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人性是怎麼樣的

人性是怎麼樣的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性是怎麼樣的,人性是醜陋的,不可探究,越是探究,就感覺是一個無底深淵一樣,世界上有多麼醜陋的人,就有多麼醜陋的人性,更有多麼醜陋的人心,下面來看看人性是怎麼樣的。

人性是怎麼樣的1

01 利己與利他

在《無間道 三》裏努力除掉警隊其餘臥底的劉健明(劉德華飾),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三字經開篇有言,人之初,性本善。聖 經卻暗示,人生而帶着惡。因爲亞當.和夏娃不聽上帝的教誨,偷吃了禁果。

人性論在人類文明史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對於人性的不同看法,小而言之,會直接影響個體爲人處世的方式。大而言之,則極大地決定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形態及其發展軌跡。對於人性究竟如何,主要有三種看法,那就是性善論,性惡論,以及強調環境和教化作用的非善非惡論。

時至今日,人性論仍然對當代社會有着極其深刻的影響。這一點從正統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就可見一斑。根據這一假設,人似乎有一種自私的本性,這種自私的本性指導着一切人類經濟行爲,乃至其他所有領域的行爲。事實確實如此嗎?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澄清一點,

那就是行爲上的自私自利和本性上的自私自利既相互聯繫,又未必一致。

人們在質疑理性人假設的時候,經常會引用各種奉獻或者自我犧牲行爲。至少,從外在的行爲表現來看,人們並非總是極端自利的。

經濟學家對此的迴應,是從內在的或者本性上的自利這一角度,來闡釋理性人假設。在經濟學家看來,一個人之所以會表現出利他行爲,有多種可能。但是所有這些可能,本質上都是爲了利己。

比如說,表面上的利他,是爲了博得一個好名聲,從而在其他方面或者將來爲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也可能,表明上的利他行爲,能夠給人帶來內心的愉悅感,因此,真正引發外在利他行爲的,是對個體的這種愉悅感的利己需求。

總之,在大多數經濟學家眼中,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雖然行爲上會表現出利他的一面。

02 環境的影響

警隊與黑道交錯。選擇看似很多。其實,你沒得選。

換而言之,外在的利他行爲,並不能說明人的本性就不是自私的。反過來說,行爲上的自私自利,也並不意味着,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很多時候,人們從外在的自私行爲,推導出人的自私本性,其實是犯了一種歸因錯誤。所謂歸因,簡單而言就是從結果來推導出原因所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歸因的時候,往往會發生錯誤。有時會把由個體因素造成的結果,歸因爲環境所致。有時則會正好相反,把環境因素的結果,當作是個體特質的反映。

人性是怎麼樣的
  

一個外在的自私行爲,既可以被解釋爲本性自私的結果,也可以被解釋爲環境所迫的結果。比如當年震驚全國的小悅悅事件,十八位路人都不出手相救,完全是因爲他們本性自私冷漠嗎?

其實未必。如果在一個出手相救不會受牽連的環境下,這些路人的行爲也可能會截然不同。

相反,在新聞媒體報道了大量出手相救反被訛詐的事例之後,人們對所處的環境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解釋小悅悅事件的另一種可能是,人們對於所處環境的認識,而非所謂的自私本性,導致了他們的行爲選擇。

那麼回到一開始有關人性的問題上來,到底哪一種人性論,更符合最新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呢?是性善論,性惡論,還是環境決定論?

其實,最新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和這三種看法都不一樣。它既不主張抽象意義上的先天論或者本性論,也不主張完全的後天論或者環境決定論。

03 自私、自私與自私

劉健明的'選擇,是何種自私?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對人類行爲乃至本性起決定作用的是基因本身是否能夠延續。從這一點上來說,基因本身是自私的,正如英國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的名著《自私的基因》所言。但是,這種意義上的自私,和本性自私並非一回事,和行爲上的自私自利更不是一回事。

爲什麼呢?因爲,當我們說人本性自私的時候,是以個體爲考察對象的。比如,這是一個自私的人,那是一個無私的人。但是,同樣的一個或者一組基因,卻是在衆多不同個體身上同時存在的,尤其是親屬之間。

所以,基因保存自身的這種要求,和個體自利是不等同的。自私的基因,也可以造就利他甚至極端無私的個體。兩個個體間的基因相似程度越高,就越可能表現出利他的一面。

研究甚至表明,這種由基因的相似性帶來的利他傾向,不僅存在於親族之間,而且還可能存在於非親非故的朋友之間。從基因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同其他人以某種形式聯繫在一起,但又有所不同。所以,極端自私或者極端利他,都與我們這一物種的生物學基礎不符。

此外,根據最新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基因決定的並非行爲本身,而是行爲與環境的匹配關係。在某些環境下,爲了保存自身的目的,基因使得人們去做善舉。而在另一些環境下,同樣爲了保存自身的目的,基因可能導致人們表現出自私自利的行爲。

比如說,對於那些在危難關頭只有攜手共進才能共度難關的人而言,自私的基因可能會誘發奉獻甚至犧牲行爲。相反,當同樣一批人在度過難關之後,自私的基因又可能促使他們爲了各自的利益爾虞我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並不本性自私,也非本性利他。也就是說,前兩種人性論,各有偏頗。

但是,這也不意味着完全的環境決定論是正確的。如果以基因爲本性的載體,那麼人類是有本性的,因爲人類擁有由進化史造就的特定基因。這種由基因決定的本性,有善有惡。在有利於善行的環境中更多地表現出善,而在有利於惡行的環境中,更多地表現出惡。

人性是怎麼樣的2

總覺得古人受封建思想的薰陶,爲人處事和現代人不同。但是,看過幾本經典古書發現幾千年來,無論什麼朝代什麼民族什麼思想理念,人性總是沒有變化的。

人性不是指人的性格,而是一個人行爲處事的宗旨。這個宗旨是一箇中性詞,也可以說是人活着的源動力。因爲人的言語行爲都是內在驅動的外在表現形式。

很多人重視利益,自己利益,子女利益,家族利益,爲了追逐和鞏固利益而努力向上,機關算盡,勞碌一生。也有極少數人重視情感,爲了感情,輾轉反側,哀怨悲嘆,或甜蜜或憂傷,終其一生。縱觀歷史,無論帝王將相,貧民百姓,活着都逃脫不了一個利字和一個情字。

爲了利或者爲了情,家人可以反目,國家之間可以戰火相接,這種情形從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連綿不絕,一直延續到現在,終究還會延續到人類終結。

爲了權利,李世民可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盡長兄一家。爲了皇位,李隆基可以捨棄自己鍾愛的楊貴妃,讓兵將將她縊死在馬嵬坡。因爲感情,皇太極可以在開張擴土的關鍵時期,悲傷過度,抑鬱而死。因爲感情, 順治可以爲了董鄂妃削髮出家。展眼現在,兄弟姐妹爲了爭奪遺產決裂、廝打、打官司比比皆是。這就是人性。

人性可以被壓制,可以被引導,但不能被遏止。人只要活着,人性就存在。小時候的童話故事,一個和尚有水吃,兩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人性是不斷變化的,或變得強,或變得弱,或向對立面轉化。

人性是怎麼樣的 第2張
  

人性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八十年代再往前,小偷小摸的行爲被人所不齒,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發現了,大家會一致羣而攻之的。可是現在呢?很多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有看見,不多說一句。以前在大街上看到老人跌倒,是會很積極地幫忙救援的,現在呢,顧慮重重,束手束腳,不敢管。

輿論導向,社會風氣都會影響人性的變化。爲什麼我們國家的媒體企業那麼在某些國家受到極端的打壓、遏制,就是因爲媒體是一個國家價值觀的輸出口,這個輸出直接影響人們的`思維,視野。思維決定着行爲。行爲表現在國際貿易,文化交流,關乎着一個國家的利益和國際地位。

幾年前社會流行厚黑學,很多人看誰都覺得有心機有城府。芙蓉姐姐出道伊始,社會對其是批判和嘲諷的態度,現如今網紅遍佈網絡,爲了搏出位,花樣百出,極力吸引着人們的眼睛,人們也漸漸接受和適應了網紅的存在。過去人們以含蓄謙和爲美德,現在講求效率,快捷,力求以最短時間最簡潔的語言闡述創意和方案。

人性翻出了花樣了沒?我覺得沒有。就像時尚如同一個輪迴,人性也是這樣。別看我們國家素來以孔孟學說指導人們的思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以隨性、不拘一格爲美德,就像現如今人們追求自我,標榜個性。

說起來,現在的人們講究的與衆不同與先輩們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那時有的男子以白皙、陰柔爲美,可以化妝。也有人追求崇尚自然,率性而爲,不洗澡,着寬大袖袍,飲酒侃大山。民國可以說是大師輩出的年代,而春秋戰國時代同樣是百家爭鳴,各類學說如同夜空中的羣星熠熠生輝。

人性是怎麼樣的3

我覺得人性是具有兩面性的,有一面是惡魔,另一面是天使。

我一直相信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那些被稱之爲好人的人,只不過是在某一些方面,天使戰勝了魔鬼;而那些被所有人都唾棄的壞人,只不過是他所認爲的,該做的不符合主流大衆的思想而已。

我們村子裏有一個老人。年輕的`時候,就是別人讓他幫什麼就幫什麼,反正有髒活累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他就是我們村子裏的大善人,那個時候沒有一個人說他不好。但是當人老了,做不動,別人要求幫忙的時候,他已經幫不動了,這個時候周邊的人就會陰陽怪氣的說很多話,開始撿這個人的壞處說。

人性是怎麼樣的 第3張
  

然而監獄裏的人都犯過了那麼重的罪行,等到刑滿放歸的時候,只要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就會有很多人誇他,浪子回頭金不換。就不計較之前犯過的所有錯。

所以說,這兩種情況的發生,是該怪世人太過於善良還是惡毒呢?

人性是雙面且複雜的,我們無法去探究,需要做的僅僅是認真的真誠的做自己就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