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來源:星女圈    閱讀: 8.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孩子在嬰幼兒期間模仿能力是超強的,作爲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指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下面爲大家分享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1

襁褓中的嬰兒、蹣跚走動的幼兒,好奇多問的孩子------他們在成人眼中都是“年幼無知”的“小人”:他們依賴成人的照顧,他們接受着成人的關愛。但是,你知道嗎?孩子雖然小,他也有自己的能力向我們表達他的愛——同情心。

“我們能夠讓幼兒的心中充滿愛嗎?是的,我們能!幼兒雖然小,但是他也能夠感受他人的痛苦,給予他人最真誠的愛——同情心。只要父母以及教育者能夠保護幼兒內心中萌發的同情心,使其不斷茁壯成長,幼兒就能夠獲得永久的愛心和快樂。

同情心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是親社會行爲和利他行爲的基礎。一方面,它表現爲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想,能比較準確地明白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表現爲感情支持與助人,願意主動付出和給予,而不期望有任何回報。

幼兒同情心的發展在六歲之間,有不同的發展階段:

階段1

約1歲前,感染型的同情心

5個月的明明,正在媽媽的懷中探着小腦袋張望,公園中的一切都讓他感到好奇和興奮……突然,有寶寶的哭聲從遠處傳來,於是“哇—哇—”明明自己也跟着哭了起來,讓媽媽不知所措。

同情心很早就在寶寶身上出現了。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就會“同情”別人,譬如他(她)聽到別的寶寶哭,自己會跟着哭起來;再大一點的寶寶看到別的孩子笑,他也會跟着笑。這種最初的感染性反應或許就是人類最原始,最自然的同情反應。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階段2

約1-2歲,簡單撫慰型的同情心

快兩歲的蓉蓉,看到媽媽正難過地坐在沙發上不言不語,於是她很乖乖地偎依在媽媽的身邊,不吵不鬧,默默地看着媽媽……媽媽一邊用手撫摩着蓉蓉,一邊在啜泣。於是她討好似得對媽媽說:“媽媽,你肚子痛嗎?我幫你揉揉吧!”邊說邊學着媽媽以前給自己揉肚子的樣子爲媽媽揉……隨着自我意識的發展,一歲前後,幼兒逐漸出現了真正的同情心。

和感染型的同情反應不同,他們越來越少採用與別人一塊傷心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同情心,而是逐漸開始去安慰別人。當他同情別人“落難”時,他會拿出自己喜愛的東西和別人分享,或者用身體去碰觸“落難者”,表示支持和理解,或者找比他自己更有力的救兵來幫忙。有時,他們自己也會說一些安慰的話。

階段3

約3-6歲,理解式的同情心

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在很興奮地玩耍,陽陽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他大哭起來。6歲的龍龍趕緊跑到陽陽身邊,然後很認真地用手摸了摸陽陽的膝蓋,然後對陽陽說,“沒有流血,別哭了,一會就不疼了……”

隨着語言的發展,幼兒會更多的運用語言來展現自己的同情心。這時幼兒對情緒理解的深度增加了,在安慰他人之前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會越來越深入的理解別人傷心的原因,並根據不同的原因說不同的安慰性的話。如6歲的娟娟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外地玩,天已經很晚了,但就是找不到一家合適的旅店,爸爸很沮喪。娟娟對爸爸說:“爸爸,你很着急,是嗎?別急,我們就會找到住處的。”

孩子的同情心會隨着年齡逐漸發展。在小學階段,他們能理解更多的情緒、情感,評估別人的情緒變化時會考慮到更多的線索。到兒童後期和青少年時,他們不僅能夠理解當時的情緒,也開始理解生活狀況等長期的環境所帶來的情感。如開始理解貧窮、工作不如意等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第2張

培養孩子同情心,父母需要做的功課

認知能力的自然發展是孩子同情心發展的基石,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則是同情心發展的陽光和雨露,所以父母應該認真的做好自己的功課,使孩子的同情心茁壯成長。

功課1 以自身樹立榜樣

孩子同情心的發展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對孩子的痛苦、身體和心理的不適做出適當的反應,給予恰當的撫慰,那麼在無形中,孩子也會受到感染,成爲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孩子會經常採用父母來安慰他的方式來安慰別人。父母要做出良好地榜樣,還包括對其他孩子也要很敏感、很關心,如果父母看到別的孩子哭而無動於衷,那就是在行爲上教育自己的孩子,別人的事情不要管。

功課2 洞悉孩子的需求

同情心強不僅表現爲樂於助人和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善解人意,善於安慰人。即具有較強的體察別人情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因此,僅僅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是不夠的,關鍵是洞悉孩子的真正需求,對孩子的痛苦做出正確的反應,究竟是“哪裏不舒服了”、“什麼事情讓他不高興了”。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第3張

功課3 把握寬嚴適度的技巧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2、3歲的孩子有的可能會喜歡咬人,有的可能經常向人吐唾沫,有的會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這樣的行爲往往令父母和對方很尷尬。其實,這時孩子一般僅僅是因爲好奇,或者只是覺得這樣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很好的手段而已,並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這時就需要父母的限制和指導,當孩子有類似的不適當的行爲時,父母要立即堅決制止,並告訴孩子自己和對方的感受。父母對孩子的行爲有清晰合理的標準,作出適當的限制,給予適時和反覆的干預,對孩子的行爲有清晰合理的標準,有助於孩子同情心的發展。

功課4 消除苛責體罰

相比較而言,嚴厲、懲罰性的撫養方式可能會導致早期的同情心發展出現障礙。心理學研究發現,經常被體罰的孩子很少對別的小朋友的“不幸”表現出關心,相反,他們的反應是害怕,或者是生氣,甚至於身體攻擊等。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2

1、零到一歲

在孩子0到1歲的時候,他們是會感同身受的。因爲在嬰兒0歲開始,一歲之前,就能對其他人做出情緒反應。

當他們看到親人開心時,他們也會隨之開心;當他們看到父母難過時,他們也會隨之難過。他們好似把大人的情緒當成了自己的情緒,又或許是通過自己的反應表達對父母的“安撫。”

如果兩個嬰兒在一起時,一個嬰兒哭,別一個嬰兒看到了也會跟着哭泣,這樣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全球同情心”。

雙胞胎的家長特別有體會,有些家長以爲是雙胞胎的心靈感應,事實上更多的可能是孩子同情心的萌芽。

2、一到三歲

當寶寶1歲以後,寶寶會慢慢的真正建立起同情心。他們開始學會觀察身邊人的行爲、言語,也開始慢慢的辨別他人的思想和感情,所以這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初步理解他人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通過別人展現在臉部的快樂、難過、傷心等等情緒,做出自己的情緒判斷。比如,當他們看到跟自己一樣大的孩子哭泣時,他們會伸出小手拍拍哭泣的寶寶,或者是將自己的玩具借給哭泣的寶寶玩。

又比如是,當媽媽跟爸爸吵架的.時候,委屈掉眼淚時,寶寶這時會用自己小小的手掌給媽媽擦眼淚。由此可見,一歲以後的孩子是能完全具備同情心的,尤其是對自己親近的人。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第4張

3、三到六歲

高級的情感就有包括同情心這一項,有時候同情心的產生和發展是依賴於認知的,以及轉化爲行爲。

3歲以後的寶寶,會開始有推理能力,他們也開始用推理方式來理解他人的行爲、情感,而不再是以表面情緒做出判斷。從而,寶寶這時候所表現的同情心不再是盲目的了,他們更多會把自己的同情心用在正確的時間和對象上。

這階段的寶寶的同情心是具有情境性的,他們依賴於自己眼前的情境、以及成年人給予他們的情境。當他們視野更開闊,經驗更豐富的時候,他們對其他人的同情心會越來越準確。

有同情心的孩子更優秀,長大更孝順,家長從小要注意培養

心理學家邁克爾.斯卡爾曼說:如果我們富有同情心,那麼當別人處於危難境地時,我們就有一種幫助對方的強烈衝動。

就像之前那個因公交車上。了整車人的易政勇與柳豔兵,雖然錯過了高考,但是他們的勇敢和善良卻是難能可貴。

就像那個6次倒掛深井沉着冷靜救出3歲女童的鶴壁少年王泯燃,主要也是因爲深知3歲女童在深井中的無助和難受,知道再不救出來孩子的生命會慢慢的流失,

正是因爲這些孩子有同情心,才能在危難的關頭挺身而出,才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而孩子的同情心需要父母從小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法來進行

1、營造一個愛的環境

很多孩子在一歲以後是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的,但是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同情心。當爸爸媽媽在孩子傷心難過時,陪在他身邊,跟孩子談心,和他一起學習,那麼我想這個孩子,能有更多的感同身受,並用自己的方式同情理解別人。

特別是孩子哭的時候不要粗暴的打斷,而是瞭解孩子哭的原因,餓了給吃的,尿了給換尿不溼,不舒服了抱一抱,讓孩子內心充滿愛,有愛的孩子纔能有多餘的愛分給別人,纔會有同情心。

小小寶寶大大同情心 第5張

2、鼓勵支持

同情心是一個好的萌芽。當父母看到孩子有同情他人的行爲時,要給出相應的鼓勵和肯定,讓他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

比如孩子看到別人孩子哭的時候去安慰時,家長要表揚孩子的這樣行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爲爲是一件好事,是值得嘉獎的。

3、避免暴力

在孩子小的時候,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甚至是播放暴力片,這些都會讓孩子養成冷漠、剛硬的心理。作爲父母,要帶領孩子看一些樂觀、積極的故事、電視劇等等。

菁媽育兒:同情心要有,但一定不要氾濫。保持同情心,也是保持對這個世界的美好向往。有同情心的孩子出到社會就是善良的女孩,暖男,長大這種同情心也會用到對父母的回報上面,成爲一個孝順的孩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