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來源:星女圈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很多人的老家都有祠堂,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爲祠堂,以下分享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1

修建祠堂的主要目的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但除了祭祀意外,祠堂也是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

祠堂是一個宗族的中心,是宗族議事、聚會、執法的場所,修建祠堂對內可增強族衆的榮譽感、宗族觀念及凝聚力,對外可顯示族威,擡高其宗族的地位。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裏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一個村落就生活着一個姓地一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

在日本祠堂也經常出現,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爲祠堂。

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纔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製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篤牌匾”。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

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2

農村大肆興建祠堂,修族譜,這是一件好事情, 中國人的根在哪裏,就在族譜中,中國人的寄託在哪裏,就在那祠堂裏。

我們應該鼓勵修建祠堂。修建族譜,舉辦族人大會。但是我們也反對那一種浮誇的,超級浪費的奢侈型的族人聚會。

一箇中國人,可以是無神論者,有神論者,但是必須敬養祖先,這種思維是在中國人的血液裏。我們是在祖先的庇護下成長,祖先就是我們的根。

興建祠堂也是更好的供奉我們的祖先,讓我們心裏更加的踏實, 神佛面前,祖先似乎離我們更近。

重新修祠堂,修族譜,就是讓我們進一步認識祖先曾經的輝煌,也激勵了這些後世子孫們,必須要努力,否則對不起祖先,成不肖子孫,所以這絕對是好事。

盛世修典,修祠堂。本質上是一樣的。 修祠堂、拜家譜,榮耀祖先,流轉傳承,就是精神價值感的時空滿足;

修家譜、建祠堂是民間對官方信仰的模仿; 精神有所依託,行爲有敬畏,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民間精神需求,宜疏不宜堵,需要引導這種現象。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第2張

一、價值宣言,形式上的光宗耀祖

改革開放40年後,解決了溫飽,小康問題之後。農村人也有了更多精力、金錢來考慮精神世界的滿足,人是價值的存在。

修祠堂、拜家譜,就是精神世界價值感的時空滿足:修祠堂,空間上展現了這種生命存在價值感;拜家譜,時間上展現了家族不斷代,流轉接續,興旺發達。

無論是修祠堂好,拜家譜也好,本質上是情感上鍊接與祖先的通道,展現成功的精神價值。

二、祖先崇拜,民間信仰空間寄託

學術上稱呼民間信仰爲中國第六種宗教。民間信仰包含了祖先崇拜、地方神靈信仰(如媽祖、臨水夫人、將軍廟、天后宮)等。

所謂的宗教信仰必然是有程序化的儀式、宗教活動場所、成文經典教義書籍等內容。 民間信仰中家譜就是文本,祠堂就是空間場所,逢年過節的祭祀拜譜就是儀式。

而修建祠堂、族譜,精神有所依託,行爲有敬畏,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的。而爲了榮耀祖宗,必然在實際上發奮圖強,這也是有一定現世價值的。

三、文化傳承,社區公共生活再造

邁向現代化,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弱化,情感鏈斷裂,一切向錢看,由此而來的“文化震驚”,讓我們內心總是懷念過去。

現代化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傳統文化的式微但不否認它的當代價值。

那人們懷念的過去,到底是什麼呢?是文化。修祠堂,家譜作爲一種傳統文化,有一定值得肯定價值。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第3張

四、家族情懷,凝聚力展演

戈夫曼認爲,人生是個大舞臺,我們只是按照劇本在表演。而劇本就是生活場景,而臺詞就是規則。

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我們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終究不過讓自己內心認可自己,讓別人承認自己。

祠堂、家譜作爲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的傳承,有很強的範圍界定。修祠堂、家譜等於是樹立了大家族的形象與榮耀。

這在農村意義很明顯,告訴其他家族我們是個大家族、有歷史的大家族。這也是一種安全感的需要。

五、家風延續,美德的傳承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親,雖歷盡滄桑,卻總是天下兒女嚮往的地方。

在那裏,有先前的風氣,有我們的老規矩;在那裏,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裏,血脈綿延,傳承賡續,生生不息。

太平時期,建祠修譜,供人景仰,當然是很隆重的事情。 清白傳家,自是歷代族人的願景。

祖宗都想讓後人學好、過好,和睦興旺,一門清正。一直以來,犯事違法的人,是不準進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譜的。當然,這是天大的事,一個人入了“譜”,心裏纔會踏實。

祠堂祭祖,已然成爲血脈匯聚、增進感情、精神認同的家族功課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課。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3

祠堂,在古代又稱“家廟”是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的一種古老建築。在歷史上它是家族議事、供奉祖先、繼承傳統、團結家族的一個重要的聚集場所。

在現代,祠堂文化作爲一個地方的.文化基因是獲得文化歸屬感與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對於大衆的文化認同和歸屬及農村基層的文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也是很重要的一筆傳統文化遺產。

祠堂文化作爲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高峯。

祠堂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從服務於多數歷史朝代“孝道治國”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榮也是側面反映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現實。

修家譜建祠堂的意義 第4張

祠堂文化的三大意義

教化意義:祠堂,以宗族血緣爲基礎,建構的目的是通過對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強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興旺發達,通過祠堂之築、堂號堂聯、儀式活動、配以宗譜家譜的修訂和族規民約的制定嚴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脈源流關係,達到明彝倫、序昭穆、正名份、辯尊卑的目的,向後人宣傳了以孝悌忠信爲核心的倫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對父母、子孫對祖先的孝道。

規範意義:指祠堂文化對族衆中每個成員的行爲方式所起的約束作用。

維繫親情意義:指祠堂文化起着統一族衆的行爲與思想的作用,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族衆羣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