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

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

來源:星女圈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節日都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但很多都不知道其中的由來,元宵節當天早上要吃上一碗湯圓,代表着團團圓圓。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

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1

一、元宵節的來歷

新年的第一月是正(zheng)月,讀一聲,爲什麼不讀成四聲呢?原來秦始皇名嬴政,爲避他的名諱,就下令讀成這音。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霄“。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元宵節因其慶祝活動主要在正月十五晚上舉行而得名。

元宵節是中國最爲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有了。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從兩千多年前的秦朝開始的,漢文帝下令把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創建”太初曆“。進一步把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的節日。“一年明月打頭圓”,作爲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有着獨特的意義,而這一天也是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 元宵節裏最主要的節目是賞燈。關於點燈、賞燈、燃燈,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最早源於對火的崇拜。原始人在掌握了用火之後,可以驅散猛獸,於是在月圓之夜點燃篝火,舉行驅鬼儀式。原來元宵節燃燈的習俗,就是從中華先民的這種祭祀活動演化而來。

另外一種說法是,認爲元宵燃燈的習俗,應當源於道教的”三元“之說:正月十五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是在正月十五誕生的,所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要燃燈慶祝。

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習俗2

二、元宵節習俗

漢族地區,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歡慶之夜,城隍廟一帶白天要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和節目,夜裏要搞燈會。燈會不僅是娛樂,更重要的是平時女子很難出門,也是相中郎君的重要場合。這個節日賦予的歡慶氣氛和娛樂功能是很濃烈的。

觀賞花燈,是元宵節最爲重要的節日習俗。元宵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下令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宮中和寺廟”點燈禮佛“。此後,元宵點放燈的習俗從宮廷流傳到了民間,每逢正月十五,家家張燈結綵,歡慶元宵佳節。到了唐代,賞燈習俗進一步發展爲盛況空前的燈市。宋代的元宵燈會規模更大,精美程度勝過唐代,我們讀宋詞,裏面有很多關於有關燈會和與燈火有關的描寫,很是生動。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期間舉行的一項活動。燈謎會成爲我們認爲元宵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提到燈謎,就會想到元宵節。猜燈謎最早出現在宋朝。南宋時期舉行燈節,有人把謎語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們一面賞燈一面猜謎。“雙喜臨門”這個故事就與王安石趕考路上讀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有關。到京城考試,主考官出了“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讓對下聯,其他人對不出,王安石就以在燈會看到的句聯應對,中了進士。衣錦還鄉,又娶了美麗的妻子。一副對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雙喜臨門”,成爲佳話。燈謎,因啓迪智慧又有趣味,非常受歡迎,猜燈謎成了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燈謎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是亦智亦趣的娛樂活動。

踩高蹺,每逢元宵佳節,各地要舉行鬧社火的活動,許多歌舞雜耍紛紛亮相。踩高蹺是頗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表演。我有一年,專門去走紅軍待過的地方,春節也是在江西過的。當時在於都,正月十五前,一個師傅帶領很多土地在大街上訓練高蹺,我跟隨很久,和老師傅攀談多時。他向我介紹了高蹺的知識,真是受益匪淺。高蹺多爲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相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的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明祖色彩。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道姑、和尚等。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等。他們邊走邊唱,深受百姓喜愛。

舞獅子,在元宵節的娛樂活動中,舞獅子是必有項目。舞獅子在國外,成爲華人活動的標識了。重大節慶,我們也會看到舞獅表演。舞獅子的來歷,一種說法舞獅子的習俗來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爲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舞獅子,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有高超的技術,和默契的配合。在舞獅子習俗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以“武獅”爲主,一般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引獅人裝扮成古代的武士,手握旋轉繡球,逗引獅子。

劃旱船,又稱跑旱船,傳說爲紀念大禹治水的。旱船多用竹、木或麻秸杆紮結而成,外面糊上紙,並用綵綢矇住,船頭、船尾、船幫上多裝飾着各種花朵。主角大都穿着綠色的外衣,黑色的邊飾,披紅戴綠,塗脂抹粉,很是誇張。他們在以前民間娛樂方式有限的條件下,給大衆帶來很大的歡樂。

扭秧歌,在元宵節慶祝活動中,扭秧歌獅一項重要內容。秧歌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是很有民族特色的一種舞蹈形式。地區不同,形式也有所區別。主要有東北秧歌、山西秧歌、河北秧歌、山東秧歌,等等。但秧歌表演的共同特點四,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組成一支集體秧歌隊,表演者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手持扇子、手帕、綵綢、紙傘等,在嗩吶、鼓鑼等樂器的伴奏下,邊走邊舞,同時變換各種隊形,活潑奔放,特鬧非凡。人性的張揚,在那時得到充分綻放。

放煙火,在元宵節,各地都有放煙花的傳統,各種各樣的禮花爭彩鬥豔,絢麗奪目。現在的煙火科技含量很高,澳大利亞悉尼每年的迎新煙花,成爲壯麗的符號。我們舉辦奧運會和七十週年大慶,也把煙花演繹到極致,非常壯觀。但我看過煙花,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學時代老家的一次放煙花。

元宵塔火,在西北地區,元宵節舉行鬧社火和燈展,要點燃元宵塔火。塔火是用黃土合成的泥或磚而成一個塔的形狀,高約一米五左右,塔內裝有炭木。裝好點燃後,燃燒的火苗就從周圍的圓孔中噴出來,火勢很旺,非常壯觀。我沒有親眼見到這樣的場景,但在電視上看到多次,在書中也看到圖解,很爲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而驚奇,現場感應該非常震撼!

打鋼花,在河北和西北地區特有的元宵活動。我當時去河北蔚縣暖泉拍照片,才知道還有這樣的項目。三千多度的鋼水,由全身包裹起來的人,站在場子中央,向天上揚灑沸騰的鋼水,形成美麗的鋼化。拍鋼化成爲去蔚縣攝影愛好者津津樂道的項目。我從來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危險的遊戲,但確實很好看,很驚險,也很美麗。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