言出必行

假如你警告過孩子當他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那麼在他犯錯後,你就一定要實行你懲罰的諾言。假如你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恫嚇作用。

懲罰孩子聰明的爸媽都用這8個技巧 第3張

聰明父母懲罰孩子的學問

孩子究竟要不要懲罰?絕大多數家長肯定會持否定態度。

眼下,隨着家庭教育知識的日益普及,“重教輕罰”已成廣大家長的共識。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懲罰是打罵的代名詞,因而我們常常在報刊上見到少數家長對孩子罰站、罰跪、罰餓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報道,這些家長便是對懲罰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把握。

其實,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打罵只是其中的一種,是懲罰的極端性行爲。錯用、濫用懲罰以致不負責任地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施暴,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長期以往就會使懲罰失效,導致最終“管不住孩子”;而適當、適時的科學的懲罰卻能對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錯誤,從而收到以罰助教、以罰代教的效果。

所以說,懲罰是一門家教藝術,懲罰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當。筆者認爲,父母在懲罰孩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自然是爲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轉化,那麼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爲。

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太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爲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爲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

大教育家洛克說過“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專家提示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一種經驗,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語或行動向孩子表示一點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不滿,孩子都會覺得是對他的錯誤的懲罰,從而自覺改錯。因而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爲,懲罰包括間接的和直接的批評。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沒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飯時減少他愛吃的菜餚或者讓他穿一件舊衣服等等都是懲罰的手段與方式。

用小技巧來懲罰孩子

1.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爲的後果,但仍要爲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並勇於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並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孩子誠實、負責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後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2.懲罰的“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爲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爲。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爲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爲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3.要依照規則進行懲罰

家長應和孩子協商制定一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後將受到什麼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孩子犯錯後,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隨意懲罰孩子。 若是孩子以後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

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5.罰了又賞要不得

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家長中的一方認爲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繫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6.及時懲罰莫遲疑

懲罰的效果部分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應及時地創造條件,儘可能讓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爲,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