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

來源:星女圈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提到大熊貓,我們就會想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食量非常大,而且我們看到的它們都是吃竹子的,其實它們是雜食動物,那大家看到的都是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呢?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1

大熊貓吃竹子不吃肉是因爲需要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有科學家推測,始熊貓在遠古時期,還是以肉食爲生,後來經歷冰川,許多動物在這個時期滅絕,導致大熊貓的食物驟減。所以熊貓不得已於將飲食從肉食向素食轉變,開始以竹子爲生。

大熊貓的臼齒特別寬大,適於磨碎竹的纖維。迄今大熊貓還保留着食肉動物的特徵“犬齒”,大熊貓愛吃箭竹、墨竹、水竹,尤其愛吃竹筍。

竹筍、嫩竹葉和嫩枝幹,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半纖維素、果膠等,可以從中獲取能量。而且竹子相對其他食物來說,竹子分佈廣泛,容易獲得,與大熊貓進行搶食的競爭者少。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

但由於大熊貓所需能量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爲了維持自身新陳代謝的平衡,大熊貓每天有十多個小時都在吃竹子。

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爲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它熊種。

大熊貓的臼齒非常發達,是食肉目動物中最強大的,構造較爲複雜,接近於雜食性獸類,裂齒的分化不明顯,犬齒和前臼齒髮達,沒有齒槽間隙。

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

因爲在大熊貓的分佈區裏,大型的食肉獸很少,沒有多少殘屍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經常去捕捉鼠類等小動物,所得到的營養卻常常不足以抵償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貓只能偶爾吃到一點肉食,大部分時間則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維持生命,成爲一輩子循規蹈距、依竹而生的動物。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2

從大熊貓的日常飲食可以看出,大熊貓的主要食物,99%都是竹子,這也讓很多人誤認爲,大熊貓是食草動物,然而,大熊貓卻是一種外表看起來憨態可掬、人畜無害,事實上本質卻非常危險的熊科動物,而且大熊貓雖然已經吃竹子吃了幾百萬年了,但事實上,它們的牙齒和消化系統,卻仍然保持着原樣沒有發生變化。

特別是大熊貓的牙齒,仍然咬合力非常強大,這也讓大熊貓仍然屬於食肉動物,而且它的綜合實力,在食肉動物之中,也是非常厲害的,要比棕熊、黑熊等我們熟悉的熊科動物厲害許多。

那麼,既然是食肉動物,爲何大熊貓卻不吃肉?科學家們對此也分析了多種的原因。首先,是從大熊貓的棲息環境找原因。

雖然如今大熊貓是國寶,不過在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事實上大熊貓並不被人熟知,它們主要分佈在四川等一些高原地區,那裏並沒有足夠的獵物爲它們提供肉食。

而且因爲缺乏比較大型的動物,這也讓大熊貓想要吃肉,就只能去捕食一些比較小的動物,由於捕食難度本身比較大,在捕食的過程中,又會消耗大量的熱量,這就導致大熊貓吃肉獲得的營養,根本就不夠它維持自身能量的。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 第2張

但是,在它們的棲息地,竹子卻非常豐富,於是,大熊貓就選擇吃竹子,最終伴隨着一代代演化,導致它們如今的主要食物都變成了竹子。

其次,通過基因測序,科學家們也發現,大熊貓之所以變得不愛吃肉了,和它們體內的基因,也有着一定的聯繫。

2009年,中國科學家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對於大熊貓的研究論文,表示大熊貓之所以不吃肉了,和它們的基因突變有關。

作爲食肉動物,大熊貓喜歡吃肉,主要是受到體內一個名爲T1R1基因的作用影響,但是,伴隨着大熊貓的演化,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大熊貓體內的T1R1基因突然失去了活性,這個時候,原本覺得肉非常好吃的大熊貓,卻突然覺得吃什麼肉,都再也沒有了鮮美的味道,反而開始對竹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於是,大熊貓就開始吃竹子了,當然,因爲大熊貓的消化系統仍然是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這也導致大熊貓本身消化竹子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幸好在大熊貓的體內,擁有着足夠的細菌羣,這些細菌羣也幫助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讓大熊貓得以生存下去。

食肉動物變成不折不扣的肉食主義者,這也成爲了大熊貓的特色之一,畢竟,對於其它食肉動物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地球上的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是有多麼的神奇了。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3

大熊貓是食肉動物的身體特徵,首先是腸道長度。根據生物學的相關研究結果,食草動物的腸道長度與身體長度的比值區間爲10以上,雜食動物在7左右,而食肉動物基本在5以下。大熊貓的腸道長度與體長的.比值僅爲4,與大多數食肉動物一樣。

自從改吃竹子後,熊貓進化出了非常強壯的下顎和牙齒,這使得它們能夠很好地咬碎食物,在食物被消化後獲得儘可能多的營養。它們還有一種拇指,這讓它們對自己的食物更加挑剔。

吃這些食物會導致我們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這讓我們感覺很好。然後,我們的大腦會記得我們感覺良好,並鼓勵我們在有好吃的食物時多吃。

動物園不讓熊貓吃肉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基於目前野生大熊貓99%以上的食物都由竹子組成。野生大熊貓通常就棲息在竹子不遠處,喜歡吃竹子的根、芽和葉子,尤其是嫩芽,根據季節吃不同種類和部位的竹子。

在春天和夏天,主要喜歡吃筍,秋天吃竹葉,在冬天吃則是樹根。由於竹子的營養價值極低,大熊貓每天必須吃掉23到40公斤竹子以滿足能量需求。

再者是咬合力。大熊貓的嘴巴完全張開來,它的咬合力是非常大的,僅次於黑熊,要比食草動物強大得多。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

本質上是食肉動物(食肉動物的定位源自其演化歷程,並不一定非要吃肉的動物纔是食肉動物),但迫於環境劇變,改以竹子爲食,成爲極其特殊的素食比例高達99%的食肉動物。大熊貓保留了食肉動物的身體結構,但腸胃系統經過特化已經能夠消化竹子中的纖維素。

動物園爲何不喂大熊貓肉類?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大熊貓已經進化並且適應了以竹子爲主的食物結構,大量投食肉類會破壞其腸道菌羣穩定性,不利於大熊貓身體健康。另一方面是經濟因素,動物園如果總給大熊貓投食肉類食物,經濟成本要遠比竹子大得多,動物園的營運負擔就會加重許多。

2010年,密歇根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熊貓從食肉動物成爲素食飲食者背後的原因,科學家利用基因組圖譜的研究將大熊貓的基因組與其他食肉動物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發現了大熊貓T1R1基因發生了突變,該基因編碼的T1R1蛋白是鮮味受體。

大熊貓T1R1的突變使其變成一個僞基因,無法表達,結果導致大熊貓嘗不出肉的鮮味,漸漸地對肉失去了興趣。

大熊貓爲什麼不吃肉 第3張

雖然熊貓對肉不感興趣,長時間以來一直以竹子爲主要食物,但從理論上講,它們的消化道無法消化植物纖維,因爲它們沒有編碼纖維素降解酶的基因。

研究表明,大熊貓能吃竹子是由於它們的腸道菌羣,大熊貓的腸道攜帶大量梭狀芽胞桿菌,這些梭狀芽胞桿菌具有將纖維素分解成單糖的酶,這些細菌一直生活在熊貓的腸道內,幫助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因此,在梭狀芽胞桿菌的幫助下,熊貓可以像素食者一樣生活,儘管它們有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

貓經過漫長曆史的進化,爲了適應環境和生存,慢慢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習性。它們會根據所處的環境和所有的食物資源進行取食,所有有什麼就吃什麼,所以熊貓形成了一個雜食性

吃竹子,野果,野菜等等之類,當然它們也可以吃肉類,但是長期習慣容易獲得雜食,形成了安逸,懶惰生活的習性和龐大的肥胖體型,更加不適合捕食肉類動物。

所以熊貓進化到如今,根據環境的變化和外部的因素(人類的干預)所提供的食物,竹子便成了熊貓的主食,熊貓的消化系統也因此改變,肉類是可以吃,但是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從而導致各種問題的引發,當然,從經濟成本的角度,也不會給肉類吃。

熊貓是雜食動物,動物園裏面熊貓不讓吃肉是因爲怕肉的味道勾起熊貓兇殘的本性而會互相撲食動物園內的動物及參觀的遊客.事實證明,熊貓不能正常產生多巴胺,因此沒有正常的感覺良好的反應

竹子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有助於熊貓製造更多多巴胺。簡而言之,吃竹子可能會讓熊貓的大腦認爲,就食物而言,竹子非常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