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祠堂是我國珍貴歷史文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建築,承載了諸多歷史、人文、科學、藝術、建築、民俗等信息,得到了更集中的關切。以下分享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1

宗祠代表着一個家族。活着的時候在祠堂裏。說明是在這個家族裏有你的位置。死以後進入祠堂也是相當於把你列入家族讓後人知道你這個人。

人死後會去哪裏?

第一關:鬼門關

相傳人去世後,先由陰間快捕黑白無常帶走三魂六魄,交由牛頭馬面帶至鬼門關----是也就鬼國的必經關卡。諺雲:“鬼門關,十人去,九人還。”

鬼門關前有十六大鬼,傳說閻羅王專門挑選了一批惡鬼來此鎮山把關,他們對劣跡斑斑、惡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盤查得格外苛刻、嚴格,不使一個矇混過關。生前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來到這裏都必須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路引,這是人死後到鬼國報到的依據。

路引長3尺,寬2尺,是用黃色的軟紙印做的,上書“爲豐都天予閻羅大帝發給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備此引,方能到地府轉世昇天”。同時,路引上面蓋有“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凡是人死後入殮或火化時燒掉它,就會隨靈魂來到地府。

第二關:黃泉路

過了鬼門關,接下來就是一條長長的黃泉路。人的魂魄到陰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因此,黃泉路可以是對這些關和路程的總稱,也可以單指這條名叫黃泉路的路。

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爲”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着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過了這一關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另外,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只能再黃泉路上游蕩,等待陽壽到了後才能到陰間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落。

第三關:三生石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面刻着四個大字“早登彼岸”傳說它記載着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迴,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芸芸衆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第四關:望鄉臺

望鄉臺,也就是孟婆和石頭所在的土高臺,是在橋以前的,而不是在橋之後。望鄉臺又稱“思鄉嶺”,在這裏,可登臺眺望陽世家中情況,於是這裏成了鬼魂遙望陽間的窗口和活人與死人聯絡感情的聖地。

傳說人死後,“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儘管鬼卒嚴催怒斥,還是強登望鄉臺,最後遙望家鄉,大哭一聲,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正是“望鄉臺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

望鄉臺被傳說這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又傳說陰間望鄉臺建造甚奇,上寬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餘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見。最初望鄉臺設在第一殿,因包老閻羅原執掌第一殿,由於他過於慈悲,憐憫屈死,屢放還陽伸雪,被降調第五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

世上有一種藥叫“龍蜒草”,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卻不能活人。

第五關:忘川河

又名“三途河”,橫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河水呈血黃色,裏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

當然,爲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你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或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

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雖盼他不喝孟婆湯,卻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後,若你心念不減,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尋找前生最愛的人。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第六關:孟婆湯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孟婆一般在奈何橋頭髮放孟婆湯,而不是橋上給人發湯的。每個人都要走過奈何橋,孟婆都要問是否喝碗孟婆湯,要過奈何橋,就要喝孟婆湯,不喝孟婆湯,就過不得奈何橋,過不得奈何橋,就不得投生轉世。

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乾乾淨淨。今生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裏都有自己的一隻碗,碗裏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淚,因爲每個人活着的時候,都會落淚: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愛......

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着時的愛恨情愁,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爲仙,或爲人,或爲畜。

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因爲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孟婆會告訴他:你爲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喝下湯,眼裏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

喝過孟婆湯,能忘掉塵世間的苦與愁,哀與樂,只要喝了她的湯藥,前世今生的宿怨便會忘得乾乾淨淨,來世重新爲人,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將形同陌路,這種讓人相見不識這湯就叫做孟婆湯。

第七關:奈何橋

關於此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種叫做奈河橋,另一種叫做奈何橋。“過奈河橋頭,一去不回頭”。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愈下層愈窄愈加兇險無比,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行惡的人就走下層。

河裏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總是在橋樑上下或左右橋頭,爲自己尋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夠託生而轉世。走下層的人就會被鬼魂攔住,拖入污濁的波濤之中,爲銅蛇鐵狗咬噬,受盡折磨不得解脫。

過完奈何橋便可通往六個去處,即是進入六道輪迴:天人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也叫旁生道)、惡鬼道,地獄道。其中,天人、阿修羅、人道屬於上三道,而畜生、惡鬼、地獄則屬於下三道。至於去哪個道,是根據亡靈生前所做善惡的業績來分門別類。善業多的往往會被分配到上三道,惡業多的往往被分配到下三道。

這裏要注意的是人死後去陰間的過程並不通用於所有人,因佛教中修行之人如果功德圓滿的,命終後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直接蒙佛接引去西方極樂世界;而作惡多端的大惡之人可能也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因業力牽引往往會直接被打入地獄。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2

農村人在外死亡,爲何不能進祠堂?

民間傳言說: 在外面去世的人是不能進家門,進祠堂,因爲帶回家肯定會給村子帶來一些不祥,所以大家一般現在看到很多老人如果生病了就不願意去醫院,因爲怕自己在半途去世而不能“回家”,在外死亡的人,在農村爲什麼不能進祠堂?

在老家農村,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座”的說法,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人老了,就像樹上熟透的果子,說沒就沒了。農村人講究個壽終正寢,兒女親人都在身邊,這才叫圓滿。若死在外面,甚至死在別人家裏,村裏人就會覺得“走”得不好,會有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囉嗦事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第2張

在外面死亡的小孩和年輕人,一般當天回來就得下葬,而且不能在村口擺靈堂,下葬地點不能挨着祖墳,要重新選擇一個地方。據說這樣做是因爲小孩和年輕的`死者陰氣太重,容易帶回來很多野鬼和小鬼。在外面死亡的老人,年齡60歲以上的,也是不能進祠堂,都是在村口設靈堂,一般停屍5-7天。據說這樣時間久點是爲了擺脫小鬼和野鬼的糾纏。

農村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迷信迷信,不可全信不可不信,相信大家能夠懂我的意思,比如被槍斃的,吸毒,丟人現眼無論死在外邊還是家裏,肯定進不了祠堂,因爲村裏人認爲在這些情況下煞氣很重,倘若進了祠堂,會給全村帶來災難。這樣的人死後可以埋葬在自己的土地中,萬不可葬在祖墳內造成後代出現嚴重的問題。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3

祠堂的重要作用及意義

一、傳統的作用:

1、祭祖:祠堂是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正俗:是家族宗親聯繫、匯聚、議事、定規、處理族裏大事和“正本清源、認祖歸宗”的活動地點。兼有辦理婚、喪、壽、喜等大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爲活動之處。

3、教化:是族人進行禮制、禮法、禮教宣傳教育的活動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裏上學。

4、權利:是宗族以族長爲代表的最高權利機關和權威的象徵。族長由宗族推選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

5、法庭:是傳統上的道德法庭,族長有絕對的行權權威。是處理家庭內部事務、樹優立榜、賞勤罰懶、化解糾紛、處理矛盾的地方。凡有違反族規,則在這裏被教育和受到處罰,直至驅逐出本族。

這五項作用,其中祭祖與正俗過去現在都一樣,只要不是搞封建迷信活動,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至於教化、權利和法庭的作用,尤其是法庭的作用是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只能在國家體制、法律、法規、規定和准許的範圍之內,主要對團結、凝聚族人合力和約束族人不良行爲等方面發揮作用。

二、現代的作用:

祭拜的含義是崇敬和緬懷,感悟寬厚與仁愛,是繼承和發揚,而不是尋求祖先的庇護和保佑。敬祖是活着的人對逝去的人的一個追念,是人類特有的精神依託與精神安慰的傳承。一個人如果不思進取,每天都只是跪在祖宗的靈前,很虔誠、很恭敬地祈禱祖先來保佑庇護,而不去勞動創造,結果只能是餓死。

因爲僅憑祈願,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所以明確祠堂的現代作用意義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祠堂的作用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礎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團結交流的基地:族人通過在祠堂內進行一系列傳統健康有益的活動,進一步調動族人廣泛參與的積極性,達到團結族人、增強凝聚力,促進交流,增進友誼,最終達到互幫互敬,團結友愛,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

2、傳承和發展鄉俗文化的平臺:祠堂本身就是家族變遷史的集中地,也是一個地域的民俗博物館,是家族內的精神家園。通過了解祠堂的建築風格、文化起源、社會歷史作用;族譜、族規、族訓的文化淵源,先祖的開拓創業精神,歷代賢達明智的進取意識等等。

達到了解家族、傳承、變遷的緣由,掌握家族、民族歷史,進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同時影響、教育族人,特別是年輕人要承前啓後,與時俱進,勇於開拓,不斷進取,爲家族、爲社會、爲國家多做貢獻。使家族、社會、國家更加興旺昌盛。

3、促進與搭建和諧的載體:家族建立一系列的“扶貧助殘、獎勤罰懶、標榜立新”等制度,開展“樹新風、揚正氣、尚科學、促和諧”爲主旨的活動。促進家族內部比、學、趕、幫、超,比貢獻、學科學、趕先進、幫後進、超先賢。

全面杜絕黃賭毒盜,棄惡揚善、崇賢舉廉。對特殊困難族人給予資助,對在各行各業對社會、家族做出突出貢獻的族人給予表彰獎勵,並在祠堂建榜銘文,在族內廣泛宣傳學習,對個別族人的不良行爲進行約束和制止。從而達到族內的事務有人管,族內好事有人傳,促進家族內部和諧統一,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和諧。

人死後爲什麼要放在祠堂 第3張

三、建立詞堂的深刻意義

祠堂作爲一個家族的象徵,其含義與意義是非常深遠和重要的,是我們承前啓後、繼往開來重要的精神遺產和精神基礎。

1、感恩報效,行爲表率:簡單地說就是知恩回報,爲人作表率。前面講了祭拜的含義是崇敬和緬懷,感悟寬厚與仁愛,是繼承和發揚,而不是尋求祖先的庇護和保佑。通過祭拜的過程,繼承先輩的優良品格與道德風範,感悟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是勇於開拓和無私的奉獻。深刻認知“樹本有根,水本有源”,人的根本是祖先。

沒有祖先,就沒有父母,沒有父母,何來我們?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首先報效的行爲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父母,不離不棄。特別是在老人長輩年高體衰多病需要照顧的時候,更要倍加關懷、關心、呵護、愛戴他們。侍湯奉藥,洗衣送飯,問寒問暖,讓老人在人生的暮年切身感到子女的孝順與敬俸,安享晚年。真正達到爲老人養老送終的目的。

二是言傳身教,感化子女。學習禮俗,尊重掌握傳統道德修養,溫故而知新。給孩子講解祖先開拓創業的歷史,歷代賢祖的品德風範與功績,讓孩子瞭解過去的社會歷史狀況,繼承先祖品格作風,知過去想未來。同時,行爲與言談舉止給孩子做表率,“知賢能任,知恥而退”。爲人行事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張揚,不喧躁;

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伸張有度。教育、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培養孩子德、智、體、能全面發展,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目標,積極努力奮鬥。三是厚積而薄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是一樣,根深葉自繁。要博愛、多學少抱怨;體健時多勞,心靜時多思,怡情養性,大智若愚,知足常樂。

2、承前啓後,繼往開來:俗話說“創業難,守成更難”。這個“更難”難在哪裏呢?難在了沒有發展,沒有了進一步的開拓與創造。一口只夠10人吃的水井,到20個人的時候吃水就成了主要問題!再往後,如何守?難不難?真的好難呀!祖宗創的家業再大,留的再多,金山銀山,後人不思進取,不勞而獲,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斃!

所以,發展是硬道理!繼承先輩堅忍不拔的開拓創業精神,不斷的開拓進取,謀發展,而且要謀長遠的發展,謀世世代代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我們的家族進一步興旺發達。還有,要有憂患意識,要實事求是,不能好高騖遠。我們在做事時常常把“最好”掛在嘴邊。“最好”是個極限詞,空前而絕後,意爲終止了。

人們常說“日中而西,月盈則虛,”什麼事情都是盛極而衰。從發展的角度看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試想,如果我們祖先把什麼事情都做的天衣無縫了,那我們後人豈不是無所事事而遊手好閒了?要“常留三分田,待憑後人耕”!上對祖宗,下對後人,都有個交待,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絕做完。

總之,繼承和發展就一句話:人不能無所事事,要勞動,要創造。幼年時好學上進,成人時認知本分。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各盡其能,各出其力,代代襲承,才能從本質上“光宗耀祖”,才能使我們的家族永遠繁榮昌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