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

來源:星女圈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相信大家對中秋節並不陌生,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習俗,過中秋當然要慶中秋的到來啦。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詳細的瞭解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的相關內容。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1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

1、準備美食

每個地方的中秋節都會有不同的習俗,比如妞妞這裏就是每家每戶張羅一大桌的食物和裝飾品(每家都有一個用食物砌成的小塔,比如水果糖或者餅乾),擺在路邊,音樂響起,祭拜月神,一條街看過去,很耀眼。那麼,白天的時候,你就要幫父母準備好祭拜的東西,如果沒有什麼習俗的話,那就去超市挑選精美的月餅吧。

2、家庭聚餐

和家人吃飯,閒聊也好,工作以後,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得可憐,珍惜每一次的聚餐,不要玩手機和電腦,就好好地陪伴家人一天。

3、吃月餅賞月

找個露天的地方,和朋友吃月餅聊天賞月,說說各自的近況,搞笑的事情都可以。

古代中秋節習俗

1、歌舞馬拉松

沒電視節目就活人演,反正弘曆童鞋手下人多,而且他似乎錢也多,重要的也是錢多。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看戲的排場,有人在偷偷的想,這一場活動下來要喝多少瓶82年的拉菲啊。想想反正有的是錢,無所謂。

2、吟詩作賦

“朕寫的不錯吧”只要到中秋必須寫詩,弘曆同學一輩子寫了100多首中秋詩,寫完了還必須要求衆人傳閱集中點贊,皇上寫的棒棒的。弘曆童鞋的詩作大致寫的內容就是月亮很美,月亮很棒,每天生活都棒棒的。比如這句“塞景清如此,秋思動者誰”“但是中秋月,那無即景詩”。全然無需解釋。

3、必須去打獵

中秋節第二天弘曆童鞋準時在羣衆們的歡呼聲中打獵去。該童鞋經常開着愛車(就是騎馬),去狩獵家養動物。大家都特別開心,你想想,一個愛看戲的半宅男,竟然還有段子手的潛質,運動上似乎天賦還不錯,畢竟沒人敢讓他丟面子。想一想,累覺不愛,人生似乎總是不公平的。那弘曆童鞋過節到底吃什麼呢,反正似乎光點心就30種吧。至於吃飯的具體開銷嗎,這裏送你一個乾隆年夜飯的食材狀況做案例好了。年夜飯食材:豬肉65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3個,豬肚2個,小肚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另外,制點心用白麪5斤4兩、白糖6兩,等等。

各地中秋節習俗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爲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爲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爲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爲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爲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2

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纔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爲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 第2張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爲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爲什麼要叫中秋節

舊曆仲秋十五是我國的保守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朗節、端午節【1】並稱爲華夏漢族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保守節日。據汗青記錄,傳統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法,而祭月的節期爲舊曆仲秋十五,光陰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仲秋,故又稱“秋節”、“仲秋節”、“仲秋會”、“仲秋節”;又有乞求聚集的崇奉和關係節俗震動,故亦稱“聚集節”、“女兒節”。

因中秋節的重要震動都是環繞“月”舉行的,以是又俗名“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一月”。對於中秋節的發源,大概有三種:發源於傳統對月的看重、月下輕歌曼舞覓偶的風氣、傳統秋報拜地盤神的遺俗。

現代人是怎樣慶祝中秋節 第3張

中秋節從2008年起爲國度法定節假期。

國度特殊關心非物資文明遺產的養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接受加入第一批國度級非物資文明遺產名錄。 【編纂本段】中秋來由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按照我國傳統曆法,舊曆仲秋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仲秋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序,每季又分孟、仲、季三局部,由於秋中第仲春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節”。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安排微服泛江”的記錄。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變成恆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六·禮樂五》載“箇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

中秋節的風靡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變成我國的重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保守節日。

跟着社會的連接興盛,昔人賦予月球很多傳聞,從月中癩蛤蟆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充分的設想力爲蟾宮寰球刻畫了一幅幅光怪陸離的名勝。

自漢至唐,文人雅士紛繁詠歎月球及月中之事,仲秋十仲夏圓時變成表達情緒的極佳功夫。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仲秋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地面,人們把月圓看成聚集的標記,把仲秋十五動作友人聚會的日子,所以,中秋節又被稱爲“聚集節”。

中秋節變成一年之中的宏大節日,又與科舉考查有着極端巧妙的聯繫,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從來是統制者格外關心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湊巧安置在仲秋裏進行。名勝與激情緒合在一道,人們便將應考高級中學者,譽爲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需舉行莊重祝賀,變成全社會羣衆的要害風尚,經朝歷代,風靡不衰,中秋節漸漸變成我國四大德日(春節、清朗、端午、中秋)之一。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